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数学自学能力培养之我见

点赞:30690 浏览:142794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15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育要使学生掌握现代生活和学习中所需要的数学知识与技能.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就是一个重要的方面.学生的自学能力,是学生自我探索,自我总结、自我检测,自我创新的一种能力;良好的学习能力,能使学生的学习达到一种积极主动的状态,变成了“我要学”的状态,为学生的继续发展创造良好的基础.在此,作为一位一线教师,我认为可以从以下方面做好自学能力的培养:

1 加强读的指导


应该说,读不仅仅是语文课的专利,数学课也要注重读的训练和指导.这里的读,就是指教师指导学生通过阅读教科书,让学生获得知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这有利于使学生更深刻的理解和掌握所要学习的知识,扩大知识的领域,激发求知欲,培养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形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增强自学能力.

教师应该在这个过程中注意指导学生的读书方法.①初读,学生根据教师提出的要求独立地阅读教材.初读要达到能够概括、质疑、复现所学的知识,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请教老师,也可以参阅工具书、相互讨论.②重读,学生在练习中遇到问题需要教师的引导时,再次读教材或者重点地读教材.教师还要注意多角度指导学生阅读教科书,就是在学生学习的不同阶段,提出读书所应达到的不同要求.如通过读来预习教材、提出问题、解答问题、重现知识结构等.总之要培养学生养成读书的良好习惯,避免“不求甚解”.

2 注重上好自学课

这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学习心理规律以及有关学习手段,在已有知识和能力的基础上,自觉主动地通过读书学习、做作业等方式获取知识和新的技能的过程.教师应该根据教材内容的特点来适当的安排自学课,并不是所有的课都采用自学课的形式,同时,自学课对于教师和学生有一定的要求.

对于教师而言,首先要制定自学的提纲,自学提纲应该具有启发思考,开拓思路、紧扣教材等特点.提纲针对学生基础知识的强弱而有所不同,强者略些,弱者详些.其次,教师在之前要根据提纲做指导性、启发性的谈话,以启迪学生思维.再次,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通过巡视掌握全班的情况,也要区别对待,辅导好重点对象.对于出现的问题,可以个别启发引导,也可在下课前统一讲解,不宜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大讲,以免打断学生思路.对于学生而言,需要根据提纲自学教材,做好笔记,遇到问题在独立思考的前提下,通过提问教师或者与同学研讨解决问题.对于基础差的学生,可集中精力弄懂教材,对于基础好的学生在弄懂教材的情况下,可以做一些自选的练习题,以加深理解.

应该说,自学课学生全部的活动都在教师指导和控制下通过课堂的形式完成,教师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实际,即全面要求,又区别对待,因材施教,因而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有利于学生积极学习数学知识,形成技能,也有利于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促进学生自学能力的形成.

3 注重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

在数学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数学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能动地完成数学任务,把学生看做学习的主人,让学生掌握学习的主动权,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3.1 让学生自己去讨论.就是让学生去讨论、去争辩、去论证自己的意见,以求得问题的正确答案.

学生数学自学能力培养之我见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小学数学的论文范例 大学生适用: 硕士毕业论文、大学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73 写作解决问题: 毕业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任务书、论文小结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发表、中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毕业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

3.2  让学生自己去辅导.就是组织已经掌握了教材内容的学生,对其他学生进行个别辅导帮助,既帮助了别人,又提高了自己.

3.3  让学生自己去思考.数学的学习是通过思考进行学习的,没有学生的思考,就没有学生真正的数学的学习.

3.4  让学生自己去练习.让学生针对每节课的教学的任务,或者是学生自己存在的问题去练习.

4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应该看到,以上活动的进行,有赖于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存在,可以说,学生良好学习习惯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前提,对于学生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发展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小学的低段,我们要注意培养学生认真听讲、认真练习的习惯;在中段,注意培养学生认真思考、学会写笔记的习惯;而在高段,注意培养学生敢于质疑、与人合作的习惯.各个阶段,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有所侧重,但又全面要求,力求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素养.

学生自学能力的发展,有利于学生学生数学素养的提升;同时,学生知识和技能的发展,可以促进学生更加积极主动的学习,促进学习能力的进一步提高.这两个方面是相互作用,良性循环的.学习能力的培养,贯穿于我们教学的各个阶段,渗透于我们教学的各个细节当中.我们唯有不断更新观念,创新工作方法,为培养高素质的人而不断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