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异”思潮与社会黏合

点赞:4762 浏览:16401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16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编者按:“在安全无虞和物质殷实的环境里,人们大多不愿接受各种清规戒律的束缚,不轻信、不盲从形形色色的权威,张扬个性和独立思考的求异倾向会日益普遍.”不得不看到,当今社会生活中,人们更多的是一种“唯我”意识,一种“求异”倾向.

一个事关公共利益的信息发布之后,质疑之声都会汹涌而来.在事件面前,来自不同阶层的社会群体不再众口一辞,而是各执一词.打破了大一统的模式之后的这几十年,无论哪个社会各个领域,都从未像现在这般充斥着各种不一样的声音.这是过去几十年来我们社会的一种进步,更是一种挑战.

诚然,任何社会都需要不一样的声音,但是更多时候我们需要的是信任、是热情、是社会共识.如何在人们的“唯我”意识和“求异”倾向中找到一种向心力和凝聚力,这就需要找到社会的“黏合剂”.

陌生人社会的裂痕黏合难题

郑杭生

寻找社会“黏合剂”不应该也不是为了消除不同声音.社会“黏合剂”应该是一种能够引导、协调不同声音的机制.从而促进社会整合.而且,社会“黏合剂”要真正有效的起作用,与健康的社会心态分不开.在我看来,只有建设性的反思的心态,才能促进社会“黏合剂”真正有效的发挥作用

陌生人世界形成、价值观开放多元时代到来

社会“黏合剂”是一种形象性、比喻性的说法,意指能把社会不同部分连接起来、团结起来东西.用社会学的术语说,就是社会整合机制、社会团结方式.社会“黏合”现在成为一个越来越突出的议题和问题,从社会学视角看,主要是因为两个方面的变化: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分化加剧,陌生人世界形成,人际关系由以关系为主向以金钱关系为主转变,由熟人社会的规则――相望、相助、面子等,向生人社会的规则――冷漠、相防、少事等转变,过去在“熟人世界”不能说的话、不能做的事,似乎在“生人世界”都能说、做能做,不受面子制约、熟人的监督了.人际关系的变化,还突出表现为维权与侵权等之争,从而引发、涉及到一系列的社会矛盾:劳资矛盾、强弱矛盾、官民矛盾、党群矛盾等,这种种矛盾把公平正义的问题推到了社会舞台的前台.

当代中国作为古今中外各种思潮的集中点,形成了价值观开放多元的格局,呈现出多种声音齐奏变奏的局面,其中有谐音、悦耳之音,也有噪音、刺耳之音,加之,现在有了网络这个无处不在的“自由”空间,一个比现实生人世界“生人性”更强的虚拟生人世界,似乎在实际生活中不能说的话、在现实世界中不能做的事,在这个虚拟的生人世界都能痛快地说、不受限制地做!网上成为“不一样声音”齐奏变奏的巨大乐器、庞大乐队,既能奏出代表主文化的主旋律、主音调,又能奏出表示各种亚文化特质的多种多样的亚旋律、亚音调,还能奏出表达反文化的形形色色的反音调、反旋律一网络在社会生活中的种种积极作用是十分明显的,但是负面作用也是不可否认的.它既是一种推动社会进步的新型生产力,又是一柄对社会生活起着双重作用的双刃剑.对网上的意见要特别注意进行具体分析,笼统地说好说坏都是不实事求是的.

陌生人世界形成、价值观开放多元时代到来,表明我们社会异质性的加强,同质性的减弱,多样性的提升,统一性的弱化,预示着多样性的统一,要由旧的形式转变为适应新情况的新形式.这正是我国社会转型,即从传统型社会到现代型社会转型的突出表现之一.

有人用“安全无虞和物质殷实”来解释为什么“中国从未像现在这样充满各种不一样的声音”.实际上,不一样声音的多少、社会“黏合”问题的突出与否,与单纯的社会贫富关系并没有必然的直接关系.各个国家都存在着贫富现象.比我们富裕的社会,不一样声音并不必然比我们多,比我们贫穷的社会,不一样声音也并不必然比我们少.真正引起不同声音的贫富差距急剧拉开,是社会资源和机会配置不合理、不公平.这一点,我们看了社会“黏合”问题的内容实质,就会更加清楚.社会“黏合”的问题正是在上述社会条件下被人们强烈地感觉到的.但是,感觉到是一回事,正确把握它则是另一回事.

