澹园(四题)

点赞:11850 浏览:54803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29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在全国政协礼堂对面,西城砖塔胡同西口,有一座民国时期著名的私家花园――澹园.澹园主人即我的祖父,清末民初的诗人、书法家成多禄先生.

澹园分四个区.古槐区,古槐参天,孤花绝世,天怜幽草,绿叶弥阶.最东侧以柏树墙与花圃为界.在南北甬路两侧,植柏数行.其中以十三棵古槐为最,此处即是近代史上著名文人的活动场所――十三古槐馆(现在原址仍有以“十三古槐馆”为名的饭馆).如北京龙泉寺僧明净大师、晚晴诗社的靳云鹏、梁鼎芬、萧廷平、漫社的黄维翰、徐世昌(晚晴社的社主、民国大总统)、郑孝胥、林纾(字林琴南)、陈宝琛(帝师)、张朝墉(半园老人)、宋小濂(铁梅)、王澍(陶庐主人)、马其和(桐城派古文家)、三多(可园主人)等等均为馆的常客.十三古槐馆又名“旧雨轩”,乃成多禄先生亲自设计、监工建筑的南书房.“北京漫社”有十三、四位(诗人有百余许),“晚晴社”和“嘤社”约有十五、六位.大家不定期相聚、分韵、作诗和吟诵.除此还与诗友同游颐和园、香山、碧云寺、万柳堂、陶然亭等京城的名胜古迹,采风、作诗、联等多种,且为琉璃厂写过三方匾:“修绠室”、“来薰阁”、“琴书处”.

澹园(四题)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近代文学的论文范文素材 大学生适用: 研究生论文、大学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33 写作解决问题: 如何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任务书、论文结论 职称论文适用: 核心期刊、初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如何怎么撰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秀选题

澹园的垂花门,有一副春联:

爆竹声高响堂远

红桥白塔路西东

“十三古槐馆”西北宽五米许,东西长窗一律镶成明晃晃的大玻璃(当年的玻璃窗还不多).五开间通为一体大厅,中间有雕花隔扇.匾额其一:“旧雨轩”,是郑孝胥题;其二:“十三古槐馆”是张伯英题.北墙有对联二:

欲求尚宗一勺水

暂借僧房半日闲

万卷藏书宜子弟

十年种树长风烟

古槐区,有六角亭一座,砖木结构,重檐风铃.亭中为“曲水流觞”.诗友、联友常用酒杯顺水曲曲折折流过.停谁面前,则吟诗一句,呷一口酒,故联句流传者颇多.当酒杯转了一遭酒亦止,诗亦毕,众人皆喜.之后,就备文房四宝,将诗词联句录下,后集诗草数册.闲夏酷暑,亭居林荫深处,知了争鸣不得幽眠.祖父用热饮香茗消暑.出一身透汗彻体清凉,心畅神怡.澹园虽然处于西四、白塔寺闹市之间,但是此园却十分幽静,连家人远远的脚步声都听得分明.在这园里,后来产生了许多著名的诗家和佳作,在中国近代文学史上颇有贡献.

当年北京最著名的竹园在何处澹园也.沿园子的南北甬道向南伸去,过竹篱入竹园.园中种植江南名竹数百竿,凡祖父江南走访之处,首先问当地的名竹,随即派人送至京城.常是人未到家,竹已经至园.在南客厅里有一套竹制家具,且悬咏竹联:

自扫竹根培志节

尽驱春色入毫端

十里松篁参羽杖

五更鼓角满霜天

南客厅游廊上,秋日,千姿百态,层层叠叠,娇柔妩媚,菊花.皆为祖父平素在菊圃的精心杰作.正厅两侧的阶下,摆两溜盆植的石榴树,五月榴花绽放,红艳灼人,蜂蝶乱舞,给这幽雅的竹园带来几分喧闹.竹园也是诗友聚会之处,天南海北,聊天品茗.每逢欢喜时,举杯尽兴,客人有爱吃成家的家常饼.

竹园植芭蕉十数株,蕉花、蕉露、蕉实,令人垂涎.蕉树高可过人,蕉叶甚盛,觅得佳句,随即录于蕉叶上.《初秋园居偶成》组诗即属此.

