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产业价值新

点赞:2526 浏览:7763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11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内容摘 要 文化生产力的三重结构决定了文化产业的多维价值,文化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对提升国家“软实力”至关重要;文化产业多重功能的实现取决于市场的活力、产品的充分交易和企业竞争力,经济效益最大化是文化企业发展的“王道”,也是文化产业多维价值实现的基础;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竞争力提升需要创新意识形态管理制度,在市场效益和社会效益之间保持足够的张力,并在国家战略视野中定位.

关 键 词 文化产业 文化生产力 经济价值 文化价值 国家战略

今天我们正处在世界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时期,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许多发达国家都把文化“软实力”的提升作为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战略.“软实力”的提升是以技术支撑下的创意经济的核心即文化产业为轴心展开的,文化产业作为国家“软实力”提升、国家形象建构和提高民族文化的全球地位的重要路径和方式,而被置于国家发展战略和政府工作全局的高度来审视.在此语境下,有必要重新审视文化产业发展的价值,使其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担负重要使命.

文化产业价值新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文化的文章 大学生适用: 学位论文、函授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26 写作解决问题: 毕业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任务书、论文题目 职称论文适用: 技师论文、职称评副高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毕业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秀选题

不断深化对文化产业的认知

虽然文化产业在学理上有法兰克福学派对“文化工业”的批判和马克思关于艺术生产理论的基础,这两者始终有着人文主义的价值导向和现实批判视野.但现实中,它作为一种契合时代精神和代表先进生产力水平的积极力量,已被扭曲为发达国家对外扩张的新形式和新形态;成为发展中国家摆脱落后自主融入现代化进程的新路径.不同国家因经济结构和对文化理解的重心不同,而对文化产业的称谓有所不同,美国使用版权产业的概念,德国使用文化经济的概念,英国使用创意产业的概念,中国香港和台湾地区使用文化创意产业的概念,日本、韩国主要使用内容产业的称谓,但基本的内涵和外延大体一致.

我国对文化产业概念的界定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完善和文化市场日益活跃而逐渐明晰、确定的.2000年,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第一次在文件中使用“文化产业”概念.2002年党的十六大首次明确把文化区分为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强调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产业,把文化产业作为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鲜明地提出来,这在理论上是一个重大突破,在思想和意识形态层面明确了文化的经济属性和确立了文化产业的地位,对文化产业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2012年,国家统计局对2004版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方法进行了修订,并正式印发了《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2012)》,将文化及相关产业定义为“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产品和文化相关产品的生产活动的集合”,范围包括文化产品的生产活动、文化产品生产的辅助生产活动、文化用品的生产活动和文化专用设备的生产活动等四大类,具体统计内容为新闻出版发行怎么写作、广播电视电影怎么写作等10个方面.这种修订和范围界定有着明显的提出的“五位一体”(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五大建设并列)的总体布局背景,凸显了文化的普遍性、兼容性等基本特性,以及文化产业受科技驱动、融合发展的趋势,除了新闻传媒、广播电视、影视出版等直接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产品之外,文化产业还广泛涉及以创意、科技等方式,以金融等怎么写作手段,以旅游、贸易等渠道或载体进行的文化及相关生产活动.总体上看,修订后的分类体系与新的国民经济分类标准更加契合,更加符合我国文化产业的特点和实际发展状况,同时增加了统计数据的国际可比性,为我国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文化产业统计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奠定了坚实基础.