“求异”思潮与社会黏合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社会类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本科论文、专科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87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资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任务书、论文题目 职称论文适用: 杂志投稿、初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资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质选题

社会“黏合”问题的实际内容是建立社会共同体,促进意义共同性的挑战

社会“黏合”问题的实际内容是,如何应对在市场经济陌生人的世界中建立社会共同体的挑战,如何应对在价值观开放多元的时代里促进意义共同性的挑战.


前者是要在一个市场经济的陌生人世界中,构筑人际关系和谐的、互助合作的新的社会共同体.这个社会共同体,在宏观上叫做和谐社会,在微观上叫做和谐社区,在社会细胞的层次上叫做和谐家庭和高素质的个人.其实也就是如何在社会快速转型的情况下构筑新的社会秩序.

后者是要在价值观开放多元的时代里,促进认同度高、归属感强的新的意义共同性.这种意义共同性,在宏观上叫做社会归属感,在微观上叫做社区归属感,在社会细胞的层次上叫做家庭归属感和高素质个人对社会、社区和家庭的认同感.

意义共同性是不同社会成员、社会群体或社会阶层对自己在社会中所得利益、所处地位、所获声望,自我赋予相似或相同的认知.因此意义共同性以利益共同性为基础,但又不等于利益共同性.因为利益共同性并不能必然保证产生意义共同性,社会成员、社会群体或社会阶层有可能对相同的利益赋予不同的意义,甚至相反的意义,在社会思潮纷繁复杂的情况下更是如此.因此,培育、提高社会成员将利益共同性转化为意义共同性的实际能力是很重要的.在这个快速变迁和明显分化的时期,社会越来越凸显出对于意义共同性的要求.社会成员在观念和价值观方面的共同性,其意义绝不亚于社会在利益结构方面的共同性.它触及到了,在一个急剧变迁和分化的时代,“我们何以能够共同生活”这样一个核心难题.

社会“黏合”问题的实质是,探索公平合理配置社会资源和社会机会的机制

在陌生人世界形成、价值观开放多元时代到来这两个客观条件下,社会“黏合”问题的实质是,探索公平合理配置社会资源和社会机会的机制.这正是我们社会建设要达到的目标.所谓“社会建设”,不是别的,从正向来看,就是要在社会领域或社会发展领域不断建立和完善各种能够合理配置社会资源和社会机会的社会结构和社会机制,并相应地形成各种能够良性调节社会关系的社会组织和社会力量;从逆向说,就是根据社会矛盾、社会问题和社会风险的新表现、新特点和新趋势,创造正确处理社会矛盾、社会问题和社会风险的新机制、新实体和新主体,通过这样的新机制、新实体和新主体,更好地弥合分歧,化解矛盾,控制冲突,降低风险,增加安全,增进团结,改善民生.

不论是社会共同体,还是意义共同性,都是与公平合理配置社会资源和社会机会这个根本问题联系在一起的. 社会共同体的建设和构建,主要是与合理配置和培育以物质利益为主的有形的“硬”社会资源,从而是与增强和培育“硬实力”联系在一起的.而意义共同性的建设和构建,则主要是与合理配置和培育以文化力量为主的无形的“软”社会资源,从而是与增强和培育“软实力”联系在一起的,进一步又是与将“软实力”转化为“硬财富”联系在一起的.

通过制度创新、价值重塑,构建起上述共同体和共同性,培育公平合理配置社会资源和社会机会的机制,这是最根本的社会“黏合剂”.

社会“黏合剂”不是一个单一的什么东西,而是一个有结构的复杂体系

提出寻找社会“黏合剂”问题,不能给人这样的印象,似乎一旦找到社会“黏合剂”,社会整合就会一劳永逸,不一样的声音就会销声匿迹,一切问题都会迎刃而解.其实,问题没有那么简单.从客观上说,社会“黏合”是个永恒的过程;社会不应该也不能消除不同声音;“黏合剂”还是一个体系.从主观上,还有一个如何看待社会矛盾多发、民众怀疑倾向严重、指责抱怨成风等快速社会转型现象的心态问题.