从古槐园、竹园往东是果蔬园.靠北西向长垄便是星罗棋布的菜畦,其间,水沟纵横,砖塔胡同的唯一的一口甜水井摆在其中.在东门常有邻里挑水桶来打水,祖父有对联:

源头水引一渠话

尘外人消半日凉

这口井是辘轳井,顶上有席棚遮荫.摇起辘轳把儿,把绳子卷起来,装满了柳罐斗提起来向后倾出,从水渠流向水沟以灌溉菜蔬.那井发出咿咿哑哑的声音,就像江南小姑娘踏着水车,发出的“橹枝摇曳水云西”的低吟.祖父亲自灌园他说也是消暑的方法,戏称自己是“灌园翁”.

祖父把东北黄瓜、江南茄子移植过来栽培,到果蔬收获的季节,茄子深紫硕壮、黄瓜脆嫩清香,是全家最高兴的时候,祖父写有对联:

老农喜欢有春事

卮酒从容向蜕斟

及身强健且行乐

人性逍遥不学禅

采药忙犹寻白鳔

种蔬早已赋黄门

尚有读书净清业

我是识字耕田人

数亩荒园自锄理

一瓯花乳浮转圆

东院墙内,自北而南栽桑、椿、杨柳等,孩子们春时养蚕食桑,作茧缫丝争比长健.

沿南北通道,穿过垂花门,有副对联:

梅花百树鼻功德

茅屋三间心太平

住宅有东西跨院,正屋唯祖父住.西跨院五伯父一家住、东跨院家父母和孩子、家人住,热热闹闹,充满生机的一大家子人.

祖父的正房五间,台阶,大抄手游廊.东西有套间、耳房,其中东耳房设佛堂.东西厢房:东为小书房、西为小客厅.

庭院方正,十字甬道将其分成四块:左植杏、桃数株,右种一棵西府海棠.每值春时,嫩红、粉红、鲜红、嫣红、朱红,满院子的艳丽,真是热闹.院子的角落里有一架老藤萝,每当花香枝 满时,母亲就将藤花摘下来洗净,用蜂蜜、牛奶和藕粉和匀,或蒸、或烤香香的藤花饼,熬藤花莲子粥,真是:

尝新顿觉吟还继

成旧应知饭量加

在南客厅两侧,一边有一个大鱼缸,红的、白的、杂色的金鱼在水中自由自在地嬉戏.盛夏,出水芙蓉红绿交错,荷叶上晶莹的露珠儿滚来滚去.这些花中的君子都集中“北池”里,称为“北池莲”.

如今过了85年后,澹园旧貌今已不存,对面的老顺王府也移到朝阳公园东侧,名曰郡王府.剩下的只是砖塔胡同东口的万松老人塔风光依旧.听着风铃,回忆着这里曾有过一座澹园,不胜叹惋也矣.

中国的文人

张伯驹公子,曾书画一折扇,“绿梅书画”.录绿梅诗如下:

一枝绿萼冠群芳,潇洒犹疑楚岸傍.

香骨瘦来冰蕊细,梦魂清处月波凉.

赓酬便合成千首,醒醉宁须计百觞.

横玉叫云吹不尽,只教今古洗离肠.

金人绿梅诗 镜寰仁兄雅正.

壬申年六月雨后中州 张大

钤白文方印“伯驹日利”,书兼行草,圆劲挺秀,卓然大家风范,与画可称双璧.

秋雨淅淅沥沥,翻出《学海纷葩录》的小文,反复诵读,仿佛张伯驹先生即在纸上,斯人之文之诗之词之画历历在目.张公子是古玩鉴赏家,且嗜京剧.一出《空城计》,由张生扮演诸葛亮,而以余叔岩扮王平、杨小楼扮马谡.凡是配角皆为名伶,轰动一时,群称豪举.

京城四大公子之一的张公,其身世可称为传奇.(据说“民国四公子”有:其一、寒云、张伯驹、张学良、卢永祥的儿子小嘉;又谓,有张公子、謇之子孝若.其二、 “红豆馆主”溥侗、寒云、张伯驹、张学良).伯驹心胸豁达,尤其被错划为之后,更显英雄本色.我钦佩此公之才华,更钦佩其面对惨淡人生的潇洒,大起大落,宠辱不惊的人物,今已寥寥.

1955年国家决定发行公债.张大公子夫妇得知消息,动意为国家建设出一点力.可是拿什么去写呢?除了尚在居住的一所房子外,家中凡能卖的都卖光了.他们夫妇不约而同地想到自己家还剩下的的珍宝、字、画.1956年张公子参加各界知名人士座谈会,大家发言后,他慢慢地说:“我现在手头没钱,但可以将一生珍藏的字、画、瓷器等,尽数卖给国家,所得款项都写公债”.这位文物家终于作出了惊人的抉择.

