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社会自我的

点赞:3273 浏览:10793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29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研究大学生社会自我的特点及成因.采用自编《大学生社会自我量表》对某院校328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分析发现大学生社会自我发展年级总趋势从大到小依次为:大二、大三、大一;大学生社会自我个别维度在性别、年级、生源地、独生子女与否上存在显著的差别.研究结果将使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更具有针对性和有效性.

大学生社会自我的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因子的论文范本 大学生适用: 专升本论文、硕士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74 写作解决问题: 本科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题目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发表、中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本科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免费选题

【关 键 词 】大学生;社会自我;发展

大学生正处于青年期,是自我意识发展的关键时期.自我意识在这个时期出现了明显的分化,同时也带来了分化自我的矛盾体验,从而自我不能统一.埃里克森提出自我同一是指人对自我一致性或连续性的感知,对发展健康仍是十分重要的,换句话说自我同一是心理健康的标志.同时大量的研究表明自我意识和心理健康存在着密切的相关,积极地自我意识可以促进个体心理健康的发展.反之则不利于健康心理的发展.社会自我是自我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个体对自己在社会生活中所担任的各种角色的知觉,包括对角色关系、角色地位、角色规范、角色技能和角色体验的认知和评价.社会自我在一定的程度上反映了自我意识的水平,所以对于社会自我的研究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具有积极地意义.另外大学处于学校与社会之间的过渡,在一定程度上大学可以说是一个浓缩的小社会.对社会自我的调查可以探测大学生的社会化程度,并依据实际适时的采取积极地应对策略,认识、扮演并调节好自己的角色,以更好的适应社会,同时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理论支持.

一、研究方法

(一)被试

某学院大学生350名,有效问卷328份.其中有效问卷的男生分别为大一34人,大二50人,大三30人,女生分别为大一35人,大二94人,大三85人.

(二)方法

采用前期研究编制的社会自我量表进行调查,量表共18个项目,5级评分.包含与父母关系、与异性同伴关系、与陌生人关系和角色体验四个因子.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21,各维度的同质信度在0.661-0.747之间,具有良好的信效度.采用统一的指导语进行团体施测,对回收的数据采用SPSS11.5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处理.

二、结果及分析

(一)大学生社会自我总体特点

根据描述性统计分析的结果可以看出某学院大学生社会自我的发展状况良好,各因子得分从低到高依次为:与父母关系,与异性同伴关系,与陌生人关系,角色体验.角色体验的平均得分会相对高于其他因子的得分可能的原因是大学生是自我意识飞速发展的时期,表现出较为关注自己的内在心理活动,较强调自尊、自信、自我价值以及自我内心的矛盾与冲突等,对内在的心理变化敏感,情感体验丰富,对角色体验较为关注.

将两两因子进行配对,进行平均值显著性差异检验(Paired sample test).结果显示,除“与陌生人关系”和“与异性同伴关系”的t等于0.245,p等于0.806>0.05,两个因子差异不显著外,其余因子配对都达到了显著性水平.由此可见,大学生社会自我多数因子间的发展是不均衡的.在“与陌生人关系”和“与异性同伴关系”因子上大学生更倾向于关注自己“能与不能”等方面的问题,可以看出大学生较为关注自己的能力和价值感,同时可以看出大学生通过他人或者说与他人交往来评价自己的倾向,大学生表现出对自己的全面的认识.因子间相关分析发现“与陌生人关系”同“与异性同伴关系”呈中上程度的相关,究其原因,可能是因为在物质极度膨胀、精神极其匮乏的时代,大学生同异性同伴的联系也多表现为物质的、外在、表层的联结,大学生对异性同伴的了解不够深入,交往的模式和情感联系如同“与陌生人关系”.“与父母关系”因子同“角色体验”因子相关较高,可能是因为大学生评判与父母的关系好坏主要是从个体的情感体验来确立.

