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金融危机的税收政策取向

点赞:4513 浏览:14152 近期更新时间:2024-04-09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内容摘 要 :全球金融危机期间,中国大幅度频繁调整出口退税率来刺激经济增长,伴随全球金融危机的逐步蔓延,这些税收政策的效应如何,本文通过对出口贸易总额、生产总值以及出口退税额进行实证分析,验证出口退税政策的效果.并且得出结论:提高出口退税率对中国出口贸易总量的影响长期比短期更加明显,所以该政策带来的经济效应非常明显.

关 键 词 :出口退税 微观效应 宏观效应 优化建议

引言

2008年金融危机给各国的实体经济造成严重的打击,为了减轻危机带来的冲击,各国政府纷纷实施了一系列税收措施刺激经济增长.美国奥巴马政府推出的一揽子经济刺激计划主要涉及减税及增加投资;日本、英国等国家不断推出减税、加大政府投资刺激消费等政策来缓解金融危机带来的负面影响.

在全球经济增长放缓甚至下滑的趋势下,中国在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的基础上,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的增长及时调整了宏观经济政策,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比较突出的是中国在税收政策上体现为连续出台了大量的税收优惠政策,并大幅度提高了出口退税力度,仅从2008年8月到2009年3月先后6次出台调高出口退税率的税收政策,涉及服装纺织品、机电产品以及受外需减少影响较大的3000多种劳动密集型产品,占中国全部出口产品的1/3以上,来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纺织行业,从2008年8月1日起,中国将部分纺织品、服装的出口退税率由11%提高到13%,2008年11月1日起再次提高出口退税率至14%,2009年2月继续上调出口退税率至15%,两个月后,纺织服装出口退税率迎来了9个月内的第四次上调: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从2009年4月1日起提高部分纺织服装的出口退税率至16%.基于这样的背景,本文在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影响逐渐深入的情况下,来验证出口退税政策带来的经济效应.

出口退税政策效应的理论分析

(一)出口退税政策的微观效应

从微观上看,出口退税退多少直接影响企业出口成本:出口退税增加,意味着企业出口成本降低,企业可以在保持利润不变的情况下降低出口产品,从而提高出口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进而扩大出口,如果保持出口不变,则出口企业利润增加,会吸引更多的企业加入出口行列,从而扩大出口.出口退税减少则作用相反,会抑制出口.

应对金融危机的税收政策取向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金融危机的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专升本毕业论文、高校大学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60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技巧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提纲、论文目录 职称论文适用: 核心期刊、职称评初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技巧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秀选题

可以用微观经济中的需求供给模型来进行分析:横坐标表示出口量Q,纵坐标表示P,初始商品的需求曲线为D0,供给曲线为S0,均衡点为E0,此时的为P0,出口量为Q0.如果政府提高出口退税额,则会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从而促使企业增加产量和出口量,如图1所示,企业的供给曲线会向右移动至S1,并与需求曲线D0相交在新的均衡状态E1点,此时的均衡为P1,均衡出口量为Q1,不难发现,新的均衡状态与初始均衡相比降低了,但是出口量却上升了.也就是说,政府提高出口退税额会使出口贸易总量上升.

Panagariya(1992)提出了衡量出口退税福利效应的准则:如果某种商品的国内生产量大于国内需求量,多余的部分用于出口并实施增值税退税,那么退税程度越大,国内消费者所获得的出口收入就越多,相应的福利水平也就越高.如果某种商品的国内生产量小于国内需求量,就会出现相反的情况.也就是说,如果政府提高出口退税额,将有利于提高整个国民的福利水平.

(二)出口退税政策的宏观效应

从宏观上看,出口退税政策是政府调整宏观经济的一项财政政策工具,它的调整有利于国际市场的均衡与稳定.一方面,出口退税增加会使微观经济主体的生产成本降低,生产积极性提高,从而扩大出口商品的产量,市场上所有微观经济主体都采取这样的行动,必然会增加整个国家的社会总产值,总产值增加了,社会的总供给也就提高了.那么,在国际市场需求保持不变或者增加的情况下,出口额会迅速地上升.同时,综合出口退税率的上升,出口产品的税费成本降低,就能够以比较低的进入国际市场,在同等质量的条件下,竞争优势增强,将有效刺激出口.