就文化产业发展实践而言,文件一再强调文化产业不是文化产业化、文化市场化,但这句话的深刻含义极易被人们滑过去,而难以领会到其中的深刻用意.的确,发展文化产业离不开市场,市场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没有市场就没有文化产业.但“文化产业化”的提法实际上把文化理解得狭隘了,是在微观的产品层面或者中观的行业文化的范围内理解文化,充其量是在宣传文化系统内部理解文化,这种狭隘的文化观念怎么能撑起“文化强国”战略目标的实施?一定意义上,文化产业作为一种新的财富创造方式,同时也是文化生产方式、文化业态和产业形态的创新,更是思想观念的解放.因此,必须明确市场是发展文化产业的基础,但不是文化进入市场就成了文化产业,这种肤浅的理解助长了文化产业的粗鄙化,使文化失去尊严,以为文化产业就是迎合市场的“三俗”产品,不清楚文化产业是当代社会化大生产基础上的文化的传承、积累、创造的主导方式,它同样以出文化精品和名家大家为诉求目标,要在文化产品中融入人文情怀;要清楚当前文化发展中的空心化现象,不是发展文化产业的结果,而是我们误读文化产业内涵和在实践中跑偏文化产业方向所致.

另外,就内容而言,文化产业所负载的内容应是社会主流文化和大众文化,是以加工复制等社会化生产方式为大众提供多样化、差异化、个性化需求的文化产品,文化产业作为内容产业,其核心是文化价值观的传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的《文化保护的国际公约》,对文化及其艺术表现形式多样性的保护,其实质保护的是文化产业,并非所谓抽象的文化或者文化的原生态,其意是说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哪怕是世界上最小的国家和民族的文化都应该在市场上占有一定的份额.前提是必须把民族文化变成文化产品(怎么写作),有了产品才能进入市场,才会受到相关《公约》的保护.此外,作为产业群的文化产业也有别于文化活动(尤其是地方政府主导的一系列节庆、庆典、晚会活动,虽然引入市场运行机制,但并非是文化产业),文化产业要形成自己的产业链和可赢利的商业模式,它不是文化加产业(市场).因此,必须警惕没有文化的文化产业,过度追求利益和“创意”,有可能导致资本和产业狂欢共舞,从而遗失或抛弃了文化内容,更遑论对人文价值和道德情怀的诉求, 以及对国人的审美品格和文化品位提升的使命担当.

文化不仅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更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目标.这种文化认知不但把文化建设置于“五位一体”的现代化事业总体布局中,提到“文化立国”的战略高度,更是把文化发展上升到引领文明进步的世界高度.文化发展旨在激发全民族的文化活力、文化创造力和想象力,焕发全民族的文化,文化建设需要各领域、各民族和每个人的广泛参与,以全民族文化素质和文化意识的提升释放实现伟大复兴的能量,这样的文化观念才能支撑起建设文化强国的重任!这表明文化不是一种工具性手段,它自身就是发展的目的.文化产业作为文化经济化和经济文化化的融合,是拉动经济发展的新引擎,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的驱动力,它使经济发展有了文化的品格和灵魂,在追求经济利益时, 也传播了社会主流价值并弘扬了道德情怀.改革开放30多年来,国际视野、世界眼光和市场经济的观念虽已深入人心,但在文化领域仍存在一些僵化陈腐的观念和体制性弊端,解放思想观念包括深刻理解文化产业的任务仍很艰巨.需要在实践发展和文化体制改革的深入中深化对文化产业的认知,不可把文化产业僵化、窄化、空洞化、泛化,当然更不能超越历史发展阶段做规划. 深刻理解文化产业,需要回到两个根本——文化的根本、产业的根本,其实质是回到“人”的根本.回到两个根本,说到底是经过螺旋式上升,再回到一种大文化观上,实现两个重心(文化、产业)的合一,在此过程中,文化(产业)的内涵获得了充实,使其有了坚实的内容基础和市场支撑;同时,文化产业的外延得到了拓展,呈现高度的产业渗透性、融合性和关联性,以此形成具有时代意味的文化经济理论.文化产业的核心资源是创意、创造和创新,前者代表新的原创内容和思想的生成,后者是对新的原创思想的应用,三者构成文化产业的内核.这种理解就在深刻性上回应了发展文化产业的目的——外在形态上成为支柱产业,内涵上提高民族文化的位态和丰富文化的价值.同时,还须在文化观念和发展格局的拓展中,领会文化产业具有的支撑国家战略的前瞻性价值.这种深刻认知表明对文化产业的理解不能庸俗化、单一化、浅表化、空洞化、虚无化,尤其不能恶意扭曲和功利化,简化为以经济维度(GDP)为主导或唯一评价指标.文化产业的特殊属性,主要指文化产业首先是一种文化形态,其次才是一种现代经济形态,必须重视文化产品的文化价值.不能忘记,文化是文化产业的根本,没有了文化,何来文化产业?