(二)大学生社会自我的性别差异


以性别为自变量,大学生社会自我问卷的各因子得分和量表总分为因变量,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探讨大学生社会自我发展的性别差异.结果可以看出男生在关于“与父母关系”因子上得分显著高于女生,女生在“角色体验”因子得分上显著高于男生.呈现出男女生差异的原因可能为社会文化对女生角色的要求以及女生自身特殊的生理特点,使女生情感更细腻,在某种程度上更加多愁善感,所以在角色体验得分上女生显著高于男生.另外,由于社会对男生角色期待和男生对这一外在标准的内化,使男生更关注自己的外在行为.

(三)大学生社会自我的年级差异

以年级为自变量,大学生社会自我问卷的各因子和量表总分为因变量,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探讨大学生社会自我发展的年级差异.结果表明不同年级的被试在“与陌生人关系”和“角色自我”上有显著差异.在“与陌生人关系”因子上,大学生社会自我的由低到高整体的发展趋势是:大一,大三,大二.在大二与大三之间存在波动性,但总体上大学生“与陌生人关系”是呈上升的趋势发展的,换句话说大学生的社会交往技能与自信度在逐渐增加.大一在“与陌生人关系”因子得分上相对较低可能因为大学之前,我们大部分较为关注自己的学习,忽略了社会交往技能方面,所以大一的学生在这一因子的得分上会相对较低.进入大学后,随着人际交往的增多,各项活动的参与,大二的学生在各项社会交往技能上都有明显的提高.在大三时大学生又要面临一些新的选择,是选择考研还是选择准备就业,这使大学生的内心产生冲突,自我评价降低,在大三时表现出“与陌生人关系”因子分降低.

另外在“角色体验”因子上个体由低到高的发展趋势为:大二、大一、大三.呈现这一趋势可能原因是进入大学,学生从学业繁重的中学时代中“解脱”出来,开始独立的生活,有了更多的时间去思考自己内心的问题,开始重新进行自我评价,但由于个人的经历比较简单,进行自我评价时更多根据以前老师、父母等的评价来确立自我意识,因此相对而言大一学生的自我意识水平较高,角色体验的得分也相对高于大二阶段.随着对自我的认识的不断的加深,大学生面临着现实自我和理想自我的矛盾和冲突,个体开始了深层的自我反思“我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个体的自我意识水平有所下降;经过大二的反思,个体形成了对自我的全面的认识,自我意识趋向稳定,所以大三学生的角色体验的得分提高. (四)大学生社会自我的生源地差异

以生源地为自变量,大学生社会自我问卷的各因子得分和量表总分为因变量,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探讨大学生社会自我发展的生源地差异,结果可以看出一般的社会自我在生源地方面没有显著差异,原因可能是农村逐步城市化的影响.但在因子“与父母关系”上存在城镇和农村的差异,来自农村的被试在“与父母关系”上得分显著高于城镇的被试这可能由于城镇与农村经济水平不同、接受的家庭教育的差异,从而对“与父母关系”的理解上不同导致了两者之间的差异.

(五)大学生社会自我的独生子女与否的差异

以独生子女与否为自变量,大学生社会自我问卷的各因子得分和量表总分为因变量,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探讨独生子女与否对大学生社会自我影响的差异性,结果可以看出独生子女的被试在关于“与父母关系”和“与同伴关系”因子上得分显著低于非独生子女的被试.这一结果可能原因是独生子女特殊的成长环境和早期抚养,独生子女更易表现为自我中心,习惯于从自己的角度思考问题,过分的关注自我,不会太多地考虑别人.而非独生子女,在成长过程中,有更多的机会学习如何与别人相处,在成长过程中有榜样或者说参照物,所以非独生子女更能清晰地认识自己,给自己正确的定位.另外非独生子女由于个体的成长经历更能换位思考,容易理解和宽容他人,并在人际交往中较快的建立信任感.所以非独生子女在“与异性同伴关系”和“与父母关系”因子得分高于独生子女.

(六)大学生社会自我的文理科差异

以文理科为自变量,大学生社会自我问卷的各因子和量表总分为因变量,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探讨大学生社会自我发展的专业类别的差异.结果表明文理科在各因子及其总分上没有显著性的差异.

三、结语

(1)大学生社会自我发展年级总趋势从大到小依次为是:大二、大三、大一.(2)大学生社会自我个别维度下在性别、年级、生源地、独生子女与否上存在显著差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