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美学子求职记

点赞:29409 浏览:140241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25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2012年6月,中国知名大学化学系本科毕业;2013年12月,美国一所常春藤大学化工专业master(硕士)毕业.光鲜的学历却没有给小李带来一帆风顺的求职之路,“来美国之前有想过,工作可能会很难找,但没想到这么难找.”

谈到当初为何留学,小李侃侃而谈:“一方面是为了扩大视野,看看美国究竟是怎样的国度,另一方面,从长期职业发展来看,在本科学历不足为奇的今天,研究生学历更有竞争力,而美国的高等教育比国内更吸引我.”

留美学子求职记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留学生的论文范文检索 大学生适用: 硕士毕业论文、学年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26 写作解决问题: 本科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提纲、论文前言 职称论文适用: 职称评定、职称评中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本科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

一年半的留学生涯,“看似很久,其实时间非常紧张.”无意投身科研的他放弃读博,不得不迅速为找工作做准备.开学后仅仅两个月,他就着手申请第二年的暑期实习,“但几乎都石沉大海”.

当美国同学在酒吧尽情玩乐的时候,他埋头在电脑前通宵达旦地网申(网络在线申请),“找实习,找工作,这两个阶段我投的简历有上千封,主攻化工、医药方向,也有找快消、四大(会计师事务所).”

老外身份

在美国,“老外”身份成了他找工作最大的障碍.

小李曾被一家美国企业的校园招聘负责人质问:“GPA(平均绩点)3.89?你为什么不是4.0(即A等,全科成绩90分以上)?”就这样,他被直接拒绝了.

“但就在几分钟之前,我看到他和一个白人男生谈笑风生,聊棒球、聊篮球,高兴地收下了他的简历后,当场表示可以给予实习机会.要知道,那个男生的简历上写着‘GPA3.0’.”小李无奈地耸了耸肩,“那个男生当然有优秀的一面,但是我连展示优秀的机会都没有.”

美国企业对留学生的成绩要求很高,“但他们不觉得高分背后是勤奋、聪明,反而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黑头发、黄皮肤、黑眼睛,等于亚裔,等于学霸.这不是歧视.”但就是这种刻板的印象让他频频受挫.

许多公司明确提出:Students must be a citizen of U.S. or he the right to work in the U.S. on a permanent basis(必须是美国公民或者持有美国绿卡).

“有一天,我看到一家公司对permanent basis做了具体解释:U.S. citizen,U.S. Permanent Resident or qualifying Asylee/Refugee(美国公民,持有绿卡或政治庇护者以及难民).在那一瞬间,我连申请难民的心思都有了.”

或许正因为“老外”身份而不断遭遇“特殊”对待,去年,当他回国入境的时候,“终于走上了‘中国公民专用通道’的那一刻,我心里有种难以言喻的归属感”.

“特殊”对待不仅仅出现在求职阶段,今年2月,美国加州参议院通过一项由西语裔议员提案的SCA-5法案,要求在校园中实行“平权行动”,照顾西语裔以及非裔等入学比例较低的少数族裔,从而限制亚裔生,直接导致亚裔学生入学门槛变高.

“尽管地方众议院已驳回该法案,但是对中国学生甚至是亚裔留学生的限制越来越多,甚至有教授要求中国学生必须GPA4.0才能申请入校,更不可思议的是,这位教授是一名华裔.他的理由是,中国学生虽然成绩优异,但是并不enjoy(享受)学习过程,而美国学生则非常enjoy.”

偏爱大公司

“找工作找得那么困难,大概也和我个人选择有关.”小李坦言,自己只想去大公司.“作为职场新人,我觉得大公司的业务操作更加规范,也有利于培养我的工作习惯.”

但也因此,他可选择的范围几乎为零.“留学生在美国工作,必须申请H-1B签证(临时工作签证),我要找的工作单位必须能够提供这个签证.但是美国大型的化工、医药企业都拒绝提供,因为它们不愁找不到美国的优秀人才.”

H-1B签证每年的配额是6.5万个,外加2万个配额给高学历(具有美国硕士及以上学位)的外国学生.据一位长期关注留学申请和就业的人士透露,过去几年来,能拿到H-1B签证的中国学生大约9000名,也就是说,尽管赴美留学的中国学生越来越多,但其中只有不到1万人能在美国找到工作.

虽然身在美国,但是中国学生之间的竞争不输国内.“我们班上40多个学生,其中30个是中国人.前几年中国学生比例还没有这么高.”

在校园招聘中,随处可见中国学生的身影.美国多所高校甚至在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都掀起了一股中国学生留学浪潮.

新东方教育集团与艾瑞咨询联合发布的《2013中国留学白皮书》的数据显示,中国在美留学人数增长率平均保持在23%左右,2012年,中国在美学生总数达到了19.4万人,占美国总留学人数的1/4.此外,中国已经成为英国、澳大利亚以及加拿大最大的生源国.

