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工文发表期刊深圳市,高工文发表期刊2016年

点赞:26839 浏览:120506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01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厦 门 大 学

硕 士 研 究 生 培 养 方 案

(报表)

一级学科名称 生物学

专业名称 水生生物学

专业代码 071004

厦门大学研究生院制表

填表日期:2007年3月16日

主要研究方向

序号研究方向名称主要研究内容,特色与意义研究生导师

(博导注明)1海洋硅藻学

研究海洋硅藻与浮游植物的分类学,生态学,生理生化与分子生物学,研究微型硅藻和赤潮藻的多样性,研究显微图像自动识别系统,细胞芯片技术在海洋微藻检测中的应用,探索浮游植物在渔业,水产,环保,地质和药物等方面的应用和开发.高亚辉教授(博导)

彭兴跃副教授

梁君荣讲师

陈长平讲师 2微藻分子生物学

克隆海洋微藻等水生生物的特异基因,探讨它们的转基因利用前景,以分子生物学手段建立微藻的分子分类系统,研究赤潮藻的分子鉴定,检测技术以及赤潮发生的分子机理,研究微藻重要生命活动的分子机理,研究微藻单细胞实验技术及其在微藻分子生物学中的应用.高亚辉教授(博导)


刘广发教授

高工文发表期刊深圳市,高工文发表期刊2016年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生物学类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学士学位论文、学士学位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35 写作解决问题: 如何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结论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发表、职称评中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如何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最新题目

刘仁海副教授

周克夫副教授

彭兴跃副教授

章 军副教授

徐 虹副教授

梁君荣讲师3资源水生生物学研究水生动植物和微生物的多样性,生态学,地理分布,资源利用与保护,重要水生生物(食用,药用)的养殖,疾病防治及生物活性物质的开发利用,研究水生生物相互作用机理与应用,探讨微藻生产生物质油的开发潜力.

刘广发教授

郑天凌教授(博导)

丁振华教授

高亚辉教授(博导)

陈长平讲师注:本表不够可加页.

培养目标,学习年限及学分要求

培养目标:(本表可不填政治标准)

通过3年的学习,培养学生具有热爱祖国和人民的道德素养,严谨求实的治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掌握本学科扎实的理论基础,系统的专业知识和熟练的实验技能,较熟练地掌握一门外语和电脑应用能力,身体健康,成为能从事本学科科学研究,高校教学和专门技术工作的高级人才.学习年限:

学制2-3年,学习年限2-5年.学习年限特殊情况由导师或学生提出,学院学位分委员会讨论决定并报研究生院最后审定.

学分要求:

共 ≥32 学分

其中 公共学位: ≥8 学分

专业学位: ≥12 学分

选修: ≥8 学分(包括综合训练4学分)

其它培养环节:教学实践2学分,学术讨论2学分

序号课程编码课 程 名 称课程

类型学分开课

学期周学时/

总学时是否双

语教学任课教师

(职称)生命科学研究进展学位414/64否学院统一安排高级植物学学位414/64否李振基教授

郑海雷教授

王文卿副教授

刘秀熙 高工动物学研究学位414/64否王重刚教授等,罗大民教授等分子细胞生物学学位414/64否李祺福教授高级生物化学学位414/64否陈清西教授高级生态学学位414/64否王文卿副教授,李振基教授,林益明教授高级微生物学学位414/64否郑天凌教授等微藻生物技术进展选修222/40否刘广发(教授)等高级水生生物学选修212/40否梁君荣(讲师)等综合训练选修43,480否各研究方向指导老师教学实践必修培养环节23120否各研究方向指导老师 三,课程设置(不包括公共学位课)

Courses in Master Student Programme

N0.Serial No.The Title of CoursesThe Type of courses*CreditSemester**Total Class HoursBilingual

Teaching

courseTeacher/ Title1Progresses in Life SciencesR.C.4A4/64 2Advanced BotanyR.C.4A4/64Li Zhengji Prof Zheng Hailei Prof

Wang Wenqin Associate Prof

Liu Xiuxi

Associate Prof3Zoology ResearchR.C.4A4/64Wang Chonggang(Prof.)

Luo Damin(Prof.), et al.4Molecular &, Cellular BiologyR.A4/64Li Qifu5Advanced BiochemistryR.C.4A4/64Chen Qingxi (Professor)6Advanced EcologyR.C.4A4/64Wang Wenqin Associate Prof

7Advanced MicrologyR.C.4A4/64Zheng Tianling/Prof.Biotechnology of MicroalgaeO.C2S2/40noLiu Guangfa et alAdvanced HydrobiologyO.C.2A2/40noLiang Junrong et alMultiple training of research skillsO.C.43,480SupervisorTeaching practiceR.C.23120Supervisor

课程内容纲要

课程编码: 开课学期:2 周学时/总学时:2/32 学分:2

课程名称: 微藻生物技术

英文名称:Biotechnology of Microalgae

教学方式:课堂讲授,讨论 考试方式: 综述论文内容提要:

本课程主要介绍微藻资源的多样性,微藻在环境,水产,保健食品,药物,能源,化工等领域中的应用价值与开发利用情况,微藻研究和开发中重要的生物技术等,为微藻的研究和开发利用奠定基础.教材:

1.陈峰,姜悦主编,1999.《微藻生物技术》, 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348页

2.Borowitzka M A et al. 1988. Micro-algal biotechnology.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477参考书:

王素娟等,《海藻生物技术》,1994.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刘永定,范晓,胡征宇主编,2001.《中国藻类学研究》,武汉,武汉出版社,272页.

