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把文写在丰收的大地上

点赞:17714 浏览:80252 近期更新时间:2024-04-12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12月22日,记者如约来到了河南农业大学农学院的“河南农大小麦育种中心”,对詹克慧博士进行了采访.谈话中,他详述了在育种工作中的亲身感受,并就目前河南省种业公司的现状和发展方向表明了他的看法.

记者:您好!詹博士,非常感谢您在百忙之中接受我们的采访,并祝您在新的一年里成果丰硕!

詹:谢谢!其实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又是育种人,能够接受专业期刊的专访很荣幸,同样也祝福你们在新的一年里把杂志办的更出色,为我省乃至全国种业的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记者:您培育出的小麦新品种“豫农202”被定为河南省2008年秋播和良种补贴主要推广品种,能谈谈您的育种经历和感受吗

詹:1987年我就考上了农大,成为小麦育种室创建人范濂教授的研究生,从此我就真正地走入了小麦育种的领域,不曾想一干就是22年.在这些年的辛勤耕耘中,我除了搞好教学工作外,就是一心扑到小麦育种这项事业上.

具体谈到感受,我想有以下几点:首先要勤奋.勤奋是一切成功的基础和前提,是引领一个人从低向高发展的必然.即使所谓的天才大多是在勤奋的汗水浇灌之下才能有所建树的.在20多年的育种经历中,我把所有能够利用的时间全部用于工作中去了.育种工作跟其他工作有所区别,你从事了这项工作就意味着你不能够自由支配时间,只要观察和记录的时间到了,你就要放下一切,全身心的投入进去,在如火的太阳下蹲在麦田里记录每一个数据,如是反复数百次、数千次、数万次,数十日、数百日、数千日,直到资料得以完善.

其次要能吃苦.育种是一项很艰苦的工作,既需要脑力劳动,又需要体力投入.无论严寒酷暑,即使为了一个品种的数据,你都要坚守在麦田,有时还要进行成百上千次的试验.如果不真正地热爱这项科技工作,一般人是很难坚持下去的.夏天高温37℃,还要坚持在一线做详细的数据记录和统计,没有一点吃苦精神绝对是不行的.

再次是要善于开动脑筋.只有勤奋和吃苦精神对于科研工作来说是远远不够的,在实际工作中我们不仅仅要有这些,还要对各种数据和情况作总结,找到规律性和普适性.要不断地转变观念,要具有前瞻性,要把汗水和智慧充分地结合在一起,并善于从中总结,正如“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得金”一样!

第四就是要有恒心.人贵有恒,恒久出新.搞育种工作绝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也许你投入了十年、二十年,却不一定能够出成绩.但是只要你研究的方向对头、方法不错,那么需要的就是坚持了.“坚持到底才能胜利”是很适合搞育种研究工作的,因为取得成绩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积累的过程.

第五就是要坚持创新.创新其实就是超越、就是升华、就是改变、就是质的飞跃,尤其是在科研工作中.小麦育种既是在继承的基础上进行提高,又是进行新一轮的创新.所以在实际工作中要大胆突破,要敢于向传统挑战,要有自己的“一家之言”,要勇于“钹尖”.只有这样,你才能突破自我,实现创新.

第六要善于抓住机遇.机遇和勤奋是一对孪生兄弟,是勤奋和汗水的创造,机遇从来都是给有充分准备的人.那些有智慧、有恒心、肯吃苦、敢突破常规的人才会得到垂青,重要的一方面就是要不怕挫折.干了一年又一年,年年都没有收获和回报,其实是很多科研工作者尤其是农作物育种者的真实写照,农作物育种的农业科研工作者体会更深.但即使如此,他们中许多人依然痴心不改、无怨无悔地去付出,因为科学研究总是在一定量的累积下才可能产生质的变化,才可能会出成果.科学研究其实就是在不断的挫折中前进的,正是因为有了多次的失败,其求索的道路才显得那么神秘,其结果才显得弥足珍贵.只有做好愈挫愈勇的准备的人,才会在科研的大道上越走越远!

