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恩来社会思想

点赞:2895 浏览:9385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26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 】建国后,围绕着如何实现国家富强这一艰巨任务,周恩来提出了一系列社会发展思想.这些思想揭示了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发展道路、发展战略、发展目标和发展手段等.梳理周恩来的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思想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 键 词 】周恩来 发展观 协调发展 全面发展

在发展的途径上,提出了要保持社会协调发展的思想

所谓发展的协调性,是指中国的社会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在这个系统工程内部各个系统要相互协调,才能实现健康有序的发展.周恩来的协调思想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第一,要协调好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周恩来认为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国民经济内部各种关系的协调与平衡.周恩来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经济建设的过程中,十分重视这个问题.“如果不按比例,不搞综合平衡.不认识客观规律,不按客观规律办事,就要受到客观规律的处罚.”①

二是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建设要与经济政治建设相适应.周恩来强调指出,社会主义现代化不仅要有物质文明建设,而且还要有精神文明建设.“我们的国家不仅要有经济建设,还要有政治建设和精神建设.”②

三是着力协调好经济与人口、环境、资源的关系.周恩来较早注意到了我国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不相协调的问题.“中国人口多,从需要量来讲,经济还很落后,要变成现代化的国家,还需要相当长的时间.”③他也是最早认识到保护环境重要性的国家领导人,“我们要从发达国家的环境污染中吸取教训,走一条对人民有利,保护环境的工业发展道路.”④周恩来对森林、草原、水资源等与人类生存和发展密切相关的问题尤为关心,做了大量惠及子孙后代的工作.他不断提醒、指示要注意资源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

第二,要协调好经济建设与人民生活的关系.在经济建设与人民生活的关系上,周恩来强调要把二者之间的关系摆“恰当,摆得不恰当,经济基础即不巩固.”⑤他指出二者恰当的关系就是“先抓吃穿用”,“实现农轻重.”⑥周恩来多次强调这一观点,主张在经济工作中必须把保障和逐步改善人民生活摆在首位.

第三,经济建设的规模和速度必须与国力相适应.周恩来在总结“大跃进”的经验教训时多次强调速度、规模必须要与国力相适应,如果“不从整个历史时期来计算大跃进的速度,而要求年年有同样的高速度.结果是欲速则不达.”⑦正是找到了问题症结所在,党确立了“以调整为中心”八字方针,调整国民经济各部门的比例关系,通过调整使工业和农业之间、重工业和轻工业之间、积累与消费之间的比例趋于协调,使国民经济从严重的困难中走了出来.

在发展的目的和依靠的力量上,提出发展为民、发展靠民的思想

周恩来指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的是为了不断满足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保持社会协调发展的实质也是为了满足人民的这些需要.围绕着一切为人民这个中心,周恩来提出了发展为民、发展靠民思想.

第一,中国的发展是为了人民.周恩来指出:“中国是用无产阶级世界观武装起来的,是决心为革命为人民怎么写作的.”⑧任何人,不论职位高低,只有勤勤恳恳为人民怎么写作的义务,没有在政治上、生活上谋取私利的权利,除了为最广大人民群众谋取利益外,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

周恩来认为要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怎么写作宗旨,必须做到把一切为了人民作为党的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那么,在实际工作中,中国在做决策的时候就应该时刻以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在制定各项政策时,在处理各种问题时,一定要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周恩来指出:做事情首先要为人民,为人民是最基本的观念.⑨二要兼顾人民的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他说:从根本上说,我们国家所进行的一切建设,都是为了人民群众的福利.但是,在建设的过程中,需要我们正确处理“人民的长远利益和当前利益之间的”关系.⑩如何处理二者之间的关系呢正确的方法是在保证国家建设规模逐步扩大的同时,使人民生活得到逐步的改善.处理好积累和消费的关系,实质上就是不仅使人民群众得到眼前的实惠,而且还要有利于长远发展.

第二,必须依靠人民.正如周恩来说的那样:“力量的源泉是人民,归根到底,一切胜利的取得是依靠人民的力量.”{11}在社会主义建设中,要做到依靠人民群众,必须从两个方面入手:

一是尊重人民群众的实践经验和创造精神.我们要“善于依靠群众,同群众商量办事,发挥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就一定能够一步一步地战胜我们面前的困难.”{12}这也就是说,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是人类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推动历史进步的真正动力,所以我们必须以人为本,只有这样,才能克服一切困难.

