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师范大学多校区办学管理现状

点赞:5456 浏览:17635 近期更新时间:2024-04-09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 :21世纪近十年来,随着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全国高校合并、大学城的规划等形式造就了较多高校实行多校区办学,当前已逐渐成为高校普遍的运作方式.云南师范大学(下文简称“云师大”)办学悠久,目前呈贡主校区是呈贡大学城高校的重要组成部分,多校区办学的利弊也在该地区尽情体现,本文以实事求是的态度阐述其办学现状,并为相关部门提出建议以供探讨.

关 键 词 :云南师范大学;呈贡大学城;办学管理;现状;建议

一、云师大多校区办学的历史追溯及发展过程

(一)历史追溯

1984年昆明师范学院更名为云南师范大学,1999年与云南教育学院、云南体育进修学院合并重组云南师范大学.1999年到2011年期间,除云师大商学院和云师大文理学院两个独立学院校区外,云师大主体大体分为五个校区:一二一大街校区,也就是2006年前的本部;龙泉校区和小菜园校区因都位于龙泉路上,统称为龙泉校区;学府校区位于学府路上;呈贡校区位于呈贡大学城内.2011年前为呈贡校区,随着校园的建设基本竣工,大部分学院的搬迁入住,2011年下半年后改为呈贡主校区.

2003年至2006年是呈贡主校区的建设阶段,2007年-2011年期间,随着呈贡主校区的建设中资金的短缺,龙泉校区已卖给云南财经大学,学府校区和小菜园校区也被相继卖掉.目前只有一二一西南联大校区(2007年的本部)和呈贡主校区.

(二)办学发展过程

从历史沿袭来看,1984年至1999年,云师大实行的单一校区的办学模式,办学范围在一二一大街附近的西南联大历史古迹内,该段时间内办学基本上处于中规中矩的单校区办学模式.

1999年重组后便有龙泉校区、学府校区等校区的近距离多校区办学,此办学一直延续到2007年.该段时间各学院有了较长距离的分开,而龙泉校区主要集中文科类的历史、艺术、体育、经济等学科,本部一二一则以理科及机关单位为主.

2007年,呈贡校区迎来了入住的第一届学生,随着逐年搬迁到呈贡校区人数的增加,较多教师也入住雨花毓秀小区,2011年下半年呈贡校区改为呈贡主校区,一二一本部校区改为一二一西南联大校区.2007-2011年,该段时间内学生直接沟通较少,师生之间交流则更少,教师疲于奔波于两校区之间来回上课.

2011年到目前的“一校二区”办校模式,符合当前的云师大发展需求,也是云师大未来办学的导向,随着教师和学生的搬入呈贡大学城,由多校区办学造成的各种不便将逐步消退,而新的学习、教学氛围将逐年替代以前疲于奔波的“生计”教学模式.

二、云师大多校区办学的特点


云南师范大学自1999年多校区办学以来,13年的多校区史见证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过程,她的办学特色几乎印证了云师大发展壮大的曲折之路.大体呈现出如下几种特色类型:

(一)规模较大.规模体现在各校区的面积、办学专业、学生人数和教师人数等方面.目前呈贡主校区接近3330亩,一二一联大校区接近1000亩,可容纳近5万师生,学校构建了博士后、博士、硕士、本科教育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硕士点146个,博士点5个.云师大有全日制博士、硕士研究生和本科生25000余人,成人继续教育学生15000余人,图书资料270余万册.

(二)校区距离远.当前的云师大呈贡主校区与一二一联大校区之间有近40公里,公交来回接近3小时车程,而且公交直达线路只有212路(每60分钟一趟);同时,近年来,由于昆明城市地铁和相关基础设施建设中,经常堵车,这更是雪上加霜,极大地阻碍了校区间的办公和师生间交流.

(三)背景较统一.云师大的前身都是昆明师范学院、云南教育学院和云南体育进修学院,大体属于教育学背景,涉及的学科以教育、文类等文科为主.从教学培养体制上来看,以全日制为主,成人自考为辅的教学模式;从办学层次来看,以本科 、研究生教育为主;从教学培养目标来看,以培养综合能力的学生为主,以培训在职在岗教师为辅.

