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结构本质其动力

点赞:30119 浏览:142295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10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 : 早期的社会结构理论基本依赖于生物学的模仿与嫁接,直至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唯物史观,才对社会结构形成了科学而系统的说法,也为经济基础、上层建筑和群体意志构成的动力系统奠定了理论基础.在马克思、恩格斯的基础上,吉登斯利用其独创的结构二重性理论对社会结构作出了全新的解释和说明.

关 键 词 : 社会结构,发展动力,行动与结构

在社会学及哲学等学科范畴里,社会结构是一个极其常见但又十分复杂的概念,这主要表现在人们往往在不同纬度不同范围内来使用这一概念表达不同的涵义,如社会系统、制度、网络等都可以用来表达社会结构.作为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结构理论一直是马克思主义者认识和分析社会的重要视角和方法之一.随着时代的进步和人们认识的发展,马克思主义社会结构理论在实践发展的基础上不断获得新的内涵与意义,而基于马克思社会结构理论的社会发展动力系统也在不断完善的过程获得新的诠释.

一、社会结构理论的前史

传统的社会科学研究中,“社会结构”作为一个具体概念事实上出现较晚,而关于社会结构的理论最早并非马克思本人所独创.在自然主义和实证主义构成的社会学初期阶段,社会结构理论的建构基本依赖于生物学的模仿与嫁接.

法国实证主义哲学家和社会学家孔德最早将社会比作生物有机体. 在他看来,生物学的研究是整体性的有机个体为对象的,而社会与之非常相似,同样把结构本身的各个组成部分当成整体来就行研究说明.比之生物学,社会作为研究对象,是可以也需要进行分工和合作的,因为社会结构本身是通过精神因素和实体因素的双重作用来实现其各部分联系的.可以说,孔德走出了从整体与部分相关联的角度来研究社会结构的第一步.斯宾塞进一步发展了孔德的“社会有机体”理论,并在生物学和进化论的基础上建立了自己的观点. 通过社会和生物有机体的比较,他指出,社会是一个由相互联系的各个部分构成的紧密整体,而要理解这个整体,只能从其结构运转的意义上去做尝试.可以说,斯宾塞的这一观点开启了社会结构理论化研究的先河.涂尔干延续了孔德和斯宾塞“社会有机体”思路,尽管他很少提到有机体这一概念.涂尔干主要从制度以及功能的角度,讨论了社会结构的层次,并通过集体意识这一概念,为社会结构的稳定和延续发展做出了细致的说明. 他的这一理论引起了日后对于社会结构性质的大讨论,同时也开辟了社会结构向功能方向研究的进路.


二、马克思主义社会结构理论的核心内容

尽管在马克思之前,社会结构的理论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不小的成果也发展出很多不同的观点.但这些关于社会结构的理论都还只是一些较为浅显的认识,大多数源自功能层次的生物学取向,真正科学而系统的社会结构理论应该说正是来自于19世纪中叶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唯物史观.他们的社会结构理论主要包含了三方面的核心思想:

首先,从整体构成的角度来理解,社会是各种关系的总和,而社会结构自然是各种社会关系所形成的结构的总和.这一点可以看作是马克思社会结构理论的核心.马克思通过“总体”、“总和”等概念来表示他对社会结构整体性的理解.社会正是由一系列特定要素构成的总和,特别是人们的社会关系的总和,社会不是由个人构成,而是表示这些个人彼此发生的那些联系和关系的总和. 由于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社会结构理论主要源于他们所创立的唯物史观,因此,物质性的因素在其理论中占据了主要的地位.物质本身就是社会结构当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并进一步通过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影响着整个社会的精神、政治和文化等其余部分.

其次,从发展基础的角度看,社会是一个以人的实践为基础的具有自我变革与发展能力的整体.还是源于唯物史观,马克思眼中的社会不仅是各组成部分联系紧密并不断相互影响共同发展的有机整体,更是一个建立在人类实践和交往活动基础之上的一个动态范畴,只有通过实践,我们才可以准确生动地感受到社会结构的方方面面.从实践的角度出发,马克思着重说明了社会是一个由以人为主体的全部社会关系、生产性要素及其他非生产性要素构成的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和不断发展的有机整体.

最后,从动力机制的角度考虑,社会结构是在矛盾运动的作用下不断变化发展的.一个完善的社会内部必然存在着各种相互矛盾的因素和不和谐甚至相互对抗的力量.正是以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为基础的这类矛盾冲突推动了社会结构的运动和变迁.我们知道,当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落后的生产关系必然成为其阻碍和束缚,而同时期形成的物质生活水平及与之相关的精神、文化水平也会在不同程度上引发人民内部本身的矛盾.这样的一系列矛盾本身就预示着社会结构自身将会发生一定的改变,而要解决这些矛盾自然也涉及到对于社会结构的改造或重新界定.因此,在马克思主义看来,社会结构在本质上是一个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构成的矛盾关系体,正是有这样的矛盾关系和矛盾运动的存在才使得社会结构不断处于变化之中,这种变化又为整个社会实现协调发展和全面进步奠定了基础.