文化生产力结构分析

文化产业作为文化生产力的结构形态,不仅体现了人类的文化发展水平,还显现了一个国家现代化的发达程度.因此,文化产业的价值论分析关乎文化的硬实力:文化经济力和文化技术力,也包括文化的“软实力”:文化价值的凝聚力和感召力.作为现代社会的组织骨骼,文化产业不仅以文化、精神、思想和灵魂的形态重构了社会发展的柔性结构,还以创造财富的崭新形态和本质性力量支撑起社会的刚性结构.文化产业的经济力、技术力和文化力是文化产业价值的三个维度,分别对应文化产业的经济价值、创新价值和文化价值,三者相互交融,相互促进,相互依托共同支撑文化产业的竞争力.文化在当今时代作为国家综合国力的标志,主要显现为文化产业竞争力.文化产业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直接关乎一个国家的经济结构、文化传播效力和生产力发展水平.一个缺乏文化产业支撑的国家,是一个“软实力”萎缩的没有国际话语权的国家.

文化产业的合法性,要落实到促进文化生产力的发展上.在文化产业成为驱动经济、社会发展新引擎的语境下,传统意义上的文化形态、文化生态和文化存在都面临着契合时代特征的转型,人类社会关于发展的价值观及其价值系统都要在此语境中被改写,提出的“五位一体”总布局因文化产业而有了深刻认知,特别是它对于生态文明及“美丽中国”建设的意义空前凸显.

就文化产业的经济力而言,一个国家的文化力量取决于文化经济力量,文化产业的综合竞争力与核心竞争力,是一个国家文化经济的集中体现和命脉所在.就中国而言,首先把文化产业培育成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并作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战略选择之一,纳入国家发展战略.增长方式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种基本动力形态,所谓经济增长方式,是指推动经济增长的各种生产要素投入及其组合方式,既包括传统的粗放式经济增长,也包括现代的集约化经济增长.中国经济的产业升级和转变发展方式的一个重要方向,是大力发展怎么写作业,特别是生产性怎么写作业.从发展模式上促进制造业和怎么写作业的融合,对加工制造业占很大比重的中国来说,加大研究、创意设计、品牌销售、渠道管理、售后怎么写作、金融怎么写作等怎么写作活动的分量,使制造业的产业链融入更多的科技、文化含量,推动制造业的产业链插上科技和文化的双翼,向“微笑曲线”附加值高的两端延伸具有重要意义.生产性怎么写作业日益成为文化产业增长所必要的中间投入,它投入的数量、质量和方式,越来越影响文化产业发展的方向.文化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不仅推动了文化经济的增长,还带动了文化的增长与发展的转型.文化产业虽然其逻辑起点始于经济活动,但其最终目的和归宿要落到文化和文明的价值上.

从生产力发展水平来看,文化产业是一种集约化的生产方式.文化产业不同于一般制造业,在成熟阶段只剩下几家大企业即可,而是市场的集中度和产业的成熟由大量中小企业支撑,因此,文化产业发展的方向是集约化基础上形成集群化,而不是当前市场分割和垄断基础上政府行政主导的集团化,这样才能有效提升文化产业的竞争力.文化产业发展的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只有建立在市场交易充分的基础上才是有效的.只有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提高知识密集型产业在经济结构中的比重,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智慧和创意在社会财富创造中的作用,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的利用价值和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当前,文化产业自身面临从粗放型增长方式向集约型增长方式的转变,决定转变的核心是市场的健全及其产品交易的充分市场化,以及在文化产业发展的技术和内容两方面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随着文化产业集中度的提高,文化产业发展模式才能从外推型转到内生驱动型,才能在文化资本形态的层面上完成文化产业增长方式的革命性转变,从而作为先进生产力不断契合人类社会发展的内在历史吁求.

