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能力的空间分布其经济增长效应

点赞:21388 浏览:95804 近期更新时间:2023-12-26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 :笔者采用2000年~2010年省际面板数据,建立动态面板数据模型进行GMM分析,结果表明:创新和创业能力都是推动地区经济增长的动力,只不过从全国层面来看,创新对整体生产率存在较弱的积极促进作用,而创业对生产率的正效应不显著;创新和创业除对高创新高创业能力地区生产率存在10%水平上显著的正效应外,对其他地区的正向或负向影响均不显著;创新可以促使地区生产率提高,而创业的促进作用没有明显证据支持.

关 键 词 :创新;创业;经济增长;实证分析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青年项目(09YJC630060);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2010Q090).


作者简介:宋来胜(1978-),男,湖北赤壁人,湖北经济学院经济学系讲师,硕士,主要从事区域经济和计量经济研究;苏楠(1974-),男,湖北武汉人,湖北经济学院经济学系讲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生,主要从事国际经济研究;付宏(1979-),男,湖北大悟人,湖北经济学院经济学系副主任,讲师,博士,博士后,主要从事企业成长和创业管理研究.

中图分类号:F06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1096(2013)01-0006-05收稿日期:2012-06-20

一、引言及文献综述

内生增长理论检测设地区能自动从投资于新知识中获益,因为知识具有公共产品特征,能够被其他市场参与者共享,从而会进一步引起创新和经济增长(Romer,1990).尽管大量的研究说明知识存量的增加会促进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加速地区经济增长.但是Glaeser等(1992)却认为知识溢出并不会自动产生,并提出了“知识过滤”的概念,即实际存在很多阻碍知识从生产地点向商业化应用地点扩散的因素.此外Ejermo等(2006)还发现“欧洲知识悖论”现象,即有些国家从投资于R&D获得的收益要远大于其他国家,例如瑞典、日本等国家对知识的高投资仅获得经济的低增长,相反部分R&D支出较低的国家却有很高的经济增长速度.另外,很多低收入国家还存在“企业家创业悖论”现象,即高企业创办水平却没有引起人均收入的明显增加.如何解释这些违背直觉的现象,或许是因为并不是所有的创新努力都最终导致更高的竞争力,且对于地区经济增长,企业家精神并不是唯一决定因素.此外,创新产品的商业化应用也直接影响到地区经济增长,企业在R&D方面获得成功的一个必要条件是必须开拓研究新知识,并且进行商业化使用,从而转化为竞争力的改进以及经济增长的动力.

本文的研究目的是实证检验地区生产率和R&D投资支出、创业之间的关系.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创新:首先,与Audretsch等 (2007)的方法略有不同,我们将创造新知识和创办新企业的能力作为与本地区全要素生产率相关的地区技术能力看待,而不是类似劳动力和物质资本投入这样的地区资源.其次,本文从动态角度检验这些能力和地区生产率的关系,并利用我国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最后,我们证明创新是地区生产率提升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

创业能力的空间分布其经济增长效应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区域经济的论文范文资料 大学生适用: 硕士学位论文、自考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87 写作解决问题: 毕业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摘要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发表、职称评副高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毕业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