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华留学生交际顾虑的性

点赞:20317 浏览:93121 近期更新时间:2024-04-04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来华留学生作为逐渐壮大的群体正受到学术界的关注.因为有着不同文化背景,他们在交际过程中会遇到种种顾虑.本文以在江西师大学习的留学生文研究对象,分析了来华留学生在学习、生活等方面遇到交际顾虑以及抑制产生的原因.同时提出了留学生跨文化适应的解决策略.

【关 键 词 】来华留学生;交际顾虑;跨文化适应

留学生作为迅速壮大的群体,越来越受到学术界的普遍关注.在语言的交际活动中,具有相同文化背景的同民族人,很难察觉到相互交际方式的差异.然而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跨文化交际时,就会因不同的价值观和行为模式而敏锐地感到差异所在.Mendenhall 和Oddou(1985) 认为跨文化适应有情感、行为和认知三个成分,情感成分是旅居者的心理幸福感,行为成分是旅居者与当地文化相互作用的情况,认知成分是旅居者对当地文化的态度以及对当地价值观的接受程度.

留学生作为在中国出现的一类“特殊人群”,其数量的增加给我国带来的挑战不仅是教育体制和管理模式上的,而且要解决他们各方面的问题,包括学习、生活、情感等各个方面.因此留学生的跨文化适应状况不仅影响到本人,关系到他们学业的成败,而且会影响到留学生回国后对东道国的评价,影响我国在国际上的形象.所以,对来华留学生跨文化适应问题进行研究是现实之需,同时对发展我国的留学生教育,促进国际化融合也有重要意义.

来华留学生交际顾虑的性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留学生的论文范文资料 大学生适用: 专升本论文、硕士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20 写作解决问题: 本科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目录 职称论文适用: 杂志投稿、初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本科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

在实证研究中学者们发现,留学生在跨文化背景下要经历文化冲击(狄斯马,2004)、文化休克(刘莎莉,2008)、文化适应压力(龚晓梅,2010)、人际交往适应(杨军红,2005)等多重变化.美国著名语言学家布朗(H. Douglas Brown)指出:“文化休克是在第二种文化中学习第二种语言的人所遇到的普遍问题.文化休克时指轻微的烦躁,甚至心理上极度惊恐和慌乱的表现.文化休克反映在第二种语言学习者情绪上的变化为感到疏远、气恼、敌视、犹豫不决、情绪沮丧、心情沉闷、悲伤孤独、思乡,甚至浑身不适.处于文化休克下的人对新的环境采取的是反感的态度.时而怨恨别人对他不理解,时而又充满了自我伤感.”遭遇文化休克的外国留学生往往会选择回避与中国人交流,在校内组织自己母语的小团体,出门便依赖自己国家的高年级学生,快去快回,只办事不认人.

笔者以江西师范大学共129位来自亚洲、非洲美洲和欧洲的学生为研究对象,就他们在中国留学中的所遇到的交际顾虑进行问卷调查.笔者结合问卷调查结果,试图分析来华留学生在学习、生活等方面遇到交际顾虑以及抑制产生的原因及其解决策略.

一、思维与语言的差异导致语言交流障碍

思维方式以及语言文字的巨大差异导致在来华留学生中存在不同程度的语言交流障碍.美国语言学学者Robert Kaplan 在研究了不同国籍的学生的写作后,认为他们的思维模式是不同的:母语为英语的学生喜欢直来直去,用论据论证论点;拉丁语系也就是法语和西班牙语系的学生喜欢在论述过程中穿插与主题毫无关联的句子;俄语系的学生的文章往往包括一系列猜想式平等语言结构和一些从属结构,而且其中至少一半与主题无关.闪米特语系,也就是阿拉伯语和希伯来语的同学,特别偏爱平行结构,阿拉伯语惯用排比句、喜好铺陈.古兰经就是如此.韩国人的思维方式是螺旋式的,喜欢间接思维,回答问题不直接,更多论述不是什么,而非是什么.他用下面的图表表示几种不同的模式.