优化文化产业生产力结构,既是经济现代化的一个结果,又是推动现代产业升级和转变发展方式的推动力.其一,通过文化创意含量的融入提高产业附加值,形成产品的高利润区和自主创新的基础.作为先进生产力的表征,发育良好成熟的文化产业不是劳动力密集型产业,也不是资本密集型产业,而是技术创新支撑下的创意密集型产业,因此,人才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其二,提高产业的技术化和专业化水平,在产业发展中普遍应用高新技术手段和成果,以专业化能力深耕文化领域,创造和形成新的文化再生产能力;其三,提升产业的集约化程度,发挥关联性效应.借助市场和相似度检测机构的力量,实现对各种文化生产要素和文化资源的合理配置,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积极作用,提高文化产业运行的质量和效益.同时,催生业态交融和相互渗透,形成产业的高度关联化,即通过衍生产品拓展产业链,发展授权产业,提高文化资本的增值能力,形成产业的集群效应和外部性的溢出效应.当前,文化给其他产业带来的附加值,不仅改变了一般产业的增长结构与赢利模式,还带动了新的工业革命.从全球来看,文化产业作为经济发展的驱动力,正显现出由产品—标准—版权,向主导国际产业分工体系的产业链最高端格局的趋近,并由规模经济向势力经济转变. 从文化产业的技术力来看,其构成主要源自文化与科技的交融.如今,世界主流产品几乎都可以说是文化与科技有机结合的产物,如智能型苹果手机、平板电脑等系列产品.在发达国家,文化产业的发展不再是量的叠加,而是质的飞跃,其中的助推力就是科技.正是科技的力量使没有多少文化底蕴和文化资源的美国成为文化产业强国,百老汇音乐剧的科技含量之高,使其他国家许多传统表演艺术根本无法与之抗衡,好莱坞影城和迪斯尼乐园中艺术和科技融会贯通的表演,使其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而牢牢控制产业标准和总体布局.可以说,科技是文化产业发展中的强势推动力.然而,我国文化产业创新能力普遍较低.在“2011中国版权年会”上,时任署长、国家版权局局长的柳斌杰表示,目前国内很多文化艺术作品创造力不够,90%的作品属于模仿和复制.现实情形确实如此,比如庞大的数字化视听市场主要是国外的技术标准一统天下,我们只有靠低附加值的产品的量去博弈.缺乏文化技术创新能力导致了我国“大国市场、小国文化”的产业发展现状.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凭借这些技术标准,不仅把自己的产品(文化内容)大肆倾销到发展中国家,在占领市场的同时,还传播了美国的文化价值,影响了所在国民众价值观的形塑,扩张了美国的文化利益,反过来又用这些标准保护本国企业的经济利益.这种技术壁垒在保障国家利益方面,发挥了关税壁垒难以起到的作用.在文化产业领域,内容力量的实现常常取决于自主的技术标准,技术应用本身就是文化生产力,技术标准体系的建立,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创新能力、经济实力和科技水平的重要尺度之一.基于此,2012年国家启动了文化科技创新工程,《国家文化科技创新工程纲要》明确了“到2020年,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文化产业科技创新体系得到完善,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成为文化产业的重要载体,形成完善的文化科技支撑体系,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目标.在大文化观的引导下,统筹协调整合各种力量联动形成合力,依托云计算、大数据库、专业技术平台建设,建立自己的文化技术标准体系,将成为提升中国文化产业技术力的重要保障.

