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和设计

点赞:2134 浏览:6838 近期更新时间:2024-04-18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设计本身就是创造更理想的生活方式,但它其实反映着整个现代社会的主流诉求.坏的设计,设计师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社会整体对此同样负有责任

常冰

中国第一汽车集团设计师

设计师和产业界是设计的创造者和制造者,社会是设计的消费和使用者.但后者与设计的关系又不仅仅如此,除了单纯的使用,社会还以消费市场和消费文化独有的方式给予设计丰富的反馈,既有抵触和拒绝,也有肯定和促动.

关于设计的社会化、社会责任以及与社会经济的关系等等长期以来都很受关注,也一直是设计得以被民众认识和了解的有效视角,特别是在中国这样的工业设计发展初期国家.不过反过来看,也就是社会对设计产生的影响和作用却较少谈及.

社会对设计会有褒贬评价,会写或不写,也会有追随拥戴或毫不关注.公众藉此表达出他们对生活品质的多层次要求、情操方面的审美意趣和对自我及他人的包容或者拒绝态度.

按照蔡元培先生的美育理论,公众对设计的这些表达恰恰属于美育的范围,即“等包括一切音乐、文学、戏院、电影、公园小小园林的布置、繁华的都市(例如上海)、幽静的乡村(例如龙华)等等,此外,如个人的举动、社会的组织、学术团体、山水的利用、以及其他种种的社会现状,都是美化.”

蔡先生所力推的美育,与追求理性智慧的智育同等重要,都是以追求和塑造高尚情操生活为目的.其中除了社会关系中人与人的方面,其他人与物的方面都可以归结为提高和改善人与设计(指包含工业设计在内的广义设计)的关系.当然这并非巧合,因为工业设计这种行为的对象本身正是人与物的关系.

从社会和设计的关系而谈到美育,略显唐突,实则不然.设计本身就是创造更理想的生活方式,所追求的正是感受之妙、艺术之美、情感之悦,这也正是美育之所求.

一些国家制订“设计立国”的基本国策,正是看到了设计不仅仅能创造物质附加值,更重要的是,它还能从意识层面陶冶情操提高审美,深刻提高国民素质.而美育所追求的也正是如此,只不过其范围比设计更为宽泛,它包含了普遍的物质环境、地理环境、人文环境等对人审美观念、审美理想和审美能力的影响.这种综合社会环境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而设计则非常直接而有效地反应并改变着这种环境的优劣.

社会和设计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工业设计的论文范例 大学生适用: 电大毕业论文、学术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34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参考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提纲、论文设计 职称论文适用: 技师论文、初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参考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

设计看似简单的形体之美,既表达了设计师对纯粹的形体艺术美的塑造,也表达了人们个性和共性的平衡追求,更表达了对美化人们生活方式的思考;既包含着对各种自然和人工材料的使用和尊重,也包含着对制造者生产劳动的人性化关怀,更包含着对未来可持续发展的考虑;既实现了基本功能的实用便利,也传递了丰富的人文信息,更承载了人们的情感和记忆.概括而言,设计其实反映着整个现代社会的主流诉求.

设计师丰富的创意和深刻的思想当然期望在社会大众消费过程中得到正确的发现和共鸣,但前提是社会具备适当的接纳理解和鉴赏评判能力,这种能力的获取和提高过程即是蔡先生所言的美育过程.

长期以来大家显然肤浅地理解了美育的含义,把美育等同于美术技能教育(“美育”一词已几近消失),充满了功利实用主义.相应的结果就是社会公众表现出艳俗跟风的审美判断、粗鄙短浅的褒贬标准和极欲暴殄的使用方式.这样的背景下,我们的设计变得焦躁不安、急功近利、求新好异、炫耀虚荣也就不足为奇了.


比如近年来汽车设计中颇受关注的中国风格,虽然一直是焦点话题,也出现了很多所谓的应用实例,但一直也没有什么真正经得起思考审视的好作品.原因就是整个社会对中国传统文化在根本上是漠视忽略的,仅仅是在表面上以热切的功利立场肆意对传统文化进行切割摘取.

一方面设计师缺乏独立自主冷静平和的思考而被现状所驱使,对此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另一方面,考虑到设计作为上层建筑的不独立性,社会整体对此同样负有责任,追求噱头和热点的部分媒体、重技能轻素养的专业教育、唯经济价值为上的实际导向、传统积极价值观受到严重冲击,都与设计现状中的不良倾向有着绝非夸大其词的深层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