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木偶奇遇记》三个译本的创作背景看翻译批评和译者角色

点赞:7861 浏览:22749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04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作者简介】刘莹,女,辽宁锦州人,辽宁医学院外语教研部讲师,主要从事英语文学及英语教育学研究.

【基金项目】 《木偶奇遇记》是受到儿童甚至成人欢迎的童话故事,它的原文和译本在世界各国都有非常大的发行量,读者们会从不同版本的不同翻译对故事有不同的理解.但值得注意的是,每个译本都是在特定的政治历史环境中完成的.本文对小说《木偶奇遇记》的英语,俄语及土耳其语译本进行比较分析,从而探讨翻译过程中的翻译批评及译者在翻译创作中的角色.


一、小说《木偶奇遇记》的三种译本创作背景的解读(一)英语版译本

1892年,穆雷翻译的《木偶奇遇记》来到美国,美国人经过各种不同翻译实践后,才有了为学者普遍接受的译文,指出皮诺曹是个好孩子,他可爱,脆弱,不能受到任何伤害,其主题也变为歌颂家庭和团结.

1937年后,皮诺曹在翻译当中又被赋予了新的形象.美国在这一时期经历了经济大萧条.为了修复大萧条带来的创伤,新的译本中出现了对新动力和能源资源的叙述,译本向读者暗示,皮诺曹将要给美国的家庭和孩子们带来一个新的希望――在新的动力和能源资源的帮助下,美国经济的复苏指日可待.在不到一个世纪的时间里,随着美国社会和历史背景的变化,《木偶奇遇记》也出现了与之相对应的译著.正如 Wunderlich 在他的研究中所说:“社会力量影响了《木偶奇遇记》的翻译,这些翻译的侧重点,人物形象和主题都发生了改变,而Collodi的原著中所要表达的思想已不得所知了.”[1]社会文化背景对翻译的影响得到了很清晰的反映.

(二)俄语版译本

童话在俄罗斯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在苏联时期,文学方面的问题变得更加复杂.苏联认为,在十月革命后,苏联的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大大提高,在苏联已经取得了很好的发展状态下,在这一时期,童话的主要作用在于子女教育方面,文学也是为应试教育怎么写作的,随后,苏联现实主义文学之父Maksim Gorkii,发起了对童话的重新评估运动.20世纪30年代,拥有新思维的读者群开始兴起,他们乐于接受新兴事物,这也鼓励了苏联作家对童话的创作,使得童话为苏联文学所接受.

小《木偶奇遇记》三个译本的创作背景看翻译批评和译者角色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人物形象相关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专升本毕业论文、高校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32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资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选题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发表、职称评中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资料 论文题目推荐度: 免费选题

1935年,Collodi的《木偶奇遇记》被苏联作家阿托尔斯泰翻译过来,成为儿童最喜欢阅读的书籍之一.这本童话向读者讲述了主人公木偶布拉蒂诺的冒险故事,他跟受不了木偶戏班老板而逃出来的木偶一起,经过重重阻碍,得到了一把打开神秘大门的金钥匙,而这扇门通往另外一个充满欢乐的理想世界.Balina指出,托尔斯泰描述的新世界与苏联人民当时的生活环境是非常相似的,在这个世界中人们知道阶级的分类,而且拥有各自的阶级属性.因而,我们可以在文中找到许多不同的人物形象,通过这种接近生活的童话描写更好地实现其教育目的.

(三)土耳其版译本

Zambak出版社在2001年发行了《木偶奇遇记》和它的两个土耳其译本.

在2004到2005年期间,土耳其教育部发布了两张名为100基本读物的读书清单.这两张读书清单中包括了许多世界经典读物,教育部要求每一个学生好好阅读.Sertkan (2007) 在他的硕士论文中提到,“这两张清单是为了鼓励中小学生尽可能多的阅读这些书籍,同时也示意教师把这些清单上的书籍纳入他们的日常教学大纲中去.让学生(下转第1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