作为内容产业,文化产业要寓含文化见识,其灵魂是文化价值,文化产业的强大主要表现在内容的感召力和传播的有效性.提升文化产业竞争力,需要优化内容产业结构,即民族文化价值含量和人文情怀的融入,以及普适性的价值诉求.只有在文化产业结构中提升内容产业的比重,借助市场力量和产业竞争力弘扬主流文化价值观,在全球化舞台上传播、建构现代中国形象,深化与国际主流社会的沟通和交流,从而消除摩擦、减少误解,才能赢得最大范围的文化认同.文化产业实践表明,只有金融资本而缺乏文化资本的深入开掘,根本无法同发达国家的文化产业竞争,而盲目跟风和专注于技术或风格模仿则注定要在长期的文化战略角逐中败北.在全球化时代,文化产业不但是意识形态传播的基础,而且还能强化意识形态的时效性和影响的广延性,同时,文化产业的发展进一步强化了意识形态传播的隐蔽性.文化输出的着力点在于提高内容产业的影响力,通过生活方式与价值理念等跨文化传播,提高与国际主流社会的共识、建构信任关系,就此而言,文化“走出去工程”依然没有解决文化输出的初衷,尽管文化赤字状况有所缓和,但思想落差仍旧突出.

文化产业的功能论分析

当前,文化消费并未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得到释放,在居民消费逐步提高的情况下,文化消费增幅低于非文化消费增幅的现象日益突出,这暴露出人们对文化产业功能认知的偏颇.这种偏颇表现在文化产业的诉求重心落在经济功能上,而忽略更为基本的文化功能,以及社会功能、政治功能、生态功能的均衡发展.面对国内文化市场的战略性短缺和产品供需的结构性矛盾,过于执著诉求文化产业的经济功能,无疑是舍本逐末.然而,地方政府的文化产业发展规划,仅有不多的省份提出文化产业就业人员和城镇人均文化娱乐消费占消费性支出比重的指标,恰恰这两个指标与社会大众的文化生活息息相关.就业人数与文化产品的有效供给及其消费吸纳力和文化产业密切相关,直接关涉文化产业的文化功能和社会功能.虽然经济价值是文化产业的基本价值,但其根本价值和更高目标则是文化价值,无论是通过有形文化产品,还是无形版权产品及文化怎么写作,均建立在对其文化价值的认同上.因此,政府应当把从GDP导向的投资驱动转向为怎么写作社会导向的需求驱动,也就是把从推动制造业发展的思维转向对内容产业的引导上,只有把职能转向怎么写作和市场环境的改善上,才能有效拉动文化消费内需的难题.有了文化氛围和消费基础,才会有真正的文化市场.

