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治理模式的转变探析

点赞:7811 浏览:31398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09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主要从“国家-社会”的理论为视角来进行社会治理模式的分析,从改革开放到现在,国家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发生了极大的转变,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社会治理模式的转变.未来如果想要实现社会治理模式的转变与创新,就必须要不断的转变政府职能,激发出社会的活力,使社会的治理主体逐步的多元化.

国家与社会社会治理模式转变创新

社会治理是对十八大中提出的“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观念的延续与发展,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了社会管理与社会治理的历史关系.因此在目前的研究中,社会管理与社会治理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从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管理在含义、参与主体与实现方式上都有着较大的变化.特别是在十六届四中全会中提出要“加强社会建设与管理,推进社会管理体制的创新”以来,对于社会管理的研究就开始出现了百花齐放的局面.从整个研究的历程来看,主要发展经历为从单纯的学习西方理论到有选择性地、批判性的借鉴与吸收,再到本土化的改造.

社会治理模式的转变探析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社会管理的论文范文检索 大学生适用: 自考论文、在职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83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资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任务书、论文选题 职称论文适用: 职称评定、高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资料 论文题目推荐度: 最新题目

一、国家与社会视角下的社会治理模式

社会治理模式主要是“国家就各种社会管理主体在社会建设和管理中的地位作用、相互关系及运行方式而做出的富有约束力的制度安排”.由于历史阶段的不同,社会治理模式也会存在着一些差异,这其中除了受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影响,也与国家内部的权力分配有着较大的管理.不难发现,以国家与社会的关系为划分依据,社会治理模式可以分为国家控制社会模式、社会参与国家模式、国家与社会合作模式、社会自治模式.

1.国家控制社会的模式

这种模式主要是国家依靠自身的能力,将整个社会吸纳入自己的行政管理体系之中,其主要特点表现为政府统管一切事物,社会被国家完全的掌控,其实质就是国家以强权统治的形式来实现对社会的管理,国家权力高于一切权力,人民没有掌握任何的公共权力.这样就会培养出一个典型的全能型政府,政府成为治理社会的唯一主体,权力的运行表现为至上而下的模式.这样必然会压抑社会力量的生长,或者直接的内化与整个国家的行政体制内.使得国家权利的获取背离了公共选择的原理.

2.社会参与国家的模式

该模式主要是指随着公民参与意识的逐步增强,以及社会自组织的力量有所提升,部分的社会力量参与到社会治理以及国家的管理之中,但是其中的主体仍然是政府,仍然起着主导作用.公民参与的理论一类是以卢梭等人为代表早期理论基础;一类是以马克思为代表的人民参与理论.其中在马克思的人民参与理论中,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工人阶级以及广大人民群众实现人民的必要途径就是直接参与国家与社会事务的管理.二是普通的公民对政治事务的参与才是广泛意义上的社会参与.同时我国的宪法也对公民参与作了相关的规定,这位公民参与社会事务的治理提供了一定的法律依据.

3.国家与社会合作的模式

该模式的核心观点就是国家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式互补与合作的.该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包括米格代尔、、奥斯特罗姆等.这一模式中,基层社会由国家来控制,社会运行必要的政策与资金支持由国家来提供.社会按照相关的观点来行使自己的权利,国家与社会之间是相互独立,且能保持合作关系的.与社会参与国家的模式相比,该模式给予了社会更大的操作空间,大多数的公民可以参与其中,参与的方式也会显得更加的主动与多样化.

4.社会自治模式

一般也将其称之为“社会主导、政府协助”模式,在这一模式中,社会自治要高于政府治理,社会由自发秩序主导,社会也将成为公共怎么写作提供的主体,而政府只是做一些宏观方面的指导.当然,该模式的发展历程也并不顺利,经历了一次又一次被否定的过程,直至20世纪70年代末以后,伴随着公共管理运动的兴起于模式,这种模式开始广为人们所接受.

二、社会治理模式创新的途径选择

经过不断的市场化改革,我国的社会结构开始发生巨大的变化,社会关系也日益的复杂化.中国经过不断的重构,开始形成国家、社会、市场三者之间相互配合的社会治理结构,三者的联合使得治理的权力不断增强,这种模式的选择也是当前社会发展的一个必然选择.当然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还是要对国家与社会的关系做一个较为清晰的了解.目前主要存在的观点有“国家权力弱化”,主要是指国家对于社会的实际控制能力正在减少;另一种是“国家权力强化”正在强化的观点,即国家对于社会的实际控制能力正在不断的延续.还有研究者也认为,国家与社会是一种相互“粘连”的关系,在基层管理上,国家仍有一定的控制能力,但是这种控制能力是受到多方面的因素影响的.另外还有学者认为.在国家与社会的关系中,在保持社会的自主性与独立性的同时,还要保证国家在整体层面上的协调功能.在我国从十六届四中全会以来,社会管理创新开始成为正式的议题,直到十八大报告提出要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管理体系,不断推进社会体制的改革.再到十八届三中全会“创新社会治理体制”的提出,社会治理的概念正式登上舞台,党的执政理念也开始逐步发生转换.


我国目前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市场经济体制发育并不健全,社会自治理念与机制也刚刚处于起步阶段,各方面的社会力量还十分薄弱.但是随着国家与社会合作机制的不断开展与频繁的互动,社会自治模式将成为解决社会自理难题的一个有效的条途径,也是社会治理转型中的必然选择.

三、结束语

在社会治理模式的改革与创新中,我们一方面要实现政府有全能型政府向怎么写作型政府的转变,另一方面,还要注意给社会放权与分权,鼓励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参与管理,不断激发社会活力,不断形成“国家与社会都行动”的社会治理体制,实现社会治理主体的多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