马克思社会主义观的中国化

点赞:20706 浏览:94414 近期更新时间:2024-04-02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 〕 马克思的社会主义观包括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分析方法和未来社会的制度设计.中国通过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探索和实践,坚持了马克思社会主义观的核心内容,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观,创造出适合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新理论.马克思社会主义观中国化的基本经验就是回到马克思,超越马克思.

〔关 键 词 〕 马克思社会主义观,社会主义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观

〔中图分类号〕A8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175(2011)06-0017-04

什么是社会主义?这是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必须搞清楚的一个前提.但是多年来,我们并没有搞清楚这个问题.理论和实践的双重困境促使我们思考到底什么是社会主义.中国在坚持马克思社会主义观基本原理基础上,结合自身现实,提出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观,实现了马克思社会主义观的中国化.

一、马克思社会主义观的内涵

社会主义观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社会主义观是指马克思主义三大组成部分之一的科学社会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及其实现条件的学说.狭义的社会主义观是指认识和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本文是从狭义上来讲社会主义观.孙代尧和薛汉伟两位学者认为,马克思的社会主义观是三位一体的,包括了分析社会主义的方法论、价值目标和制度设计.

一是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无产阶级和全人类解放的科学,马克思所设想的社会主义就是为了实现其价值目标.马克思恩格斯说:“共产主义就是用实际手段来追求实际目的的最实际的运动.” 〔1 〕 (P236 ) 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是什么呢?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未来新社会是“以每个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 〔2 〕 (P649 )马克思恩格斯在《宣言》中明确提出了未来社会是自由人的联合体:“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 〔3 〕 (P294 )我们从这些论述中可以看出,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就是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即摆脱艰险繁重的劳动、摆脱自然与社会的奴役、摆脱阶级剥削与压迫,人成为自然、社会和自身的真正的主人.

二是分析未来社会主义的方法论――唯物史观.马克思分析社会主义是以唯物史观所提供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的.恩格斯指出:“我们对未来非资本主义社会区别于现代社会的特征的看法,是从历史事实和发展过程中得出的确切结论;不结合这些事实和过程去加以阐明,就没有任何理论价值和实际价值.” 〔4 〕 (P676 )这表明马克思的分析是从客观事实出发,而不是从观念出发.在唯物史观的指导下,马克思从分析资本主义发展所造成的经验事实出发,“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 〔5 〕 (P416 )马克思通过科学分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生产关系,发现了剩余价值,阐明了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趋势要求消灭私有制,实行生产资料的社会所有;生产资料社会所有的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实际上,马克思强调了社会主义与生产力的关系即发展到一定程度的生产力是实现社会主义的和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前提条件;社会主义生产方式能够更好地适应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三是未来社会主义的制度设计――五大特征.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需要通过一定的制度才能实现.马克思没有对未来社会的特征作出系统的论述,因为他始终认为要使社会主义成为科学,就必须把它置于现实的基础之上.但他在分析资本主义社会发展趋势和同各种非科学社会主义流派的斗争中提出了关于未来社会主义的一些基本制度设想.马克思认为,未来社会的特征主要有五条:生产资料归社会所有;有计划地组织生产;未来社会消费品的分配,在共产主义社会的第一阶段,实行按劳动量分配消费品,在共产主义高级阶段,实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阶级的消灭;国家的消亡.

马克思的社会主义观的核心内容是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和方法论,强调了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和生产力的发展.社会主义的特征,则是为了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和生产力的发展的派生内容,是可变化的.概括地说,马克思的社会主义观就是:(1)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是为了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2)坚持唯物史观,生产力的高度发展是实现社会主义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条件;(3)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有一个过渡时期,实行无产阶级,任务是实现生产资料归社会所有,消灭商品生产,消灭阶级和国家;(4)共产主义社会生产力高度发达,生产资料归社会所有,实行有计划组织生产,不存在阶级和国家,实现了人的自由联合,在共产主义第一阶段实行按劳动量分配,在其高级阶段实行按需分配.