一个时期以来,在文化产业发展实践中滋生了一个地区文化产业发展好不好,只看文化产业占GDP的比重高不高;一个地区文化产业发展快不快,只看文化产业在GDP中比重是否大幅度提升.而对如何提高文化产业的质量,提升文化产品的文化内涵重视不够.过分倚重文化产业占GDP的比重,作为评判文化产业发展好坏、快慢的标准,背离了文化产业的特点和规律,是只注重数量、规模不重质量和效益的表现,就很难把准文化产业乱象的脉.就文化产业特性而言,与其说文化产业占GDP的比重高低,与文化产业发展水平、经济发展水平高低有决定性关系,不如说与一个国家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关系密切.把文化产业的经济功能与文化功能割裂开来,忽视综合效益,忽视其带动和引领作用,以及为相关产业提供创意,赋予其他产业、产品文化内涵而间接创造价值,提升附加值的作用,就很难对文化产业发展作出科学评估.其实,文化产业不以数量取胜,而是以质量分高下.创造性的文化产品是文化产业的核心价值,是一个国家文化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发展文化产业的要义,是尽可能多地生产具有创造性的文化产品,有创造性的文化产品,才有良好的经济效益,才能促进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在“十二五”发展规划中,各地几乎都提出把文化产业建成支柱性产业,却很少讲如何通过发展文化产业提升国民文化素质.这既反映了浮夸、跟风心理,也说明对文化产业功能认知的偏颇.就对文化产业对文化发展的贡献讲,不仅要看文化产业占GDP的比重,更要看是否满足不同层次、不同类别人群的文化消费需求,是否创造出反映时代精神、具有深刻思想内涵、可以传诸后世的作品,是否提升公民文化素养,是否提高生活品质,是否改善生活环境等,即是否起到愉悦身心、提升素养、提高审美品位、引导社会、教育大众、推动发展的作用. 文化产业发展蕴含着某种社会目的——使一个地区、城市或者乡村、社区重新焕发活力.20世纪70年代以来,针对西方社会的一些城市像伦敦、旧金山等因产业结构调整和转移而出现衰落的迹象,掀起的老工业城市复兴浪潮的背后推手就是文化产业.西方城市复兴运动与文化产业的结合,表现在运用传统历史文化建筑、街区、闲置厂房,推动地区经济的重新崛起.伦敦南岸区的泰特美术馆、西班牙毕尔巴鄂市的古根汉姆博物馆、北京的798、上海的石库门的创意仓库等都是文化产业促进旧城区复兴的范例.文化产业作为世界经济中最具活力的经济部门,具有创造财富、扩大就业和增加出口收益的潜力,有助于社会利益冲突的缓解,同时有利于促进社会包容、文化多样性和人类社会的良性发展,有利于提升城市形象和知名度,是发展中国家新的现代化路径选择,有利于经济发展模式的调整和增长方式的集约化发展.现阶段,发展文化产业是克服和消除“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中的结构性矛盾和体制性障碍”的重要政策选择,是拉动内需、落实大众文化权益和培育良好公共文化环境的生力军,也是挑战文化霸权推行的文化单边主义,对抗强势文化的侵蚀,坚持文化多样性的国际立场的重要手段和力量.文化产业不仅是现代财富增长的重要形式,其发展形态的多样性还使整个社会文化表达呈现多元化特征,而成为政治参与的方式.因此,各种社会的、经济的和政治的利益要求都会在文化产业发展中表现出来,从而使文化产业成为社会结构变动的一个重要力量领域和社会调谐器.作为一种文明形态,文化产业是人类文明的一种存在方式和表现形式.一定意义上,什么样的文化产业形态标志着什么样的文明形态,什么样的文化产业结构标志着社会生活发展到怎样的文明水平.就此而言,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是不断提高社会文明程度,引领人类文明进步的一项重要举措.


文化产业发展的市场取向与国家利益导向

毋庸置疑,我国文化产业仍徘徊于难以满足需求的产品“稀缺”和“效率”不高的初步阶段.所谓“稀缺是指这样一个状态:相对于需求,物品总是有限的”,而“效率是指最有效地使用社会资源以满足人类的愿望和需要.”[1 ]面对稀缺这一无可否认的事实,一个经济体系必须决定如何利用其有限的资源.它必须在物品的各种可能的组合之间进行选择(生产什么),在不同的生产技术之间进行选择(如何生产),最后还必须决定谁消费这些物品(为谁生产).可以说,“市场体系既不是混乱也不是奇迹.它是一个具有自身的内在逻辑的体系.这个逻辑体系在发挥着作用.”[2 ]现实告诉我们,是利润在奖励或惩罚企业并引导市场机制.正是当前文化市场上存在着产品供需的“结构性短缺”和企业追求利润的愿望,才生成了文化产业发展的内驱动力,因此,政府的简政放权、适当让权和针对性的政策引导,对推动文化产业发展至关重要.发展经济学表明:经济开放程度对经济增长有着显著的影响.发展文化产业要有全球视野,在借助科技和市场的力量提升文化产业整体生产力水平的基础上,要自觉地把文化产业发展融入国际分工体系,把提升文化产业竞争力和向产业高端趋近作为当下文化产业发展的重心.