三、云师大多校区办学的现状分析

多校区办学的产生对我国传统的大学运作理念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挑战,是学校前进和发展道路上重大转折,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但同时也具有某些先天存在的不利和困难.

当前,云师大也存在着和其他同类情况院校的情况,既然这一现象具有不可避免性,且短期内不可能消失,这就需要我们认真研究如何去应对和解决多校区办学的不利因素,充分发挥多校区办学的优势和有利因素的问题.

在校区学院分配上,经过长期实践和反复比较,以及兼顾某些特定学科的发展和方便,校领导最终确立了呈贡校区为主校区,绝大部分学院、机关单位迁入;国际汉语教育学院,又名华文学院、成人继续教育学院、太阳能研究所等学院机关暂留一二一联大校区,确保以呈贡主校区为主,一二一联大校区兼顾的高校行政管理模式,保证呈贡主校区和一二一联大校区各项工作的正常进行.尽管如此,在多校区办学的道路上大致还是存在较多的优势和劣势.

(一)优势方面

1、师资建设速度加快.从发展历史来看,呈贡主校区是2007年迎来第一届师生,随后,大学城扩建计划也吸纳了更多的优秀人才,近年来云师大的博士引进人数逐年增多,加强了师资队伍学历建设;加快了师资力量的建设进度.

目前,呈贡主校区定位于高水平教学研究型,重点发展本科生、研究生的全日制教育,办学层次高,办学规模大,教学科研实力强.而一二一联大校区主要以语言类的国际语言教育学院(华文学院)和以不宜搬动的太阳能研究所研究为主;以及成人教育为主.

2、师资居住环境得到改善.从地理区域上看,当前的呈贡主校区位于呈贡新区核心地段,距市区较远,远离城市的喧嚣.随着近年大学城基础设施的完善,环境较为安逸,是求学、居住的宝地.

随着昆明市政府的迁入,呈贡大学城以成为昆明的新生活核心区,同时由于医疗、交通、子女上学、照顾老人等客观现实问题逐年得到解决,使得入住呈贡大学城的教师基本能得到满足,继而全身心投入到教学科研中去,对学校的认同感和归属感逐步加强. 3、学生求学氛围得到加强.呈贡大学城远离昆明核心生活区,虽目前呈贡新区再迅速建设中,但是基本比较安静,远离城市的污秽处,学生不容易养成恶习,学生求学氛围得到加强.

4、整合有限的教育资源,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云师大呈贡大学城内多校区异地办学是当前大学发展的一个趋势,符合教育发展的要求,各大学通过整合教育资源,集中办学,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学术交流,促进了教师优质资源的各校间流动,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二)劣势方面

1、距离远、运作成本高.云师大呈贡主校区到一二一联大校区近40公里的路程,无论作为学校还是作为教师,都在增加了办学成本.距离远办学的劣势表现为:其一增加学校的办学成本.仅以校车交通费一项为例:目前5趟学校校车“一二一联大校区-龙泉教师住宅区-呈贡主校区”对开,以每趟来回100公里左右计算,以大型车每8公里/升邮来计算,以每升油7元,一年按300天校内通勤车开通,以此粗略估算得出,校车每年耗油所需经费:100/8×7×5×300等于131250;同时,校内各学院、部门的用车经费更是惊人,以活动较多的部门特别突出,校车所耗经费更是高居10-20万每年.总体来看,学校一年仅用车方面就需耗费接200万.

2、师资力量分散、办学质量受影响.师资分散是当前云师大多校区办学,乃至呈贡大学城各学校办学质量的重要影响因素.当前,从2007年开始云师大招聘的教师大多数居住在呈贡主校区内青年教师公寓和雨花毓秀校区等呈贡主校区周边地区,而中老年老师一般仍然居住在市区.面临远距离异地授课的中老年教师,往返市区-呈贡至少需要3个小时的车程,严重的影响授课质量;同时,近年来,学校改变了中午午休的习惯,为方便教师尽早赶车回昆明城区,调动上课时间为中午13:30开始上课,这对经过一上午上课的师生来说,影响了师生教与学的交流.

