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乾盛世的税收制度文化诱因

点赞:5584 浏览:19455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26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清朝初中期税收制度的得当运用,以及其中的税收思想、税收心理等文化因素所产生的深远影响,促使种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得到缓和,经济社会逐渐复苏和发展,对满清政权迅速崛起与稳固,社会相对繁荣而形成康乾盛世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当代中国应借鉴康乾盛世税收制度文化的经验,改进和完善适应新时期发展的税收制度,在全社会培养和形成依法纳税与主动护税协税的良好税收氛围,促进国家政权稳固和民生改善.

关 键 词 : 康乾盛世;税收制度文化;社会稳定;经济发展

中图分类号:F812.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3-7217(2012)02-0076-04

税收制度文化是指税收制度方面形成的行为成果和意识形态.其往往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综观清代康乾盛世的形成过程即可见一斑.对于税收在康乾盛世形成过程中的作用,不少专家学者进行了有益的探索:邓亦兵(2003)[1]、郭松义(1982)、戴辉(2007)[2]对清前期税收制度与具体实行情况及其社会影响进行了较为细致的研究,李华(1979)、彭雨新(1979)对清初的赋税册籍制度进行了梳理,分析了顺治、康熙、雍正期间的赋役制度改革措施与作用,日本专家川胜守(1980)对清代赋役制度的确立与政权统治的关系进行了探讨,王成伯(1995)对清代的赋税思想和税收政策进行了研究,分析了不同时代赋税思想对社会发展的影响,陈光焱(2002)[3],阐述了清代康乾盛世同税制改革密切相关,认为税制改革成功进行是盛世出现的重要条件,而税制改革顺利进行离不开当时有利的历史背景,两者互为条件,密不可分.以上研究让人们对税收在清代前期社会发展和康乾盛世形成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但探讨税收制度文化对康乾盛世形成的影响,则在以往的研究中很少涉及.康乾盛世不仅是中国发展进程中的一段重要历史,而且还蕴藏着很丰富的文化内涵,因此那段时期包括税收制度文化在内的文化状况及其对社会发展的影响,以及对当代社会发展的有益启示,值得深入思考和探究.

一、清代初中期税收制度文化的突出作用

明朝末年,地处辽东一隅的少数民族满族异军突起,在短短的几十年间,从一个只有几百人的小部族(即使在顺治元年(1644年)攻进北京时满族人丁也只有20万人左右),力量不断发展壮大,神话般地基本征服和统一了有几千万汉人与其他人种的中国,建立并迅速巩固了强大的清王朝.在人数、地域、文化、经济等各方面都处于劣势的满清,顺应时势,在政治、军事、法律、意识形态、经济发展与财政税收等各方面都采取了有利于其政权统治的政策和措施,从而迅速战胜各方势力,在战乱破败的旧山河上确立和强化了清王朝的统治地位,使种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得到缓和,经济社会逐渐复苏和发展,并走向了中国封建社会最后的辉煌――康乾盛世.这一系列政策和措施当中,税收制度的得当运用,以及其中的税收思想、税收心理等文化因素所产生的深远影响,对满清政权迅速崛起和稳固,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满清政权主要在以下方面充分运用税收制度文化这个利器:

(一)取消三饷等加派收写人心.

与明朝末年矿监税使四处抢掠剔脂刮髓、三饷加派驱民起义的苛政相比,满清政权更懂得如何收服人心.清军打进关内后不久即迁都北京,摄政王多尔衮于迁都之前就发布《大清国摄政王令旨》,宣布取消明末各项加派.旨曰: “等自顺治元年为始,凡正额之外,一切加派辽饷、剿饷、练饷,及召写米豆,尽行蠲免.等”这一令旨无疑给惨遭明王朝蹂躏的百姓传递了结束苛政、清明吏治、体贴民间疾苦的善意.

顺治元年(1644年)十月,皇帝福临在开国大典登基诏书中重申:“地亩钱粮俱照前朝(即明万历朝)《会计录》原额,自顺治元年五月初一日起,按亩征解.凡加派辽饷、剿饷、练饷、召写等项,悉行蠲免.”①此后,满清顺治一朝又以皇帝的名义屡下有关废除明末加派的谕旨,前后多达十余次.这既反映出废除明末加派在具体实施当中的相当难度,更体现了清初统治者欲通过贯彻轻徭薄赋治税思想和政策,以达到维持社会稳定、百姓休生养息和政权稳固的目的.

虽然蠲免三饷加派等的诏书在实际上并没有严格实行,不少地方为多筹钱粮仍按明末赋役征银的办法征收,但总的来说老百姓的负担有所减轻,对缓解民众对满清政权的抵触情绪,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起到了较明显的作用.而且,通过实施减轻税收负担的多项措施,将满清政权的赋税思想和执政理念潜移默化地灌输到老百姓的头脑当中,有利于培养民众顺从与合作的税收心理,形成较好的依法纳税意识.

