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人为本”思想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点赞:5500 浏览:14662 近期更新时间:2024-04-01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 :马克思“以人为本”思想是建立在历史唯物主义基础上的科学理论.本文主要从马克思的“以人为本”思想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原则、主体、重点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关 键 词 :马克思;以人为本;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作者简介:解慧娟,女,1980年5月,山西临汾人,兰州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李发荣,男,1979年5月,甘肃通渭人,兰州大学党委办公室秘书科科长,研究方向: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中图分类号]:B089.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1)-18-0183-01

马克思“人为本”思想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社会相关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自考论文、学年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38 写作解决问题: 毕业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总结 职称论文适用: 杂志投稿、职称评副高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毕业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秀选题

马克思的“以人为本”思想是在批判西方人本主义理论和分析资本主义“以物为本”现实的基础上创立的科学理论.它是马克思人学理论的基本原则和核心内容,对于我们现阶段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动社会文明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一、马克思“以人为本”思想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原则

以人为本是马克思价值观的基本原则.马克思主义是关于人的解放的学说.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是革命导师马克思的最终理想.马克思在研究人的问题的过程中,深刻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中人的片面性和畸形发展的现象,并在此基础上确立了以人为本的理念.马克思认为在资本主义社会中,人的个性和自主性受到了非正常的压抑,进而致使物的世界的增值同人的世界的贬值成正比.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每一个人,不论是上层阶级还是下层阶级,都是片面的发展的个体.他曾指出:“上层阶级和中层阶级的孩子们的片面的、不生产的和漫长的学习日,只是白白地增加教师的劳动,不仅无益地并且是绝对有害地浪费着儿童的时间、健康和精力”.[1]资本主义社会中的“每一个工人都只适合于从事一种局部职能”,畸形发展,成为局部的人,甚至成为机器的附属品.这种异化劳动对人来说就是一种自我牺牲、自我折磨.在此基础上,马克思设想的未来社会应该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2]是人的一切感觉和特性的彻底解放的社会形式,是人对自己的本质的真正占有的社会形式.

以人为本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首要原则.社会是由单个个人组成的,是人们之间交互作用的产物.社会文明建设是由人所推动的,同时也是为人怎么写作的.中国之所以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为了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具体地说,就是为了给人民群众创造更优美的自然环境、更舒心的生活环境,更公正合理的社会环境.因此,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把以人为本这一原则贯彻始终,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二、马克思“以人为本”思想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主体

历史活动是人民群众的事业.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历史上超越了传统的人学思想,肯定了人通过自己的能动性能够创造历史,即人凭借意志和智慧创造了世界,成为世界的主人、主宰、主体,世界成为属人的世界,成为人类意志的体现者.而这个人化世界从根本上说是物质生产实践活动的结果.而物质生产实践活动的主体又是最广大的人民群众.

人民群众是人类社会财富的创造者,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推动者.马克思在《神圣家族》中指出:“历史什么事情也没有做,它‘并不拥有任何无穷尽的丰富性’,它并‘没有在任何战斗中作战’,创造这一切、拥有这一切并为这一切而斗争的,不是‘历史’,而正是人,现实的、活生生的人.‘历史’并不是把人当做达到自己目的的工具来利用的某种特殊的人格.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3]

最广大的人民群众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主体.我国和谐社会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了人民是社会生活、社会关系、社会意识、社会生活环境和社会管理的主人,是社会的主人,是社会文明的创造者和推动着.这就要求广大人民群众要以主人的姿态积极主动地参与和谐社会活动,努力创造社会文明成果,不断改善社会关系和社会生活环境,积极培育社会意识.当然作为主体的人民群众,也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享有者.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给广大人民群众创造公平良好的社会环境、和谐的公众关系、优美的自然环境,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为将来实现更高程度的社会和谐奠定基础.

三、马克思“以人为本”思想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重点

需要的满足、利益的实现是人的本性,是历史的第一个前提,也是人与社会之间联结的天然纽带.“人们为之奋斗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4]“像野蛮人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为了维护和再生产自己的生命,必须与自然进行斗争一样,文明人也必须这样做;而且在一切社会形态中,在一切可能的生产方式中,他都必须这样做.”[5]马克思讲的“以人为本”是以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为根本.现阶段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点和切入点.中国现阶段正处于矛盾凸显期和利益调整期.在这一特殊的历史时期,民生问题最为突出.根据新华网、新浪网的调查,人们最关心的问题是住房、收入分配、稳定物价、惩治腐败、就业等.这些都是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这些问题如果解决不好,就会直接影响到人民的安居乐业、社会的和谐发展、执政的合法性、国家的安定团结.

综上所述,认真研究和深入挖掘马克思“以人为本”思想的内在精神和丰富内容,对于我们在新的历史时期继续推动社会文明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时代价值.


注释: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530页.

[2]: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649页.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18-119页.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87页.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92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