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辩证统一

点赞:28970 浏览:132258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11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分析研究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问题是推进马克思中国化必然要面临的重要和首要问题,是学者们长期以来孜孜不倦不断探索研究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本文在对二者相关内涵及外延进行概述梳理的基础上,对二者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进行了分析探讨.

关 键 词 :马克思主义,中国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辩证统一

[中图分类号]:A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5)-08--02

引言

凝结着中华民族智慧结晶的中国传统文化经过了悠远的历史传承,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些传统文化早已融入到中华儿女的血液和骨髓当中,成为影响和制约中华民族传承、发展与崛起壮大的隐性和重要因素.马克思主义是关于人类发展规律的学说,其对于人类社会――不管是对资本主义社会还是对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有着重要指导作用和借鉴意义,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和对马克思主义的借鉴是中国社会逐步向共产主义社会发展重要推动力和理论基础.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辩证统一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马克思主义的论文范文素材 大学生适用: 高校毕业论文、在职研究生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70 写作解决问题: 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提纲、论文前言 职称论文适用: 论文发表、高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怎么撰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免费选题

2014年是五四运动95周年.时至今日,我们依旧不能否认五四运动在中国社会主义进程中的重要作用,而是更加坚定地认同.五四运动是一场东西方两种具有不同风格和立场的文化意识形态的相互碰撞与交锋,在这场碰撞与交锋中,中国传统文化受到西方主流社会思潮的冲击、批判及反思,西方社会思潮中的科学合理的学说理论得到引进、辨析和创新,马克思主义也正是在这个时候开始传入中国,并得以广为传播.在此之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并逐步开始与中国传统文化想融合,但二者融合的过程并不是极为顺利的,而是有着重重阻碍和波折,正是这些阻碍和波折差点使得中国革命及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失败,幸而,不管是中国革命还是马克思主义都具有极强的生命力和战斗力,经过我国先进知识分子不断的磨合与探索,终于取得了创造性的突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科学论断诞生,这是以同志为代表的中国人经过长时间的实践检验创造性地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的产物,三者相结合并不是把三者进行简单的相加,而是让三者相互补充再创新,以与中国实际相适应,指导中国革命实践,极具创新性.这也就决定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中国社会的国情变化而不断变化发展的,它是一个动态的、不断变化发展的过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出以后,为了更加契合中国实际,为中国社会主义道路提供理论基础和依据,中国人在实践中不断创新探索,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中国人对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进行不断探索的同时,学界逐步把研究视角转入并不断进行理论探讨和研究,这也使得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一直以来都是学界研究的重点和热点问题.相对应的,理清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问题研究也就迫在眉睫和成为必须要进行研究的问题,因为只有把二者关系梳理的更为清晰和透彻,才能在此基础上更好地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行深入研究.


一、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关概述

对于马克思主义的概念及外延可从狭义和广义两方面来理解,从狭义角度讲,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创立的学说,是完整的科学思想理论体系①.从广义角度讲,马克思主义还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即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②.狭义的马克思主义是本文研究得以进行的基础.马克思主义是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并有助于人类解放和发展的学说,是近代世界意识形态领域关于思想解放的重要精神财富.从马克思主义创立至今,马克思主义受到了来自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古典哲学等各种国家、社会及意识形态领域各样各方面的刺激、压力和阻挠,但其都经受住了考验,顽强地承受并不断顺应时代变化创新发展,展现出了顽强的生命力和发展势头,这主要与其具有的科学性、普适性、实践性、开放性③等特点是分不开的.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五千年勤劳智慧的结晶和留给中华儿女厚重的精神宝藏,在中国传统文化悠远发展的历史期间,其经受住了西方社会思潮、和平演变以及来自中国内部的重重考验,显示出顽强的生命力和延续力.“所谓传统文化,从广义的范围讲,是指一个民族千百年的历代祖先为了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根据现实所能的条件所创造、改造、享受、继承的物质的、制度的、精神的各种事物的总称,从狭义的范围来讲,它是指一个民族在千百年的历史中所形成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范围、理想人格、审美情趣等精神成果的总称.④”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世界文化发展史上一种从未间断传承的文化形态,其在悠远的传承与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包容性、开放性、同化力等特点.

