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新农村关键是“新”

点赞:5831 浏览:20715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14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一)

社会主义新农村,关键就在“新”字上,虽然过去曾对农村进行了一系列改造,但那时的改造是以损失农业为代价,去发展工业,去建设和维护城市.时至今日,中国的工业有了一定的规模和发展,城市也较之过去焕然一新,但农村却落伍了.城乡形成了反差,社会发展不协调.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中国社会走向稳定、走向富强、走向发达,奠定了牢固的基础,指明了方向,这一英明决策的确是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以工业反哺农业,让城市支持农村,和过去截然不同.改革开放初期,城乡居民收入比为2郾57:1,现在扩大到了3郾28:1,如果不及时调整这种分配格局,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和创建和谐社会就难以实现.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由过去的取之农业转向支持农业.中国是个农业大国,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但目前农业这个基础还很薄弱,可想而知,薄弱的基础是不能盖高楼大厦的.因此,要使中国走向强国之列,必须把这个基础牢牢加固.到了改革开放年代,在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农民才从经济上获得了较大发展.种地不交税,同时还反获一免三补的优惠政策,这些优惠政策初步放开了农民的手脚,拉开了新农村建设的序幕.

(二)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其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就是解决“三农”问题.解决“三农”的基本内涵就是让农村出现新房屋、新设施、新环境、新农民、新风尚,五者缺一不可.其中最重要的是新农民,新农民的基本形象就是同于市民的现代化素质,即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的四有农民.解决上述问题,达到上述目的的根本问题就是要发展农村经济,核心问题是增加农民收入;因为只有经济发展了,农民收入大幅度提高了,才有可能通过充足的经济实力去解决一切想要办的事情,否则一切计划、设想均属空谈.


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关系到我国今后命运的大事.因此,首先要立足全国,统筹全局,长短结合,因地制宜,千方百计地搞好规划.长久创业,规划先行,切忌重复建设、浪费建设、无效建设、短线建设,要把珍贵的资产投得恰到好处,要于民有利,于国有利,经得起历史检验,就像秦朝李冰的都江堰水利工程那样,让子孙万代永续受益.

我们已经吃够短期(破坏性)行为的亏了,我们不能再拿有限的资产、资源应付了事了.为了达到长远预期的效果,规划的全过程,不能单靠农民自身解决,要国家统一从上到下,成立专门机构,结合当地农村实际共同规划设计,要全国联网力求做到农民满意、国家满意双结合.完成后的规划要做到家喻户晓,形成全民意识,作为历届各级政府长期奋斗的目标,切勿随意变更,半途而废.

发展农村经济的突破口首先应是推进农村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虽然全国各地农村经济不尽相同,但以产业化为切入点应该是一致的.因为要使农副产品由产量型转向质量型、专用型和高附加值型,向高回报率型发展,然后通过国内外两个市场达到对产品调高、调优、调出质量和效益的目的,必须经过产业化的过程才能如愿完成和达到目的,除此以外,没有其他捷径可走.产业化的进程需要根据资金含量和市场的需求按部就班地进行,切不可违反经济规则和市场规律.

(三)

中国农村虽然落后,但潜在的力量很大;中国农民虽然还不很富有,但有艰苦奋斗的作风和传统,被称为世界壮举的“红旗渠”不也是近代农民的杰作吗?我们在动员全社会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同时,切勿忘新农村建设的主力仍然是中国农民自身.像华西村、南街村那样用工业化的思维谋化农业生产,通过工业化、集约化、产业化去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脱胎换骨地改造农民、提高农民素质.像山东寿光那样统筹安排,集约化生产,进行农业商业化,通过经典农业,车间化农业,把农民集体带入致富的大门.我们应根据形势需要,认真总结推广.

(四)

建设新农村关键是人才.所说的人才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产业化经营管理的高级人才,这方面的人才单靠农村自身产生不现实.我们应当出台政策从城市向农村引导,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近期和中期的重大国策,是一切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因此,汇集人才是理所当然的.现在的国家干部队伍产生基本都是机关化,既使强调到基层锻炼,有一些人也是挂职走形式,基本上没有深入下去.今后应号召有志之士,到一个村,到一个厂,到一个县,深入下去,办些实事,通过真正的实际经验,获取了第一手材料和成熟经验,然后再逐级使用.这样的人才,肯定会有作为.产业化的另一方面人才就是高素质技术工人,为了造就新型农民,这些人员基本上要从农村中选拔,各地根据产业化的实际需求,有的放矢,逐渐把农民变成有技能的高素质工人、市民,这是解决眼前改造农民的最好办法.用短期培训解决眼前需要的,而为了保证今后形成高素质队伍,现在就要抓紧农村的教育.国家应出台政策,鼓励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到农村去任教,这应该是改造农村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百年大计,是刻不容缓的燃眉之举.

社会主义新农村关键是“新”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新农村的论文范文资料 大学生适用: 在职研究生论文、高校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36 写作解决问题: 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题目 职称论文适用: 核心期刊、职称评初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最新题目

(五)

除了经济落后,文化水平低外,另一个制约农村发展的就是旧风俗、旧习惯、旧势力.这些旧的东西不除,新的东西就树不起来,新农民、新市民也就不能如期产生,没有新农民就没有新农村,即使经济发达了,农民的素质不提高,新农村的标准也不可能是完善的.新农民的成长速度,应该与经济发展同步进行.

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领导班子很重要,尤其是村级领导班子,要有一个好的带头人,去统领一班人,才能完成新农村建设的宏伟大业.我们应出台政策把村级领导班子充实起来,领导加强之后,就是农民自身素质的提高.广大农民虽然文化低,但本质好,勤俭、勤劳、热爱祖国、热爱生活,通情达理是主流.我们要对农民进行新的道德规范,树立新标准,经常进行典范教育.为了脱胎换骨地迅速造就大批新型农民,要强制性地树立新风尚,只要新农民形成主流,过去的旧东西、旧习惯、旧风俗就逐渐随之没了市场,没了立足之地.新风俗、新环境、新产业一旦形成,农民成为市民,乡村变成城镇,城乡差别也就会逐步缩小直至消灭,到那时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成功也就为期不远了.

(作者系省人大代表、吉林省龙井市合成利村党支部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