另一方面,出口退税在刺激企业生产积极性的同时,进而带动国内相关产业及非贸易部门的发展,加快本国资本积累速度,有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增加就业;在乘数原理的作用下,出口贸易总额的上升必然会引起净出口的上升,从而提高国民收入,促进经济增长,从整体上提升本国经济实力,最终又会引起出口额的进一步扩张;又由于出口退税率随着出口货物加工深度的增加而提高, 因此通过对出口退税率的调节,可以带动一个国家产品结构的优化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出口退税率政策一般是区别不同产品进行调整的, 体现了国家产业政策的方向, 有利于产业结构的优化, 有利于调整中国资源性产品的出口结构, 从而有利于提升棉纺织品、服装及一般机电产品的非因素的竞争力,鼓励高科技含量产品的出口.


中国出口退税政策效应实证分析

(一)中国退税政策效应的直观考察

从行业方面考察,此次受到出口退税政策影响较大的主要有:纺织服装业、钢铁业和机电业等.其中,纺织服装行业是中国贸易顺差的主要来源之一,受到金融危机的冲击较大,因此,纺织服装行业的出口退税政策调整幅度较大.那么,经过几次调整之后效果如何呢?可以通过图2进行分析.

如图2所示,柱状图形是中国2008年1月-2009年6月份纺织行业出口总额的数据,折线图是中国纺织业出口总额同比增速的数据,通过分析这两个数据的趋势来揭示出口退税政策对中国纺织业出口贸易的影响.

从图2中可以看出:中国纺织行业在2008年7月份出口额达到峰值后,一直处于下降的状态.同比增速(上年同期为基期)也在2009年后进入负值.整个行业的出口形势不容乐观.按照时间顺序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在2008年3月同比增速达到48%后,在2008年4月同比增速一直处于下降态势,在2008年6月份同比增速首次成为负值,即同比下降了8%,纺织行业出口开始疲软.2008年8月份.10月份在政府提高出口退税率后,同比增速有所回升,基本保持在正值以上. 但是,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逐渐波及到制造业后以及2月份由于春节的缘故企业开工不足,在2009年2月份出口额下降至最低点仅有64.2亿美元,同比下降了36%,纺织行业出口陷入低谷;2009年3月份出口额稳中略有升幅,同比增长了3%,可以说政府在2008年施行的一系列提高出口退税率政策的效果开始显现.

在2009年4月份纺织行业出口退税率升至16%后,2009年6月份纺织行业出口降幅比2009年5月份收窄5个百分点.这也从侧面反映出口退税政策在短期内对中国纺织行业出口形势有正的较为明显的影响.政府可以通过提高出口退税率来刺激纺织行业增加出口额,来帮助纺织企业应对金融危机.

(二)中国退税政策效应的实证检验

1.数据来源及研究方法.参考中国统计年鉴、中国税务年鉴及网络数据库,本文选取1989-2010年中国出口贸易总额、国内生产总值以及出口退税额相关数据,一共包含了22个样本数据.通过实证研究来验证出口退税政策的微观经济效应,即验证出口退税政策对出口贸易总额的影响是否显著.

本文在构建回归模型时使用出口退税额,而不是出口退税率,原因是出口退税率的变化并非是连续的,由于中国出口退税率调整不连续,直接把出口退税率作为变量做出的回归分析,无法真实反映出口退税与出口贸易总量增长的关系;此外还采用了出口退税额的滞后变量,主要是因为出口退税率的调整不会马上对当期出口退税额产生显著影响,它有时间滞后效应,回归结果更符合现实经济意义.