二、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辩证性

马克思主义是一种外来文化这是基于中国传统文化这种中国本土文化而言的.这种外来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冲击无疑是巨大的,其中许多观念都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观念相背离,颠覆着中国人民原有的思想认知.冲击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外来文化马克思主义想要在中国文化这片土地上开拓出一片天地、占有一席之地、展现出自身的魅力,无疑是有着巨大的难度和挑战,这种行为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刺激和挑衅.基于此种情况,中国传统文化对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进行抵制和排斥也就成为必然趋势.

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引发了中国先进知识分子思想革命,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开始不断碰撞,擦出火花.当时的先进知识分子为传播马克思主义,动摇和打破中国人传统思想模式和桎,开始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先进的、优秀的思想观念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批判和抨击,为传统文化现代化披荆斩棘、清除障碍.在这一时期,要数陈独秀和李大钊做出的贡献和努力最为巨大,他们作为中国最早接受和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先行者,对马克思主义的了解和理解都极为深刻,他们依次对中国传统文化中极为不合理的地方进行了批判.还有许多马克思主义传播者认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不可能并存,二者只能有一方存在,彻底否定中国传统文化而支持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传播者大范围地传播马克思主义和抨击中国传统文化,使得深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的思想固化者、保守主义者们倍感恐慌,他们把马克思主义及比喻为洪水猛兽,采取了一切措施和手段对其进行抵制.掀起了以提倡尊孔读经,搞复古主义为理由的中国传统文化阵地保卫战,坚决对马克思主义进行抵制,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设置了层层障碍,进一步深化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的矛盾.

三、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统一性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统一性就表现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机结合,其结晶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二者共同致力于构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二者内容上的相通性.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外来文化,能在中国得到广泛传播并被大多数人接受,并逐渐在中国意识形态领域有了一席之地甚至占据主导地位,根本原因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二者在内容上互通,而这种互通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不断发展创新进步的基础.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二者精神上的一致性.文化精神是一个民族文化得以立足的基础,得以延续和传承的脉络及主线,不同民族在文化精神上有着不同,但却存在相似或是一致性的可能,只有文化精神相似或是一致的文化之间才可能融合、发展、创新及延伸出新的文化精神,这正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有机结合的关键,也就是说,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之间存在着相似或是一致性才使得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得以诞生并不断发展完善.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务实、革新、民本及和谐与马克思主义精神中的实事求是、变化发展、群众观点和共产主义都是相似的,这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能够不断融合发展的关键.

马克思主义对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要求中国文化也要进行现代化,二者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一体.中国文化的现代化归根到底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毕竟中国传统文化在中国文化中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这也使得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问题得以产生.而要让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以适应中国经济现代化发展的要求,中国传统文化必然面临着一个深刻变革、更新发展的转变过程,马克思主义的注入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变革、更新发展提供了契机和活力,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二者的不断融合、借鉴,让中国传统文化具备了马克思主义所独有的与时俱进等优秀特点,成功实现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的转化以适应中国经济社会现代化.

中国传统文化丰富马克思主义内涵,使马克思中国化进程不断加快.作为外来文化的马克思主义要想在中国意识文化领域占有一席之地就必须依靠中国传统文化这片原有土壤.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理论形态,是空洞的构架,而中国传统文化是具体的实实在在存在的客观实物.马克思主义要想在中国不断完善并指导中国社会实践就必须需要中国传统文化对其理论构架进行填补、完善、丰富,只有这样才能展现出马克思主义新的生命力和普适性等特点,才能被中国人民乃至世界人民广泛接受和认同,才能加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

结语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动态的不断发展的过程,其需要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以中国具体国情为基点、以融合中国传统文化为手段、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实现共产主义社会为目标不断探索发展、总结概括.当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并不是一个人或是一个组织就能完成和实现的,是需要中国人民共同努力探索创新的,而这种探索创新需要建立在正确理解二者对立统一辩证关系的基础之上,我们既要清醒的认识到二者相互排斥、相互抵制的一面,同时要更加注重二者相互促进、相互有机结合的一面,要注意“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要注意“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切忌全盘接受或是全盘否定,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推进和创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以使得其更好地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

注释:

[1]张敏.《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硕士论文].北京.党校.2009

[2]张敏.《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硕士论文].北京.党校.2009

[3]张敏.《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硕士论文].北京.党校.2009

[4]祝黄河:《发展――社会与人》[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4 年版,第 217-218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