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

点赞:3765 浏览:10837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24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 ]本文从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阐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内涵.指出我们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当是经济政治文化协调发展、强调公正与正义、稳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社会.

[关 键 词 ]协调发展公平与正义稳定有序和谐共生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激发社会活力,促进公平与正义,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这是我们党执政理念的升华,是新时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也是我们化解各种社会矛盾,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全面深化对和谐社会的认识,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和谐社会是经济政治文化协调发展的社会

在2005年2月19日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的讲话中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是有机统一的.要通过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来不断加强和谐社会建设的物质基础,通过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来不断加强和谐社会建设的政治保障,通过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来不断巩固和谐社会的精神支撑,同时又通过和谐社会建设来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创造有利的社会条件.”这一论述清楚地表明和谐社会是一个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进步的社会.贫穷落后是社会不和谐的总根源,从根本上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关键还是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创造更加丰富的社会物质财富,这样,国家的整体实力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国家社会未来发展前景才会充满信心.因此,“要始终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紧紧抓住发展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①.目前,我国人均GDP已突破1000美元,预计到2020年将超过3000美元,根据国际经验,人均GDP从1000美元发展到3000美元,是现代化进程的关键阶段,这一时期经济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都会发生深刻变化,如果顺利渡过这个时期就会稳步进入中等发达阶段,如果发展不顺利,就可能出现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脱节,出现贫富不均,失业人数增加,城乡差距拉大,从而加剧社会矛盾,甚至出现社会倒退,如拉美陷阱.因此要“认真汲取国内外经济社会发展的教训,深入认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特点和规律,不断增强对经济社会发展进行科学调控的能力,通过改革创新建立健全保障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体制机制,推进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切实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和矛盾,确保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②但就目前我国实际情况看,市场经济还很不完善,无论是资本市场还是生产资料市场都很不健全,有些改革如事业单位改革、国有企业改革等还不到位;社会保障体制和分配体制还很不健全;政府职能转变有些滞后,等等,这一切在经济改革道路上还要摸索前进,不断完善,这里当然需要党和政府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不断提高.


经济增长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但不是充分条件,它不会自动地给人们带来普遍的幸福,如果把经济增长与社会分配、社会价值目标割裂开来,就会带来社会腐败、政治动荡等严重后果.因此,必须将经济增长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一致,共同来推动社会前进.政治文明建设说到底就是法治建设,就是社会主义得到充分发挥,依法治国的方略得到切实落实.保证人民依法行使权利,可以激发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党群关系、干群关系、民族关系、各阶层群众关系更加和谐,这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在党的领导下,逐步扩大公民对经济社会发展重大决策的知情权、话语权,推进社会主义政治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这既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现实途径,也是巩固党的领导地位的有力保证.和谐社会里人与政治的关系应该是:执政党所制定的路线、方针、政策是从人的普遍需要出发,符合社会大多数人的发展需要,从而创造出适合现代人生存的自由环境.同时,每一个公民对执政者所倡导的政治有广泛的认同感,与执政者有平等对话的机会,并能积极投身政治文明的建设中,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决策、管理、监督的政治模式,从而达到长治久安的和谐社会.

文化在建设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作用在于它强大的精神支撑,任何一个民族与国家都必须有文化作为精神支撑,尤其是积极健康的主流文化.、信仰作为文化基本要素的两个层面它所提供的道德规范、道德素质、理想信念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一个社会是否和谐.中国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即牢牢抓住思想文化领导权,注重文化在推动革命斗争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指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③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把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的任务之一,可见构建和谐社会是需要文化作保障的.发挥文化的保障作用需要我们把中国的传统优秀文化与马克思主义思想、国外优秀文化成果相融合,兼收并蓄,推陈出新,既要把我国绵延几千年的传统文化中的许多思想如诚实守信、见义勇为、尊老爱幼、扶贫济困等发扬光大,也要主动吸收世界上的一切优秀文化成果,用文化来凝聚民族精神,提高公民素质,丰富社会生活.