二是要使人民群众在社会发展中得到实惠.增加人民群众的实际利益,使人民群众从社会的发展中得到实惠,这是调动人民群众积极参加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基础.周恩来十分重视人民群众利益的实现,我们的目的是提高生产,共同富裕.{13}这就要求我们在改善人民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问题上,“要照顾各个方面,不应照顾少数.”{14}也就是说,只有真正地把社会的发展建立在人民群众利益的基础上,使广大人民群众享受到社会发展带来的实惠,才能持久地维系和发挥人民群众参与建设、支持建设的积极性.

在发展的终极目标上,首次提出了以实现“四个现代化”为中心的宏伟目标

在周恩来一生的理论和实践中,始终把中国的社会发展问题作为思考的中心.他认为,中国的发展应该是以“四个现代化”为中心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全面发展,发展的最终目标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其原因是:

第一,这是由中国革命的目的决定的.早在1949年周恩来就指出:新主义革命就是为了“建设一个独立、、和平、统一和富强的新中国,要把中国由一个农业国变为工业国.”{15}1954年周恩来又指出:“我们伟大的人民革命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解放我国的生产力”,使我国的经济得到迅速的发展,以“提高人民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的水平”.如果不实现四个现代化,“我们就不能摆脱落后和贫困,我们的革命就不能达到目的.”{16}在这里,周恩来告诉我们:革命就是为了发展生产力,而发展生产力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四个现代化这个宏伟目标,实现四个现代化最终目的是为了摆脱贫困,提高人民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的水平.


第二,这是由中国所处的国际环境决定的.中国在经济上和文化上远远落后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建国初期,旧中国遗留下来的是积贫积弱和落后就要挨打的惨痛的教训.所以要想维护国家的安全,实现中国几代人的强国梦,必须依靠自己的发展,尽快实现中国的现代化.正如周恩来指出:如果不能“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国家”,我们站起来以后,“还会栽跟头,还会是一个落后的、贫困的、受欺侮的国家”{17}1963年1月,周恩来首次公开明确提出:“我们要实现农业现代化、工业现代化、国防现代化和科学技术现代化.”{18}在1964年的三届人大和1975年的四届人大,四个现代化都被确定为我们国家的奋斗目标.

周恩来社会思想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目的的论文范例 大学生适用: 硕士学位论文、学术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10 写作解决问题: 本科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标准论文格式、论文设计 职称论文适用: 职称评定、职称评副高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本科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

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各个时期,周恩来在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也再三指出社会发展是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全面发展.周恩来在建国初期就指出:“国家建设包括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和文化建设,而以经济建设为基础.”{19}“为着配合各项建设,要使政治完备起来.”{20}在谈到社会主义改造问题时,周恩来又指出:改革“不仅是经济制度的改革,也要影响到别的方面”,“思想上也要适合这个社会主义制度的要求,大家要学习马克思主义,要爱护社会主义制度.”{21}在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后,周恩来指出,为了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在文化上,我们必须要提高我们的科学文化力量,要向科学进军,因为建设现代化强国,“关键在于实现科学技术的现代化.”{22}在政治上,要扩大.周恩来的现代化思想是多视角、全方位的,即要进行现代化建设,不仅包括经济建设还应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军事等方面的建设,社会的发展是全面的发展.

综上所述,周恩来的发展思想以人民需要为出发点,以实现四个现代化为终极目标,追求经济、社会的协调、平衡发展.这对我们深刻理解科学发展观,继而对我们更好地把握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规律有着重要的启迪作用.(作者为徐州工程学院副教授,本文系2007年度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07MLC007)

注释

①③⑥⑦⑨《周恩来年谱》(中卷),北京:文献出版社,1997年,第456、693、462、456、751页.

②《周恩来统一战线文选》,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398页.

④石仲泉:“周恩来: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楷模”,《党史研究》,2003年第2期.

⑤{13}{14}{19}{20}《周恩来年谱》(上卷),北京:文献出版社,1997年,第630、515、447、277、279页.

⑧{11}{12}{15}{16}{17}{18}{21}《周恩来选集》(下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226~227、421、387、23、132、251~252、412、266~267页.

⑩{22}《周恩来经济文选》,北京:文献出版社,1993年,第319、50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