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学生阅读到激发学生主动

点赞:5007 浏览:16834 近期更新时间:2023-12-25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古人云:“学源于思,思源于疑.”“思”是学习的重要方法,“疑”是启迪的杠杆;学习中没有疑问,思维就没有依托和内容,那就会出现“学而不思则罔”的现象.因此,在教学中,必须重视学生读书,培养读书习惯,形成一定的自学能力.指导学生阅读课文则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基本途径之一.如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培养良好阅读习惯呢?下面浅谈我在数学教学中的几点看法:

1. 课前精心编拟自学提纲,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数学课文不同于语文课文.语文课文有故事情节,而数学课文则是以严谨、演绎的面貌出现,重在分析、推理和抽象概括.自学数学课文让学生阅读有一定困难,因而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数学课文的教学特点,积极创设让学生读书的境界,使学生对需阅读的内容产生兴趣.让他们探索未知,发现新知而积极主动地阅读教材,激发阅读的动机.因此,教师必须根据教材内容特点及学生的知识水平、理解能力编拟自学提纲.自学提纲实际是为学生安排一条思考探索的途径,这具有定向的作用,让学生按照自学提纲的顺序和要求进行阅读课文,以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习惯.例如教学“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的初步认识”一课,编拟好提纲:


(1)观察课本的两个图形,它们各是什么图形,各有几条边?几个角?每个角是什么角?

(2)长方形、正方形的边、角各有什么特点?

(3)平行四边形有几条边、几个角?

(4)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各有什么异同?

要求学生像阅读语文一样根据这些问题进行圈点勾画,整体粗读,不懂处细读,关键处精读,从而知道哪些自己可以读懂,哪些还有困难.让学生带着要求、问题去读,不仅可以引导学生在重点、关键地方多分析、多思、多动手、动脑,而且可以帮助学生自觉地把握教材的重点,找到难点,提高课堂质量.

2. 重视阅读方法指导,课中巧妙设疑

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教是为了不教.”学生在学习上往往对教师有一种依赖,特别是数学,教师讲什么,学生听什么,教师怎么讲,学生怎么听,这样就妨碍着学生的智力发展.因此,教师充分利用课文指导学生看书学习,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在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时,为了提高读书效率,对课文中比较抽象难度较大的内容,一般水平的学生阅读时钻不进去,又跳不出来,遇到这种情况,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把知识点讲授和阅读结合起来,从旧有知识,生活实际、具体实践操作等出发,巧妙地设疑,把难点分散,带着疑问,有针对性地阅读揭示问题的本质,深化知识.如在教学商不变的性质,“在除法里,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看书后,教师设疑:为什么要写上“在除法里”?“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怎样理解?“相同的倍数”什么意思?这样的质疑问题,既加深了学生对数学性质的认识,又加深了对数学语言的科学性、精练性的理解,从而激起学生再阅读课文的兴趣,解决了课堂讲授的重点和难点.

指导学生阅读到激发学生主动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为什么要写的论文范文资料 大学生适用: 学年论文、函授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22 写作解决问题: 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提纲、论文设计 职称论文适用: 技师论文、中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怎么撰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秀选题

3. 巩固认知要实,课后整理归纳

学生对新知识的认识形成后,尚未达到掌握的程度,课后整理归纳每学完的一小节或一单元,把主要知识分门、分类加以归纳、整理,使之系统化、概括化,形成学习能力.因此,教师应根据教材中的练习编排意图,紧密配合例题,围绕重点,有计划地安排巩固练习,也可布置些课外阅读.如教学:“年、月、日”以后,可让学有余力的学生阅读课外读物“十万个为什么”不仅可巩固已学知识,更能激发学生不断攀登数学高峰的兴趣.

总而言之,小学数学教学要以“本”为本,精心设计,重视学生阅读,培养良好学习习惯,是进行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