二、马克思社会主义观中国化的成就

马克思社会主义观中国化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在实践中不断深化,逐步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观,指导了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一)社会主义观.社会主义观是在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形成的,从思想来源上看,既受到了马克思列宁等经典作家思想的影响,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从现实来源看,受到了国际形势、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和中国现实国情的影响.总体上来说,社会主义观属于传统的社会主义观范围,注重社会主义的制度特征.

从价值目标来看,社会主义观的价值目标与马克思的价值目标是一致的.在建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后,站在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立场,认为社会主义要为人民怎么写作,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

从方法论来看,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坚持唯物史观,确立了中国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率先提出建设社会主义要走一条适合本国国情的道路;科学分析了中国社会主义社会中存在的两类性质不同的矛盾,并提出社会的主要矛盾是落后的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矛盾,主张实行人民;在文化领域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提出了“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方针,强调社会主义要继承民族文化优良传统,汲取世界各民族长处等等.但有时过于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和精神意志的重要性.关于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时间,原本认为“大约需要三个五年计划”〔6 〕 (P316 ),但在实施过程中急于过渡到社会主义,用一个五年计划就迅速完成了改造,产生和遗留了一些矛盾,影响了后来社会主义的建设.晚年由于脱离实际,对社会主义的认识过于强调生产关系和人的主观性对于生产力的促进作用,忽视了现实生产力水平和中国国情,期冀在很短的时间里实现共产主义,使社会主义的实践遭到了挫折,造成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损失.

从社会主义制度设计来看,主要受到经典作家论述和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影响,认为社会主义的主要特征就是在经济上实行生产资料的公有制,实行计划经济,政治上实行无产阶级,消灭剥削阶级.在《革命的转变和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中提出:“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实质,就是使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所有制成为我国(中国)国家和社会的唯一的经济基础.” 〔6 〕 (P316 )经过社会主义改造后,我国建立了一个高度国有化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建立了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国家.文化、教育、科技和其他社会制度基本上都是按照苏联模式建立起来的.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观.1978年底,中国第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社会主义发展呈现出鲜明的中国特色,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理论创新和实践的基础上,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观,既坚持了马克思社会主义观,又与时俱进地发展了马克思社会主义观,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

在价值目标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观坚持以人为本,强调实现共同富裕,坚持了马克思社会主义观的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价值目标.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更不是共产主义” 〔7 〕 (P64 ),社会主义要消灭剥削和压迫,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 〔7 〕 (P364 )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出“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各项事业,我们进行的一切工作,既要着眼于人民现实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同时又要着眼于促进人民素质的提高,也就是要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8 〕 (P294 ) 提出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指出社会主义发展要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全心全意为人民怎么写作是党的根本宗旨,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发挥人民的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9 〕 (P15 )中国在社会主义的理论创新和实践中,逐步认识了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价值目标,并把这一价值目标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目的.

在方法论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观坚持了唯物史观.中国领导中国人民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10 〕 (P279 )运用唯物史观深入研究中国社会现实,把发展作为中国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中国已经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自觉从中国实际出发建设社会主义,不能教条地实行马克思所设想的社会制度,也不能照搬别国的社会主义模式.

从制度设计上看,在认识到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和生产力的重要性基础上,中国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实出发,总结建设社会主义的经验教训,借鉴吸收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建设经验、教训和资本主义国家的先进成果,建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与时俱进地发展了马克思社会主义观.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是中国对马克思社会主义观的最大创新和发展.在所有制结构方面,从中国生产力落后的情况出发,把社会主义公有制作为经济制度的基础,同时发展多种所有制,打破经典作家的设想和苏联的单一公有制.在分配制度方面,根据所有制结构,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在经济体制方面,摆脱了计划经济属于社会主义而市场经济属于资本主义的传统认识,实行了市场经济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逐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用市场经济来为发展生产力怎么写作,实现了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的有机结合,带来了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迅速发展.