作为朝阳产业,文化产业离不开一系列有生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文化企业的支撑,企业的生存之道就是坚持市场效益优先和追求利润最大化,因此,追逐利润成为企业发展的“王道”.但文化企业既要遵循一般企业的发展规律,又要兼顾其特殊性,也就是说它应不止于或者不能单纯追逐利润,而置文化价值传播于不顾.对文化企业来说,就是在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之间如何保持足够的张力,既要尊重一般性规律,又要考虑经营内容的特殊性.对文化发展的事业与产业的二分,就在理论和制度上明确了文化产业的市场属性,同时也创新了意识形态的管理方式.鼓励企业在市场中兼并重组、做大做强,不再是依靠政府投入和过多干预企业运作,明白政府的扶持是特定时期的、暂时的,否则企业发展就是不可持续的.文化企业要想有生命力、活力和竞争力,就必须尊重文化产业的经济价值,肯定文化产业的经济功能和市场属性,这是文化产业能够发展的前提.只有基于市场逻辑发展壮大的文化产业,才能在实现经济效益的同时,最大程度地体现文化产业的文化价值、社会价值,包括意识形态教化的“阵地”功能,因为文化影响力是通过文化产品被大众实实在在的消费实现的.可以说,文化企业实现经济效益是“皮”,追求社会效益的最大化是“毛”,没有经济效益的支撑,文化企业就很难在市场上生存.“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既然把国有文化企业推向市场,就要建立合格的具有独立法人治理结构的市场主体,放手让企业在市场中做大做强.相应地就要创新意识形态管理方式,在对国有文化企业的考核评价方式,及其对担负国家利益和承载主流价值观的产品进行支持,同时,通过市场监管和法律的底线管理实现国家意志.文化企业对利润的追求带来的是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及其经济强势,经济强势有利于催生文化“高地”效应.文化的高地效应,不同于一般制造业追求做大的目标形成的经济扩张,文化企业更应该在做强上下功夫,提升集约化、专业化水平,最终形成文化特色的凸显和文化辐射力的增强.因此,作为政府要不断提高立法、执法水平,和市场监管与宏观调控能力;同时,政府在期望企业承担国家责任、追求国家文化利益时,首先要维护市场秩序,保护知识产权,理顺国家、社会、企业之间的关系,厘清文化企业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分层.尊重文化企业的特殊性(文化内容的有效供给与消费),不等于遏制企业追求利润的愿望,而是基于特殊性,使文化经济政策能有效地促进文化企业在市场中做强.尊重文化产业的发展规律,还要在对文化产业的意识形态功能定位上有突破,既包括在文化生产源头上的开放、松绑,和对“原创内容”的保护,也包括激活下游市场的充分交易,这样才能提高文化产品和产业的竞争力.国家文化安全的程度取决于市场上主流文化产品占市场份额的多少,从而有别于公益性文化产品的均等化供给及其主流价值观的灌输式教化,它主要通过文化消费实现.

