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体系模型的大学科技园环境

点赞:33677 浏览:157156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02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大学科技园是整合社会资源、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有效组织形式.文章基于体系模型,重点分析大学科技园建设的环境因素及其运行模式,并运用体系模型对戈江区芜湖大学科技园进行环境分析;最后通过剖析大学科技园建设对区域经济的辐射效应,提出了戈江区芜湖大学科技园建设的总原则、思路与策略.

关 键 词 :大学科技园 体系 环境分析 产业结构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2)01-072-03

1987年,武汉东湖新技术创业者怎么写作中心作为我国第一家科技企业孵化器诞生.30多年来,我国的科技企业孵化器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在数量和质量上,都呈现出健康、蓬勃、规范、有序的发展势头,成为我国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化、培育有竞争力的企业和企业家的重要载体.特别是2006年国家自主创新战略确立以来,全国各地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发展更是如雨后春笋,其中尤以大学科技园的发展势头迅猛,各地方政府和大学或独立或联合纷纷举办大学科技园.

本文以体系模型为工具,针对新建大学科技园的发展进行理论分析和实证研判,以期为相关建设提供借鉴和决策参考.

一、体系模型及其适用性

1.理论提出背景.美国哈佛商学院迈克尔波特(Porter,1990)在继承比较优势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独树一帜的国家竞争优势理论.国家竞争优势理论认为,竞争优势是一国财富的源泉,一国兴旺发达的根本原因在于该国在国际市场上具有竞争优势,这种优势源于该国的主导产业,而主导产业的竞争优势又源于企业具有创新机制而提高了生产效率.与比较优势理论不同,波特对政府的角色进行了重新定位,政府要积极地创造良好的经营环境和支持性制度,以确保要素能高效使用和升级换代.这意味着政府在贸易壁垒、定价等方面应该尽量不干预,而在确保强有力的竞争、提供高质量的教育与培训等方面则要扮演积极的角色.政府可以采用多种方式来改变企业的经营环境,但不可限制竞争或者降低安全和环境标准.

一个企业的竞争优势不是由企业内部决定的,而是源于企业之外,即来源于企业所在的地域和产业集群.政府和企业在国家生产力提升上应该相互依赖,积极对话,清除障碍,降低不必要的成本,共同创造合适的投入要素、信息和基础设施.国家竞争优势理论的核心内容就是体系模型(见图1).

体系模型解释了国家如何能在某个特定产业的国际竞争中获得成功.他认为,一个国家的竞争优势取决于四个基本要素,即生产要素、需求条件、相关与支持性产业、企业的战略、结构与竞争对手,此外,还有两个辅助要素――机遇和政府,其中前四个是内生决定因素,后两个是外生决定因素.这六个方面的因素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了一个动态的、激励创新的竞争环境,继而产生一些在国际市场上具有竞争力的主导产业,并构成一国产业竞争力的来源.波特详细分析了这些因素对产业竞争力的影响.

国家竞争优势理论着重讨论了某一国家的产业在国际竞争中获得竞争优势的各种条件.该理论的实质在于:一国的竞争优势不在于先天要素是否丰裕,而在于一个国家是否具有完善的创新机制,企业是否拥有进取精神.它给我们的启示是:在当代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各国之间的贸易经济合作日益频繁,各国产业发展具有很强的能动性和可选择性,固有的比较优势不会对增强国际竞争优势产生很大的障碍.

波特提出,国家竞争优势理论虽然定位于国家层次,但其体系分析框架同样适用于区域、州、城市的竞争优势分析.