在政治方面,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基础上,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政治文明.坚持和完善人民的国体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保证国家权力的社会主义性质,强调了社会主义与的内在必然联系.指出:“没有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 〔10 〕 (P312 )在中国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中指出:“人民是社会主义的生命.” 〔9 〕 (P27 ) 国家积极保障人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促进和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推动公民社会建设;坚持和完善中国领导下的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全面落实依法治国方略,加快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积极稳妥地推行政治体制改革,精简政府机构,转变政府职能;完善制约和监督机制,加强对权力的监督,防止权力的滥用.

在文化方面,中国提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坚持为人民怎么写作和为社会主义怎么写作的方向,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继承和发扬优秀民族文化传统,利用、借鉴和吸收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当前中国正在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其基本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和社会主义荣辱观.逐步改革文化体制,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大繁荣.

在社会建设方面,中国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中国所要建设的和谐社会,是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中国正在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加快建立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制度体系,以保障人民的基本生活;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完善社会管理,维护社会稳定.

总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观在价值层面上坚持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实现共同富裕;在方法论上,坚持唯物史观,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从中国社会现实出发,大力发展生产力;在制度方面,坚持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四位一体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社会主义政治,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三、马克思社会主义观中国化的基本经验

中国在进行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不断总结和吸取经验教训,克服理论和现实的双重困境,紧密结合中国现实,摆脱教条主义的束缚,不断深化对马克思社会主义观的认识,实现了马克思社会主义观的中国化,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观.马克思社会主义观中国化的基本经验就是回到马克思,超越马克思.

回到马克思是实现马克思社会主义观中国化的理论前提,即只有客观、全面和正确把握马克思社会主义观,坚持正确的因素,才能实现马克思社会主义观的中国化.马克思的社会主义观是包含着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价值目标,高度重视生产力发展的唯物史观和具体的社会主义制度设想的理论体系.其中最为重要的是价值目标和唯物史观,其在马克思社会主义观中居于主导地位.具体的社会主义制度是由这两个内容派生出来的,目的是为了实现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它是马克思社会主义观中的最低层次,是可变动的.要实现马克思社会主义观中国化,最核心的就是要坚持马克思社会主义观的价值目标和唯物史观.由于马克思所在的时代,社会主义并没有成为现实,马克思的制度设计是建立在高度发展的生产力基础上的;而现实的社会主义又是在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建立起来的.要实现马克思社会主义观中国化,就不能照搬马克思的社会主义制度设计,而必须从现实出发来进行制度设计,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

超越马克思是实现马克思社会主义观中国化的关键.所谓超越,就是摆脱对马克思社会主义观的教条主义认识,全面认识和把握中国国情,把马克思社会主义观同中国实际有机结合起来,解决在新的时代建设社会主义的理论和现实问题.马克思社会主义观对现实社会主义国家的指导意义,是以各个国家的实际情况为依托的.只有把马克思社会主义观同中国国情相结合,理论联系实际地加以运用和转化,才能成为推动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巨大力量.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取得成就,是因为对中国实际情况有着正确的认识.但在晚年,由于缺乏对国情的正确认识,提出了一些错误的社会主义建设的方针和政策,造成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曲折.“文化大革命”结束后,深刻认识到中国人口多、底子薄、生产力水平低的国情,提出了中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实行改革开放,科学规划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深入,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构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继续推动社会主义事业向前发展.这也正如所说:“我们坚信马克思主义,但马克思主义必须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只有结合中国实际的马克思主义,才是我们所需要的真正的马克思主义.” 〔7 〕 (P213 )

马克思社会主义观的中国化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市场经济类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函授论文、学年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32 写作解决问题: 毕业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标准论文格式、论文目录 职称论文适用: 论文发表、职称评中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毕业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质选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