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凝聚的概念内涵

点赞:30198 浏览:142681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27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社会凝聚具有丰富的内涵.本文综合国内外对社会凝聚概念的理解,综合社会凝聚与生活质量的关系,对其基本概念及其内涵进行梳理和详细阐述,并结合我国基本国情和现实需要给出相应的社会凝聚概念.

【关 键 词 】社会凝聚;概念内涵;生活质量

1.社会凝聚的基本概念及内涵

社会凝聚包含着丰富的与文化内涵, 人们对社会凝聚的理解因个人文化背景和认知态度等主观或客观因素的不同而各不相同.在不同国家或者组织的研究和实践之中,有关社会凝聚内涵表现出不同的观点.

1.1将社会凝聚核心视为社会资本或者直接等同于社会资本,倾向于关注社会网络关系

社会资本的概念最早于20世纪初提出,直到90年代中期以后,才引起学者和实践者的广泛的关注,并逐渐被应用到各个学科的研究.在社会资本的应用领域最有影响力的美国学者是普特曼.他将社会资本定义为:“社会组织的特征,诸如信任、规范以及网络,它们能够通过促进合作行为来提高社会的效率”(Putnam R,1993).普特曼的思想影响非常大,以至于尽管学术界已经提出和引用“社会凝聚”这个名词,并且认同“社会凝聚力对社会的繁荣和可持续发展是至关重要的”,但是实际应用之中人们更倾向于将社会凝聚力的核心视为社会资本或者直接将社会凝聚等同于社会资本,使用“社会资本”来解决各种社会问题.如,美国将社会资本提至政策议程;新西兰和澳大利亚等国对“社会联系”的考察实际上也就是关注了社会资本;世界银行明确表明将“社会资本”视为“社会凝聚”的同义词.①

目前已经有很多学者对社会资本进行研究,并从多个角度给出了社会资本的概念,但是这些不同的概念存在着共同点,即都强调了社会网络、关系和规范,以及它们给集体和个人带来的资源.也就是说社会资本首先和个人的社会关系网络有关,人们通过社会参与建立或者巩固关系网络,并从网络中获取个人情感的满足以及各种物质的关心和帮助.同时,个人是作为某个社会机构的成员存在的,比如,一个人作为家庭、公司或者社会团体的成员,需要与社会各种机构打交道,在进行社会参与的过程中形成一定的价值观,受这些机构的价值观所约束与规范.

社会凝聚的概念内涵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生活质量的文章 大学生适用: 硕士论文、在职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96 写作解决问题: 如何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目录 职称论文适用: 杂志投稿、初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如何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最新题目

有社会网络存在的地方就存在社会凝聚,社会资本是社会凝聚力的必要基础.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密集交叉的社会网络给社会带来的凝聚力,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少贫困人口.从经济的角度看, 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决定因素,促进人们以及机构之间的联系,增强各种资本,是国家财富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从政治角度讲,能够让人们纳入公民社会,更加清晰明白自己的权利,增强权利意识,促进的发展.这些重要意义引导着人们通过衡量参与率、成员关系和信任方面的指标来试图描述社会网络的特征,促使政策的注意力转向促进网络、社区关系、机构的网络和关系.

1.2将社会凝聚看成反社会排斥的力量,倾向于关注社会平等和机会公平

经合组织、欧洲委员会和欧洲联盟这三个组织在社会凝聚力的基本观点上,都将“失业、贫穷、收入不平等、社会排斥和从信息社会的排斥作为对社会凝聚的威胁”.分析家们也在寻求一种“社会中不存在一般的冲突、不存在对现有秩序和系统的任何严重的挑战”.(卡恩斯和Forrest,2000:998)—尽管这样的观点被认为具有潜在的政治保守主义、否认多元化社会中冲突的合法性而饱受批评,但是,它却从侧面清晰的提醒着我们对现代福利国家因“新贫困”带来的严重的“社会排斥”问题.

社会排斥概念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早期的法国,后被广泛的应用于劳动力市场问题、贫困家庭结构的变化、移民问题等之中.有关社会排斥的概念非常多,但是其核心意思在于社会排斥是和社会整合相对立的,是公民权利的未实现,有社会成员自身的原因造成,更重要的是社会因素的结果.最早在中国使用社会排斥理论的是2000年“中国社会保障体系研究”课题组,他将社会排斥的概念用于对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评估上.②人们认为通过社会排斥理论能够解释弱势群体边缘化的机制和过程的社会排斥理论,因此也开始被越来越多的中国学者重视并加以运用.