(二)改进税收管理以保证满清政权财力需求

清初统治者意识到,要稳定政权,光靠军事镇压和横征暴敛不能长久,必须整顿和改革赋役体制,建立一套适用的赋税制度以确保统治的财力需要.因此采取了以下税收管理措施:

1.汇编《赋役全书》,重定赋额.清政府于顺治十四年(1657年)汇编的《赋役全书》,其基本原则是以明万历年间的赋役则例为准,重新编定一条鞭银.同时,另立了《黄册》和《鱼鳞图册》.相互参照,构成了一个较完备的赋役登记体系.

2.普遍采取归户制度.即由一户较大的户或德高望重的户牵头,若干较小的户归入其名下,由大家集体评定各户的税负,并由官府认定,纳税时由牵头户组织汇总将税粮交到官府.这种方法税负比较公平和透明,有利于相互监督,纳税成本的负担也较为合理.

3.将怎么写作和催收作为专门的税收制度加以贯彻落实.清初中期官府不仅须将国家税法的有关规定以告示的形式张贴在官衙前,还大力推行“易知由单”制度①.即官府在征税之前一个月,先将列有税率、应纳钱粮及欠交钱粮数等的便民易知由单(即纳税通知单)发给纳税户,我们现行的一些便民税收怎么写作措施与这种做法很相似,既通告了税收事项又起到了催收税款的作用.

4.加强内部监控,防止私派滥征.纳税户按便民易知由单上所列款项按期完纳之后,发给“截票”,亦称“串票”.官府钱粮入库时,在“截票”中间盖以钤印,就印字中分为两联,

官民各持其半.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进一步改变催征方式,改由单制为滚单制,每里以五户至十户为一单位,限用一滚单,单上注明纳税人姓名、应纳税额等,先给首名,依次滚催,不允许里长征收,在一定程度上制止了地方官吏私派滥征.

(三)推行较完善的一条鞭法促进经济发展和税收稳定增长

清初,沿用明万历年间的一条鞭法征收田赋,把部分丁银摊向地亩征派,但不彻底,弊端较多.康熙年间,实行赋役制度改革,固定了丁银,宣布以后滋生人丁永不加赋.其后又将丁银摊入田亩征收.完成了赋役合一的改革,使税负与产业和负担能力挂钩,有利于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扩大垦荒和耕种面积,促进人口的自由迁徙,为城市工商业发展提供充足的劳动力资源,从而促进农业、手工业、商业和城市集镇的发展与繁荣,老百姓的利益得到了一定的保护,在税收史和经济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实行摊丁入地以后,国家税收大幅提高,财政状况显著好转,至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全国田赋银即达到2444万两,比清初的顺治七年(1650年)财政总收入1485万两多收959万两,此外并征粮473万余石.到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国库库存银达5000万两.人民的安居和生产的发展加速了人口增长,顺治十八年(公元1661年)全国人丁数为1913万,到康熙五十年(公元1711年)人口增为2462万,乾隆五十五年(公元1790年)即增加到3.01亿[4].

(四)蠲免赋税,鼓励垦荒,促使经济恢复和发展

清初,统治者实行了一系列轻徭薄赋的税收措施,以恢复和发展残破的经济.

1.蠲免赋税,休生养息.清顺治元年(1644年),满清政权就发布《欲尽蠲赋税钱粮以厚民》的诏书,规定自元年起,迁徙、分居、兵灾、商贾贸易等均给予不同程度的税收减免.蠲免政策在康熙年间普遍实行,渐成常例.自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起,常常“一年蠲及数省”或“一省连蠲数年”②.康熙朝的蠲免往往实行普免,区域性蠲免更是成为家常便饭,蠲免钱粮共达到1.4亿两白银.雍正朝亦实行蠲免,但相对节制,一般“无普免而多灾蠲”.乾隆朝四次普免全国钱粮,累计达1.2亿两白银;又三次普免全国漕粮1000万担[4].

2.鼓励垦荒.清初,田地荒芜,人民死于战乱的非常多.清廷自顺治年间开始,即采取

减免赋税的措施鼓励垦荒,并颁布劝惩条例,以垦荒多寡为据考核和奖励官员,但由于科差太急,招徕无资,考成太宽,垦荒成效不大.康熙年间,玄烨采纳御史徐旭龄“新荒者三年起科,积荒者五年起科,极荒者永不起科”的建议,调整了起科赋税年限.康熙十二年(1673年)写作:“民间垦荒田亩,已十年定起科”③. 对自然条件极差的地区,“凡流寓愿垦荒居住者,将地亩永给为业”④.允许河南“将义社仓积谷借与垦荒之民,免其息”⑤.康熙一朝垦荒面积为整个有清一代最多.据《清实录》和《大清会典》记载,自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到雍正二年(1624年),不到40年间,耕地面积骤增116万顷,较顺治十八年增长21%.雍正朝继续推行垦荒政策,如放宽起科年限,开垦水田六年起科,开垦旱田十年起科,部分贫瘠之地“永不起科”;所垦荒田,产权归垦荒者所有.通过实行招民屯垦,轻徭薄赋,与民休息的政策,全国的经济和民生逐步得到恢复和发展.

