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感技术在第二次土地调查中的运用探析

点赞:16504 浏览:70422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07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在第二次土地调查中,遥感技术的运用以其直观、逼真、丰富的多维信息反映了土地利用现状和变化的实际情况.突出体现了在国土资源调查、规划、保护、管理和执法监察中的重要作用,是坚持以人为本,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的一次富有成效的具体实践.本文重点探讨遥感技术在第二次土地调查中的运用.

【关 键 词 】遥感技术;第二次土地调查;运用

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是指在全国范围内,为查清土地的利用现状而进行的全面的土地资源普查.也是国家重要的国情、国力调查.其重点是按土地利用分类系统,查清各类用地的数量及分布,所以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又称土地数量调查.迅速发展的遥感技术,为土地资源类型及其变化信息的获取提供了及时有效的技术手段,由于遥感技术具有宏观、及时、动态、多波段及数据快速处理等优点,是常规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方法所无法比拟的[1].

1.土地调查的概念

我国《土地管理法》规定,国家要建立土地调查制度.土地调查是对土地的权属、利用类型、面积、质量及分布进行的调查.它是针对土地的自然属性(面积、位置、形状、适应性条件等)和社会属性(权属、、等级、其他经济关系和法律关系等)及其变化情况和趋势的调查,是为土地管理和资源配置怎么写作的一种活动.土地调查内容应当包括:土地权属、土地利用现状、土地条件.

2.土地调查的目的

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土地状况如何,即它的自然属性、利用方式和产权关系等,极大地影响着土地的可持续利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土地调查成果直接为国土资源科学管理、社会经济宏观决策提供基础依据,对国民经济生活影响极为深远.多年来,我国土地调查成果不仅为土地利用规划编制、建设用地审批、耕地及基本农田保护、土地开发整理复垦以及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等方面提供了第一手基础资料,促进了国土资源的科学管理,还成为国家实施土地监管、有效参与国民经济宏观调控的基本依据.土地调查为各级人民政府日常决策和制定社会经济发展规划提供了重要的依据,特别是每年的变更调查成果已经成为衡量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有效参与国民经济宏观调控、国土资源管理事业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基础数据.其目的主要是:(1)为土地利用和规划提供基础资料.我国的土地资源十分珍贵,“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是我国的基本国策.而土地利用规划是综合协调、合理布局土地利用的长期计划,是实现土地合理利用的关键,对土地属性的了解程度基本上决定了土地利用的长期计划,是实现土地合理利用的关键,对土地属性的了解程度基本上决定了土地利用的合理性和规划的可行性.土地调查所获得的资料为掌握土地的自然和社会经济状况提供了基础[2].(2)为制定国民经济计划提供基本依据.制定国民经济计划,调控城市化进程,合理安排农、林、牧、副、渔之间的比例关系,确定生产指标,组织财政税收,都必须以土地调查所提供的各类用地及其变化状况资料为基本依据.(3)为土地管理工作提供可靠的基础.土地调查是“摸清家底”.通过土地调查来掌握土地利用状况和权属状况,从而为制定相关的土地管理法规和政策提供依据,为建立和管理土地市场奠定可靠的基础.(4)为土地科学研究和建立土地信息系统提供基础资料.土地调查是土地信息采集的一个过程,是土地科学研究的组成部分,也是建立土地信息系统的关键.它是向各级政府部门及各行业提供资料和各种怎么写作的基础.

3.遥感技术在第二次土地调查中的运用

3.1 第二次土地调查的现状

根据《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的通知》的文件精神,国务院决定自2007年7月1日起开展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土地调查是全面查清目前全国土地利用状况,掌握真实的土地基础数据,建立和完善土地调查、统计和登记制度,实现土地资源信息的社会化怎么写作,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及国土资源管理的需要.根据、省、市安排布置,县国土局积极启动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工作,于2007年6月21日成立了以分管副县长为组长,县政府办公室副主任、县国土局局长为副组长,相关部门领导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机构,办公室下设县国土局,由县国土局副局长兼任办公室主任,负责日常事务工作.

3.2 遥感技术在第二次土地调查中的运用

遥感技术应用于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优点如下:

1)能较为准确地观察及获取地球表面的土地资源类型及其相关的信息,且有覆盖面大、宏观性强的特点,尤其是卫星遥感图像.

2)从红外到紫外光波均能获取遥感图像.扩大了波谱视域,因而利用多波段遥感影像获取的土地资源类型、土地利用类型信息,内容丰富多样.

3)与常规调查方法相比.遥感技术在土地资源调查中有效地节约了工作量并降低了工作成本,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其中卫星遥感与航空遥感相比具有成本低、现势性强的特点.在土地利用现状调查中航空遥感由于图像分辨率较高,主要用于大中比例尺调查:卫星遥感影像由于分辨率较低,主要在中小比例尺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及动态监测中应用.

3.3 遥感监测技术在国土资源管理中的广泛应用

国土资源部成立以来,党和国家领导人对动态监测工作,特别是新技术的应用非常重视,明确要求要通过新技术的应用,切实加强耕地保护和土地利用规划管理,为党和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新修改的《土地管理法》第三十条规定:“国家建立全国土地信息系统,对土地利用状况进行监测.”为了进一步加强遥感技术在土地管理工作中的应用,国土资源部决定,从2007年开始,将遥感动态监测工作作为新一轮国土资源大调查的重要组成部分,每年开展对全国重点地区的遥感监测[3].

3.3.1 应用遥感技术开展土地调查

航空遥感、航天遥感辅助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全国绝大多数地区应用航空遥感进行了1:1万土地利用现状调查;部分地区如西北地区由于缺少航空资料,在第一次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时使用TM影像进行了1:5万、1:10万比例尺的调查.近年来,部分地区应用最新的航空遥感资料开展了土地变更调查和更大比例尺如1:5000、1:2000的更新调查.

遥感技术在第二次土地调查中的运用探析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遥感技术的论文范本 大学生适用: 大学毕业论文、专科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79 写作解决问题: 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提纲、论文总结 职称论文适用: 核心期刊、职称评副高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质选题

3.3.2 应用遥感技术监测土地利用变化

(1)监测城市扩展趋势.城市盲目扩张占用大量耕地的现象引起了党和国家领导的高度重视,监测成果为制定<、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土地管理切实保护耕地的通知>的文件(以下简称11号文件)起到了推动作用.(2)宏观监测土地利用变化情况.2007年和2008年连续两年应用TM和少量的SPOT数据开展了全国100个地区的土地利用变化监测,监测采用的主要技术路线是对两个时相的卫星数据分别进行分类后比较提取变化.首次实现了国家从时空上直接掌握全国土地利用变化情况.

3.3.3 应用遥感技术监测资源与生态环境变化

资源与环境是人类社会可持续生存与发展的基础.开展全国资源与生态环境监测系统建设,将全面取得资源与生态环境的动态信息.监控国家重点生态建设地区尤其是生态脆弱区生态环境变化,是国家制定政策和决策的需要,同时也是各有关部门进行规划、管理、合理利用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需要.全国资源与生态环境监测系统的建设,以各部门已经形成的专项监测为基础,重点进行由资源开发利用所引起的土地利用和土地覆被变化的生态环境变化监测,以及与我国当前生态环境建设工程有关的资源与生态环境变化的监测,从而提供公共性、基础性资源与生态环境综合信息,由此形成一个完整的资源与生态环境监测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