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东方社会理的形成过程

点赞:18196 浏览:81379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07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 :马克思的东方社会理论补充和完善了马克思创立的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理论.马克思的东方社会理论已经被大众所熟悉,但是这一理论的形成过程却至今仍然经常被人们忽视.本文拟就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的形成过程作一新的考察和审视,以深化我们对马克思的东方社会理论以至整个社会发展理论的研究.

关 键 词 :东方社会;形成;亚细亚生产方式;社会分期

[中图分类号]:A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2)-08-0195-01

东方社会理论是马克思晚年关于东方社会的历史发展、社会现实状况和未来向共产主义过渡的理论,是马克思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人类社会发展理论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在研究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的过程中有一个重要问题是经常被人们忽视的,搞清楚这个问题也是理解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的关键影响因素,这就是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的发展过程.所以必须从马克思关于东方社会研究的世界背景及形成过程入手,才能进一步完整准确地把握其科学内涵及其当代价值.

一、马克思研究东方社会理论的世界背景

马克思的东方社会理论是马克思针对以俄国为代表的东方社会出现的新的情况、新的问题并且立足于现实的社会生活所得出来的关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的结论.

马克思早年对东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当然也离不开西方先哲研究成就之地基.但马克思并不是一个“欧洲中心论”者,他从来不把目光限制在欧洲大部分国家,而是放眼全世界.1848年欧洲革命尤其是巴黎公社失败后,西方资本主义已经进入了一个相对比较稳定的时期,革命的重心正从西方国家转移到东方国家.在这种革命形势发生巨大变化的前提下,马克思也转移了自己的注意力,他越来越多的关注到了东方社会.马克思从各个方面仔细研究了东方社会,并分析了它所具有的特殊性质.从而得出一个非常重要的结论:在世界历史的舞台下,东方社会可以跳过资本主义的“卡夫丁峡谷”,在特定历史条件下走一条与西方不同的发展道路,直接进入到社会主义阶段.

二、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的形成过程

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有一个逐渐形成的历史过程,是一个不断发展不断完善的科学体系.马克思对东方社会问题的研究经历了三个阶段.主要包括:1、19世纪40年代为早期阶段,在这个时期马克思已经开始注意到了东方社会发展的特殊性问题,其代表作主要有:《德意志意识形态》、《宣言》.这是马克思对东方社会知之甚少的时期.这时马克思认为在西方资本主义工业化的过程中,必然会形成东方社会从属于西方社会的局面,2、19世纪50到60年代为中期阶段,这时马克思开始逐渐对东方社会进行深入的考察和研究,同时东方社会理论初步形成并且开始获得独立的意义,3、1871年到1883年为晚期阶段,这时马克思基本完成了东方社会理论并且开创了这个专门的科学领域.

(一)“亚细亚生产方式”的初步考察

马克思在伦敦研究经济学的时候就已经开始了亚细亚生产方式的研究,此时马克思研究了古典经济学家的许多著作,并且了解了俄国、中国、印度等国家的状况.1850到1853年期间,马克思读了詹密尔《英属印度史》、《政治经济学原理》,理琼斯《政治经济学导论》,亚斯密《国富论》,贝尔尼埃《大莫卧儿帝国最新革命史》等著作.并受到贝尔尼埃的影响,认为东方社会没有土地私有制.马克思首次使用“亚洲式社会”概念是在《不列颠在印度统治的未来结果》一文中.他指出:“一方面,印度人民也像所有东方各国的人民一样,把他们的农业和商业所凭借的主要条件即大规模公共工程交给政府去管,另一方面,他们又散处于全国各地,因农业和手工业的家庭结合而聚居在各个很小的地点.由于这两种,所以从很古的时候起,在印度便产生了一种特殊社会制度,即所谓村社制度,这种制度使每一个这样的小单位都成为独立的组织,过着闭关自守的生活.”【1】但是,此时马克思还没有正式提出“亚细亚生产方式”的概念.到50年代末,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1857―1858年草稿)中,把以印度为代表的东方国家普遍存在的以农村公社为基础的土地公有制形式,统称为“亚细亚生产方式”.


(二)关于社会分期问题的三个阶段

在《(1857 年―1858 年)经济学手稿》中马克思提出了社会分期的问题,他把资本主义以前的所有制形式归纳为:亚细亚生产方式、古代生产方式和日耳曼生产方式.在这三种原始土地所有制形态中亚细亚形态在财产公有性以及个人对公社的从属性来看是最强的,其次为古代形态,最弱的则为日耳曼形态.

在《资本主义生产以前的所有制形态》一节中,马克思提出了以前未曾提出的 “亚细亚形态”、“亚细亚生产方式”等概念,并且将亚细亚生产方式置于社会发展的序列,并将其置于序列首位.“亚细亚的、古代的、封建的和现代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可以看做是社会经济形态演进的几个时代.”【2】

在这个时期,马克思以一种否定的态度来讨论并研究了亚细亚生产方式,并且认为亚细亚的所有制形式与西方前资本主义社会形态是并存的.强调亚细亚生产方式是从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转变的过渡阶段.并且具有一定的普遍性,

(三)对东方社会的实际存在的考察

在1873年到1883年,马克思先后读了摩尔根《古代社会》、科瓦列夫斯基《公社土地占有制,其解体的原因、进程和结果》和拉伯克《文明的起源和人的原始状态》以及梅恩《古代法制史讲演录》等著作后,并对这些著作作了详细的摘 要 并且成为了“马克思人类学笔记”的重要来源.

马克思专门研究并回答了东方社会的村社的历史、现状以及性质和演化等一系列问题.他通过对俄国公社土地公有制的研究提出了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的精髓及其核心思想:即东方社会可以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这一伟大构想.

马克思具体分析了实现这一跨越在理论上的可能性以及跨越需要的社会条件,并在其晚年阶段提出了这个伟大的设想.进一步丰富了各民族发展道路的多样性和特殊性内容,并且突破了他早期关于落后的东方社会必须经过资本主义道路的结论.从而完善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使马克思的东方社会理论获得了相对独立的意义.

马克思东方社会理的形成过程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社会发展的论文范本 大学生适用: 高校毕业论文、本科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38 写作解决问题: 学术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任务书、论文设计 职称论文适用: 职称评定、中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学术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免费选题

注释: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第66页.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8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