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构建国家财政审计大格局的若干和建议

点赞:7019 浏览:23177 近期更新时间:2024-04-19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一、构建国家财政审计大格局的必要性

构建国家财政审计大格局理论的提出,是署党组学习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突出成果和创新,是审计免疫系统理论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是创新深化发展我国财政审计工作的重大举措.国家财政审计大格局的构建对创新国家审计工作具有里程碑和划时代的意义,必将为健全完善公共财政体系,有效防范国家财政风险,维护国家财政安全,发挥国家财政审计的应有作用奠定坚实基础.

二、构建国家财政审计大格局的目标与原则

国家财政审计大格局与财政审计一体化、财政审计大格局等在审计目标、思路、层次、重点上均有着质的区别.前者要求从国家整体经济的层面上来计划与实施审计,来维护国家经济安全、防范国家经济风险和促进保障国家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后两者则主要重在从财政部门的资金收支和安全层面上来计划与实施审计.

积极构建国家财政审计大格局,应以审计免疫系统理论为指导,维护国家经济安全、保障国家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总目标,切实维护国家财政安全和提高财政收支绩效为主线,按照更高层次“全面审计,突出重点”的原则,紧紧围绕国家经济工作重心和“两个报告”等要求来谋划、经营、实施年度审计工作,以使审计工作更好地从国家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来把握热点、关注焦点、突出难点,抓住龙头和产出精品.

三、构建国家财政审计大格局的思路与重点

重点做到计划整合、资源整合、项目整合和信息(报告)整合,在所有审计项目中试行绩效审计和问责审计,具体做到更新一个审计理念,突出四项重点创新,实现四大战略转变,实施六项重点整合统一.

更新一个审计理念:在所有审计项目中推进绩效审计和问责审计的理念,树立国家财政审计大格局的理念,学习掌握国家经济运行规律,全面提高审计干部业务素质能力.

突出四项重点创新:重点创新财政收支总体结构性审计,重点创新财政收支绩效问责审计,重点创新财政收入征管审计,重点创新财政政策制定执行和体制机制性审计.一年若能集中力量深度剖析或健全完善若干条有关国家财政宏观经济方面的政策、机制,若能审计提示若干条国家财政收支总体结构性问题并提出相应审计建议,其所能发挥的国家审计免疫系统功能作用,远比简单审计揭示发现多少挤占挪用、多发福利补贴、滞留滞拨等要大的多.

实现四大战略转变:由以常规部门预算支出为主的部门预算执行审计向以部门预决算分配、收入征管和政策制定执行为主的高层次预算执行审计转变,由以主要反映挤占挪用、多发补贴福利等一般性低层次问题为主向以重点揭示反映财政收支总体结构性情况问题和体制机制性等问题为主的高层次审计监督转变,由数量型低层次全覆盖审计向质量型高层次重点审计转变,由一般常规财政财务收支审计向财政绩效审计和问责审计转变.


实施六项重点整合统一.即实施计划整合统一,资源整合统一,项目整合统一,审计审理整合统一,报告决定整合统一,信息成果整合统一.真正做到审计重点明确突出,计划制定科学,资源项目有效整合,统一组织实施处理,改进创新报告形式和内容,强化审计信息成果整合.真正适应大格局审计目标水平和资源整合的高层次要求,适应大格局审计信息成果利用、分析、提炼的要求,适应大格局审计业务控制和审理的要求,避免在审计条块和项目之间互不搭界各自为战,以使有限的审计资源产生倍增效益,进而提出真正的高层次审计意见建议,为国家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发挥高层次国家审计监督的应有作用.

四、构建大格局需注重七大重新定位和改革创新

(一)注重对财政审计工作的目标重新定位和创新.由于各种社会经济发展矛盾和风险最终要由国家财政总兜底,都要转化为国家财政问题即转化为整个国家经济问题.对国家财政进行审计,就是对整个国家经济进行审计.由此,国家财政审计大格局应以维护国家财政安全和提高财政收支绩效为近期目标,以维护国家经济安全、保障国家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终极目标.

(二)注重对财政审计工作的思路重新定位和创新.一般情况下,常规部门预算收支规模占同级财政收支规模较小,且这部分支出又基本都是保正常运转所需.随着基尼系数的不断下降,常规部门预算收支规模占整个财政收支规模的比例会越来越低.尤其是常规预算执行仅只是整个国家财政收支管理完整链条中的一小部分,随着年初部门预算的细化和国库集中支付的执行到位,各部门单位在预算执行中所能使用的财政分配处置权也将越来越少,即使有也大多是在年初预算时就已埋下的伏笔(如在预算执行中对打捆资金和项目的再细化分配权就都是在年初预算时人为埋下的伏笔).由此,预算执行审计不应将常规部门预算执行作为审计的重点,国家财政审计大格局不应将宝贵的审计资源消耗在揭示反映常规的、简单的挤占挪用、多发补贴福利等一般性低层次问题上,而应腾出有限的高级审计资源力量来对最能体现财权、最能影响公平公正和制约国家财政经济发展的预决算分配的关键环节和龙头关键部位进行高层次审计监督.

