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模式编织人才摇篮梦

点赞:5012 浏览:18145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06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世界各国之间的竞争最终归结为科学技术的竞争,而科学技术的竞争最终体现在人才的素质与质量上.掌握坚实的专业知识并且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逐步成为科技竞争的中坚力量.

传统教育模式为受教育者奠定了坚实的专业基础,但也造成了受教育者在创新意识上的缺乏.创新教育是对传统教育的完善和挑战,所以,如何解决创新能力培养与基础教育的矛盾成为当前教育的重要课题,如何使受教育者既有坚实的基础知识,又有创新的能力,是创新教育理论研究的主要内容.

在传统教育观念中,评价一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多偏向于他掌握了多少知识,考试成绩怎么样.而创新教育则要求教师不仅要重视学生的能力和水平是否提高,综合素质有没有提升,更要注重学生是否具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新模式编织人才摇篮梦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创新教育的论文范文集 大学生适用: 专升本论文、专升本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57 写作解决问题: 如何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任务书、论文总结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目录、职称评副高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如何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最新题目

著名教育学家北大教授赵钰琳曾对北大学生做过一次调查,发现北大有一部分学生更愿意在国外留学或工作,并且大部分集中在美国.

在我国第一批公派出国的学生中有一个来自福建的男孩,他在美国发展得非常好.当时美国研究所招聘一名首席研究员,他从上千个中外学生中脱颖而出.回国后在给北大、福大和兰州大学所作的报告中他提出一个事实:国外学生的知识储备并不太多,但是发明创造比较多,中国学生学习虽然勤奋刻苦,但相对来说发明创造却要少很多.

这表明中国教育存在着“两强两弱”的现象.“两强”即基础知识扎实和考试能力强――中国学生应对考试是训练有素的,北大的学生进入哈佛大学可以直接免考.但由此也产生了两个弱项: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较弱.

著名教育家朱棣文在香港中文大学演讲时曾说,中国学校过分强调书本知识的学习和书面的应试能力,而对学生创新精神的重视则显得明显不足.物理学家杨振宁说过,中国留学生的学习成绩往往比美国的学生要好得多,然而,十年以后,科研成果却比美国学生少得多.原因在于美国的学生思想活跃,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强.由此可见,培养人才最重要的是培养其创造能力.

在美国有这么一个引人深思的故事.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的一个学生,13岁进大学,17岁毕业,因为他的外语和数学成绩比较好,到美国留学后他一面读研究生,一面教美国的大学生.但十年之后,他仍在那里教书,而他教的学生已经有重大发明成果了.神童没有成为神,原因何在?就在于他缺乏创造能力.

然而,中国学生并非天生就缺乏创造力.以美国斯坦福大学所做的实验为例,美国惠普公司提供实验经费,共派了五个博士、硕士来到北大附中,对十个学生进行新的网络技术传授,让学生在四周时间里学习网络知识并进行设计.

实验结束后,惠普公司总裁亲自到北京来看结果.这十个学生展示出来的成果让他觉得惊讶!他认为中国的学生非常聪明,甚至超过了他们的教师.

事后在座谈会上,学生们认为这一个月的学习模式是和传统教育不一样的.国内惯用的教学方法是老师先把问题讲清楚,让学生练,而美国大学的方法则截然相反.他们让学生结合实际、带着任务来学习,教学则把讲和动手结合在一起,一面教,一面让学生在网上操作.十个学生分成五个小组,在任务明确后,自己收集资料、处理信息,然后和教师讨论,最后把自己的最佳构想放进去,就形成了很好的网络设计.

由此可见,美国的教学方式把教和学的关系处理得比较科学.它不是简单地教你学,而是把教和学都看得很重要,是一种结合实际、动手操作的新的教学模式.

联系哈佛大学的例子,哈佛商学院虽然实行两年制,但它培养了世界五百强企业2/3的总裁.哈佛培养的学生为什么那么优秀?因为它是以案例教学为主.实际问题都是错综复杂的,哈佛采用的这样一种案例教学模式让每个毕业生都有当经理的能力.


