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与社会共变现象

点赞:32715 浏览:155020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17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 语言是人类社会的产物,社会的变更必然会导致语言的发展与变化,同时语言的变化过程也无不折射出社会生活的变迁.20世纪对于中国来说是一个风云变化的世纪,在政治、经济和文化上见证了中国社会巨大的变革.女国音与嗲音就是在社会变迁所提供的土壤中应运而生的.“五四”运动推动了中国妇女的解放,改革开放的20年后,女性的地位有了质的提高.女性在社会生活中角色的转变在她们的语言当中也有所体现.

关 键 词 :语言 共变 女国音 嗲音 成因

中图分类号:H08 文献标识码:A

正如陈原在《社会语言学》中所说:社会是一个变数,语言也是一个变数.当社会生活发生渐变或激变时,语言――作为社会现象,同时作为社会交际工具――毫不含糊地随着社会生活的进展步伐而发生变化.中国社会从近现始,在短短的一个世纪,先是从封建社会进入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又到社会主义社会,进而开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社会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女性的社会地位也开始逐渐提高.语言做为社会生活的产物必然同社会的进程一起变化.中国在近现代以后在女性群体中出现过两次较为明显的语音变体.第一次是“五四”前后的女国音,第二次是20世纪末21世纪初的嗲音.本文以这两个非常典型的语音变体为例,通过阐述女国音和嗲音的语言特征及其成因,来论述社会的变化对语言产生的影响.

一、女国音的出现及其语言特征

语言是社会的产物,社会的变迁必然会导致语言的发展变化.“五四”运动不仅打破了中国封建社会几千年的寂静,更为语言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在中国“五四”前后,发生在北京地区青春期女性人群,尤其是女中学生中的一种特有的读音现象,人们称之为“女国音”.由于这种读音现象最早在北京劈柴胡同师大女附中发现,因而又叫做“劈柴派读音”.女国音的主要发音特征是发音位置前移,以尖音替代团音,也就是在发音过程中将j、q、x等舌面音变异为类似z、c、s等舌尖前音的读音,在韵母为i、ie的单字中发生率较高,而在韵母为iong、ü、üe、üen等的单字中较罕见.女国音发音时舌前部紧靠下齿龈,舌面前部紧贴上齿龈,嘴形小而闭合,送气减弱,音质偏细.例如:经历[jingli]发成[zingli],切除[qiechu]发成[xiechu], 英雄[yingxiong]发成[yingsiong],希望[xiwang]发成[*iwang](*:这个音在汉语中没有对应的拼音,通俗地说,这个音同时采用“思”和“希”的声母).

二、女国音出现的成因

1.学术界对于女国音出现的看法

关于女国音出现的原因,学术界有着不同的认识.现存最早关于女国音的报道是20世纪20年代语言学家黎锦熙在考察北京女子中学学生读音后所发表的文章.30年代赵元任、罗常培、李方桂等语言学家在《中国音韵学研究》汉译本译者注中也曾经提到这种语音现象.50年代和70年代徐世荣分别在他的《北京话里的土词和土音》、《普通话语音和北京土音的界限》中提到了女国音.到了20世纪80年代,陈松岑、曹耕、胡明扬等语言学者对女国音现象进行了深入研究,总结了女国音的发音特征、在社会人群中的分布,并探讨了这一现象的成因.


有学者认为女国音是受到京剧影响而形成的.京剧起源于徽腔和汉调,带有江汉一带方言的特征,尖音和团音相互区分,民国初年京剧在北京非常流行,从而影响了部分青年女性的发音特征.还有学者认为女国音是受到苏州话、上海话等吴语方言的影响而形成的.在这些方言中发音位置靠前的尖音与发音位置靠后的团音是相互区分的,其发音特征与女国音类似.还有一些学者根据女国音在人群中的分布特征和发音特征提出,女国音的形成是中国传统审美观和青春期女美心理作用的结果.中国传统审美观认为女子说话开口应小,语音应细,进入青春期的女孩开始有追求美的意识,因而在发音过程中下意识或者有意第尽量使开口幅度减小,发音趋细,从而迫使j、q、x等发音位置前移,形成女国音.大多数女性在结婚之后,对美的追求减弱,因而在婚后女性中女国音的发生比例明显降低.