Satoshi Ishii(1988)把美国人的思维模式比作“桥式”.讲话人组织思想的方式是为了明白直接地把自己意思传达给对方,犹如一座桥,听话人只要从桥这头走到桥另一头就把意思弄清楚了.他把日本人的思维比作“垫脚石式”.讲话人不把自己的意思直接地表示出来,而是采取迂回、隐含的方法,犹如在水中投下一块一块的垫脚石,使读者(听话人)借助于“垫脚石”悟出作者的意思.

我国著名学者吕叔湘(1985)指出:“世界上的文字,可以分成三类:一类是音素文字,一个字母代表一个因素(音位),英语、法语、俄语、保加利亚语都是音素文字.第二类是音节文字,一个字母代表一个音节,就是辅音和元音的结合体.日语的字母、阿拉伯的字母都属于这一类.第三类文字是语素文字,它的单位是字,不是字母,字是有意义的.汉字就是这种文字的代表,也就是唯一的代表.汉字以外的文字都只是形和音地结合,只有汉字是形、音、义三结合.

不同的思维习惯以及语言的差异导致留学生,特别的是来自非汉字文化圈的欧美、非洲学生,对于汉语的学习和使用都比较困难.根据笔者对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至2012年三年在读129名留学生进行调查发现:90%的受访学生都存在汉语的学习困难并产生了学习焦虑和交际顾虑.但是来自不同文化背景和母语的学生的汉语学习难点也不同.80%的来自马达加斯加的留学生认为“汉语中汉字难学,数量多,结构复杂”;相比之下,54%的印尼学生,40%的日、韩留学生存在类似的问题;63%的日、韩学生反映汉语学习的困难在于形、义的混同,导致在使用汉语进行沟通时,词不达意,引起误会.由此可见,来自汉字文化圈的日本、韩国学习者与从文化心理习惯上对汉文化有认同感的东南亚学习者,从语系、文字类型、文化类别上完全区别于汉语的非洲学习者对汉语学习的适应存在差异.文化认同感越强的学习者汉语学习困难越小,遇到的交际困难相比较少.所以要做到顺利地交际,只掌握语言结构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在掌握语音、语法、词汇的基础上熟悉和掌握语用规则(讲话规则)才能正确地交流思想,否则难免会造成各种误会,甚至使交际发生障碍,无法进行下去.

二、教育体系和课堂文化的差异导致课堂交际顾虑

以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学习者可分为三个年龄层次:第一层次是13岁以下的儿童层,

第二层次是13-25岁之间的青年层,第三层次是25岁以上的成年层.大部分来华留学生处于第二年龄层.以江西师范大学为例,在受访的129名留学生中,95%的学生年龄是17-24岁,他们大都在本国完成了基础和初等教育,他们对知识的认知、习得已经形成了自己的风格,但是由于中国的课堂文化与许多国家存在较大差异,许多来自其他不同国家背景的留学生表现出了对课堂一时无法适应. 首先,对课堂环境不适应.众多研究表明,学生在认知和情感方面的学习成果,与他们的课堂环境感知显著相关(Fraser,1998;Dorman,2001;Lisa et.al.2010).各个国家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上存在巨大差异,导致学校的教学条件存在差异.西方国家的外语教学通常是在专门的语言课教室,配有必要的试听教具,课程中以视听等多种方式给学生呈现有关目的语国家的文化背景资料,轻便的桌椅可根据教学活动随意移动,有利于学生之间、学生和老师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在中国目前,留学生上课的教室就是普通教室,固定的桌椅、缺少视听设备,授课模式单一,老师讲,学生听.老师更加重视完成教学计划上规定的内容,学生必须自觉地完成老师课上布置的作业才能真正消化课堂上的教学内容.对于课堂环境的不适应,在不同地区的学生身上表现有所不同.在129名受访的留学生中,表示“教室设备单一,对汉语及汉语文化的学习带来负面影响”63%的是欧美学生;只有37%的学生来自非洲马达加斯加和印尼.