云南师范大学多校区办学管理现状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青年教师的论文范文文献 大学生适用: 学术论文、高校大学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25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技巧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标准论文格式、论文选题 职称论文适用: 职称评定、中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技巧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质选题

3、教师资源配置不平衡.由于学校办学主体、办学目标、办学层次和办学条件的不同,呈贡主校区青年师资队伍相对一二一联大校区有较大优势,但是高职称教师相对处于劣势.青年教师、高层次人才普遍认为呈贡主校区在未来的5-10年将会逐步改变目前的教师资源不平衡.

4、师生交流较少,学术氛围不浓.由于很多老师尚未搬入呈贡新区居住,师生之间的交流甚少;同时,呈贡主校区教师以青年教师为主,学术研究大多处于学习和探索阶段,而专家教授、学科带头人大多居住在昆明城区,居住距离造成校园内学术研究探索氛围不浓.

四、云师大多校区办学管理的建议探析

1、倡导厉行节约,尽量节约办学开支.近年来,在学校党委、校办的领导下,云师大节约之风有逐步加强之势,各部门、机关在办公开支和耗材上,基本能做到“厉行节约,人人有责;该报多少,限报多少;不虚报、谎报,铺张浪费”.

其一,在交通调度方面,调整好发车时间和密度,降低校车往返的成本.其中校车运行线路尽量选择较短和不易堵车线路.其二,加强对学院和机关部门用车的行政审批,做到公车用到实处,杜绝公车私用的现象.其三,提高工作效率,避免因异地多校区办公而浪费办公资源.其四,建立健全、规范的财务报账体系,规定公款报账类别,防止因挪用公款消费来报账,继而节约各学院、机关办学经费的合理流向.

2、强化教师队伍质量,全面实行“人才引进计划”和“硕博计划”.随着办学规模的加大和各学科的发展,近年来学校制定了相关学科的引进专家人才计划,其中以理工类或省级重点学科为主.在引进人才的政策上,主要有以下几种措施:

其一,学校积极鼓励青年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提高学历,通过采取进修、做访问学者、博士后进站等多种形式,强化教师队伍的整体实力.其二,招聘国内外知名学校优秀硕士、博士毕业生,对博士实行适当的住房补贴和安家费补助.其三、引进学校比较薄弱学科或重点学科的专业人才,给予在经济上、居住条件上、职称评定上相对优先的权益,以促进某学科的迅速发展.其四、外聘云南本地各高校专家、教授来校任教,加强学术交流,并实现优质师资资源的充分利用.

3、全面加快和谐校园建设,增强认同感和归属感.和谐校园建设逐步深入,随着呈贡主校区的基本竣工,迁入的师生越来越多,学校应以人为本,鼓励因校区搬迁造成两地分居的教职工到呈贡主校区工作,并解决了部分教职工的实际困难.通过加强以科“联大精神”为核心的校园文化建设,不断提升学校软实力,使各校区师生逐渐形成对云师大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同时树立扎根呈贡,建设新校园的信念.

4、推行校园数字化建设网络,通过数字化校园网络完成信息传递和怎么写作.加快办公自动化、教育信息化、校园网络化与资源数字化的建设,有效弥补了多校区办学所带来的不足.其中以行政公告信息的发布,特别以图书馆资源管理为核心,避免以前因各校区分散藏书,而无法借到的问题,推行电子图书馆,实现图书馆资源的良好利用.

5、建立适度的职权管理尺度.由于呈贡主校区远离昆明市中心城区,各部门、机关领导管理者不可能时刻呈贡主校区办公.为了提高职权的有效性,根据管理层次的多少和组织规模的大小,领导可以根据事情的轻重缓解,适当的分权放权,实行权变管理制度,即强调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的管理方式.(作者单位:1.云南师范大学历史与行政学院;2.云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院与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