在对社会凝聚的这种理解之上,人们将更多的眼光投向经济的发展,将社会凝聚与经济发展相联系,促使政策的注意力转向促进包容性、投资质量,并改善各地区机会的获得,试图通过物质条件的改善和政策的完善来为人们提供平等的机会,减少社会的不平等状况,实现劳动力市场的充分就业.

1.3聚焦于社会凝聚背后的情感和价值力量,倾向于关注归属感与价值认同

拉美经委会认为,社会凝聚力是指社会各成员在社会中的归属感以及对社会发展目标的认同感;卡恩斯和Forrest认为,社会凝聚力是在一个社会中社会成员享有使他们能认同共同目标的共同的价值观,并共享一套道德原则和行为准则,通过它来建立与他人的联系;③欧洲理事会(1999年a:2)写道:“社会凝聚力包括一种归属感:对家庭、社会群体、邻里、工作场所、国家或欧洲.”这些定义都一致的强调了共同价值观、认同感和归属感.

全球经济的高速发展压力逐渐产生了一种以个人主义和自由主义为代表的全球文化,经济利益主体在各种经济思想之下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对个人幸福的追求本无可厚非,可是当对个人利益和享乐的过度追求导致家庭的涣散从而危及到整个社区、民族和国家结构的稳定, 人与人之间将会缺乏以某种契约形式联系在一起的共同信仰,心理上的或者地理位置上的归属感也就都无从谈起.

对归属感的关注,实际上重视社会凝聚背后的情感和价值力量.归属感这种体验并不是某种转瞬即逝的情绪状态,而是基于自身生活体验而获得的某种切实的、比较稳定的心理感受,表现出来的是对个人目前生活生活方式的认同感,对总体生活状况的一种满足感和对其生活所在地的依赖感.

2.社会凝聚与生活质量的关系

对社会凝聚概念的理解,不论是哪一种倾向,它都表现出与生活质量密不可分的关系.为更加深入清晰的理解社会凝聚的概念内涵,我们有必要对二者关系进行梳理.对于此,我们可以从两个角度去理解. 从狭义上去理解生活质量概念,我们可以将生活质量看成是社会福利发展状况,其概念核心在于个人生活条件和福利.在这种理解之下,可以将社会凝聚看成是一个独立与生活质量之外的系统,作为外部因素影响着生活质量.从各自包含要素来看,个人生活质量涉及的几个要素和方面与社会凝聚力在某些方面是重叠的.如,社会关系和联系是生活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同时也是社会凝聚力的一个方面;从实证研究结果来看,许多实证结果都证明了社会凝聚力对个人生活质量的显而易见的影响,不仅对财富和经济增长有影响,而且还会影响许多其他福利方面,如教育程度、健康状况或犯罪的程度.

从广义去理解的生活质量概念,生活质量不仅包括个体层面的生活状况特征,也包括社会层面的生活质量.结合生活质量综合概念的两个方面,一个社会的凝聚力要素,如区域平等、平等机会的实现,可以被视为社会层面的生活质量,从而成为整体的生活质量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可以把生活质量看作是一个共同的总体的政策目标,而社会凝聚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总之,不论是将生活质量看成是社会凝聚力的结果,还是将社会凝聚力看成是生活质量的一部分,二者都显示出了密不可分的关系.

在这里,我们更加倾向于从广义的生活质量概念出发,将社会凝聚力看成是生活质量目标政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为从理论体系完善的角度来看,尽管国外的生活质量研究起步较早,但是其界定多侧重于个体层面,对社会层面关注不够.社会凝聚理念的引入正好弥补了这一不足,它强调了社会质量在生活质量结构中的地位和作用,将个体置于特定的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中加以考察,使生活质量研究回归到人的社会性本质,呈现出由个体向社会的转变.

3.综合性的理解和定义

随着社会凝聚在指标评价和测量上取得的成果越来越多,人们更加希望能够表达出一个全面而完整社会凝聚的内涵.