2.体系模型的要素分析.(1)生产要素.波特提出了两种生产要素分类方式:第一种分类方式是将它们分为初级生产要素和高级生产要素.初级要素是一国先天拥有的,或只需要简单的私人及社会投资就能得到的要素,它包括天然资源、气候、地理位置、非技术人工与半技术人工、融资等.高级要素是需要长期投资或培育才能创造出来的要素,包括现代化的基础设施、高等教育人力(如电脑科学家和工程师)以及各大学研究所等.高级生产要素对竞争优势的重要性要比初级生产要素高很多.第二种分类方式是根据生产要素的专业化程度分成通用要素和专用要素.通用要素包括公路系统、融资、受过大学教育而且上进心强的员工,他们可以被用在任何一种产业上.而专用要素则限制在技术型人力、先进的基础设施、专业知识领域以及其他定义更明确且针对单一产业的因素.波特认为,一个国家的竞争优势仅靠初级要素难以长久维持,必须不断发展高级要素,使之持续升级和专业化.(2)需求条件.波特认为需求条件是产业冲刺的动力.这里的需求条件是指本国市场对该项产业所提供的产品或怎么写作的需求如何.波特认为,本国市场的需求会刺激企业的改进和创新,对企业能否形成规模经济有着重要的影响,是产业发展的动力,是影响一国竞争优势的重要因素.(3)相关与支持性产业.波特认为相关与支持性产业是休戚与共的优势网络.一个国家要想获得持久的竞争优势,就必须在国内获得在国际上有竞争力的供应商和相关产业的支持.一个国家的上下游产业、辅助行业应该通过合作、适时生产和信息交流等方式保持联系,并从中获得和保持竞争力.上游产业的产品有效率,有助于下游产业提高效率,上游产业在国际市场上具有竞争优势,有助于下游产业建立国际竞争地位.所以,一国产品是否具有国际竞争力也要关注该国是否具有高效率的相关与辅助行业.(4)企业战略、结构和竞争对手.它们是指企业在一个国家的基础、组织和管理形态,以及国内市场竞争对手的表现.各个国家采用的管理方式必须与本国的社会经济环境相适应,各个国家由于所处的社会经济环境不同,需要采用的管理体系也就不同,适合一国社会经济环境的管理方式有助于提高该国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激烈的国内竞争是创造和保持国际竞争优势的最有力的刺激因素.(5)机遇.机遇是辅助性要素.波特认为一些偶然性的事件或机会有时也会对一国的产业竞争优势产生影响,因为它会打破原有的状态,提供新的竞争空间.当然,各国能否利用偶然事件所提供的机遇来获得产业国际竞争优势,还要取决于各种其他的因素,同样的机遇在不同的国家所造成的影响有好有坏.(6)政府.政府是与机遇同样重要的辅助性要素,政府行为和政策对一国的产业会产生重要的影响,政府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尽力去创造一个支撑生产率提升的良好环境.波特认为政府可以通过补贴、教育投资和资金市场等政策影响到生产要素,他重点强调了政府在提供高级生产要素和专业化生产要素中的重要作用.

3.体系用于我国大学科技园环境研究的可行性分析.波特提出,其体系分析框架同样适用于区域、州、城市的竞争优势分析.体系强调动态的竞争优势和市场的需求,为我们分析我国大学科技园的发展环境提供了一种重要的理论工具.大学科技园是以拥有人才优势和技术创新能力的大学为依托,利用大学多年积累的科技成果、人文环境、区域特征和基础设施条件以及政府的优惠政策,建立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以培育高新技术产业和企业家为主要功能的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器.从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出:大学科技园是企业孵化器,它的主要功能就是依靠它所依托的科研院所的人力资源和研究开发设备,凭借园区的优惠政策和良好的软硬件环境,促进科研成果产业化,不断孵化高新技术企业.现在正面临着世界高新技术产业迅猛发展的历史机遇,我国应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推动我国高新技术的商品化、产业化和国际化进程,提高我国产业国际竞争优势.大学科技园凭借其优越的环境优势,积极孵化和转化高科技成果,迅速凸现出大学科技园在孵化高新技术成果、增强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等方面独特的竞争优势.


体系能够培育企业竞争力,大学科技园是企业孵化器,能够培育企业竞争力的体系应该也能有利于企业的孵化成功及发展,因此体系可以作为大学科技园环境分析的理论工具.