2.区分尖团并非女国音的成因

汉语读音原本区分尖音和团音.有学者认为,女国音正是对传统汉语读音的回归,是一种语言上的返祖现象.持这种说法的学者认为,至清朝以后,北京地区语音受满语影响尖音发音位置后移变为团音.1932年《国音常用字汇》颁行以后才正式在汉语中除去尖音,但是尖音在民间仍有使用,在没有接受过系统教育的人群中流传更广.

语言与社会共变现象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国音类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函授毕业论文、电大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40 写作解决问题: 本科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题目 职称论文适用: 技师论文、初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本科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

在谈及女国音的问题上,时常涉及到尖音、团音、尖团合流等概念.尖音和团音的概念,最早出自清朝人《圆音正考》的序言.尖音是指精系字齐摄呼的读音,其声母近似现代舌尖音z、c、s(精系舌尖音的发音是舌尖抵下齿背),如积zi、七ci、西si.所谓团音,就是见系字齐摄呼的读音,其声母等于现代舌面音j、q、x,如基ji、欺qi、希xi.尖团合流又叫尖音舌面化,就是把尖音字读成团音,也就是把声母为z、c、s的精系字齐摄呼的读音改为声母为j、q、x的舌面音,如把“尖”、“千”、“仙”(zian cian sian)改读为“坚”、“牵”、“掀”(jian qian xian).分尖团是汉语的一大特点,也是汉语高度精密的表现.自从有汉字,就分尖团音.例如剑和箭是我国古代常用的两种兵器.我们的祖先造字时,“剑”和“箭”不同音,是尖团音有别的.为什么要去掉尖音、搞尖团合流呢这需要从尖音舌面化的历史谈起.尖音舌面化是满族人学汉语时出现的语病.满族人原居北方寒冷地区,语音特点与汉族稍有不同,即舌位略微后缩,舌尖有点上翘(卷舌).这样,满族人发汉语的尖音就很困难,便只好把尖音后移,发得近似于舌面音(团音).自1644年清军入关后,满族贵族成了中华民族的统治者,为了统治的需要,满族贵族普遍学习了汉语,结果尖音没学精,就出现了尖音舌面化的语病.满族官员把他们的语病传染给了汉族和其他民族的官员和知识分子,使尖音舌面化的语病逐渐扩大化.后来国民政府于1932年颁行全国作为统一的语音标准――把“读音统一会”制定的分尖团的“老国音”修改为不分尖团的“新国音”,又按新国音把《国音字典》修改为《国音常用字汇》.

但是,笔者认为区分尖音与团音并不是女国音形成的真正原因.尽管女国音里带有尖音,但它没有真正地区分尖音和团音,甚至十分混乱.尖团音对立严格继承中古汉语广韵音系,例如:“雄”和“希”在广韵里是团音,与尖音的“西”“松”完全不同,而女国音却把它们读成尖音.

3.女国音的社会成因

虽然学术界对女国音的成因有着诸多的看法,但就这种语音现象所限定的人群特征(即[+女性],[+“五四”前后],[+北京地区],[+青年的],[+受教育的]),笔者认为“五四”前后的社会变革才是女国音出现的主要原因.

众所周知,人类社会自从进入父系氏族社会以来,女性由于其自身生理状况的限制,不能在体力劳动占主导地位的社会生活中起主要作用,于是便逐渐在社会生活中处于从属于男性的地位.女性在社会、家庭、婚姻、教育等诸多方面受到束缚和限制.她们成为社会中不受重视的群体.女性因没有工作,无法以职业来展现其社会地位,而她们又比男人更注重自己的社会地位.标准的话语方式往往与较高的社会地位相联系.女性比男性更清楚地意识到,她们的言语代表了她们的社会阶级背景或所在社会群体中的社会地位.她们力图更多地使用标准的话语方式来争取社会对她们的认同,以此来获得相同的社会地位.所以,女人要比男人更多地使用标准的、被社会普遍认可的话语方式.在这样男尊女卑的社会里,女性是不敢在整个社会都认同尖团合流的情况下发什么女国音的.