国内关于社会凝聚力的文献非常有限.以“凝聚力”为主题的文献,多数是指“民族凝聚力”,将其与文化、价值观结合,从历史和哲学的角度探讨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内涵和面临的危机及解决途径.而有关“社会凝聚力”的文献也并没有对社会凝聚的内涵和指标体系进行研究,李坚,刘旭东(1998)将社会凝聚力简单的看成是一种社会发展过程的内在力量,应该从宏观角度把握社会凝聚力的社会导向作用,促进转型期中国社会机制的完善.尽管如此,令人兴奋的是,他们已经能够将社会凝聚力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不平衡、社会矛盾各种问题联系在一起思考,如曹殿云(2004)认为“在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过程之中,要将社会凝聚力作为一个战略问题,认真加以研究和把握.”④这也为后来的学者对社会凝聚做出更深入的研究埋下了伏笔.

随着全球化大背景给全世界带来的冲击,国外社会凝聚研究的广泛兴起,我国学者深受启发,对社会凝聚的关注点开始转向内涵和评价指标.陆晔(2010)实证研究媒介使用、社会凝聚力、国家认同三者之间的理论关系,这种实证研究开始探讨社会凝聚内涵;江时学(2008)和房连泉(2009)介绍了拉丁美洲的社会凝聚评价指标研究与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基本状况;张蕾(2010)从全球化的背景出发,介绍了欧洲一体化进程中的社会凝聚和北美洲的社会凝聚指标研究与实践现状,这些为研究提供了更加全面的信息,具有比较高的参考价值.还有许多文献并没有直接提及社会凝聚,但是对于社会凝聚所包含的内容都已经有所涉及.如,城市化问题,有大量研究是针对城市人的生活质量评价和城市人互动的社会关系和社会交往问题,而这正是“社会资本”的一个方面;归属感问题,主要是以城市化为背景探讨“社会融合”问题,包括城市新移民的新型社会关系,城市外来务工人员这个特殊的“边缘人”群体的归属感,以及城市居民的社区归属感,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合问题等等,这些都是社会凝聚所包含的内容;社会平等问题,主要是针对农民工群体,如基于社会排斥视角的分析中国农民工社会权利状况,劳动力市场的机会平等问题等等.


总体来讲,不论是国外对社会凝聚的理解还是我国学者对社会凝聚所涉及方面的研究,都说明了学术界对社会凝聚的概念界定已经趋向综合化.通过以上的种种梳理,结合我国国情和基本事实,笔者比较赞同加拿大对社会凝聚的界定:“基于所有加拿大人的信任、希望和互惠意识,形成一个拥有共享价值观、面对共同挑战和机会均等的加拿大社会的过程”.该定义将社会凝聚看成社会资本、社会平等、共同价值观和归属感三者彼此联系相互影响动态发展的过程.

据此,笔者给出社会凝聚的定义:即社会凝聚就是人们基于共同的价值观,在社会网络中获取社会资源、共享道德原则和行为准则,形成一个区域发展均衡、机会均等并且享有足够公共福利的平等社会,并从中产生归属感的过程.也正是基于这种理解,笔者希望能够根据定义设计出相应的社会凝聚评价指标,通过对社会凝聚的测量与评价能够为生活质量提供有针对性地合理的政策建议,以促进社会凝聚力的增强,保证社会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Is life in Australia getting better Beyond GDP: Measures of economic, social and environmental progress.

[2]Kath Hulse, Wendy Stone . Social cohesion , Social capital and Social exclusion--A cross cultural parison. Policy Studies, Vol. 28, No 2, 2007.

[3]Regina Berger-Schmitt .Social Cohesion as an Aspect of Quality of Societies: Concept and Measurement. EuReporting Working Paper No.14.

[4]The Ministry of Social Development .New Zealand social report 2009. .socialreport.msd.govt.nz.

[5]房连泉.增强社会凝聚力:拉美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与完善[J].拉丁美洲研究,2009,(2).

[6]冯倩,社会排斥理论研究综述[J].桂林市委党校学报,2010,(3).

[7]林闽钢,董琳.欧盟反社会排斥政策探讨[J].公共管理高层论坛,第3期.

[8]张蕾.全球化视野下的社会凝聚:理论与实践探索[J].世界民族,2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