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良好社会心态营造和谐社会环境

点赞:4074 浏览:10588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23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 当前我国正处于一个发展的黄金期和社会矛盾的凸显期,这必然会带来社会阶层的分化加剧,利益诉求的多样性和以利益为核心内容的矛盾更加复杂化,也必然会带来社会心态的多种表象.以为总书记的党,结合当前国内外的形势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奋斗目标,其最终要实现的目的就在于,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观,把握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需求,珍重并协调好不同群体、不同利益群体间的利益关系,建设一个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社会主义中国,笔者从当前我国社会心态表象、存在的问题及需要采取的对策方面畅谈几点个人的浅见.

关 键 词 培育 营造 社会心态 社会环境

2006年10月,《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就提出,要塑造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2011年3月正式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弘扬科学精神,加强人文关怀,注重心理疏导,培育奋发进取、理性平和、开放包容的社会心态.”之后的一个月左右,《人民日报》连发五篇评论,称“社会心态被历史性地写入‘十二五规划’”,“社会心态既指向未来发展的‘软实力’,也承载‘以人为本’的具体诉求”.“把握和调适社会心态,理所应当地成为了一种执政挑战”.“社会心态是社会现实的折射,是反映个人与群体、个人与社会、个人与国家关系的一扇窗口”.十八大再次提出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社会心态.可以说,社会心态是社会的“晴雨表”和“风向标”.要构建和谐社会,没有和谐的社会心态是不可想象的.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我国社会心态中存在一些不和谐因素,需要我们高度关注并积极设法引导.

一、我国社会心态存在的主要问题

为了分析的方便我们通常把社会心态分为社会认知、社会态度与价值观念、社会情绪和社会行为策略,但实际上这些内容时刻是融合在一起的.笔者认为,目前社会主要存在以下一些社会心态困境.

(一)生活压力加大

据2010年4月零点研究咨询集团在全国进行的调查显示,尽管城镇居民对物价上涨感受明显,但54.8%的居民表示对于当时的物价水平可以承受,30.5%的人表示“一般”,仅有14.2%的人表示难以承受.2010年10月中旬零点研究咨询集团再次进行了类似调查,结果显示,在城市、小城镇和农村地区,分别有49.8%、40.5%和47.7%的受访者表示当前的生活压力比较大或压力很大.压力主要来自物价上涨、就业难、房价高、看病难等方面.

在竞争日趋激烈、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的背景下,生活压力加大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而另一方面,我国社会转型过程中在恶性压力下公众如果得不到社会支持,个体会产生无助感、绝望感,产生心理问题或出现极端消极行为.如2010年富士康员工发生连续事件,就是突出的例子.根据调查,当前人们获得社会支持最多的是家庭、朋友、同乡等传统社会关系,社区、工作单位和地方政府在社会支持系统中,基本上处于“没有帮助”和“帮助较少”水平.仅仅依靠以家庭为核心的社会支持难以支撑每个人的生活压力.

(二)安全事件频发

一方面,不断发生的食品、药品安全事件使得民众长期处于焦虑状态,而另一方面,社会整体的风险意识并不高,导致一些安全事故、灾难频发.

2010年6月,《小康》杂志社联合清华大学媒介调查实验室,对全国12个城市开展公众安全感调查.调查结果显示,群众最担心食品安全的比例为72%,担心社会治安的比例为67%,担心医疗安全的55%,担心交通安全的51%,担心环境安全占39%.

一个本不属于热点的新闻受到中国媒体和民众的持续关注,日本地震引发中国抢盐潮,“世界末日”的传言引发中国民众的恐慌,智利矿难的被成功营救引发中国民众对我国频繁的矿难和救援的高投入低成功率的质疑.

当前风险防范的突出问题是对于关系个人的风险意识较强,而对关系到群体或社会的风险重视不够,对于突发的、伤害性大的风险警惕性较高,而对缓释性的、无直接生命伤害的风险防范不足.

培育良好社会心态营造和谐社会环境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社会的论文范文数据库 大学生适用: 本科毕业论文、电大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23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技巧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标准论文格式、论文结论 职称论文适用: 技师论文、职称评初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技巧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质选题

(三)社会面临信任危机

社会心态蓝皮书课题组在北京、上海和广州的社会信任最新调查结果显示,三市总体的社会信任状况堪忧,社会信任总体得分仅为62.9分,到了信任的底线,即“低度信任”的最下限.市民的特殊信任程度高,而普遍信任程度低,极大地影响了人们对制度、规则、机构等的信任和对契约、规范等的遵从.

