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统计两本账

点赞:9731 浏览:42987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05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统计数据的无序和口径不一,导致了财政和统计两本“账”相差甚远.

GDP和财政收入到底是什么关系?两者都有虚增之嫌,可虚增的方式一样吗?带着这个问题,记者采访了在北京市某区统计局工作的王女士.

她向记者谈了一些她的看法,她说:“其实财政收入和GDP就是两股线,不要把它们硬往一起拧.如果非要把两者放在一起,那一般来讲,GDP上升,财政收入会上升,而GDP下降,财政收入也会下降.除此之外,两者无论在基础数据方面,还是在计算方式方面都是不一样的.”

她说,首先财政收入数字和统计表示的数字有本质区别.财政收入是通过税,比如地税、国税和行政事业收费来获得,具有预先协调性.而统计的基层数据是从企业的账目上获得的,具有真实性和延迟性.

就财政虚高的问题来说,她表示她所在的区就会有多次这样的事发生.按照正常规律,税收是按企业今年所达到的利润百分比来交税.但是每年上面都会派发任务到基层,地税和国税就会到企业去做工作,与其商量多交点税,把明年上半年的税或整个明年的税都交上来,这样今年的任务就能完成了.当然这是要承诺给企业一些条件的,否则企业不会无缘无故就多交这笔钱出来.于是本来今年根本达不到这样高的财政收入,就是因为额外收了明年的税,所以今年的财政数字看起来就非常漂亮.

财政统计两本账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管理费用的论文范文数据库 大学生适用: 高校毕业论文、电大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30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技巧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目录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发表、高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技巧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秀选题

而统计就不一样了.财政收入和GDP对比分析,为什么GDP没有财政收入增长的那么快呢?第一是对于不同企业有不同税率.比如某区税率较高的企业较多,但创造GDP的企业比较少,就会导致财政收入高于GDP.第二统计的数据是要笔笔对应的.就是说,今年企业生产多少,就要向统计报多少,利润和收入是不能虚估多报的.

就基层统计来说,统计人员要到各个企业收集的是资产、负债、到目前为止的收入、成本、费用、利润等数据,以及这些科目下面的细节指标,这是与企业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相关的.然后把收集的这些数据,通过计算公式加工成GDP数据.统计部门就相当于拿到了企业的一本财务账,企业只能是如实报数.所以统计部门收集的基层数据都是实实在在产生的.而且一般情况下,统计数据出台相对延迟,比如统计部门大概在7月份才能拿到上半年的数据.这种延迟性,也会使得基层统计比较真实.

其次收集数据的口径,也不一样.统计里面虽然有税的指标,但只是有所得税,管理费用税金,增值税等几项税种的相加,企业交的税一定是高于统计里面这几项税种相加,所以统计里只有这几项税之和,而财政收入收的是全部税金,这完全取自于地税和国税.

所说的数据收集口径不一样,还指地税是按照经营地来收取的,不管分公司还是分店,只要在此地经营,那么这个税一定要交到本区域.但是统计是法人经营地原则,虽然分公司在甲地,但法人总部在乙地,那么这个数据就归乙地.所以这种收集数据口径不同,也导致这个数据不能一一对应,不能拿本区域的税和本区域的GDP对比.

最后就是虚增的方式不同.她表示,所说的GDP虚高,问题完全出自计算方法上面,并不是出现在基层数据上面.财政收入的虚高,就没有方法可言,就是多收税,多收行政事业费用.

为什么GDP虚高会在计算方法上呢?比如合成GDP时,为什么第三产业占的比例就那么高,第二产业就占得那么低?合成时所选择的指标是否合适?这些都是统计部门需要改进的.不过这也有人为因素在里面,虽然基层数据真实,但是这个分劈过程,分劈比例是事先人为定好的,在上面加工时逐渐剥离了这些基层数据.所以这也造成了GDP虚高的一个原因.

而财政收入的虚高并没有合成方法可言,就是税收多了,财政收入就增了.

统计和财政收入的两本账似乎已经分清了,但这最后这两本帐里面都存在着人为因素,这个是不是更值得思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