张公子以重金的国宝有:西晋陆机《平复 帖》、隋展子虔《游春图》、唐李白《上阳台帖》、唐 杜牧《赠张好好诗》卷、宋范仲淹《道服赞》卷、蔡襄自书诗册、宋黄庭坚《诸上座帖》、元赵孟《千字文》等等.后来把这些珍宝也献给了国家.

联想起2002年,成氏家族一行到祖籍吉林市,将家藏祖父墨宝\诗文及其文物约计200余件,献给吉林市名人馆藏.当时我力主奉献.原因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既然祖父为东北书法四大家之一,既然祖父是吉林文化三杰之翘楚,我们就不要忘记都是吉林水土养育、栽培的结果,故由家乡出者还于家乡人.再者,诗、书、文诸品放在各家里既无恒温又无恒湿,条件远不如馆藏,否则,不久这些珍宝将成为一团碎纸,化为灰烬.故我们力主由国家保管为佳.比起张公子国家只发给一张纸收据强多了,成氏家族还得到一本红彤彤的捐赠证书.其中的一端砚,大的如小盆,正面均润平滑,有眼有柱雕的翻荷、蹲着长鸣的蛙,池边的破岩;背面是张朝墉石刻的七律一首,其文已经记不得了.还有一支羊毫抓笔,这是御笔,我割爱也献上去了.

家族里尤以年轻人反对呼声一浪高过一浪,他们认为这些皆为国宝,是钱!是价值连城的珍宝!但是我只是以苦笑哂之.

吉林省电视台采访我时,我只说了谢谢家乡父老乡亲,以家乡的风土人情培育出“吉林三杰”,是家乡父老乡亲的骄傲.见到的是遗留之物,见不到是永留下的一种爱家乡爱祖国的精神.这种精神应在子孙后代身上传承下去.作为成氏家族的后裔,我们要努力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把家训牢记心间,绝不辱没先人的美德.

吉林市长和各位领导,认为成氏后裔有崇高的文化素质,把自己家里珍宝献给家乡,是一般人难作到的.因为可能有人会认为这么做如同割其肉、流其血.


但此与张公子的当时那么天真、执着相比差远了.我认为凡身外之物,只要有益于人者都应该让它为更多的人怎么写作.中国知识分子,尤其是正直的知识分子,简单到只有爱国家,先忧后乐而已.虽然他们的人生旅途一直背负着沉重的十字架,但是赤子的心不变化.

不敢独享的两个字

1969年深冬,家父病危住在医院的特护病房.我白天要到学校“上班”,即扫厕除尘,晚上即到医院陪住.这一天,开会结束很晚,我匆匆赶到医院,父亲已经入睡.我取出当时的时髦杂志《红旗》看,看什么我也不知道,后来爽性用红笔在杂志上用来分析语法了,纯工具没有一点阶级斗争了.这样也不会惹乱子.这可能是我后来语法娴熟的原因之一吧.

突然,父亲从睡梦里咳醒,床不停地颤抖.我轻轻拍他后背,骨瘦如柴.说要喝水,我从暖瓶里倒了半杯,用吸管送入口中,刚吸一口又呛得更厉害地咳.慢慢地拍、拍、拍,渐渐父亲平息下来,又睡下.

我想起前几日,父亲用渴望的目光对着我说,请给他输血,输家里人的血.因为父亲只有2.5g血色素,究竟要输多少才够呢?不知道.除了母亲、我、就剩下临产的妹妹了,何况我们的血型都不对.所以我没有说话.住院以后,院方认为没有必要输血,因为尿毒症要做的是透析,而非几百CC的血浆所能解决的.当时我不懂,心里总感到内疚,总认为是因为我没有输血给他而害其病重,以至后来的病故.

夜深了,医院楼道灯熄灭了,只有地灯发出荧光.夜班医生查夜,尤其危重的病人要及时了解情况.

我在一张长木凳上侧卧,身上盖着皮大衣,脸上用《红旗》杂志蒙着,蒙蒙胧胧似睡似醒.突然,觉得有人给我轻轻地盖上了棉被,立在我面前良久.我将《红旗》杂志移开,看见姚大夫凝视着我,没说一句话,脸上也没有表情.我鼻子酸酸的,泪水从眼角流到耳边.