全球化语境下,文化产业不仅体现国家经济利益,还包含国家的文化利益和国家安全利益,因此,制定和实施怎样的文化产业战略与文化产业的空间布局,就不仅是战略取舍问题,还关涉国家战略的制定和调整.在文化产业的价值运动中,无论是经济的还是政治的社会的功能,都是通过文化产品的生产和传播,作用于人的精神世界,满足人的精神消费需求,从而影响人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认知模式和行为.在全球化语境下,发展文化产业不仅是满足经济文化建设的需要,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发挥引擎功能,更是对一种新的战略资源的掌握,一种战略市场的争夺,一种对于新的文化存在及其运行的主导权的争夺.因此,一个国家的文化产业战略往往是一个国家的文化战略.文化生产力作为社会生产力结构的组成部分,是以全新的文化方式打破了原有的社会生产力结构,并日益显现出不可抗拒的发展趋势,作为社会生产力进步的驱动力和现代国力形态的重要存在,不断由边缘存在走向社会发展中心,进入国家战略视野.发展文化产业不仅是现代文化建设的需要,更是培育和形成新的国家力量的战略需求.这在发展文化产业和国家整体利益之间建立了一种逻辑关系:文化产业的发展将影响国家战略利益全局,必须在全球文化产业发展格局和本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定位文化产业.文化产业的发达和强大不仅为形成民族凝聚力和文化认同感奠定基础,还可以以实力提升国家文化安全系数,有效捍卫国家文化主权,成为维护国家稳定发展的重要力量.这里有两个根本点,一是必须清楚只有实现了文化产业的经济价值才能实现其文化价值和社会价值,因此意识形态管理方式的创新要朝着有利于文化企业“轻装上阵”和解放思想来突破,只有解除意识形态观念上的掣肘,才能激发市场活力和企业竞争力,才能最大限度地实现公民差异化的文化权益,维护国家文化安全才能在文化产业发展中落实.二是在全球文化思潮的相互激荡和博弈中,文化产业的竞争表现为产品、企业和商业模式的竞争,产业特色及其优势表现为对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文化特性和文化精神的弘扬,因此文化产业发展的目标取向是不断提升民族的文明程度和民族文化在全球的位态,为国家“软实力”的提升提供有效路径和载体,以及在全球化舞台上形成民族生活方式和价值观传播的竞争体系. 我国在相当长一个时期之所以没有把文化产业发展放在国家战略视野中,主要是对文化的理解局限在意识形态功能上,对文化表现形态的丰富性和实现方式与途径的丰富性缺乏科学完整的认识,既没有充分发挥市场在文化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反倒以行政配置资源的方式把大部分国有文化企业“保护”起来,同时在把国有文化企业“推向”市场的同时,使其负载了诸多的“附加功能”,抑制了企业的活力和竞争力.迄今这种局限性还在制约着国有文化企业的发展,使其难以在市场中有大作为,所谓的文化企业集团只是小舢板的集合,而非真正的“文化航母”.现实中文化产业发展布局的不平衡,一方面是各种力量和历史运动的结果,一方面是思想观念在文化产业发展问题上开放程度的差异,尤其是市场分割与资源垄断抑制了市场集中度和充分交易,导致我国是“大国市场、小国经济”,文化“走出去”更是竞争乏力.不能在一个开阔的视野和宽领域思考文化产业和本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系,思维观念僵化,是制约文化产业发展的突出问题,这极大地妨碍文化企业“四跨”式的兼并重组.视野的开阔取决于观念的更新和思想的解放,取决于思维的战略前瞻性,否则指导思想的狭隘就会导致地方保护主义和部门保护主义.通过发展文化产业,建立文化产业制度,实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意识形态管理方式的转变,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意识形态管理新机制,不仅实现意识形态管理制度的创新,还为创新提供了全新的意识形态理论.文化产业已经客观地成为意识形态的重要存在形态、传播路径和国际竞争的重要载体,党管意识形态的理论和制度与发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之间必须建立起新的逻辑关系.发展文化产业不是弱化党对文化的领导,而是从根本上为党的文化领导权夯实基础,以实实在在的市场力量为党的文化领导权培基固本.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然引发世界力量的变化,及其战略格局的重组,以美国为首的一些大国围堵中国的声音不断,包括美国“重返亚太”的战略布局,无不具有针对中国的意味,试图阻遏中国的全面崛起.文化力量是中国冲破阻遏力量的最强大、最有效的力量,文化以柔性的和平的方式激发他国仿效、钦佩其成就,易于形成文化的吸引力、影响力、辐射力,在文化产品被实实在在消费的过程中自然走入大众的内心,从而获得一种同情、理解和认同甚至形成某种感召力,进而形成一种增强国家政治、经济、军事分量的力量.可以说,思想文化的弥漫任何力量都阻挡不了,难怪文化产业越来越成为意识形态隐蔽传播的基础,而越来越受到国家政要的倚重.在全球化进程中,只要中国的文化产业进入国际产业的分工体系并不断趋近产业价值链高端,成为世界文化经济中有影响力的一部分,就没有任何国家能够阻挡中国文化力量的增长.

总之,在文化产业发展上,要有包容性的文化思维和文化意识,不能用本质主义的思维看待所谓的“民族性”,警惕狭隘的落主义和民族狭隘主义,不能“唯我独尊”,要有一种普适性的价值诉求.全面理解文化产业的价值,说到底,是要建立一个什么样的文化产业体系,提供什么样的内容产品及其价值诉求,建构和展示怎样的国家形象.与此同时,在国家的文化治理结构上,文化产业必须有所担当,要有效统筹国家意志与大众需求之间的落差与协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