国家财政审计大格局向常规预算执行的两头突破,向部门预算和决算审计突破.即向常规预算执行的两头和龙头部位突破,向部门预决算和政策机制审计突破.具体要做到“抓龙头,调主线,攻重点”.抓龙头:以预决算审计为龙头,向预算决算两头突破.调主线:以预决算级次机制政策审计为主线,重点聚焦机制体制等宏观性全省性问题.攻重点:以专项投资性支出为主线重点,突出关注财政绩效.

(三)注重对财政审计工作的重点内容和方法重新定位和创新.大格局的审计重点内容可逐步以国家财政政策制定实施、预决算分配、重点资金项目为主,突出对财政预决算分配和重点资金项目实施绩效审计和政策绩效性审计.在当前形势下,收入审计有可能比支出审计更重要,政策机制审计与分配管理审计比一般财政财务收支审计更重要(一策可以兴邦也可以废邦),专项支出审计比一般保运转支出审计更重要.而对常规部门预算执行审计可探索建立社会相似度检测审计制度,就像现在国资委要求所有国有企业必须经过相似度检测审计一样.

(四)注重对财政审计工作的计划组织方式重新定位和创新.组建国家财政审计大格局智囊小组,由高级审计专家、经济学专家、财税金融专家等研究提出真正意义上的高层次审计计划,统一调配整合审计资源.先做到审计署、省级审计机关和市县审计机关本级范围内的国家财政审计大格局,逐步过渡到全国上下各级审计机关实行统一的国家财政审计大格局,真正做到全国一盘棋,做到国家财政审计大格局的横向到边和纵向到底,进而对国家经济、国家财政预算决算分配管理和政策制定执行实施质量型高层次全覆盖审计,而不拘泥于在审计资金面、单位面上追求百分之百的数量型低层次全覆盖审计.

(五)注重对财政审计工作报告的框架内容重新定位和创新.国家财政审计大格局下的审计工作报告框架内容可与政府工作报告、财政预决算工作报告、社会经济运行发展工作报告所列目标任务、完成情况等基本对应比较,与年中财政、发改委等所作重大财政经济政策和预决算分配追加调整事项、指标任务等基本对应比较,真正做到实时审计,实时报告,实时促进,实时整改.

(六)注重对财政审计理论重新定位和创新.应以维护国家经济安全、保障国家经济可持续发展为总目标来定位、创新和构建国家财政审计大格局,在国家审计免疫系统理论框架下构建国家财政审计大格局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南.重点从国家经济、结构优化和政策调控等战略高度来布局构建国家财政审计大格局理论,重点构建以推动建立国家总预算和国家总会计为目标的国家公共财政体系审计指南,国家财政预决算分配管理审计指南,国家财经政策审计指南,国家财政收支绩效审计指南等.

(七)注重对大格局高层次审计监管问责和审计成果运用重新定位和创新.

大格局审计应注重在所有的审计项目中都追究和问责相关的经济责任,将审计问责贯穿于各类国家审计全过程,而不仅仅在经济责任审计项目中才进行审计问责,以有效解决突破屡查屡犯的老大难问题和死穴,有效创新财政审计大格局成果综合运用层次和水平.

1.逐步探索创新大格局审计监管问责,有效运用“四两拨千斤”.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完善制约和监督机制等要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建立健全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大格局审计要积极探索对各种内外部监督监管部门单位等的审计再监督,积极创新高层次审计监管问责,以有效解决政府部门广泛存在的“监管权”缺失、缺位或形同虚设等问题,力求走出审计治标不治本、“荒自家田去种人家地”来包打天下又事倍功半的怪圈,力求走出“多龙治水,旱涝无责,屡查屡犯”的怪圈.大格局审计要运用好“四两拨千斤”法则,创新健全“多龙治水,龙龙有责,赏罚分明”的监管机制,有效启动、激活、强化整个国家经济内外部监督监管体系资源,以切实化解现有审计资源与应担负审计任务严重不相适应的矛盾,真正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

关于构建国家财政审计大格局的若干和建议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财政审计的论文范例 大学生适用: 学院学士论文、专科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41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参考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总结 职称论文适用: 杂志投稿、职称评初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参考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质选题

2.逐步探索推行部门预决算听审制.除继续强化审计公告等手段外,还可积极探索逐步建立和推行部门预决算听审制.即争取本级政府和人大根据××部门预决算审计结果来审定调整××部门的本年部门预决算拨款数,或审定调整下年××部门预算拨款数和定额补助标准等.审计机关能从预决算分配的根子上对违纪违规被审单位的当年或下年财政性资金预决算分配审核说“不”,不但大大提高审计威慑力,还能真正把审计监督与政府和人大监督紧密结合起来,有效创新深化国家财政审计大格局成果的运用,进一步从根子上解决消除好屡查屡犯的顽症.

(作者单位:江西省审计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