首先,社会“黏合”是个永恒的课题,不会一劳永逸,不能一蹴而就.社会整合的问题,是我们的先哲先贤殚精竭虑思考的问题.在众多意见不一致、利益不一致的人们中间,如何形成社会秩序,如何发现有效的社会“黏合剂”西方的先贤强调社会契约;中国的先哲强调社会.一直到现在,这个问题的探讨,并没有停止.我们社会学者的回答是公平合理配置社会资源和社会机会的机制,这是最根本的社会“黏合剂”.这种探讨还要永远进行下去.而且,这种公平合理配置社会资源和社会机会的机制的形成完善,也有一个过程,不可能一步到位.

其次,一个正常的社会既要有统一的声音,又要有不同的声音,这两者缺一,就不成其为正常的的社会.在这个意义上,社会有不同声音,应该是一个社会的常态,没有不同声音的社会是不可能的,也是找不到的.社会“黏合剂”并不能消除不同声音,寻找社会“黏合剂”不应该也不是为了消除不同声音.社会“黏合剂”应该是一种能够引导、协调不同声音的机制,从而促进社会整合.两者并不矛盾.

再次,社会“黏合剂”不是一个单一的什么东西,而是一个有结构的复杂体系.公平合理配置社会资源和社会机会的机制是个大机制,它由自己的动力机制、整合机制、激励机制、控制机制、保障机制等二级机制组成,动态地运转.同时,社会“黏合剂”可以有多个,社会沟通、社会资本等都可以在某些领域中成为社会“黏合剂”.

只有建设性的反思的心态,才能促进社会“黏合剂”真正有效的发挥作用

社会“黏合剂”要真正有效的起作用,与健康的社会心态分不开.如果整个社会心态太过激,充满了“愤青”情绪,那么任何社会“黏合剂”就会被认为“太保守”而遭到拒斥.同样,如果整个社会心态过于冷漠,事事于己无关而高高挂起,那么任何社会“黏合剂”就会被认为是多事之举,而被弃之不理.

在我看来,只有建设性的反思的心态,才能促进社会“黏合剂”真正有效的发挥作用.所谓“建设性反思批判精神”,是指我们对社会现象的分析研究要有这样一种精神或态度,即通过反思批判这样一种理性思维活动,实事求是地肯定该肯定的东西,否定该否定的东西,并根据这种分析提出积极的建设性的改进意见和方案,以增促社会进步,减少社会代价.这种建设性的反思批判精神,是肯定和否定的辩证统一,它既不赞同“否定一切”的颠覆性或毁灭性的变味批判,又不赞同“肯定一切”的无反思批判的盲从态度.这里,反思和批判并用,是想强调两者的某种相对区别,反思主要是对我们人和人类自己的反思、检讨;批判主要是对社会现实的批判、审视.人和人类,社会现实,既有真善美的一面,又有检测恶丑的一面,需要通过反思批判,来发扬光大前者,抑制减缩后者. 对社会“黏合剂”进行建设性反思批判,是它不断完善之路,完善了的社会“黏合剂”,当然更容易真正有效地发挥作用.

从“熟人社会”走向“生人社会”

传统的中国社会是一个熟人社会,特别是在“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业社会中,熟人社会的印记最为明显,在人和人之间的关系狭小到血缘关系的社会里,人们天天生活在熟人的圈子里,每天接触的人不是亲戚就是朋友,很少与生人打交道.熟人社会的人和人之间讲的是亲情、交情,而当“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绝对封闭状态渐渐被打破之时,人们更是生发出一系列以维持亲情、交情为目的的生活原则、处事原则,其目的都是为了维系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并用这一条条关系织成一张人际关系的大网,用种种关系来拉近人和人之间的距离,保证自我的生存、生活,维系整个社会的运转.

当今社会,大多数人的生存、生活半径早已越过了村、镇、县、省,跨出国界也变得越来越平常,社会进入了“生人社会”.美国法学家弗里德曼曾说:“当我们走在大街上,陌生人保护我们,如;或陌生人威胁我们,如罪犯.陌生人扑灭我们的火灾,陌生人教育我们的孩子,建筑我们的房子,用我们的钱投资.陌生人在收音机、电视或报纸上告诉我们世界上的新闻等”这种情况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使我们在传统社会中形成的以人际关系为纽带的生活方式发生了本质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