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孩子的自学能力

点赞:25569 浏览:118812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29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是阅读教学的重要任务,学生自学能力的形成离不开老师的引导.教师的引导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引导学生学会思考

1.布置预习时,拟定有针对性、启发性、趣味性而难易造中的提纲,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去思考,做到在阅读中思考,把“读”和“思”紧密结合起来.

以《詹天佑》为例.1.从题目入手.题目是文章的窗口,在教学本课时,我先让学生看题目,思考文章写了的内容,用简短的话概括,这样,既训练了学生的概括能力和审题能力,又潜移默化地培养了学生的命题能力.2.设疑初读.对于《詹天佑》一课,我依据本单元的训练重点设置了两个疑问:一是文章的条理(即写作顺序)是什么?二是文章写了什么事?这两个问题,使学生既明白了文章的写作顺序,又知道了主要内容,从而从整体上了解了文章的框架.

2.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

教师要精心设计问题,把发问点放在教材中最具思维价值的地方,在讨论中追问几个为什么,以引导学生学会思考.

二、引导学生学会发问

引导学生质疑问难,是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培养自学能力的重要内容.引导学生学会发问,主要做法是:

1.对学生的提问;教师要要提倡、鼓励引导,通过提倡和鼓励使学生敢于提问,通过引导使学生逐步做到善于提问.

2.指点发问途径,教给发问方法.

3.把引导学生发问作为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在课堂上保证有给学生质疑问难的时间.

新课标倡导教师“用教材教”,而不是简单地“教教材”,教材只是书面的东西,而且所承载的信息是有限的.因此,要引导学生学会思考,学会如何学习,培养终身学习的能力.要通过活跃的探索建构学生的智慧.因此,整篇文章学完后,教师要让学生质疑问难,敢于把不明白的、不理解的或自己的所想、所思、所悟到的新问题,或与别人看法不一致的问题讲出来,相互交流,各抒已见,达成共识.对形不成一致意见的问题,教师再解答,或放在课后继续讨论,这样做既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学习和思维的积极性,又可使学生在相互提问、回答中开阔思路,把握重点,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掌握写作方法,升华思想感情,比只听教师讲效果要好.

通过对《詹天佑》初步学习,学生对文章有了细致的了解,我们应该在此基础上对文章再进行深究,分析作者的写作意图.在“问”的过程中,解决疑难,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立性.

三、引导学生学会动笔.

阅读时在课文上圈圈点点划划写写.划文章中的重点句子、关 键 词 语,需要重点理解的地方,以及文章中的往词妙句等,写自己读后的看法、想法问题以及简短的评语,换句话说,写自己在阅读中的所“悟”、所“感”、所“疑”.在平时教学过程中,教师重视动笔的指导,教给学生划写的方法,再让学生运用学到的方法独立别写.为了提高划写的效果,教师给学生规定一些符号,还要引导学生将课内学到的动笔本领运用到课外阅读中去.

如何培养孩子的自学能力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什么事的论文范本 大学生适用: 电大毕业论文、学位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61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参考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提纲、论文设计 职称论文适用: 刊物发表、职称评副高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参考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

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远的.“一千个读者心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因此,每篇课文都要让学生自述自感,自表自心,在学生动笔的过程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对重点的记忆,形成共识,共同提高.


相信只要这样坚持不懈,掌握了自学的方法,既能锻炼动笔的能力,又能更加充分地从课外读物中吸取养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