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文化

点赞:29235 浏览:140605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17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反映了建设富强、、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实现社会和谐,既需要雄厚的物质基础、可靠的政治保障,也需要有力的精神支撑、良好的文化条件.

什么是和谐文化?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以追求和谐价值为指向,以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为目标,以和谐心理、和谐理念与和谐精神为核心内容的一种精神文化.社会主义和谐文化融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规范、社会风尚为一体,反映着人们对和谐社会的总体认识、基本理念和理想追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谐文化既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也是实现社会和谐的文化源泉和精神动力.只有造就深层次的文化和谐,才能造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全面可持续的社会和谐.由此可见,在构建和谐文化的实践中需要正确处理好和谐文化与文学艺术、和谐文化与群众文化、和谐文化与文化产业三个层面的关系.

一和谐文化与文学艺术

和谐文化与文学艺术的关系,也就是思想内容与价值取向的关系.部长孙家正指出: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以特定的目标为前提的.没有明确的目标就无所谓方向.当代中国文化有着两个明确的奋斗目标.一是社会目标,即为建设富强、、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出贡献,进而对世界的和谐作出中国文化的贡献.二是树人目标,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有利于这两个目标的实现,文化的方向就是正确的,反之,方向就可能发生偏差.很显然前者属于价值取向,后者属于思想内容.

文化自身的和谐是社会和谐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建设和谐文化的题中应有之义.当前,我们正处在一个思想大活跃、观念大碰撞、文化大交融的时代,先进文化、有益文化、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同时并存,正确思想和错误思想、主流意识形态和非主流意识形态相互交织,各种思想文化有吸纳有排斥,有融合有斗争,有渗透有抵御,这种交流、交融、交锋不仅发生在国际而且发生在国内.对不同文化的冲突、碰撞、摩擦,如果不注意协调、妥善解决,就会引起思想混乱,甚至导致社会危机.和谐文化强调各种健康的思想文化相互借鉴、相得益彰,主张在坚持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上,尊重文化的多样性,推动不同文化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实现弘扬主旋律与提倡多样化的有机统一.

在思想内容与价值取向的关系上,有两种脱离实际的态度是错误和有害的:一种是文化自大主义,拒不承认或幻想取消世界上的多样文化.用这种态度去搞我国的文化建设,因为它不知道社会主义文化“先进性”的参照物和对比尺度是什么,就必然导致盲目自负、故步自封、简单化和低标准,甚至失去文化发展的动力;用这种态度去看待世界和多民族文化,因为它不懂得多样文化的主体价值,就会忽视甚至蔑视各国各族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结果不是走向文化霸权主义、专制主义,就是走向文化投降主义、民族虚无主义.另一种是文化自毁主义.它不懂得“多样化”虽然是社会文化的客观现实,却从来不是任何主体的主观追求.因为就思想内容和价值取向而言,“多样”只能存在于多个不同主体之间,而不可能是同一个主体的自我选择.

要实现社会主义文化主导下的文化和谐,我们就必须排除上述两种偏向的干扰,采取“面对外部多样,发展自身一样,用一样引导多样”的立场.一方面要正视国内外文化多样性的现实,以客观务实的态度清醒应对,努力扩大自己先进文化的普遍性和包容性,增强适应力和竞争力;另一方面要重视主导文化自身的科学性、先进性建设,以增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力和凝聚力,通过切实的行动及其影响来发挥它的主导作用.

文学艺术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文艺,是民族精神的火炬,是催人奋进、创建和谐美好生活的号角,也是人类以审美方式把握世界的精神形式,其宗旨乃是陶冶、净化、提升人的情感,促进人和社会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坚守人类神圣的精神家园.文艺求美,而美即是和谐.可见文学艺术完全能够为和谐文化的发展发挥自己特殊的作用.

建设和谐文化,必将有利于核心价值体系和主流意识形态的发展壮大,有利于形成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生动局面,使先进文化得到发展,健康文化得到支持,落后文化得到改造,腐朽文化得到抵制;使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高雅文化与通俗文化在交流比较中互动融合、相互促进;使各种文化形式、文化门类、文化业态各展所长,共同发展.

二和谐文化与群众文化

“生产与消费”就是文化发展的两大环节文化生产与文化消费的关系问题.当前,建设和谐文化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比如:农村文化产品缺失严重.目前,中国农民的物质生活,在总体上已是温饱有余.随着物质生活的改善,农民对精神文化生活表现出强劲的需求.然而,由于基层公共文化产品和怎么写作供应严重不足等原因,在一些地方 “黄、赌、毒”卷土重来,封建迷信活动也开始抬头.基层领导干部坦言:乡级政府对农村文化建设普遍感到茫然无措.而这种情况,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是格格不入的.再如:当前,文艺界充斥的种种浮躁、急功近利的气息,应该引起我们的警醒和反思.因此,对于在社会上被广泛议论的“大众文化与精神文化”、“俗文化与雅文化”、“时尚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关系问题,我们要走出传统观念的误区,不要以主体分裂和对立的观念,而是用马克思主义关于文化发展中“消费与生产”的理念来把握,才能更切实地贯彻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确立促进文化整体和谐发展的战略和策略.