教育是柄双刃剑,好的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但是,教育也可以压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阻碍个性的发展.

构建新型教育模式,在重视传授知识的同时要重视能力的培养.

国外教育也有两面性,我们应取长补短吸收先进的教育理念.

国外教育是分层次的,并不是所有的学校都忽视基础知识.有的学校培养学生当工人,但有的学校(如美国的96所优质学校,相当于我国的示范高中)从校长的选择到教师的筛选以及学校的教学设施质量等要求都很高.

美国教育中存在一种思想:美国是超级大国,是世界领袖,培养的学生也应该是各行各业的领袖.为了做到这一点,首先是师资队伍建设水平要高.美国学校很重视中学教师中博士和硕士的比例,一般公立学校50%左右是博士或者硕士,优质学校则基本上都是博士或者是硕士.比如,被认为是美国第一中学的菲力浦中学,就是美国前任总统小布什的母校,老布什、肯尼迪也是这个学校毕业的,该校共培养了6位总统.

在课程设置上,国外很重视人文知识的传授.在美国,没有体育课,每个学生都是通过参加俱乐部得到训练.他们上课无固定教室,同班可以不同级,实行跑班制.北大附中深圳分校就实行这种模式,没有固定教室,都是专用的学科教室,如语文教室、数学教室、历史教室等.

西方学校课堂气氛活跃,相互讨论,教师不讲明标准答案,鼓励新奇、有趣、多层次的见解,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始终把激励学生的创造力作为教育的重要目标.

美国人还有一个观点,认为基础性的知识虽然要记,但不能记得太多,把脑袋都占用了,可以依靠计算机来解决,人脑应该大量用于开发活的知识,进行创造性思维训练.他们特别强调每个学生都要参加课题、小论文这样的训练.

当然,他们有一个好的外部条件――升学管道重能力而不是重分数.比如能不能被哈佛这样的大学录取,除了具备必要的素质,关键在于你能否现场充分展示能力等.

这样一种全面衡量学生的录取制度,有利于中学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向大学输送开拓性、复合型人才.这样一个从教师、课程设置、教学到招生的制度应该给我们很大的启示.

作为一种崭新的教育理念,创新教育是在创新型学校环境中,由创新型教师通过创新型教学方法培养出具备创新素质学生的过程.

1. 构建创新型学校环境

创新教育代表着一种先进的学校文化.虽然学校文化的外延较宽,且以师生价值观为核心,但学校环境作为这种价值观的载体,无疑是构成学校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创新型的学校环境是培养和造就创造性人才的条件和土壤.

创新型的学校环境包括对个体创新素质培养产生积极影响的各种学校因素,包括校长、学校管理、校园环境、文化景观、教学评估及班级气氛等.

一个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会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在此环境下的教育也必然能够取得预期的成果.同样,在一个以创新思维为主导的校园文化体系中,学生的思维模式也会不知不觉受影响,让学生终身受益.

2. 培养创新型教师

教师若没有创造力,就难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教师创造性的思维可以直接引导学生对所学的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与以往的填鸭式教学相比,教学效果不可同日而语.

创新教育体现在课堂教学中,关键在于通过启发知识来启发创新.创新教学方法有利于使学生从传统的维持性学习走向自主创新性学习,最终帮助学生提高创新素质.

3. 探索创新型教学方法

创新型的教学方法是实践创新教育的保障.从实践层面上看,推进创新教育的过程就是进行教育自身改革和创新的过程,教育创新既是进行创新教育的前提,也是同创新教育相伴随的一个过程.因此,从创新教育走向教育创新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教学方法的发展与时代的需求共同进步,每一次教学方法的改进都是一个教育创新的过程.创新教育理念的提出为教学方法改革提出了新的方向,创新型的教育方法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作为最终目标.所以在教学方法上要突破传统思维的束缚,探索出实施创新型教育的基本途径,最终使学校成为创新型人才的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