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社会工作与民族地区社会经济问题

点赞:11565 浏览:46674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27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 :民族地区社会工作的特点是:社会工作人才队伍规模小、专业化程度低.社区工作者与怎么写作对象的沟通和怎么写作能力不足;民族社会工作表现为文化敏感性对多民族地区社会工作的影响很大,族群优势对社会工作的帮助功不可没.但是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存在许多问题,文章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的方法.

关 键 词 :民族社会工作;民族地区;经济问题

一、民族地区社会工作的特点及相关问题的影响

我国的社会工作是十六届六中全会以后较快发展起来的,社会工作在发展工作对象方面有如下特点:第一,民族地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规模小、专业化程度低.第二,民族地区社区工作者与怎么写作对象的沟通和怎么写作能力不足.多民族地区有相当一部分社区社会工作者存在以下问题:缺乏对不同民族的意识形态、生活方式、社会价值和文化的了解;对社会问题、社会政策缺乏从怎么写作对象所属民族(族群)的角度进行思考和分析的能力;缺乏跨文化的沟通、交流、合作的能力.解决民族社会工作者的能力问题,是民族社会工作发展的重要任务,这是关系多民族社会工作成败的关键之一.

1.文化的敏感对多民族地区社会工作的影响

社会工作强调怎么写作对象的生活处境,其中包括后者的文化因素.文化的敏感可以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来理解.从宏观上来说,文化敏感是在开展跨民族社会工作时,社会工作者要切实懂得怎么写作对象的文化模式及其含义,能够理解和尊重怎么写作对象的基于其民族文化或价值观的切实需要,并用其易于接受的方式方法去处理问题.从微观上来说,文化的敏感就是要在具体怎么写作的过程中,在与怎么写作对象的互动中,要时时理解怎么写作对象的行为举止的含义,以做到社会工作中的相互配合.民族社会工作者有了文化的敏感性,社会工作才会取得成功.

2.族群的优势对民族社会工作的帮助

民族社会工作者与怎么写作对象不属于同一个民族或族群的社会工作中,社会工作者不理解另一个民族的文化、价值的情况可能会经常发生,这是由他们不同的身份、经济和社会地位、生活经验、知识背景等因素决定的.在我国的社区社会工作中,工作人员要了解区情、民情,深入到怎么写作群众之中,这是社会工作的本土实践.如果在宗教、信仰、生活的基本价值观方面存在明显差异,语言沟通又存在障碍,弥合相互理解上的差异需要花更多的功夫.由同一族群的社会工作人员对属于本族群的怎么写作对象开展专业怎么写作更具有优势.由本民族成员开展社会怎么写作,工作人员与怎么写作对象之间出现理解差异的可能性和程度应该小得多,这种差异要比民族间差异要小一些,更容易跨越一些.因为作为同一民族,其成员具有文化上的同源性、生活方式的相似性、价值观念的共同性,他们之间有更多的族群认同.

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1.社会发育程度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矛盾

社会发育程度代表着一个地区或一个民族的生产力发展水平,而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又决定了商品经济的发展水平和市场的发育程度.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国家逐渐加大市场调节的力度,允许和鼓励自发市场力量的存在和发展.具有一定市场经济发展基础和传统的沿海地区,很快适应了新的经济管理体制,并执中国经济发展之牛耳.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大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民众,不能适应新体制发展的要求,也不能按市场规律组织经济活动,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一直到改革开放前夕,很多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发育程度还没有达到商品经济发展阶段的要求,而东部地区已经积累了商品经济发展的历史基础,即社会发育程度已满足商品经济发展的要求.

2.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

我国少数民族主要居住在西南、西北地区,特殊的气候和自然地理条件决定了大部分民族地区生态环境脆弱,而且由于长期的不合理开发利用,已经出现了严重的环境问题.经济发展与环境之间的矛盾仍相当尖锐.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仍以一定的资源和环境条件为基础.民族地区基本处在工业化的初期阶段,丰富的自然资源也为工业化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因此以资源为基础的工业化是大部分民族地区的必然选择.

民族社会工作与民族地区社会经济问题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社会工作的论文范文检索 大学生适用: 本科论文、专科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26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资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提纲、论文目录 职称论文适用: 技师论文、高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资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秀选题

西部开发过程中的环境政策属于国家宏观调控的范围,有些是逆市场行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微观主体以自身利益最大化为目标,很少考虑环境效益.同时西部大部分地区群众的生活还处于温饱阶段,有些地区群众的温饱问题还没有解决,在这种情况下,他们考虑更多的是增加收入,提高生活水平,在西部一些地区屡禁不止的淘金、采挖中草药等行为就说明这种微观主体利益与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矛盾.

3.公平与效率的矛盾

公平与效率是经济学中一对永恒的矛盾,在民族地区,由于受到商品经济发展水平、市场发育程度等因素的影响,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的地位.为此在不破坏市场经济基本规则的前提下,应根据民族地区的实际情况,在某些方面和领域坚持公平优先,兼顾效率.在资源开发过程中也要充分考虑到资源所在地各民族的利益.在过去40多年的资源开发过程中,由于采取的国家主导型的资源开发模式,主要考虑国家宏观经济发展的需要,而很少考虑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需要,他们只能享受资源开发带来的外在利益,而不能参与其中,获得直接的经济利益.今后在民族地区的资源开发过程中,在劳动就业、利益分配等方面要充分考虑到当地经济发展的需要,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

4.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与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关系

