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城乡均衡问题表征与统筹保障等

点赞:31861 浏览:146007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02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我国职业教育课程的核心价值取向:基于历史与文化的分析

徐国庆在《职业技术教育》2012年第4期中撰文指出:要准确把握我国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价值取向,必须把相关问题放到历史与文化的背景中去考察.

职业教育课程应确立三个核心价值取向:一是课程目标要定位于复杂职业能力培养.通过回顾职业教育课程发展史,作者指出职业教育究竟要培养技能型人才还是技术型人才这个争论是多余的.职业教育课程模式是沿着职业能力的复杂性的轨迹发展的,如何准确描述并有效培养能够胜任复杂岗位任务的职业能力,是当代职业教育课程的使命.二是课程内容要突出实践知识的主体地位.要真正确立实践知识在我国职业教育课程中的主体地位,则面临很多困难:1.在我国的知识论中,人们对理论知识的评估要远高于实践知识;2.技术文化在我国发展不充分造成了对实践知识价值的不恰当评估;3.学校形态职业教育办学文化进一步阻碍了对实践知识价值的正确评估.然而,毫无疑问的是实践知识应当是职业教育课程的主体内容,这是职业教育的性质所决定的.三是课程设计方法要以标准与规范为纽带.标准与规范是现代经济的灵魂,是工业化时代生产模式的基本特征.我国经济要持续发展必须致力于工业文化的矫正,其中,职业教育是培育工业文化的重要途径.但是,当前职业教育领域对建立和执行标准与规范仅是停留在谈论中.因此,我国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应当强化标准与规范,以弥补现有课程的不足,并促进企业的标准与规范建设.总之,作者认为,在历史与文化背景中,职业教育课程的三个核心价值的关系是有机统一的,共同构成了我国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价值愿景.

法、美、德、俄高等工程教育“卓越”之缘

刘鸿在《大学教育科学》2012年第2期中撰文,归纳了法、美、德、俄高等工程教育的“卓越”之共同缘由.

每个国家的高等教育系统都深深植根在民族国家文化之中.法、美、德、俄四个国家在其高等教育发展历程中,受本国文化影响,形成完善的高等教育体系,其多层次、多类型的高等教育体系也反映在高等工程教育之中.基于此,作者介绍了四国的高等工程教育系统:法国善于将两种对立的事物很好地融合,因此,创立了“一个国家,两种高教”的“双轨制”高等教育体制;美国在实用主义哲学指导下,其高等工程教育呈现出极其多元的发展格局,当前美国正在实践的工程教育模式是“工程模式”;德国受洪堡现代大学教育思想和博依特技术教育思想的影响,同时,由于价值重商主义思想根深蒂固,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研究型与应用型结合的办学模式;俄国高等工程教育特点是确保俄罗斯高等工程教育是高职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改变高等工科院校的办学定位,由单科性大学逐渐向多科性大学转变.

法、美、德、俄高等工程教育培养过程设计具有适切性、综合性、实践性等特征使工程本质得以充分体现:一是培养目标的适切性.法国工程师教育目标定位于培养工业界的高级技术人员和管理者,呈现出“精英”特征;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结构在美国高等工程教育体系中起着主导作用;德国工程教育看重工程经历与实际效果,以工程产品的精美设计、精湛技术为自豪;俄罗斯高等工程教育结构呈现多级制,包括学士、硕士、专家.二是课程体系的综合性.为培养综合能力强的工程师,结构体系性课程设置模式是四国较为普遍的方式.结构体系型课程设置模式具有三大特点:课程分类明确,学分规定清楚;选修课程数量庞大;项目课程种类繁多,与学科课程相互补充.三是注重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法国重视学生到企业的实习;美国提出“回归工程实践”的改革理念;德国工程师强调熟练与高起点的技术执行能力;俄国则强调加强教学与实践的关系.

法、美、德、俄依据各自工程教育发展的状况,在借鉴他国工程教育发展的经验的基础上,参照国际高等工程教育发展趋势,颁布一些法律、规范,而且制定相关认证标准,从而,制约和引领各自高等工程教育的改革进程.

农村中等职业教育生源困境的经济、社会关联性因素分析

宋华明、彭月明在《教育与经济》2012年第3期中撰文:对现阶段我国农村中等职业教育生源困境的经济、社会关联性因素进行了分析.

受到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的影响,从1993年开始,我国农村中职招生数额与在校生数额均大幅度下降.根据统计数据显示,农村中职生源困境表现为:1.从与往年农村职业教育各项指标的纵向比较来看,我国农村中等职业教育的学校数目、教职工和学生人数都处于衰退的趋势;2.从与农村普通高中各项指标的横向比较,农村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在校生人数之比持续上升.

现阶段我国农村中等职业教育生源困境的主要原因包括:第一,中等职业教育收益率与国家财政投资“双重困境”导致有效需求不足.由于接受中等职业教育收益不大,贫困农村家庭的家长很少愿意让子女接受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同时,国家对中等职业教育的扶持力度不够使接受职业教育的成本负担沉重.第二,农业产业化程度不高影响了对农村中等职业教育的需求.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农业生产更多地局限在需要技术人才较少的生产这一端,而人才需求主要来自加工、销售等.因此,农村职业教育主要面向传统的生产过程,减少了农业对农村职业教育的需求.第三,金融危机影响了对农村中等职业教育的投资.受2008年金融危机影响,沿海地区的加工制造企业大量倒闭.这一方面造成大批的农民工失去工作,无力供上职校孩子的费用;另一方面,以校企合作为导向的职业学校难免受到冲击,农村中等职业教育毕业生难以找到理想的就业机会,直接影响了人们对农村中等职业教育的投资.第四,中国文化传统的影响.在广大农村地区,人们还是倾向于传统的由初中升高中然后上大学跳出“农门”的人生规划,而认为职业教育是二流教育的思想根深蒂固.

职业教育城乡均衡问题表征与统筹保障等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中等职业教育的论文范例 大学生适用: 高校大学论文、学院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24 写作解决问题: 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小结 职称论文适用: 刊物发表、职称评副高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免费选题

基于上述分析,作者提出了缓解农村中等职业教育生源困境的几点建议:第一,政府要加强对农村职业教育的财政投入;第二,积极开展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加速农业产业化经营;第三,加强职业教育的宣传工作,使人们对职业教育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在社会上形成尊重职业教育的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