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利用物理教学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点赞:5084 浏览:14701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10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自学能力是一个人获得知识和更新知识的重要能力,是一个人的基本素质.在中学时代教师必须在平时的教学中,充分重视并不断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教师不但要向学生传授知识,而且更要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学生自我获取知识的能力.阅读是自学的重要途径.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应从指导阅读教科书入手,使他们学会抓住课文中心,能提出问题并设法解决问题,还应鼓励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可是在当前不少师生仍然不重视对课本的阅读,一年过去了,课本还是新的,很少翻开看一看.因为教师强调学生课上记笔记,课下看笔记.实际上大部分学生课上记的只是教师的板书,对于完整的知识而言那只是一些重点并不系统.特别是学生往往只凭课堂上听老师讲的定律、公式,不通过自己阅读、思考和消化就忙于做题,生搬硬套搞题海战术,结果造成基础知识不牢,缺乏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遇到问题依赖教师,没有教师的讲解就学不会知识的不良后果.


在中学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指导学生阅读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学生到学校来读书,而不是到学校来“听书”,而教师在学校是教书,而不是“讲书”.教就是引导学生怎样读书,怎样思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的能力得到提高是教师教的目的.指导学生阅读课文,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教师要为学生阅读教材创造条件.

一方面要经常对学生进行自学能力重要性的教育,使学生充分认识到,有了自学能力才能不断地充实和更新自己的知识,才能适应迅速发展变化的社会,才能不断攀登科学的高蜂,另一方面在平时要多为学生阅读课本创造条件,学生自学必须要有时间的保证.

现在中学的科目繁多,各科作业也很重,学生每天平均自习的时间只有2至3小时,学生感到做作业都来不及了,哪有时间去看书啊!这就要求我们教师一方面必须改革教学方法,改变那种填鸭式的“满堂灌”,一堂课如果一讲到底,学生便始终处于被动状态连思考的余地都没有,有些问题即使上课讲了,学生也做了练习了,但一考查起来还是不懂,这说明只有教师的讲是不行的,还必须有学生的独立思考,自己消化才行.另一方面,作业题应少而精.题目是永远做不完的,重要的是精选典型习题指导学生深入探讨,独立思考,在分析习题过程中探索其规律,使自己在解题的实践中逐步地掌握其思路和方法.

总之,教师在教学中要尽量少灌输,多启发,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在教师的指导帮助下自己学习和钻研问题的过程.例如在上《欧姆定律》这课时,教师只通过演示实验讲清电流跟电压的关系,至于电流跟电阻的关系以及归纳得出定律,就可以让学生自己通过实验进行分析比较、归纳和阅读课文后得出结论,然后教师加以小结.这祥既可以在课堂上有时间让学生阅读课本,又可使学生自己实验、思考、讨论和研究问题,更促使学生去认真阅读教材.

二、根据物理教材的特点,加强阅读指导.

物理课本中既有对现象的描述,又有对现象的分析和概括.既有定量的计算,又有要动手做的实验.在表述方面,既有文学“语言”,又有数学“语言”(公式、图象)还有图画“语言”(插图、照片).看这样的书,既要懂得文字表述的意思,又要理解数学的计算及其含义,有时还要画图.学生刚开始不易读懂课文,也不习惯这种学习方法,因此,一开始教师就必须耐心的加以引导.要要求章节的阅读,并给予指导,必要时,在课堂上还要边读边讲.重要的句子、结论要求学生用笔划出来,对一些叙述较复杂的段落还要给予分析解释.学生入门以后,再对他们提高要求.例如:《阿基米德原理》这一节,学生通过阅读课文后,对课文提出的概念、定义和原理就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对实验过程和现象也有所了解,并能作大致的分析.这时教师可通过谁是受力物体,浮力的大小和方向以及在什么情况下才有浮力等提出问题,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原理”的实质,而不致于去死背条文.物理公式是用数学“语言”来描述物理规律的一 种数学表达式.初中学生不易看懂,往往把它当作代数来看待,这就可能出现一些很严重的错误.

如何利用物理教学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学生的论文范文集 大学生适用: 专升本论文、专升本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19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资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选题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目录、中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资料 论文题目推荐度: 最新题目

三、引导学生养成预习的习惯,逐步培养自学能力.

在初二开始上物理课时,要向学生提出“以课本为主,课前要预习,要学会读书”的要求,为了帮助学生学会读书,还要特别向学生提出预习时应注意了解的内容:①看完一节(或一段)课文后要了解这节(段)课文讲了什么物理现象?某个实验是怎样进行的,说明什么问题?②这一节(段)讲了几个物理概念和规律?这些概念和规律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在日常生活、生产实际中有哪些实例? ③在阅读课本过程中还要经常提些“为什么?”用什么方法解决?④看完了课文后,有什么不懂,不理解的问题,并把不懂的,有疑问的问题记在笔记本上,带着问题学,以便上课时认真听讲,或向老师提问.除此之外,在课前还需拟定一些预习提纲,用小黑板写好,挂在教室里,供他们预习时参考.如上《摩擦力》这一节课前列出以下提纲:①什么叫做摩擦力?什么叫做滑动摩擦力?是否两个物体只要接触,就一定有摩擦力?②在实验中为什么要强调木块在木板上要做匀速运动?为什么由弹簧秤读出拉力,就知道了木块和木板之间的摩擦力?③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通过预习提纲引导学生边阅读边思考,帮助他们有的放矢的进行阅读,了解课文的中心要点,并逐步学会提出问题,并设法解决,从而不断的提高阅读能力.最后,在每学完一个单元后,还要引导学生自觉认真的进行复习,要求他们再进行一次全面阅读,在阅读过程中指导他们通过前后联系,纵横对比,将知识系统化、条理化,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并进一步地理解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明确公式和定律的成立条件和适用范围,使之做到理解知识,并融会贯通.

总之,培养自学能力是教学的战略任务之一,特别是物理学科要求学生掌握的知识面宽,涉及的相关知识较多,学生学习和掌握都较难.毕业后学生肯定还会遇到很多问题需要他们自己进一步的学习和解决,这就需要他们有一定的自学能力.而提高阅读能力是培养自学能力的起点.因此,在平时的物理教学中就要充分调动学生阅读课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在自己的阅读中独立地感知,理解教材.通过经常性训练使学生逐步地学会自我学习的方法、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不断的提高自己获取知识的能力,为他们能在一生中不断的学习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