在组织信任上我国的公共权力机构和管理部门的社会信任程度高于其他机构和组织,但市民对这些机构的社会信任评价水平并不算高,接近“中度信任水平”,而市民对商业行业则处于“基本不信任”的水平;对政府的社会信任度高于地方政府;对媒体信任程度高于地方媒体.对政府的高信赖,仍然是重要的社会整合的心理资源,但是,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地方政府的公信力较低、社会组织健康成长的环境比较差的现状.在人际信任上表现出传统的人际观念,最信任的是“家庭成员”和“亲密朋友”,其次为熟人、单位同事、一般朋友、单位领导和邻居,最不信任的是网友和陌生人.人际信任退缩在家人密友中,说明信任一般人的风险过大,是一个影响社会正常发展的问题.社会信任重建是全社会的事,既包含了水平信任的重建,也包括了垂直信任的重建.在一定意义上,垂直信任的重建更为关键,直接影响到水平信任的建立.公共权力执行者和公共权力机关的失信不仅仅造成成本增加,而且也意味着社会普遍规则的失灵,交易将无法进行.

(四) 经济增长与幸福感提升不同步

在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中国民生指数课题组2010年8月的调查中,认为自己“非常幸福”的比例为14.9%,认为自己“比较幸福”的比例最高为59.2%,两项相加得到倾向于认为自己生活得幸福的居民比例为74.2%; 13.6%的人选择了介于幸福和不幸福之间的“说不清”;但9.8%的人认为自己生活得“不太幸福”,2.5%的人选择了“不幸福”,倾向于不幸福回答的比例为12.3%.2011年1月12日,央视财经频道中国财经报道栏目主办的“CCTV2010经济生活大调查”调查结果将向全国披露,据主办方透露,在8万余份有效问卷中,44.7%的人感到生活幸福及很幸福,而感到自己不幸福和很不幸福的达到11.1%. 我们看到调查中七成的人感到幸福,但是,我们知道幸福的人数再多也抵消不了不幸福的人数,而反过来,很小比例的不幸福人群可能会消减很大的总体的社会幸福,政府就是要为社会的大众提供满足幸福的基础方面,换言之,就是消除那些可能使人民不幸福的社会因素,比如贫困、失业、不安全、灾难、不公平、社会秩序混乱等.

(五)阶层分化加剧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结构变动相对剧烈,社会阶层的差距也逐渐拉大.然而,多年来,中国居民的阶层认同特点变化很小,居民的阶层认同偏低,多数人自我认同为中等和中下等.我们要警惕底层认同产生群体极化现象.

这种现象与社会阶层的流动性低有关,较低阶层向较高阶层的流动机会越来越难,而长期处于低社会阶层的人在预期与现实的距离长期得不到拉近的情况下,更容易产生对社会不公平的看法,体会到一种人生的“挫败感”.

我们看到一些所谓“无利益冲突”的件就是由具有共同态度的人聚集逐渐使得决定和行为极端化,逐渐失控的.

(六)怨恨情绪扩大

“我爸是李刚”,这是2010年最触犯众怒的一句话,这个事件有着极其深刻的社会内涵,反映了一个突出的社会心态――“群体性怨恨”.这种“群体性怨恨”是“官民冲突”和“贫富冲突”的反映.

这些现象被解读为“仇富心理”、“仇官心理”,但根据调查的结果,虽然民众对贫富差距加大不满,但并不存在所谓的“仇富心态”、“仇官心理”.我们也可以看到那些列入富豪榜的人受到明星一样的追捧、勤政爱民的好官受到人民的爱戴.也就是说,民众的怨恨针对的是官员的贪腐行为、富人的不良行为.

要特别警惕这种“群体性怨恨”扩大化为整个社会的情绪.

(七)利他行为缺乏

2010年玉树地震、舟曲泥石流的灾难让民众看到了许多感人的助人故事,但发生在2010年下半年昆明、青岛、南京、北京等地区的“血荒”却拷问了我们社会的利他行为和鼓励利他行为的机制.