记者:当前种业公司发展中哪些方面需要改进怎样才能使他们发展得更好呢

詹:在这方面我还没有深入地研究,我只能谈一下自己的看法.总的来说我省种业公司的发展数量和规模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但是如果纵向来看,其中还有很多不足.尤为突出的就是,在育种、创新方面,相当数量的公司存在着先天不足,他们对科研重视程度很不够,很多只是在经营,是一条腿走路,很大程度上受制于人.从长远来看,这是不利于种业公司发展的.要想使他们发展得更好,其一是加大科研、创新方面的投入;其二就是要强化营销工作、创新营销模式;其三是要加大怎么写作力度和技术推广.种子的销售,不像农资产品的销售,农资产品只要质量好,卖出去基本就完成了销售环节.可是种子却不是这样,它有整个季度甚至几个季度的生长时间,这之间适应区域、管理方法、种植时间、种植数量、灌溉技术、土壤肥力、病虫害防治、品种抗性、气候因素、自然灾害等方方面面的因素都会影响种子的生长和产量.农民要的就是结果,这个品种产量是不是高,是不是高抗、优质都是他们最关注的.如果种业公司能够把技术送到田间地头,那么,很多管理因素和自然灾害带来的影Ⅱ向是可以避免或者减少的.

他把文写在丰收的大地上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生物统计的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电大论文、函授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61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参考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任务书、论文小结 职称论文适用: 论文发表、职称评副高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参考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

记者:那么您对我省小麦育种的发展方向有何展望呢

詹:我个人认为,选育小麦品种要考虑的问题首先就是产量,其次是抗性,其三是品质.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产量能够带来丰厚的综合效益;抗性表现在多方面,能够高抗、多抗的品种将是未来农民喜欢购写种子的重要理由之一;而品质则表现在中、强筋方而,因为这也是小麦品质发展的方向.

记者:豫农202作为小麦品种的“新秀”,它的实际表现怎样在我省各地市种植情况如何

詹:2009年河南夏季种子信息发布会上,省种子管理站站长汤其林评价说:“‘豫农202’属半冬性早熟、多抗、广适、优质、高产,表现优异的品种”;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著名小麦育种专家

詹克慧(左一)陪同副省长刘满仓(前排)

和农业厅厅长朱孟洲(右一)在田间视察李振声院士2005年5月20日在考察河南农大科技示范园区时,称赞道:“这个品种利索、无效分蘖少、株型结构合理、抗病性好,是一个非常理想的品种类型.”著名小麦育种家郑天存研究员说:“‘豫农202’综合性状优良,灌浆性非常好,籽粒饱满、丰产性突出,一定要好好推广!”目前,“豫农202”种植面积遍布平顶山、周口、商丘、开封、许昌、焦作、新乡等十几个地市,亩产大都在500~650千克之间,深受广大农民的信任和喜爱.

由于时间问题,我们结束了对詹博士的采访.走出农大校门,冬日的阳光豪不吝啬地撒向大地,短短几十分钟的谈话情景仍萦绕在脑海,尤其是他所说的那句话――“取得这样的成绩,我感到很欣慰,同时也感到压力更大,因为要为广大农民培育更好更新的品种是我们育种人义不容辞的责任!”让我深深感受到一个农业科研工作者的敬业精神和崇高情怀.


链接

詹克慧,男,1964年生,河南商城人,博士、副教授,作物遗传育种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1983年考入河南农业大学,先后获得农学学士及作物遗传育种专业硕士和博士学位,1990年留校工作至今.主要从事生物统计教学和小麦遗传育种和杂交小麦研究工作.主要课程有本科生的《田间试验与统计方法》和《生物统计学》以及研究生的《高级生物统计》.先后主持和承担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国家跨越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转基因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河南省科技攻关等10多项科研课题,选育出小麦新品种4个,主持选育的半冬性优质多抗超高产小麦新品种豫农202于2007年通过河南省审定,已成为河南省2008年秋播和良种补贴主要推广品种.获得省级科研成果6项,其中二等奖3项,在《作物学报》《农业生物枝术学报》《农家参谋种业大观》《中国种业》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40多篇,出版著作6部,培养硕士研究生9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