二、基于体系的戈江区芜湖大学科技园的环境分析

1.生产要素.(1)人力资源.高教园区位于芜湖高新区北部,内有7所高等院校,芜湖职教园区位于芜湖高新区东南部,高教园区、职教园区与高新区连成一片,每年新增5万余名大中专院校毕业生,充分保证了园区内企业生产和发展所需的人才.(2)资本资源.截至2008年底,已有172家企业落户高新区,正式投入生产企业120余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80余家,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59.1亿元,2008年,产值在亿元以上的企业有13家.截至2008年底,固定资产投资43.6亿元,设计利用内资43亿元,园区工业总产值146.8亿元.(3)基础设施与研发机构.弋江区是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境内自然环境优美,与芜湖市城市商业中心――中山路步行街紧密相连,具备发展现代怎么写作业的良好基础,拥有奥体公园、国际会展中心、高教园区以及高品位的现代化住宅康居小区,是芜湖市现代化、高科技、生态型,最适宜发展创业和居住的新城区.芜湖高新区水、电、燃气、排污等设施齐全,公用设施收费较为低廉.园区内交通方便,目前已开通16、26、36、37、44、48等公交线路.建有蓝领公寓等生活怎么写作设施,在高新区1公里范围内还拥有“城”、“碧桂园”等高档住宅区,可满足企业各层次人员的居住、生活、休闲需求.

此外,区内有国家级科研中心1个,国际火炬计划项目7个,省级企业科研中心3个,市级企业科研中心2个,高技术企业34家.

2.需求条件.长三角经济圈在我国经济发展中显示出重要的经济发展引擎,产业集聚高,具有很强的带动和影响力,对芜湖经济拉动作用明显,对各产业的发展需求很大.资料显示,2008年长三角地区16个城市的GDP由2007年的4.6万亿元增长到5.4万亿元,占全国GDP的17.96%.近5年,芜湖市实际利用内资1129亿元,其中引进长三角地区资金达669亿元,占59.2%.2008年,芜湖市新增投资300万元以上的省外1390个项目中,来自于长三角地区的投资项目有1088个,占项目总数的78.3%;实际到位资金235亿元,占到位资金总额的63.4%.

3.相关与支持性产业.芜湖在奇瑞、美的、海螺等龙头企业的带动下,拥有良好的制造业基础.高新区产业特色鲜明,坚持培育自己的优势产业,不断完善产业链,降低企业的配套成本.重点扶持六大主导产业――汽车零部件、节能装备制造、光电子、新材料、特种电缆、生物制药产业.其中以海螺川崎工程为代表的装备制造业实现产值27.2亿元,以中集瑞江为代表的汽车及零部件业实现产值14.2亿元.同时规划打造一个占地1200亩的芜湖(国际)模具城.目前,弋江区芜湖大学科技园的战略发展目标中,重点聚焦汽车及零部件、电子信息、节能环保、文化创意产业为四大产业,以打造民族品牌汽车为中心.

4.园区战略.总体来说,大力实施高新区“二次创业”战略,其核心就是“双轮驱动模式”,即以增强创新能力和发展特色产业为两大驱动力,通过自我发展和外部引进,推动园区发展,实现对整个芜湖地区、乃至皖南地区的示范、引领和带动作用.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产业支撑战略.产业战略坚持“特色、高端和集群思想”.以发展为第一主线,推动第一产业转型及第二产业升级改造,大力发展高技术产业,重点发展汽车及零部件、电子信息、节能环保与文化创意产业.(2)空间疏导战略.空间疏导战略坚持“专业、集约和联动的思想”.科技园区在科学规划空间布局基础上,交通网络便捷,基础设施比较完备,配套设施比较完善,已经形成了空间布局合理,怎么写作功能配套,生态环境友好的和谐戈江.(3)文化引领战略.文化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无形动力.文化与经济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经济与文化一体化已经成为世界性的历史发展趋势.具体来说,就要做到重朔“徽商文化”内涵,注入创新创意创业新内涵,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新内涵、培育文化产业龙头,带动文化产业集群发展,提升文化产业的影响力和贡献率,实现“文化新区”向“文化强区”转变.(4)保障战略.简单来说,做好管理体制、土地、资金、品牌和招商五个方面的保障措施.其一是设立独立的高新区管委会,给予高新区充分的授权,从管理体制上保障高新区快速建设和发展;其二是土地的节约集约利用,建立土地退出机制;其三是积极扩展园区融资渠道;其四是朔造戈江大学科技园“新车都”品牌,加强园区品牌推广度;其五是扩展招商渠道,加大招商力度.