从调查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几个特点,一是大事件激发下的利他行为踊跃,二是经过组织的利他行为仍然是多数,也就是利他行为缺乏主动性.

社会的慈善观念还需要逐步树立,鼓励利他行为的社会制度和机制还有待完善,社会存在一些不良的风气有待消除.我们看到民众对于一些富人、名人、企业捐赠金额表达不满;把慈善仅看成是富人的事情、别人的事情的自我排除现象大量存在;一些企业的慈善行为成为一种表演和形象推广;甚至出现所谓的“诈捐”.

二、基于目前社会心态的建议

第一,规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倡导社会公平,致力阶层融合,消解不利的社会情绪.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种种不良社会心态的出现与市场机制的不够健全密切相关,要建立和完善公平、合理的分配体制和激励机制,缩小贫富分化,完善社会管理制度,为民众提供平等的向上流动的机会;增进不同社会阶层人群的互信、互助和相互理解,致力社会各阶层的和谐与融合,避免贫富差距、地位差别带来的阶层分化,防止长期底层认同带来的群体极化产生群体性的社会怨恨.

第二,完善诚信体系,重建社会信任,实行正确的社会价值导向.社会价值导向为人们的价值观起着整体定向作用,可以为人们的价值选择指明方向,引导人们的行为活动趋向最佳选择,要通过建立公民、企业和其他组织的征信系统,通过有效的奖惩措施,强化公民和组织的诚信行为,逐渐建立人际信任和组织信任.提高公共权力运行的透明度,约束和规范公共权力执行,严格问责失信的公共权力执行者和组织,提高公共权力机关的公信力.严厉打击个人和组织的欺诈行为,逐步重建社会信任,实行正确的社会价值导向.

第三,重视人文关怀,理顺解决社会矛盾和冲突的机制.在解决社会矛盾的过程中要重视人文关怀,坚持以人为本,首先从制度层面建立解决社会矛盾和冲突的规则,落实责任部门彻底解决累积的问题.建立了解和研究社会心态的系统,时刻关注社会心态的变化,及时发现存在的社会问题和矛盾.完善我国的法制体系,提高法律途径的效用,降低人们使用法律策略的成本,培养全社会利用宪法、法律框架解决问题的信心和习惯,使得行政、司法、信访可以高效互补和衔接,有效化解矛盾和冲突.

第四,构建社会保障网络,减轻民众生活压力.民众的生活压力来自生活的各个方面,有的需要通过政府有效的怎么写作体系来解决,而还有许多问题是政府无力解决的,这就需要政府支持建立完善的社会支持网络,借助民间和社会的力量来帮助那些生活压力较大的民众拓展家庭关系之外的社会支持力量,形成常态的应对物价上涨、灾害、失业、重大疾病、伤亡等困难、困境的援助体系,减少民众身心的压力.

第五,注重舆论导向,激励民众的慈善、利他行为.社会转型时期复杂多变的现象,使许多人感到彷徨、困惑和是非难辨.在这种社会心态下,舆论导向的作用可能就是决定性的.正确的舆论导向可以强化积极健康的社会心态,扭转和消除不良的社会心态;错误的舆论导向则会推动不良社会心态的迅速扩散,甚至会酿成严重恶果.因此,我们的舆论工作特别是大众传媒,必须高度重视对健康社会心态的导向和培育,加强正面宣传.宣传和管理部门应该激励和强化普通人日常的利他行为,而不仅仅是树立一些远离大众的道德标兵,鼓励常态化、习惯化的慈善活动和助人行为,使民众能感受受助的温暖和助人的快乐.民政部门和慈善管理组织应该针对目前形势,制定合理的慈善组织、公益、利他组织的管理法规和制度,逐步形成高效、透明的慈善制度体系.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是亿万有意识、有意志、有情感的人民群众参与其中的社会实践创造活动.社会心态如何,直接影响着广大群众的社会行为,并通过社会行为影响社会的发展进程.因此,积极营造和培育国人健康向上的社会心态,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因此,我们必须始终把握为最广大人民群众谋利益的宗旨,十分注意并善于把正确的理论、方针、政策,转化为最广大人民群众共同的自觉的行动,积极培育健康向上的主流社会心态,营造和谐社会环境,以适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