二、和谐社会是公平正义的社会

公平与正义一直被视为人类社会的美德和崇高的价值理想,是社会的核心价值理念,正如美国哲学家罗尔斯所说:“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首要价值,正像真理是思想体系的首要价值一样.”公平正义的实质是利益分配是否均衡合理.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的利益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尤其在当前我国社会处于转型期,利益主体、利益来源、利益差距、利益关系变得复杂化,新的问题和矛盾不断涌现,有的还变得很突出,如:城镇职工下岗失业问题;失地农民保障问题;农民工欠薪问题;地区、行业的收入差距问题,等等,这些问题都是社会不和谐的重要因素,是不安定的迹象.改革是一个利益调整的过程,必然会使一部分人受益,另一部分人受损,关键是把握好利益的协调关系,在改革中真正体现社会公平,让人们普遍分享增长和发展的收益.利益作为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可以激发广大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这是发挥利益杠杆的目的.另一方面,利益分配不当所造成的差距过大,会对经济社会进步甚至党的先进性的发扬造成阻碍,这是我们要极力避免的.

三、和谐社会是稳定有序的社会

稳定有序是和谐社会的基本元素,一个动荡混乱的社会绝不可能是和谐社会.稳定压倒一切的工作方针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重要作用,它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社会可承受程度统一起来,在保持社会的生机与活力的前提下,谋求社会的秩序与稳定,做到活而不乱,活而有序.从我国的社会实践来看,经济社会发展已进入到关键的转型期,各种社会矛盾和问题不断涌现,如:社会保障落实难问题,群众看病难、打官司难、就业难问题,流动人口问题,近年来的一些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安全事件等,这一切都是引起社会不稳定的因素,要求我们的政府和社会管理者要有危机意识,要有预见性,要有应对重大事件的应急机制和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只有这样,人民群众才会有安全感,社会才会稳定.反之,如果对社会矛盾或危机事件不能及时合理地解决,就很容易诱发社会动荡,即使是将来的和谐社会,也并非无矛盾社会,也需要一种在矛盾中仍能和谐发展的机制.

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和谐社会类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学院学士论文、专科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68 写作解决问题: 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任务书、论文目录 职称论文适用: 核心期刊、初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怎么撰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质选题

秩序是稳定包含的另一层含义,秩序社会是安定祥和的,人们心情舒畅,文明礼貌、相互关爱成为人与人之间和睦关系的轴心,良好的社会秩序给人以心灵的和谐与安宁.当然这种和谐不是死水一潭,而是和而不同,维护秩序的基本工具就是法律和规章,从这个意义上讲,秩序社会就是法治社会.

四、和谐社会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社会

自然作为人类生存的必备前提和条件已经通过人的实践活动内化为社会的一部分,成为“人的无机的身体”,随着历史的发展,人与自然的和谐显得愈发重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就是要做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它要求经济的发展不能超越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不能以牺牲后代的利益来满足当代人的利益.从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的转变,环境持续恶化,资源过度耗费可以看作是发展的代价,但现代人已清醒地看到了这种毁灭式发展的恶果,可持续发展就成为拯救自然的一剂良方.

我国作为发展中的大国,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必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要切实改变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率的增长率方式,努力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促进人与自然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④发展循环经济,建立节约型社会是当前非常热门的话题,也是对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积极探索,对废旧物资的循环利用不仅缓解资源、环境压力,而且扩大就业机会,是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良好途径.我国人口太多,资源太缺,生态薄弱,因此必须下大力气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发展节材、节水、节能、省地的高新技术和环保产业;环保的相关法律法规要得到真正的落实和保障;同时也要探索拓展利用全球资源的空间,缓解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矛盾.

注释:

①:《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2005年2月19日,中国新闻网.

②:《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

③《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388页.

④《人民日报》2005年6月1日第一版.

责任编辑钟海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