2.构建模型.为了研究中国出口贸易额和出口退税政策之间的依存关系,由经济理论分析可知,出口贸易额受到国内生产总值和出口退税额的影响比较大,因此,本文构建模型为:

Y等于α0+α1×G+α2×T(-1)+μ (1)

其中,Y代表各年内中国的出口贸易总量,G代表各年内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即GDP,T表示各年内的出口退税额,而T(-1)代表滞后一期的出口退税额,μ是随机扰动项,包含了影响出口贸易总额的其它因素.样本数据区间为1989-2010年.

3.回归分析.为了保证直接使用最小二乘法造成的伪回归问题,采用单位根来检验各变量的平稳性,以及变量之间是否存在协整关系,只有各变量之间存在协整关系,才能避免伪回归问题.

ADF单位根检验.在Eviews中输入各变量的数据,并进行ADF平稳性检验的结果可见变量Y、G和T在1%的置信水平下为一阶单整.

EG两步法.首先应该对模型进行初始回归,发现常数项的t值太小,没有经过显著性检验,所以剔除常数项,回归结果如表1所示.

写出回归模型为:

Y等于0.018×G+1.357×T(-1)+μ (2)

其中,R2等于0.9736 DW等于1.836.然后对(2)式回归方程的残差序列进行单位根检验,其检验结果如表2所示.显然,检验结果表明在显著性水平为1%的条件下,变量Y、G、T(-1)之间存在协整关系.

误差修正模型.从协整检验可以得到各变量间的长期均衡关系, 下面通过误差修正模型来探究变量之间的短期变化关系.结果如表3所示.

因此,可以得到短期的误差修正模型如下:

△Yt等于-298.6066+0.0483×△GDPt+

0.4378×△T(-1)t-0.679×ECM(t-1)+εt

(3)

R2等于0.69126,DW等于1.585968

其中,△为变量的一阶差分,ECM(t-1)表示滞后一期的误差修正项,εt为随机扰动项.

4.实证结论.对比式(2)和式(3)不难发现:一是国内生产总值GDP对中国出口贸易总量短期影响比长期影响更加明显,国内生产总值的增加会刺激中国出口贸易的增加;二是出口退税额对中国出口贸易总量长期比短期的影响更加明显.因此,在短期内,采用提高出口退税额的策略来缓解出口贸易的大幅度下降可能并不明显,但是从长期来看,提高出口退税的税收政策对中国出口贸易总额的增加影响非常显著,所以该政策具有明显的意义.

政策效果评价与建议

(一)出口税收政策的效果评价

1.出口退税的正面影响.从宏观层面考察,提高出口退税率,有利于降低企业的成本,从而提高商品的竞争力,扩大出口,而出口增加的乘数效应会带动国内生产总值的增加.同时,对不同企业制定不同的出口退税率,体现出国家对不同行业的政策调节倾向,能够促进出口退税率较高的企业的发展;降低出口退税率较低的行业出口能力,从而减少贸易顺差,化解国际经济矛盾.

2.出口退税的负面影响.首先,造成出口企业内部低效率以及企业间的不公平竞争.我国在金融危机期间不断提高部分商品的出口退税率,造成不公平的竞争环境.由于出口退税率上调,很多企业通过降低成本和定价增加出口额,而不是改进企业的效率来提高产品竞争力,从而失去了创新的动力,同时也加剧了企业间的不公平竞争—出口企业(外销企业)与内销企业的矛盾,有出口权的企业才能享有政策优惠,而内销企业无法享受此项优惠,很多中小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经营非常困难.

其次,减少政府收入,增加财政负担.提高出口退税会减少由出口带来的间接税,进而减少财政收入,例如2006 年出口退税额度达到4,284.9 亿元,占税收收入比重的11.39%.出口退税率上调还助长了国内上升,因此,它对于扩大内需的作用不大,国内一般消费者无法从出口退税当中直接获利;相反,国外消费者却可以写到物美价廉的商品,享受到中国出口退税补贴.

