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现阶段收入分配差距过大的原因探析

点赞:19029 浏览:82845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07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 ] 伴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转变,收入分配格局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走过了从分配的平均主义到合理拉开差距到收入差距过大的过程.过大的收入差距对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障碍日益显现,甚至潜藏着危机.因此,我们应深入调查我国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现状,科学地分析造成我国现阶段收入差距不断拉大的原因,进而找到行之有效的对策措施.

[关 键 词 ] 收入分配 差距 成因

一、 我国当前的居民收入差距现状

1.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扩大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收入水平有了很大提高,虽然城乡居民收入都有较大增长,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却呈现出不断扩大的趋势.具体表现为,城镇居民在可支配收入中的比重明显上升,农村居民在可支配收入中的比重明显下降.2006年2月22日,办公室副主任陈锡文在新闻发布会上透露,2005年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为3255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0493元,两者的收入比为3.22比1.需要指出的是,上述数据还不包括城镇居民享受的各类低价或免费的福利,如公费医疗等,而农民却没有这种待遇.

我国现阶段收入分配差距过大的原因探析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经济发展的论文范文数据库 大学生适用: 在职论文、学术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45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资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总结 职称论文适用: 刊物发表、职称评副高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资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秀选题

2.地区收入差距不断拉大.

2004年,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比2000年扩大了1013元和1325元.同期,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差距,分别比2000年扩大了394元和586元.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采取先沿海、后内地层次推进的战略,东部沿海享受各种特殊的优惠政策,这些客观上都起到了扩大东西部经济和收入差距的作用.在改革开放之初,国家实施了沿海地区优先对外开放的倾斜政策,这些做法使沿海地区获得了优先发展权.沿海地区优先发展中有很多优惠政策,如财政税收优惠等,使沿海地区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良好的政策环境使沿海地区获得了快速发展,并形成自我良性循环的“吸纳效应”.然而内地却因为种种原因在同一时期发展速度缓慢,并在东部地区吸纳效益下,一定程度上承担了东部地区要素供给的任务.大量的西部生产要素,如人、财、物等流向沿海.在这种要素流动过程中,由于要素市场体制的不合理,西部地区并未明显获益.与东部地区相比,西部经济走上了一条恶性循环的轨道,使东西部地区经济差距日益拉大.


3.行业间收入差距不断拉大.

目前,前十位的高收入行业中,除计算机怎么写作业外,都是垄断行业,它们是金融、证券、航空、烟草、电信、石油等.从行业划分来看,金融、航空、新闻出版、邮政、电力、燃气、水的生产供应、铁路和广播电影电视等带有垄断性质行业职工的平均工资分别是农林牧渔业职工平均工资的2.5倍.如果考虑工资外的收入,则行业间居民收入的差距还会更大.

4.我国社会出现了严重的贫富分化.

基尼系数是世界公认的用来衡量社会收入差距的基本指标.一般地认为,基尼系数处于0.2~0.3之间,收入差距较为合理;数值达到0.4是收入分配差距的警戒线;数值0.5以上说明收入差距悬殊过大;0.6则被定为两极分化的警戒线.据国家统计局资料显示,1970年,我国农村基尼系数大约处于0.21~0.24之间,城市居民基尼系数在0.16~0.18之间,说明我国当时居民收入分配处于平均主义状况.到了1998年,我国居民基尼系数为0.455,2001年为0.4577,2005年为0.468.以上数据表明,目前我国基尼系数已大大超过国际公认的0.4的警戒线,超过高收入国际20世纪90年代0.338的平均水平.与经济水平相近的其他国际相比,也明显偏高.

二、现阶段我国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拉大的原因

1.体制转轨及其渐进性是造成我国目前收入差距日趋拉大的主要原因

经济转轨过程中的一个主要特征是虽然旧体制已被打破,但新体制却还没有真正的建立起来,新旧体制并存必然造成居民收入差距拉大.我国经济转轨时期贫富收入差距拉大的体制和政策因素主要表现在:指导思想上强调效率优先,弱化社会公平,鼓励一部分人和一部分地区先富裕起来.鼓励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发展,一部分私营企业主积累了大量的财富;国家在发展过程中采取各种倾斜政策,如沿海率先开放,建立经济特区,这些地区最早受惠于国家的政策偏好;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大量职工下岗、失业沦为贫困者.但同时,大量国有资产流失,部分人借国有企业改革化公为私而暴富;市场机制的作用并未覆盖全社会,行业垄断、行政垄断造成部门之间、行业之间收入分配的不公平;在新旧体制并存下有部分人利用掌握的特权设租、寻租,获得大量灰色收入、黑色收入.