5.政府.现在市、区两级政府都树立了把戈江区芜湖大学科技园建设成“中部地区具有重大影响的创新型科技园区”的宏伟目标.戈江区政府对大学科技园的发展已经做出了明确的定位,即“以科技创新为先导,以人文环境为依托,以现代高新产业和商业怎么写作业为主要支撑,重点发展汽车及零部件、节能环保、电子信息和文化创意四大产业”的产业发展思路,同时戈江区政府还提出了“文化戈江、时尚戈江和实力戈江的形象定位策略”.

6.机遇.从大的方面讲,机遇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其一是长三角经济圈是我国重要的经济发展引擎,产业集聚度高,具有很强的带动和影响力,对芜湖拉动作用明显;其二是“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建设,为芜湖高新区加快产业集聚、实现模式创新、发挥示范带头作用提供了良好契机;其三是“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成为安徽省重要战略,为戈江大学科技园实施自主创新战略,建设科技创新高地带来了历史机遇;其四是国家高新区在应对金融危机、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带动区域经济发展上发挥了突出作用,受到国家高度重视,队伍不断壮大.

三、弋江区芜湖大学科技园建设对区域经济的辐射效应

1.弋江区芜湖大学科技园建设的优势.优势1:芜湖市经济发展迅速,树立了良好的城市形象和知名度,为大学科技园的发展提供了前提.统计资料表明,近五年芜湖GDP平均增速为15.2%.2008年,GDP达749.65亿元,比上年增长15.8%,增幅高于长三角16个主要城市.芜湖工业处于绝对主导地位.芜湖被列为成功开拓中国特色发展之路的全国18个典型地区,在《2009年城市综合竞争力报告》中,芜湖位列全球经济增速最快城市第10名,国内城市第8名.优势2:芜湖市承东启西、连南接北、临江近海,交通发达,资源丰富,为大学科技园发展提供了区位优势.优势3:奇瑞的带动使汽车及零部件成为高新区的龙头产业,新能源汽车将在高新区大放异彩.优势4:芜湖市科教资源集中分布在高新区周边地区,为大学科技园提供了良好的创新创业基础.


大学科技园北部的高教园区聚集了芜湖市绝大部分教育资源,包括安徽师范大学南校区、芜湖信息技术职业学院等8所高校,还有数家高校和研究所,距离大学科技园仅有半小时车程.大学科技园充分利用这些智力资源和科技力量发展创业孵化功能.

2.弋江区芜湖大学科技园建设存在的问题.(1)大学科技园经济基础薄弱,和其他高科技园相比总量有待提高.据统计,2008年大学科技园工业总产值59.26亿元,虽然比2007年28.72亿元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其中位于大学科技园管辖范围之外的海螺集团占了近半数的比重;在芜湖市范围内,大学科技园仅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4.6%;在全市的影响力还不够.(2)工业比重过大,为生产怎么写作的高端业态发育不足.大学科技园产业发展向工业制造业严重倾斜,高端怎么写作功能缺失.截止到2009年上半年,科技园101家规模以上企业绝大比重为工业制造业,怎么写作业比重很小,不足5%,而且怎么写作业仍以传统的餐饮、贸易等功能为主,而科技创新发挥所需要的科技咨询、相似度检测、商务怎么写作等高端怎么写作业没有发展起来.(3)园区产业以低端制造为主,企业整体自主创新实力较弱,创新创业体系尚未形成.(4)缺乏高效、有力的管理机制,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园区的快速发展.目前科技园处于“一次创业”阶段,实行的“园区和行政区合一”的管理机制,在发展理念上还停留在“以区”的滚动发展理念.


根本问题:园区传统发展模式印记厚重,与国家对大学科技园的要求差距较大,需要加快发展模式的转型.