“如果我是学IT专业的,那就没有签证问题了.”美国的就业形势中,IT行业一枝独秀,“因为这个行业发展得快,需要大量人才,也就不在乎国籍了.”在美国就业市场上,普通学校的CS(软件学院)硕士甚至比常春藤联盟的生物博士更受欢迎.“除了IT专业,会计专业也相对轻松些.究其原因,就是所学的专业到底是不是美国就业市场需要的.当初申请留学的时候,不是没考虑过换专业,但是换专业几乎申请不到学校.”小李无奈地说道.

美国的大型企业眼看就这么无望了,小李转投国内的大公司.为了扩大机会,他的求职方向不再限于化工和医药,“像四大会计师事务所,联合利华和宝洁这样的快消企业都有投简历.”此时,他被所有人不断追问“你不做化学了吗?你都读了那么多年化学了啊!”时间成本的累计,让他倍感压力.

他坦言在求职之前,对自己的认知、对职业的认识都非常浅薄.“对学弟学妹,我建议,本科毕业工作几年后再留学深造,因为在工作几年后,明白了工作是怎么一回事,自己适合什么样的工作,这时候的留学才是真正锦上添花的一笔.但是,毕业后的工作单位必须是知名外企,即便是像中石油这样的世界五百强企业,美国人也知之甚少,对留学申请带来不便.” 跨专业的工作申请同样没有给他带来机遇.由于美国的校园招聘与国内同步进行,这些在华企业都要求他回国参加笔试或者面试,“因为签证问题,我不得不放弃”.

“我不敢轻易回国.签证是一年签一次的,我的学时一年半.到第二年的时候,虽然我可以继续留在美国半年,但是中途回国后,需要重新签证.关键在于,因为我所学的是化工专业,涉及美国国土安全等敏感问题,所以签证的时候会比较麻烦,曾经有人两三个月就搞定了,但也有人经过两三年才成功签证的.签证一旦出现问题,我就无法毕业了.”

小李不断和在华企业沟通,提出在线笔试、视频面试等方案,“但公司不可能招聘一个从来没有面对面见过的员工,在招聘过程中,要求我必须回国一趟.当我还在纠结的时候,就错过了那些公司的笔试或者面试环节.”

文化融合难

“我最终选择回国找工作,并不是说在美国一定找不到工作,而是我在权衡后,更喜欢国内的生活.”小李强调.

“在美国读硕士的大多是1-2年的学时,我周围不少留学的同学都回国找工作了.不过,我也认识几个在美国找到工作的朋友.虽然情况各不相同,比如有的因为男朋友在美国读博,她就继续留在美国,但我觉得很重要的特质是,要融入美国人的社交圈.”

回想刚入学的情景,小李觉得相当有趣,“你可以在校园里看到,一个美国人周围有20多个中国人跟他聊天,但是这阵新鲜感过去之后,大概两三个月,就各自形成交际圈了,美国人和美国人玩,中国人和中国人玩,ABC(在美国出生的华裔)和ABC玩,韩国人、印度人也都是各归各玩.”


真正融入美国人圈子里玩的中国人极少,“那几个在美国找到工作的中国同学几乎都喜欢和美国人玩.平时喜欢参加各种各样的派对,甚至自己组织派对,和国内不一样,他们更加热情、开放,玩得更加疯狂.”与他们不同,小李“不喜欢这样的生活方式,也没有太多时间用于社交,一直忙着投简历”.

一年半的留学生涯,小李感觉与美国人总有距离.“尽管见面也会热情地拥抱,但是还能感受到自己和他们之间有段真空.”在美国,也没有中国那般的“室友情”.“每个人的生活轨迹都不一样,即便在一个屋檐下,也是各自在自己的房间里忙着自己的事.”

“在美国,你会看到有些中国人呆久了,就会去加入教会,而这些教会通常是中国人组织的.他们并不一定是宗教信徒,加入教会是为了充实精神世界,在周末的时候到教堂去,跟人交流,即便是无聊的八卦也强过愈发强烈的孤独感.”

“我曾经为美国一所中学的家长会做过翻译,那时候招翻译的数量上百.我正纳闷,怎么需要那么多翻译?后来发现,那所高中里,有一百多个中国学生,他们的家长大多在唐人街上班,来美国十多年也不会用英文简单交流,就像生活在二次元(幻想世界)里.”融入不了美国人的圈子里,小李不愿将就,毅然选择回国.

有意思的是,小李回国后很快就拿到两张offer(录取通知书).如今,他已经在一家知名外资公司入职.“留学是段有趣的经历,求职阶段更是收获颇丰,更了解自己以及这个社会,也成长了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