所谓“大众文化”、“通俗文化”和“时尚文化”等,主要是群众日常生活中的文化消费形式;而所谓“精英文化”、“高雅文化”的合理价值,主要在于通过专业化不断向新领域、深层次、高境界的探索和创新,因此应视为代表精神文化“生产”(原创、创新、提高)的形式.两者之间存在着相互促进、相互转化的一般规律.基于此,我们打造文化和谐的重要任务就是:一方面要让文化消费的需要、特别是它的发展需要,尽可能成为文化生产的需要和动力,以促进文化生产的发展更新;另一方面,要让文化创新生产的成果,尽可能快地转化为消费的需要和动力,以使优秀文化真正成为大众文化的引导,帮助大众文化不断提升到新境界.就是说,不仅要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充分落实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实现大众消费型(含次生产和再生产型)文化资源的优化配置;而且要调动整个社会资源,着眼于高层次文化的发展,实现生产型(原创型、创新型、提高型)文化体制的健全完善,以造就“文化生产与消费积极互动、雅文化引导俗文化不断上升、和谐发展”的良性机制.这是我们进行文化体制改革,大力发展先进文化的一个战略要领,也是在面向市场发展文化产业的过程中,防止出现“文化沙漠化”不良后果的关键.

我国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不仅表现为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也表现为人民精神文化生活的日益丰富、大量精神文化需求的释放和精神文化消费能力的急剧增长.在这种形势下,精神文化生产领域的落后和不足充分地暴露出来,成为精神文化发展的主要瓶颈.这是当前最大的“文化不和谐”现象,不足以显示伟大时代的精神风貌,不能满足广大群众对文化的需求.这种现象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因此,我们目前亟须推进精神文化生产领域的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以符合文化生产的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适应新的形势和发展需要,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从制度和体制上促进、保证我国文学艺术创作走向新的繁荣.要造就“思想库、智囊团”型的精神生产队伍,形成为社会发展提供更加强有力精神怎么写作的文化体系,为创建新时代的先进文化提供富有生命力、凝聚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丰富成果;研究怎样从制度和体制上实现并保证文学艺术创作的精品成果,能够与社会需要和大众的文化生活密切结合,使它们相互转化的渠道通畅起来,从而取得可控的良好效果;研究怎样通过政府、社会和市场资源的有机整合,保护好、发展好体现民族精神的优良文化遗产,使它们成为我国新世纪的文化优势和综合国力的强大因素等等.

针对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和谐的不良现象问题,光靠政府部门“围、追、堵、截”还不够,还要“输血和造血”,要不断为农村提供健康、向上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活动,要吸引各方面社会力量热心文化艺术建设,要不断调动农民参与农村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努力提高农民自身的“文化造血”能力.

三和谐文化与文化产业

和谐文化与文化产业的关系,也就是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关系.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一样,都是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六大提出要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以推动先进文化建设,首先意味着要进行文化体制的重大改革,将我国过去与计划经济相联系的单一“事业”型文化体制,转变为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新型文化体制.新型文化体制包括要保持和发展文化公益事业,引导文化事业单位适应市场经济环境,增强自身的发展活力;同时还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通过完善文化产业政策来支持其发展,以增强我国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这场文化体制改革的动力来自经济政治发展对文化发展与之和谐的客观要求,同时也就提出了文化体系内部“事业”和“产业”的和谐问题.

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虽然有其各自的特殊性质、条件和发展规律,彼此之间存在着复杂关系,但它们都是文化发展的社会形式,都必须服从和怎么写作于文化内容,所以也就存在着彼此和谐统一的根本条件.党的十六大指出:“发展各类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都要贯彻发展先进文化的要求,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就是说,必须围绕先进文化的内容来发展壮大两大文化形式,才能保持它们之间根本的和谐一致.在所有的相关决策和政策措施中,决定性的关键都在于正确把握先进文化的本质内容及其前进方向,全面贯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的纲领.

笔者通过对西部部分县级文化单位的调查发现,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均存在一定的问题.第一,文化经营人才不足,现有人才水平急需提高,观念急需更新,视野急需扩大;第二,能够在市场站得住的文化品牌是凤毛麟角,与现存文化资源没有成为正比,没有进入良性循环机制;第三,没有区域性群众文化活动场所和对外接访、经营的文化场所,即使有也是管理不善濒临倒闭,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相差甚远.于是出现了怎样把握文化“事业”与“产业”划分的标准、怎样保证文化事业的“公益”性质,怎样看待文化产业的“经营”性质等问题,这些看起来是形式上的操作问题,实际上反映着对文化本质内容的理解.党的十六大还指出:“发展文化产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这既指明了发展文化产业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致性,也指明了发展文化产业与贯彻社会主义宗旨的一致性.它对实际工作的要求,就是要以积极的、建设性的态度去落实和保持这种一致性,实现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共同繁荣、和谐发展.

到2010年,我国“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完成“十一五”时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赋予文化建设的任务,文化为人民怎么写作、为社会主义怎么写作的能力显著增强,为经济发展、政治稳定和社会进步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文化的创新能力和整体实力明显提高,文化产品更加丰富,更好地保障和满足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需求,促进城乡和区域之间文化的共同发展;中华文化在世界上的影响力不断扩大,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文化发展的水平与我国的经济实力、国际地位相适应.

可见,如何正确积极地处理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发展的关系,不仅涉及如何全面正确地把握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总体方向和总体原则,更涉及如何全面地理解和体现主导文化的科学性、先进性问题.我们要坚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来更新观念,防止将和谐文化的思想内容做脱离实际的孤立化、片面化、简单化和僵硬化理解.

和谐文化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文化的论文范文集 大学生适用: 学年论文、本科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27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技巧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标准论文格式、论文前言 职称论文适用: 杂志投稿、职称评副高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技巧 论文题目推荐度: 最新题目

综上所述,和谐文化,是以崇尚和谐、追求和谐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思想文化,它融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规范、社会风尚为一体,反映着人们对和谐社会的总体认识、基本理念和理想追求.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大力推进和谐文化建设,正确处理好和谐文化与文学艺术、和谐文化与群众文化、和谐文化与文化产业的关系,就能够形成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细节,推进我们的伟大事业,实现我们的共同理想.


责任编辑 鄢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