“五四”运动前后,在中国持续数千年的封建社会开始土崩瓦解,中国开始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五四”运动的到来给束缚中国女性几千年的封建枷锁予以沉痛的打击――“五四”新思潮主要强调人格独立和妇女解放.五四运动中,妇女解放运动风起云涌,呈现了与以往妇女运动不同的景象.探索妇女解放的首要层面仍然是政治的,即主张男女平权与妇女参政.中国马克思主义者还借鉴欧美妇女解放的经验提出了自己的妇女解放思想.其思想的核心是经济独立与阶级斗争.这是辛亥革命时期妇女解放运动的继续,但却赋予了新的含义.北京作为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必将最先接受新文化和新思想的洗礼.青年人是社会中最易接受新鲜事物的群体,而青年女学生由于接受教育的原因,更是站在这一群体的最前沿.她们在各个方面都力求从自身的角度出发,争取平等与自由,即使在语言上也是如此.她们开始摒弃传统,从自我出发,打破标准束缚,尝试新的语音形式.因此,女国音这种语音变体的出现体现了中国社会的变革.但当时的中国人还未完全脱离旧的封建传统,是其分布仅限于北京地区青年女学生的主要原因.

三、嗲音的出现及其成因

20世纪末21世纪初,中国社会经历20年的改革开放后出现了这样巨大的社会变革.体现在语言变化上的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嗲音(一种非常明显的语音变体)开始出现在女性群体当中.报纸、网络等媒体时常出现某某明星、某某主持人“发嗲”、“嗲声嗲气”等评论.与“五四”前后的女国音出现的群体一样,嗲音也是发生在女性人群中的语音变体.嗲音发音特征不仅继承了女国音的特质,即把声母[j、q、x]的发音部位往前移,发成一种近似于[z、c、s]的声母,而且把汉语发音中嘴形无滑动的韵母发成近似于英语中发音时嘴形滑动的双元音,例如:把对[duei]发成[duai].嗲音的分布比女国音更广,呈一种由经济发达地区向内地蔓延的趋势,没有特定的年龄,受教育情况的限制.

嗲音的出现有下列原因:其一,中国社会在经历了20年的改革开放后,到了20世纪末21世纪初,已发生了划时代的变迁,女性群体获得了真正意义上的平等,她们在社会、家庭、婚姻、教育等各个方面均享有与男性平等的权利.改革开放把港台文化带到了内地,作为经济发展的桥头堡,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经济发达地区的人们思想更为开放,更易追赶时尚,这种语音变体现象在这些地区较为突出也是必然的.其二,嗲音中声母的发音位置前移,以尖音代替团音,与女国音的发音特质相同,而有些韵母发音时嘴形有较为夸张的从小到大的滑动,与英语中双元音的发音相似.这与英语教育在中国近20多年的普及有着密切关系.英语中有发音时嘴形滑动的双元音,这其中不排除少数人无意中把汉语里不滑动的韵母同化为英语双元音的可能.但大多数有这种嗲音语音特质的女性是在有意识情况下彰显自己的独特语言魅力,既追求温柔典雅,又不失个人风格.笔者认为改革开放20年后的社会变化是嗲音出现的先决条件,正是社会赋予女性的完全平等的社会地位,她们才能用与众不同的语言来展示自身的独特和魅力,这又一次说明了社会的变化对语言所产生的影响.

四、结语

社会的变更导致语言的变化,同时语言的变化又折射出社会生活的变迁.虽然女国音和嗲音违背了汉语的发音标准,被认为是普通话的一种发音缺陷,影响了汉语的纯洁性,应该予以克服和纠正,但女国音与嗲音这两种语音变体各自的分布和发音特征,无不印证了语言与社会共变的事实.女国音和嗲音是反映社会变迁的一个小小的缩影,正是“五四”和20世纪末21世纪初这些特殊的时代背景促成了女国音和嗲音这些语音变体的出现.语言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同社会共同发展的,女国音和嗲音的去留不会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而是由社会的需求与发展来决定.

参考文献:

[1] 陈原:《社会语言学》,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2] 游汝杰、邹嘉彦:《社会语言学教程》,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3] 戴庆厦:《社会语言学概论》,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作者简介:张璐璐,女,1981―,吉林通化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社会语言学,工作单位:山东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