3.大学科技园建设对戈江区、芜湖市经济发展的辐射效应.大学科技园是我国最近几年建立的一种新型的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器.大学科技园对于区域经济的影响表现为两个阶段.第一是增长极阶段,主要是大学科技园的建设和初步发展阶段.在该阶段,大学科技园主要是通过它所引发的建设投资,以及财政税收来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第二是新产业区阶段,是大学科技园发展成熟的阶段.在该阶段,大学科技园自身运作机制逐渐健全,同区域经济的结合日趋密切,对区域经济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区域产业的调整和升级所产生的作用以及提供高素质的人才,这种影响可能比单纯为当地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和财政税收更为重要.大学科技园对于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真正作用在于对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通过大学和当地企业的合作,由大学出项目和技术,当地企业出设备和投资,共同进行项目的孵化,从而使企业的原有产品和生产结构得到调整;大学科技园高科技企业与地方企业的后向联系,即和当地企业建立供应关系,会促进当地产业结构的升级;大学科技园孵化成功的企业出园后一般还将厂址设在当地,这些企业会成为当地具有很大影响力的企业,会直接影响到当地的产业结构;大学科技园区的企业文化同当地的企业文化相互交融,从而为当地创造出新的产业文化;大学科技园自身大量具有创业和创新精神的人才会有机会到当地企业工作,这也给当地产业的调整和升级创造了条件.

4.芜湖市、弋江区两级政府大力推动大学科技园建设的思路与对策.结合前面环境分析,我们提出戈江区大学科技园产业发展的总的原则、思路与策略.

总原则与方针:产业发展过程要严格遵循“高起点、高科技、高效益、高科技附加值、高度节能环保”的“五高”原则,严把项目入驻关,严格控制土地、做到集约和节约并举,严格遵循国家节能减排的战略方针.

发展思路:要抓住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和安徽建设“合芜蚌自主创新改革试验区”的难得机遇,以推动芜湖市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为己任,以自主创新为重要手段,扩大对外开放和合作,围绕奇瑞、海螺等龙头企业,加速产业集聚进程,形成以汽车和零部件、节能环保、电子信息为主导并融合发展,以文化创意为补充的产业格局,打造成为中部地区重要的高端产业集聚区.

基于体系模型的大学科技园环境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科技园的论文范文检索 大学生适用: 高校大学论文、学院学士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26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资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前言 职称论文适用: 核心期刊、高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资料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

总策略:(1)园区产业规划的调整.核心区内不再考虑入驻低端制造业,对不符合五高原则(高起点、高科技、高效益、高科技附加值、高度节能环保)的企业要调整出核心区.(2)以“三元参与理论”为总指导,以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为突破口.加快和深化政、产、学、研合作,充分利用安徽省及全国的科研资源,提升大学科技园科技和人才水平,提高产业整体竞争力.(3)以龙头企业的牵引效应来延伸产业链.扶持龙头企业的发展,通过龙头企业的牵引效应来延伸产业链,形成上下游间的合作;同时,经济培养本土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的高成长企业成为行业内的“小巨人”.(4)以专项资金、政策做大做强四大重点产业.对于大学科技园重点发展的汽车和零部件产业、节能环保产业、电子信息产业以及文化创意产业,在适当时机出台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和政策加以做大做强,并形成产业优势.

[基金项目: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09年度课题【D/2009/01/060】;2009年江苏省高校哲社基金项目(09SJB790021)]

参考文献:

1.阳剑兰,马军.我国大学科技园的外部环境分析[J].科技成果纵横,2005(3)

2.王松海,成良斌.国家大学科技园发展的软环境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06(12)

3.潘苏,王小绪,吴树山.论环境对我国大学科技园建设的影响[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1(6)

4.曾斌,侯天伟.华南理工大学科技园建设环境分析[J].高科技与产业化月刊,2003(6)

5.潘正祥.创新性文化环境的营造和建构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3(1)

6.孙华林.论我国大学科技园发展的人文环境[J].东北大学学报,2002(2)

7.许合先.大学科技园创新文化及其构建[J].科技管理研究,2006(9)

8.范旭,韩野.我国大学科技园建设的政策问题探讨[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6(4)

9.芜湖高新区发展战略研究报告.2009.9

10.芜湖市戈江区发展战略研究.2009.12

(作者简介:张振海,南京工业大学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科技园区管理;陈红喜,管理学博士,南京工业大学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产学研合作创新(通讯作者)江苏南京 210009)

(责编:芝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