这些日子来,第一次体会到被人呵护的感觉.自从毕业后,总觉得在我身后有个幽灵阴影跟着我.档案里究竟是什么,至今我也不知.老公住牛棚,我便成了反革命家属,在单位扫厕、除尘,中午还常少餐饿肚.那年月我没有眼泪,只有一颗包藏在刚强外表下的脆弱的心.没有朋友、没有亲戚、没有人与你说话、往来,处处是陷阱,到处有阴谋.嫉妒,报复,家也被抄了,老公被关了,老父迫害病危,女儿不到2岁.正常的人任谁也会被逼得非得精神病不可.

在这种孤寂中,我度日如年.我早把自己排到印度贱民一等,心中常有畏惧、怯懦,越发缄默无语.

现在姚大夫把值班室的棉被盖在我的身上,暖在我的心里.那感激之情,多日的委屈,一下子忍不住了.我那时候怕人对我好,而不怕人对我不好,我泪水如注.

姚大夫轻轻地拍拍我的肩,摇了摇头,似乎要做出笑的模样,但是也笑不出来.温和地握住我那冰冷的小手,退出了病房.

我再也睡不着,在黑暗的冥冥中,我记住了那双深邃的眼睛,他仿佛了人的心灵.也许他本人也在经历着同样非人的遭遇.

多少个日月我盼望着有一点常人的真情,但是没有;在那扭曲的现实面前,人们都被逼得虚伪、阴险、狡诈起来.文人治起文人的手段更加狠毒.我期盼的真情终于在一间病室里,一个病危的老人面前、在一个陌生的医生的目光中得到了,我受宠若惊.心里真不敢独享着“真情”两个字,真想把这种感动告知天下有情的人们!请珍惜人间的真情吧!

妈妈,送您一束康乃馨花

――写在母亲节

我的父亲是诗人,在民 国时期京师小有名气.每次他写字,我就在边上帮助,其实是捣乱,但是不知不觉就学会了横平、竖直;轻笔、重笔;中锋、偏锋等等基本功.在七、八岁时就能够写仿了.在我的记忆里,父亲从没有大声呵斥过我,打过我,他对什么人都很宽厚.

我的母亲是个个性刚强的女人,很美丽,会画画.我从记事起,无论哥哥、舅舅、姨家有了问题,只要妈一出面,她怎么决断,大家都听,从来没有人反对.不是因为妈凶恶,而是因为妈的威望高.她公正无私,做事带头吃苦;她多才多艺,画画,作文,在文人圈里受到才子佳人的青睐.

尽管妈很爱我,但却没有宠过我.我从小就在大花园里跟着老高干活,剪枝、拾果、撒肥、浇水、捉虫,样样都干.在家里每天按时描红、拓仿、抄书、背诗“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一丝不苟.读书、写字也成了习惯.在我的记忆里,母亲也几乎没有打过我,她根本不需要打我,只要看我一眼,我就知道自己错在哪里,必须加倍努力.

所以我的勤奋很大程度上是妈逼出来的.如果没有妈当年那样,我肯定到不了今天的这个地步.妈去世好多年后,从一个紫檀木盒里,发现了一封信,纸都黄、脆了,抽出来,看见信纸上,小楷写道:

亲爱的女儿

我不知道你什么时候,才能够看到这封信,因为你现在还小,可能还不能明白其中的意思.等你稍大些也许就会看到这封信了.

我原以为自己这一辈子,也画不出一幅好画了,因为我试了多次,却总是失败.这幅画原是一幅放弃的初稿,画的是海边的夕阳.可是今天我看到海边的朝阳时,灵感突发,竟发现这幅放弃的初稿,其实是幅佳作.我把它留给我的亲爱的女儿――充满了希望的朝阳,挖掘出自己生命中的希望,沿袭给你.

我抖抖地看着这幅将碎还韧,褪了色的朝阳、蓝天、大海等哭了一夜.

我从父亲那里学到了宽厚,学到了风、雅、颂;我从母亲那里继承了坚忍不拔、决不放弃的精神.我父母成就了我的个性,也把他们个性的矛盾溶入了我一个人的身上.

妈妈,我这一生言谈举止、举手投足、为人处事,几乎都能够见到你们的影子.我是你们的一面镜子,谢谢妈妈.

在这初夏的母亲节日,在开满粉红色花瓣的樱花树下,伴着柔柔的熏风,我抱着一束康乃馨.我为你唱一支小时候你教我的歌:

为我辛苦了

我的妈妈;

每天就这样

累你老人家;

送我上学,

接我回家.

为我辛苦了――我的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