对大部分少数民族地区来说,农业不仅是其国民经济的基础,而且是其赖以生存的支柱产业.因此,农业、农村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增加,不仅关系到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而且关系到民族问题的解决.民族地区农业的发展还基本停留在传统农业向近代农业过渡的时期,也有部分地区是由近代农业向现代农业过渡,同时还存在着少量的现代农业.因此,自然经济是其主要表现形式,与此相联系的是不仅生产力水平低下,而且农产品的商品率也低,农业和农村的发展是国民经济发展的绝对必要条件,没有农村和农业的发展,民族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是没有基础的.而农业劳动生产率水平低的地区,社会问题也是很严重的.为此,要保障民族地区长期稳定发展就要重视农业、农村、农民问题. 5.小生产与大市场、大流通的矛盾

大部分民族地区商品经济不发达,市场发育滞后,尤其是广大农牧区具有明显的自然经济的特点,还处于小生产的发展阶段.因而就出现了小生产和大市场、大流通的矛盾.依靠这些小生产自身的力量与大市场衔接,难度相当大.沿海地区的一些企业已经在消费品生产领域,尤其是家电生产领域居于有利地位,他们具有明显的规模和技术优势.西部地区企业进入这些领域与其竞争,并取得部分市场份额,还存在一定的困难和差距.从90年代中后期开始,我国经济告别了短缺,形成了写方市场,绝大部分商品供大于求,企业找不到新的市场亮点,一些商品投入市场就很快过剩.在这种市场格局下,进一步加大了民族地区个人和企业的生产经营困难.

6.教育、人才结构与社会需求的矛盾

教育与经济发展之间是一种相互促进的关系,教育结构直接决定了人才分布的状况,在民族地区各类专业技术人员相对集中于党政机关、社会团体、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部门,而在各级经济领域的科技人才和管理人才则为数过少.这种人才结构和分布,对民族经济的发展是极其不利的.与西部开发中对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建设、经济结构调整等方面人才的需求也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民族地区各级各类专业人才的流失问题严重,从民族地区到发达地区读书的大学生也成为人才流失队伍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情况将影响到民族地区长远的发展.

三、做好民族社会工作,促进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

1.进一步重视我国民族社会工作对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

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迫切任务,少数民族群体走出生存困境的期望和要求,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和问题解决的主体性再确认,要求我们积极发展民族社会工作.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需要社会工作的参与,少数民族群体生计问题、生活问题的解决和发展能力的增强,也需要社会工作的支持和协助.前文初步指出了民族社会工作的任务,说明了民族社会工作的基本视角,最后需要进一步强调的是民族社会工作的发展性特征.所谓民族社会工作的发展性是指在民族地区、面对民族群体的社会工作,始终要把发展的理念融入其中.要树立民族群体的主体性意识,在公共怎么写作和社会福利怎么写作中张扬他们的主体性,要注意发展怎么写作对象的内在能力,以更好地应对挑战、走向发展.

2.树立民族社会工作的价值观,缩小社会工作者与怎么写作对象的文化差异

在民族地区民族社会工作者与怎么写作对象不属于同一个民族或族群的社会工作中,社会工作者不理解另一个民族的文化、价值的情况可能会经常发生,这是由他们不同的身份、经济和社会地位、生活经验、知识背景等因素决定的.动态差异理论指出了不同背景、不同阶层、不同社会地位群体之间相互理解上的困难,以及由此给社会工作带来的可能偏误,警示社会工作者要了解这种差异的客观性,并设法缩小民族间相互理解的差距.文化取向或注重文化脉络的社会工作力图通过文化敏感性训练、实景实习等方法解决动态差异带来的问题.在我国的社区社会工作中,工作人员要了解区情、民情,深入到怎么写作群众之中,这是社会工作的本土实践.当然,在民族关系不甚和谐的情况下,这种缩小理解差异的方法就可能受到某些挑战.如果在宗教、信仰、生活的基本价值观方面存在明显差异,语言沟通又存在障碍,弥合相互理解上的差异需要花更多的功夫.

3.加强民族社会工作队伍建设,为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组织保障

民族社会工作的发展需要一支专业队伍.培养一大批训练有素、熟悉少数民族文化和生活方式的专业社会工作者,将是解决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群体的民生问题、促进其发展的必由之路.当今,在世界范围内,民族社会工作仍然是一个亟待发展的领域和学科.随着我国社会的快速转型和发展,各种与少数民族人士、群体、社区相关的问题将会更加突出地呈现在我们面前,这需要民族社会工作有一个较快发展.在解决上述问题,改善民生,促进民族进步和民族团结的过程中,我国的民族社会工作也会得到较快发展.

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发展有多种路径,其中一个重要的是对现有社区工作人员的专业转化.专业化就是使他们较快地具备社会工作的价值,掌握社会工作的专业方法.这些人员有面对基层民众开展工作的基础,现在需要改变他们中某些人的官僚主义的行政惯性,变管理理念为怎么写作理念,增加社会怎么写作和社会管理的能力,在民族地区还要增强他们真正怎么写作少数民族的能力.用民族专业要求去发展社会工作,有利于培养一批能与少数民族的怎么写作对象良好沟通、相互理解、有效怎么写作的专业人才,能更有效地改善民生和促进社会矛盾的解决,总体来说也将有利于民族团结和民族地区的发展.

当一个地区或社区有相当数量少数民族成员、而且这些少数民族与主体民族在生活方式、价值观念、文化传统等方面有明显差异时,用族群优势的观点培养一定数量的少数民族的社会工作人员就是必要的.很明显,在族群优势视角指导下,多民族地区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是由不同民族( 族群) 成员组成的,他们之间的合作有利于多民族、跨民族复杂问题的解决.

总之,民族地区社会工作对于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发展作用是强大的,我国应该大力扶植和发展民族地区社会工作者队伍的培养,为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怎么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