纪明侯,1997.海藻化学. 北京,科学出版社.

齐雨藻等着,2003.中国沿海赤潮.北京,科学出版社,348页.

张士璀,范晓,马军英主编,1998.海洋生物技术原理和应用.北京,海洋出版社, 282页.

张朝晖,蔡宝昌等,2003.海洋药物研究与开发.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310页.

Wiessner W, Schnepf E, Starr RC, 1995. Algae, environment and human affairs. Bristol: Biopress Limited. 1-258.

Lembi CA and Waaland JR, 1990. Algae and human affair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590pp..

Cohen Z, 1999. Chemicals from microalgae. London: Taylor &, Francis Ltd. 1-419.

Becker EW, 1994. Microlagae: biotechnology and microbiology.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293

Cresswell R C et al. 1989. Algal and cyanobacterial biotechnology. Longman Scientific. London, 341

课程内容纲要

课程编码: 开课学期:1 周学时/总学时:2/32 学分:2

课程名称: 高级水生生物学

英文名称:Advanced Hydrobiology

教学方式:课堂讲授 考试方式: 笔试内容提要:

水环境和海洋环境/生态系统的简介

水生生物的生态类群:浮游生物/游泳生物/底栖生物

水生生物各生物类群介绍:

水微生物及其生态

浮游植物: 各门植物(藻类)的介绍/海洋微型生物食物环

浮游动物: 各门动物的介绍/生态适应机制

底栖动物: 各门动物的介绍/生态适应机制

水生生物群落中的种间关系

5. 海洋的主要生态系统类群及其生物

6. 水生生物多样性与资源保护教材:

刘健康主编.1999.高级水生生物学.北京:科学出版社参考书:

梁象秋,方纪祖,杨和荃编着. 1996.水生生物学(形态和分类).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沈国英,施并章编着.1996.海洋生态学.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

Lalli, C.M. &, Parsons, T.R.着,张志南,周红等译.2000.生物海洋学导论.青岛: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

Graham, L.E. &, Wilcox, L.W. 2000. Algae. London:Prentice-Hall Int.

Lee R. E.1999.Phycology, 3rd edition, United Kingdom,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四,社会实践环节的基本要求

对学生社会实践的要求:(时间,具体形式,内容,及考核方式等)

每位硕士生都要参加一定量的理论或实验课教学实践,由负责教学实践的教师根据该生的能力和表现评定成绩.

在导师的指导下从第三学期开始进入学位论文的研究工作.

鼓励,支持研究生参加各种专业学术交流活动.

五,科研能力与学位论文的基本要求

科研能力的基本要求:(列出可证明其科研能力与水平的检验标志)

研一阶段时要求学生参加本方向的各种研讨会,初步了解本方向的研究动态.学习基本实验技能和实验方法,学会文献检索.

研二阶段要求学生掌握本专业的实验技能和实验方法,参与实验设计,在导师的指导下做好硕士论文开题报告并开始硕士论文的研究工作.

研三阶段时,要求学生能如期完成硕士论文实验,撰写毕业论文并进行答辩.

研究生经过三年的学习后,从文献查阅,选题,所采用实验技术路线,实验操作,到论文撰写,答辩,文章发表等全过程进行系统训练,使培养的硕士生具有一定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位论文的基本要求:(包括对开题报告,期中论文检查,学位论文的学术水平,创造性成果等方面的要求)

硕士生一般应在第三学期末之前在导师指导下确定研究课题并向导师组作开题报告,听取意见并修订实验方案.

硕士生学位论文应包括本方向研究动态的详细综述.

硕士生在学位论文答辩前至少应在核心期刊上发表一篇论文.

硕士生所有原始实验记录材料,数据和图片等资料离校前都应交导师保存.未经导师允许不得擅自发表实验结果.

学位论文要强调创新,质量应达到研究生院规定的要求.

论文评阅及答辩程序按研究生院有关规定进行.

注:本表不够可加页.

六,

其它说明:

本院本科生课程面向研究生开放,鼓励有兴趣的研究生修读学院有关本科课程.

所在院(系,所,中心)意见:

负责人(签名):

年 月 日学位评定分委会验收意见:

负责人(签名):

年 月 日研究生院审核意见:

院长(签名)

年 月 日

-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