三、基于马克思社会结构理论的动力观

在唯物史观诞生之前,人们倾向于把人的精神或者神当作是社会发展的动力5,但这一观点既缺乏事实依据的支持,也难以获得持续而长久的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以后,关于社会发展动力这一问题的讨论逐渐从唯心主义转向唯物主义.但由于这一问题长期以来形成的争论和各种复杂的社会历史原因,人们始终未能系统、准确、全面的把握马克思的社会发展动力观.有人说,只有经济基础或者是生产方式才能决定社会的发展动力,也有人说阶级斗争才能推动社会的发展,20世纪后期又有学者提出应该把科学技术作为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来研究.总的来说,大概有生产力决定论、生产方式论、阶级斗争决定论、科技决定论及合力论等多种观点.在我看来,这些观点都不免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而没有理解到马克思关于社会发展动力思想的真谛.

为了更好的说明这一问题,我们还是回到先回到马克思和恩格斯本人那里.恩格斯在其致约•,布洛赫的书信中就曾说到:“根据唯物史观,历史过程中的决定性因素归根到底是现实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无论马克思或我都从来没有肯定过比这更多的东西.如果有人在这里加以歪曲,说经济因素是惟一决定性的因素,那么他就是把这个命题变成毫无内容的、抽象的、荒诞无稽的空话.经济状况是基础,但对历史斗争的进程发生影响并且在许多情况下主要是决定着这一斗争形式的,还有上层建筑的各种因素等.这里表现出一切因素间的交互作用.”根据这段话,我们可以很肯定的说,无论是马克思还是恩格斯都从来没有单方面肯定过经济基础是唯一的决定作用,而忽略其他因素的重要作用.相反从他的话中,我们可以推断出,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推动社会发展的应该是各种因素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交互系统.

说清了这一问题,我们可以进一步分析这一动力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我认为,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动力系统应该至少包括以下几个关键因素:经济基础(生产方式),上层建筑和群体意志.毫无疑问,在恩格斯的表述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历史过程中的决定性因素归根到底是现实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经济基础.

首先,唯物史观告诉我们,人类社会发展史一个自然的历史过程,而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所构成的生产方式则决定了这一过程,从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面来分析社会动力而不是迷信人的精神作用,这是马克思主义动力观区别于以往的最大特点.

其次,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上层建筑所代表的阶级斗争、政治形态、法权、法律的哲学的宗教的观点等等共同构成了推动社会发展的第二大动力.同样是在恩格斯致约•,布洛赫的信中,他说到:“其中经济的前提和条件归根到底是决定性的.但是政治等等的前提和条件,甚至那些存在于人们头脑中的传统,也起着一定的作用,虽然不是决定性的作用.”而在提到这些因素与经济因素之间的关系时,恩格斯又说到:“政治、法律、哲学、宗教、文学、艺术等的发展是以经济发展为基础的.但是,它们又都相互影响并对经济基础发生影响.并不只有经济状况才是原因,才是积极的,而其余一切都不过是消极的结果.”可以说上层建筑所代表的各种因素始终在直接直接推动社会发展}或是间接{通过影响经济基础}推动社会的发展,理应成为社会发展动力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推动社会发展的第三个关键因素,在我看来,应该是群体意志.对于群体意志的作用,恩格斯有十分具体的说明:“历史是这样创造的:最终的结果总是从许多单个的意志的相互冲突中产生出来的等.这样就有无数交错的力量,有无数个力的平行四边形,而由此产生出一个总的结果,即历史事变.” 这样一种无数交错的力量,我把它称之为群体意志,以区别于恩格斯所提到的个人意志.群体意志包括了所有社会成员的基本情感、态度、喜好、意向和愿望等.群体意志不同于唯心主义所提到的人的精神,因为这些都从属于人类情感的基本面,是真实可感,时刻存在的.群体意志既通过人的实践即生产和交换活动对社会发展施以影响,又在各种历史活动通过人的价值与目标得以体现,从而推动社会的发展.

四、当代社会结构理论的新进展

马克思、恩格斯之后,社会结构理论进一步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至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英国社会学家吉登斯的代表作《社会的构成―结构化理论大纲》又为这一理论提供了崭新的研究思路.他在书中开宗明义道:“确切地说,本书其实是对马克思那里时常被引用的一段名言的深切反省.他指出,‘人们(或让我们直接用人类这个词)创造历史,但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11P40这段话实际上告诉我们两个意思,第一这本书是对马克思上述观点的深入发挥或是反思,第二历史的发展(社会的构成)与人的关系往往是相互制约的.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其实最早是由霍布斯提出的,但在吉登斯这里,它是以行动与结构的关系表现出来的.吉登斯的过人之处就在于,他不是从前人如涂尔干、帕森斯或韦伯那样的决定论出发,而是试图用结构的二重性来超越个人与结构的这种对立.社会结构既是对个人的束缚,又在某种程度上赋予人以能动性.可以说这一理论既与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结构理论一脉相承,又对他们的理论作出了更深更贴切的诠释.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马克思主义社会结构理论本身是一个开放的理论,是随着时代环境和各种因素的变化而不断发展的.基于这一理论的社会发展动力系统同样也秉承了这一特点.无论是历史的经验还是经典的论述都告诉我们,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因素不是简单的、相互排斥的单个因素的堆砌,而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共同推进的有机系统.因此,只有从不同层次,不同角度,不同历史背景、文化背景来探讨社会发展的动力问题,在过去与当下、主观和客观、物质和意识等诸多方面的协调作用中来了解社会发展动力的体系,才能从更深的层次上把握一个社会发展动力系统的构成要素和基本特征,从而更加有效地指导我们建设一个和谐、自然、个人需求得到充分满足的理想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