清代初中期通过采取包括适当的税收制度和政策在内的各种措施,从顺治朝开始,历经康熙、雍正、乾隆三代长达150余年的苦心经营,使长期饱受苛政、战乱和灾荒之苦的广大百姓得以休生养息,促进了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减轻了汉人对满清政权的抵触情绪,大清帝国这个关外打进来的政权在关内逐渐站稳了脚跟,并达到了中国封建社会的巅峰,在世界上特别是周边地区成为无可争议的强国.

二、启示与借鉴

清代初中期税收制度文化的经验,对当代中国建立健全和完善适应新时期发展的税收制度,培养和形成依法纳税和主动护税协税的良好税收氛围,以促进国家政权稳固与民生改善,有不少启示和借鉴之处.

(一)营造休生养息税收制度文化有助于国家中兴

满族这个在汉人心中的野蛮种族,却比较善于吸取历代亡国的历史教训,逐步改进其祖先野蛮强权的统治方式,采取较为得当的税收制度,免除三饷等加派、蠲免灾年赋税等措施减轻了广大百姓的重负,跟明末政权无止境的苛税行径形成了强烈反差.实行较彻底的一条鞭法田赋制度,不仅使税负趋于公平,管理规范,还促进了农业和城市工商业的同步发展,使国家税收收入稳定增长.采取税收优惠措施鼓励垦荒与大蠲赋税等休养生息并藏富于民的各项措施,有利于经济与社会复苏,国家实力不断增强,到乾隆时期中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占到世界的大约1/3,领先于世界各国,成就了康乾盛世这段中国封建社会最后的辉煌[5].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税收制度及其相伴相生的制度文化,使满清统治者比较稳固地统治了汉族人口占绝大多数的中国200多年,这是历史上其他少数民族统治者无法比拟的.由此可见,任何一个致力于长期执政的政权,都必须建立适当的税收制度和培育良性发展的税收制度文化,这对民心所向和国家与社会稳定至关重要.


(二)政权稳固有赖于较深厚的税收制度文化

满清统治者能够听从汉人臣僚的建议,入关之初就取消了三饷加派等横征暴敛做法,吸取中原数千年税收制度尤其是明代万历年间一条鞭法的不少长处,建立起了一套既能让多数老百姓认同和遵从,又能提供政权赖以生存和发展所需的财政收入的税收制度.逐渐得到包括众多汉人在内的民众认同的税收制度文化,助推了经济社会持续复苏与发展和盛世的形成.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我国的税收制度应按照实现科学发展的要求,进一步深化所得税、流转税、资源税、房地产税、城建税、环境税、社会保障税等方面的税收制度改革,使税收制度不断得到改进和完善,税收制度文化深入人心,从而充分发挥出税收的筹集收入、调控经济和监督管理职能作用,促进经济发展、公平分配、社会进步与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更好地为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怎么写作.

康乾盛世的税收制度文化诱因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社会发展的论文范文资料 大学生适用: 硕士学位论文、在职研究生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72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参考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任务书、论文总结 职称论文适用: 杂志投稿、中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参考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质选题

(三)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税收制度文化是国家科学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清代初中期税收制度文化对明末清初饱经战乱创伤的中国经济的复苏起到了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从中可以看出,必须充实和完善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税收制度,大力推进新时期税收制度文化建设,才能更加确保国家科学发展.因此,应加强税收法制化建设,加快税收基本法和各项税收专门法的立法进程,改变目前我国税收立法大多数停留在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层面的现状,使税收事项更加有法可依,广大公民的税法意识和遵从度与税收管理部门的法制观念不断增强.在税收政策的改进和完善上,应按照国家产业发展战略和科学发展规划的要求,研究制定税收政策.同时,不断推进包括税收制度文化在内的税收文化建设,深化税收怎么写作,切实维护好纳税人合法权益,使广大民众更加认同新时期的税收制度文化,积极主动地参与和促进当代税收制度文化建设,以利于中国经济社会科学持续发展.

注释:

① 《清圣祖实录》卷九.

②蒋良骐:《东华录》康熙二十四年四月辛丑.

③赵尔巽:清史稿卷六.

④嵇璜,刘墉:清朝通志卷八十一.

⑤《清圣祖实录》卷一○八.

gxi and Qianlong Periods

ZENG Yao-hui,KUANG Xiao-ping

(1. College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Jiangxi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Nanchang,Jiangxi 330013, China,

2. School of Economics, Jiangxi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Nanchang,Jiangxi 330013,China)

Abstract:The tax system was well designed during the middle period of Qing Dynasty. The cultural factors such as the thought and psychology of taxation he a far-reaching impacts on the formation of the heyday of the Kangxi and Qianlong periods. It helped to ease the contradiction of race and class, to recover economic and to stabilize the society at that time. Contemporary China should draw lessons from the experiences of the tax system culture, and improve and perfect the tax system to adapt to the new period of development. The incubation of good tax culture can promote the stabilization of socity and increase the social welfare.

Key words:The Kangxi And Qianlong Flourishing Age;Taxation system culture;Social stability;Economic develop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