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民法理念构建和谐社会

点赞:33147 浏览:155437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07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 】在法制的背景下,以人为本和人格独立,以及平等自由,这是民法所倡导的理念.这种理念的大力弘扬与培养,能够充分的调动人们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积极性,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健康发展.

【关 键 词 】民法理念;和谐社会建设;倡导

中国十六届代表大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这有利于对我国现实社会中存在的矛盾进行缓解.而构建和谐社会的实质,就是不断的调整相关的法律和法规,对法制建设进行完善,对一种新型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进行构建.由于民法的理念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具有相关性的实质,所以充分发挥民法的功能,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过程中,可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所以,弘扬民法理念,意义非常重大.

一、民法理念的含义以及形成过程

民法是从纯精神和纯观念的角度上,对某一项制度和事物所作出的抽象和高度概括,是事物的终极宗旨和最高价值.民法理念是民法的灵魂所在,是高度浓缩的民法.学习民法就是要树立民法意识,对日常生活中的民法规则进行品味.神圣私权和身份平等以及自治是民法的内涵,这是在经过长期发展中,民法形成的民法文化的精髓.私权神圣意味着人在正当法定的程序范围内,进行非公益活动,任何人无权侵犯和剥夺,其民事权利将受到保护.自治是指社会成员有权根据自己的意思,决定自己的事务,处理自己的私人生活,他人无权进行干涉.而在民法形成的过程中,诚实信用的道德观念是其基本原则,它是对社会各种利益进行协调的准绳,这是与和谐社会构建理念相同的契合点.

完善的民法和健全的制度,对民事主体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而完善的民法理念是形成完善的民法的基础.现代民法的形成在中世纪时期,罗马灭亡之后.在这一阶段,法律的内容非常丰富,各种王室法、城市法、商法、庄园法各种法律并存并相互影响.

在欧洲中世纪后期,逐渐形成的商人阶层,标志着一种新型的经济关系的诞生,即产生和发展了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关系,这种新型的社会经济关系,要求对法律重新进行调整.而随着不断发展的商人阶层和不断增加的城市数量,最终以重新解释罗马法为契机,开始复兴民法理念,构建现代民法的政治、思想和哲学基础.

二、我国民法的现实情况及民法理念的缺失

和古希腊的地理环境有着天壤之别,我国四周有着天然的阻隔,内部地理单元体系相对完整,而这一地理观念和地理环境造成了在总体上,各个民族具有内在的向心力和凝聚力,这样就造成了中国社会状况的相对特殊.我国古代尽管存在着很多的规则和民俗,但以人为本的神圣、自由和平等的民法理念尚未形成,民法所传载的精神也无法发扬和广大.

弘扬现代民法理念,必须有民法理念存在的现实基础.因为缺失形成现代民法理念的传统基础,所以弘扬现代民法理念,应寻求和探索一条合理的路径.目前,民法理念已经深入人心,但我国市民社会仍旧十分弱小,权力崇拜、等级制度和专制制度,仍旧禁锢着人们的思想,在个人领域侵入了国家公权,所以经常会发生践踏和损害公权的现象.一直以来,中国社会依靠国家权威来维持秩序,有着非常脆弱的自制机制和非政府性自律,还没有形成人与人之间成熟和理性的交往方式,现代民法理念还没有完全成熟.

强烈的贫富差距和社会两极分化,以及不平衡的社会群体之间的利益关系,这是当前我国面临的主要社会问题.而影响社会安定的核心就是贫富差距.因此,大力推行中西部建设规划和促进农村发展已经成为当前的主要重任之一.同时由于多种历史原因,导致我国行业之间收入的不平衡现象出现,某些行业收入偏低,但是在垄断行业之中,却由于占据国家政策的优势,享受暴利.同时,社会腐败现象严重,以权谋私,权钱交易现象严重,监督和制约公共权力已经失去效力.在市场经济的竞争中,诚信的欠缺仍是需要关注的话题.有些不法商贩忽视诚信,为了谋利,失去做人的尊严,“地沟油”“三鹿奶粉”这些事件已经深受民众的谴责.而社会失信和商业信用危机,以及产品信用危机和司法信用危机,还有银行信用危机是当前我国整体的信用体系之中存在的现象.因此,重视信用,坚持守信的原则,有利于走出目前的信用危机,缓解各种矛盾,构建和谐的环境氛围.经济协调和物质富裕是社会和谐发展所需,但是政治也是不可或缺的因素.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政治的相关传统欠缺,在经济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化的进程有了极大的改观,但仍需要加强民众参政议政的进程,在提升广大民众的经济能力的基础上,注重培养政治意识以及文化素质.构建人人参与社会事务的氛围.真正的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合理利用环境资源,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实现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经济和政治,以及文化和历史,还有国际环境等因素是导致目前我国社会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但是造成各种社会问题的深层次的根本原因就是民法理念的匮乏.我国社会传统就是重农抑商,政治专制,造成民众主体和权利意识弱化也是无可非议的,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经济全球化进程,强化意识,树立民众民法理念,对于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显著的实际意义.

三、民法理念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契合性

(一)民法理念与构建和谐社会在终极目标上具有一致性

民法文化的内涵也是强调对人的关怀,对私人利益和人民的自由意志进行尊重和保护,注重保护人民的自由平等权利,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和精神安全,这也是以人为本理念的充分体现.就本质而言,民法理念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构建在终极目标上是一致的.

(二)民法理念与构建和谐社会在精神实质上具有一致性

民法倡导对公民民事权利进行保障,并确保其民事权利不受侵犯.而诚实信用是需要以民法不断的维护社会秩序作为基础,构建诚实守信和保护信赖以及惩罚失信,强化社会和谐的社会氛围.并在社会上树立公示公信和意见写作技巧,以及取缔责任和违约责任,善意取得的社会风尚.发展是硬道理,但发展决不能建立在对资源的大力开采与浪费的前提下,这一点已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认可.和谐社会和民法的相关理念具有一致性的特征. (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助于进一步贯彻民法理念

由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精神和民法精神具有相互支撑,相互作用,相辅相成的关联,因此在和谐社会的构建过程之中,需要把相关的民法理念进行不断的宣传,可有效的发挥民法的神圣理念的效力,调动社会各界力量的积极性,发挥才智,挖掘当事人创造自身财富的潜力,推动社会的进步.

(四)弘扬民法理念,有助于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

由于和谐社会和民法的相关理念的契合,在和谐社会的构建过程中,培育和弘扬民法理念,有助于树立以人为本的良好社会风气,建立互相尊重,和谐共处的良好社会状态.提升民众民法的意识,可有效的促进生活和经济生活的蓬勃发展,发挥社会主体的才能,保障和维护社会主体在生活之中的意思自由,树立限制政府的权利理念,确保政府为民的公共权力的合理利用.民众具备了民法理念,就可实施自己手中的权利,充分的运用民法武器,构建权利制约权利的理想社会氛围.真正的实现民法对社会弱势的群体在经济和技术上的保护,实质公平的有效落实.

四、结语

以人为本,发挥人的主体作用,形成人和人,人和自然以及社会结构的一种和谐的发展的势头,这就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所在.在平等的权利,公平的机会面前,注重保护生态环境,充分的发挥社会主体的积极性,在不断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实现人和自然的和谐共处,为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和后代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真正的实现前人栽树,后人乘凉,为子孙造福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