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道文学类阅读题学生的思维倾向

点赞:33866 浏览:157534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02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2012年1月嘉兴市的高三语文期末考试,采用了杭州试卷,其中文学阅读题材料选择了美国伯纳德·马拉默德的小说《春雨》,写的是一个孤独内向的父亲乔治与女儿的男友之间交流的故事,传达了一种渴望与他人交流进而走出孤独的心情,也表现了父亲对女儿的爱.可是,我的有些学生竟然认为,这是两个男人之间同性恋的故事,说他们是基友.我真感到纳闷:怎么会有这种想法他们是怎样读出这种情节的呢于是,我将他们的阅读结果代入文本中,试着去读一读.嗨,居然也说得过去,真是个奇怪而又有趣的现象.

一道文学类阅读题学生的思维倾向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女儿的文章 大学生适用: 在职论文、函授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38 写作解决问题: 毕业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小结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目录、中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毕业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免费选题

你看——

第一题

当谈起弗洛伦斯时,乔治为什么会“有些不安,并且有点害怕”

【学生答】因为他爱上了女儿的男友,觉得对不起女儿,有负疚心理,自然就感到不安了.从保罗的言语中可知他对女友爱不起来,虽然她很爱他;说明保罗也可能爱上了他,那么,女儿就要失恋了,一想到女儿失恋的苦痛,而且是因为他自己的原因,他不知会发生什么事,因此他的害怕是可以理解的.

第二题

文中有一处是乔治被保罗邀请去散步,他进房间找雨鞋,心中感到一阵激动.怎样理解乔治的激动

【学生答】因为与自己心爱的人一起去大街上散步,他当然很兴奋很激动.平时他少言寡语,闷闷不乐,因为“话不投机半句多”,没有志趣相投的人.而今,保罗来了,他爱上了那个英俊的年轻人,而且他好像也爱他,所以邀请他去散步.这种心理动机是不言而喻的.

第三题

“乔治想说的话又凝滞不动了”,小说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从主题与结构角度说一说.

【学生答】结构上留下空白,给读者以想象的空间.

主题方面:本来乔治想把心里话大胆地告诉家人,他不想再隐藏下去了,可是看到女儿在睡觉,并听到她轻轻的呼吸声时,他又不忍心说了,因为他要说的对女儿来说不是什么惊喜,而是最伤心的事.

初看之下,这样的答案还真有点意思,也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实际上是一种误读.

我们先来看看命题人提供的参:

第一题

担心女儿与这个优秀青年因相处不好而分手;害怕自己因此失去这个难得的交流对象.

第二题

一向孤独内向、无人关心的乔治,因被保罗邀请散步,有了交流的机会而异常兴奋;他走出封闭的自我,在与大自然的接触中内心被唤醒,表现出从未有过的激动.

第三题

结构上有回环跌宕之美,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先写乔治对生活有爱却不能说,受到保罗启发终于想说,但面对生活现实却又不能实现.

主题:使主题表达更为深刻.尽管乔治主观上做了很大努力,但孤独的困境始终使他无法表达对家人的爱.这一结局深刻说明了现代人要改变孤独的处境是非常艰难的.

很显然,部分学生对这个文本的解读,只是作出了一种狭隘的理解,他们没有读出一个备感孤独的父亲对女儿深沉而真挚的情感.

那么,为什么学生的思维会那么片面呢我想可能有几个原因:

一是现在的中学生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在现实生活中,很多时候他们并没读懂父母对自己的爱,没能好好感受与品味来自父母的关爱;他们通常比较自我,心安理得地接受着情感的馈赠,却没有养成设身处地理解别人的习惯,我们的教育也遇上了人文大环境下的尴尬.


二是学生的阅读没有得到全面而科学的积极引导,在单一评价制度的氛围下,他们无奈地将自己有限的时间几乎全部投入到无限的作业中去,阅读经典就成了一种奢侈行为;于是,爱好阅读的学生只能偷偷地阅读喜欢的书,而受整个阅读氛围与文化品味的影响,他们选择的可能不是什么主流文化.久而久之,他们的思维受到边缘文化的浸染,直接影响了他们的价值观与基本判断能力.

三是《外国小说欣赏》本来就是一门难懂难教的课程,很多学生对外国小说文本有一种陌生感与隔阂感,经常为读不懂不知所云的故事而烦恼,而且容易产生与核心思想走岔路的理解.其实,轻松自由地读小说是浪漫的诗意的,而一旦把阅读作为考试项目,就难免功利了,这样的阅读成了学生们的负担.

总之,对外国小说的欣赏,每一位读者都可以有自己的仁智之见,但必须立足于文本,进行合理的解读,而不是刻意进行狭窄的推论,否则,只能生产令人啼笑皆非的笑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