其次,对授课模式不适应.课堂环境与学生的学习过程有密切的关系.课堂环境感知对学生课堂参与、动机性行为、注意分配、学习方法选取等方面均有影响.Anderson等(2004)的研究显示,课堂环境的五个维度(竞争、有次序、规则清晰、教师领导、凝聚力)与学生的课堂参与、学习投入和完成学习认为三类动机行为显著相关.国外在语言课堂上较常用“交际法”,即把自己看作课堂教学的促进者,而不是领导或是权威,多以实践为主,并让学生去解决真实生活情境中会出现的种种情况和问题,学生也不习惯依赖和等待老师.学生出现错误时,老师多采用不干涉态度,他们认为过分纠错易挫伤学生参与的积极性.Ryan等(1988)的研究发现:在教师提供较多情感与学习支持的课堂上,学生有更多“寻求帮助”的行为.Patrick等(2007)的研究认为,良好的课堂环境感知有助于促进学习动机和课堂参与.

在中国教学模式基本上是以教师为主,老师教,学生模仿老师, 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中心确认了教师的权威地位,学生处于被动或服从地位.学生多等老师提问,极少主动提问或插话,“师徒关系”在一定程度上普遍存在,所以在课堂上中国教师在讲台上讲得热情洋溢,很多留学生在下面一脸无聊又无奈的样子.问卷调查结果反映,59.7%的留学生认为课堂枯燥.老师课上的一些做法常常让他们感到无所适从,从而对汉语学习产生焦虑;54%的受访留学生不适应中国传统的师生关系,在与老师课堂上的沟通出现焦虑,担心出错而回避“交际”.

三、留学生跨文化适应的解决策略

跨文化交际指的是来自(两个或多个)不同文化的个人之间的交际,由于文化背景不同,

跨文化交际容易导致冲突.留学生作为积极的文化学习者,他们的跨文化适应关系到中国文化在世界范围的传播和交流,所以我们要采用积极的跨文化交际培训的理论模式,帮助来华留学生减少文化休克,降低交际顾虑,尽快适应中国文化,顺利完成在中国的学习.

首先,要重视课堂培训模式,即在学校开设于跨文化交际相关的课程加强学生对文化差异和跨文化交际的理解.这种模式应作为大学留学生跨文化能力训练的最普遍模式.通过对文化、价值观、民族、地理或者是一个特定文化习惯的认知、理解,留学生可以更有效地适应文化差异,减少焦虑和不适.在对留学生进行中国文化教学之初,教师应该帮助留学生认识学习中国文化的目的不是放弃母语文化,只是培养留学生对汉语文化的敏感性,了解汉语这门语言使用的大环境.

其次要努力创新对外汉语教学的教学法.目前我国对外汉语教学仍与本国学生汉语的学习方法没有多大区别,仍沿用“语文并进,随文识字”而非“先语后文”的教学法.虽然这种方法一方面使汉字教学均匀分散在汉语教学的整个过程中,分散了难度,巩固了记忆;另一方面,结合其他语言要素一起来教学,强调听、说、读、写综合技能的形成,利用汉字教学中培养学生综合的汉语能力.但是这种方法主要问题是“以我为中心”,更符合中国人学习汉语的习惯.

最后,大学应积极开设非语言的中华文化课程,激发学生对于中华文化的学习热情,缓解留学生在中国的文化交际顾虑.非语言课程包括:太极课,书法课、中国绘画、剪纸课等,这些课程在训练学生动手能力的同时,让留学生能体会中国丰富的文化形态,让他们由汉语文化的“旁观者”转变为 “参与者”,对于缓解留学生的文化休克和文化排斥有积极作用.

本文为江西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跨文化语境下来华留学生的交际顾虑研究―语际语用学对留学生与中方教师互动交流分析”(项目编号:10wx82)的部分成果.

作者简介:龚丽萍(1980-)女,汉族,江西南昌人,硕士,江西科技师范大学,讲师.研究方向:二语习得、跨文化交际学

万菁婧(1980-)女,汉族,江西南昌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二语习得、跨文化交际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