(二)政策建议

1.扩展出口政策的多向性.出口退税政策和汇率政策是调节出口的两种最为有效的手段,“差异化”出口退税对于调整出口结构效果明显,而汇率调整对于出口总量更为有效,所以一般将两种政策协调使用来调整对外贸易进出口.作为税收政策的出口退税,通过影响进出口和外汇收支,能够间接影响汇率的变化,但是汇率的稳定是一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所以一般政府慎用汇率的变化.为应对金融危机,中国采取的大幅度调整出口退税率这一税收政策,只是对个别附加值高、劳动密集型的行业进行出口退税,必然会对高出口退税率的企业产生很大的作用,而低出口退税率的企业反应则相对较小,同时还会干扰市场主体的正常运行,所以政府在不断提高出口退税率的同时,还要考虑选择适时地对一些高能产业进行补贴,或是采取提高出口退税的效率、简化出口退税的环节等措施来不断完善出口退税政策. 2.出口退税政策应向内贸减税方向转型.中国现阶段通过出口退税率上调来强化出口退税对宏观经济的作用,本质上是继续多年来内贸补贴外贸的外贸特权,以及用大多数国民承受更大通货膨胀的代价,来补贴出口部门的产品、补贴外国消费者.因此,无论是宏观经济还是外贸企业自身,都不可能凭借这样的政策而得到持续发展.用于出口退税的财政投入,远不如用于对内贸减税.在当前财政收入持续高涨、部分企业经营遇到困难时,对内贸减税就是财政可以承受同时又不会恶化宏观经济环境的较优政策.

3.调整加工贸易政策.长期以来扩大出口一直是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并由此形成了出口导向型的产业结构和经济政策,近年来出口退税政策的不断调整,短期内可以拉动相关行业的需求,但是存在着一些只注重数量又容易引起贸易摩擦的问题.税收优惠政策不均衡,对加工贸易给予出口退税,在全球经济好转的形势下可能会引起贸易顺差而产生反倾销摩擦.在实施出口退税的政策下应该配套相关产业措施,优化出口结构,一是促进加工贸易“落地生根”的政策措施,二是推动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完善促进国内企业“走出去”的税收政策和海外投资的税收抵免措施.

4.人民币外汇汇率应保持稳定的小幅上升趋势.人民币外汇汇率是指某一种外币兑换中国人民币的,即用人民币表示的外币的.外汇汇率上升意味着等量的外币可以兑换成更多的人民币,即外币升值,人民币贬值.相反,汇率下降则人民币升值.我们知道,汇率是国际贸易中最重要的调节杠杆.一个国家生产的商品都是按本国货币来计算成本的,一旦进入国际市场,其商品成本一定会与汇率相关.汇率的高低也就直接影响该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成本和,直接影响商品的国际竞争力.如果外汇汇率下降,人民币升值,那么中国企业出口商品的成本和必然会上升,即使保持不变,出口企业的利润空间也会大大缩水.因此,对政府来说,应该加强宏观调控政策,减缓人民币的升值,保持相对稳定的汇率走势,这对应对由金融危机带来的出口贸易冲击具有重要意义.

5.转变出口贸易增长方式.政府应该对不同的行业甚至不同的产品规定不同的出口退税率,对于弹性较大的,应该规定较高的退税率,而对于那些弹性较小的行业,则应该选择其它的政策和战略.那么,增加出口商品的附加值和科技含量作为转变出口贸易增长方式的途径之一,应该提上重要位置.政府应该鼓励企业进行生产设备的更新改造和技术创新,加大力度优化产业结构,不能仅仅依靠优势,更需要质量的提高.同时由于提高出口退税率,一方面会给我国政府造成一定的财政负担,另一方面也会引起国际社会的舆论和不满,招致贸易保护主义的口实.因此,出口退税率提高的空间是相当有限的,不能仅仅依靠它来扭转当前的局势,更需要其他措施的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