2.经济发展中的政策倾斜导致收入差距的不断拉大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长期实行以农养工的政策,靠牺牲居民消费来实施重工业化,靠牺牲农民利益来满足工业发展的需要.采取剥夺农业的方式,长期运用工农业产品“剪刀差”低价收购农产品,高价出售工业品来积累资金,扶持工业的发展.此外,还采取严格的户籍制度,限制农民迁入城市,造成典型的二元经济结构,迅速拉开了城乡差距.还应指出的是,我国工业化体系建立起来之后,没有对过去的重工抑农、以农补工的政策进行调整,对农村和农民采取了掠夺的新形式.比如,在城镇发展中,低价征用农村土地.有资料显示,改革开放近30年来,廉价占用农村土地,剥夺农民收入每年达几千亿元.从征用土地剥夺农民的收入远远超过了过去的“剪刀差”.

3.收入分配领域中的政府政策缺位造成了收入差距的拉大

收入分配中的收入差距是合理制度造成的,在我国现阶段也是不可避免的.但现行收入差距不断拉大却与政府缺位有很大关系.表现在,在初次分配领域,政府没有正确处理好垄断与收益分配的关系问题.垄断行业依据国家的特殊准入政策取得高额的垄断利润,从而拉大了垄断行业与其他行业的收入差距.还有,对市场管制的不公正和市场竞争的缺乏致使一些垄断行业部门独自膨胀,行业平均收入大大高于其他部门,如航空、邮政、电信、铁路、电力、金融、保险等行业.在再分配领域,财政和税收政策对收入差距的调控不力,社会保障政策不完备.在税收方面,据统计,2005年,全国征收的个人所得税为2,095亿元,增长20.6%,增长速度并不慢,但个人所得税占各项税收的比重却只有7.3%,对全社会收入差距的调节作用十分有限.其中,在个人所得税征收总额中,65%来源于工薪阶层,真正的高收入群体纳税额很小,偷、逃、漏、瞒、避严重.从我国目前不同群体的税收负担看,呈现出倒置状态.低收入群体税负高于中等收入群体,中等收入群体的税负高于高收入群体.许多私营企业主把个人收入列为成本,逃避个人所得税缴纳,使得个人所得税的“累进税率”变成了“累退税率”.另外,从排位来看,按缴纳的个人所得税总量计算,排在第一位的是工薪阶层,第二位的是在中国的外国人,第三位的是私营企业主.造成了我国现行的所得税制存在着“管得住工薪阶层,管不住新贵族”的“劫贫济富”效应.

4.灰色收入的大量存在,拉大了社会人群的收入差距

由于我国正处于新旧体制交替的过渡阶段,制度不完善,管理的漏洞较大,使一部分人可以通过不正当甚至违法行为积累大量的财富.如偷税漏税、贩私、倒卖批文、操纵股市、制检测贩检测、贪污受贿、非法写卖集体土地、权钱交易、骗取贷款和外汇等.

当前引起社会群众感到最为不满的、最大不公的主要是权力腐败和权力寻租所获得的非法高收入.由于制度的不健全,现在存在着权利隶属于权力,权力公有变为私有的现象,如滥用职权、以权谋私等.

目前,比较引人关注的就是腐败和权力资本化趋势.即权力作为一种生产要素进入市场,直接参与收入分配.权力资本化进一步恶化了中国收入分配的格局.腐败以及权力资本化的实质就是政治权力参与收入分配.这不仅影响和干扰了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而且制约和干扰了国民收入的再分配.我国目前尚未建立起某些约束少数特权阶层的根本性制度,一些局部的、技术性的制度,如收入申报制度、政府官员储蓄实名制等也还没有实质性进展.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我国目前的居民收入差距问题已经比较严重,需要国家把调节居民收入差距问题摆在政府工作的重要位置.这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而且是一个政治问题.不仅影响到社会的稳定和经济发展,而且也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的性质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