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哲学视域下武术文化的变革

点赞:16056 浏览:70439 近期更新时间:2024-04-02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 :武术是武术文化的的重要物质载体和活动载体,武术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一部分.武术文化的变革有其内在逻辑,武术文化在传承的过程中,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表现出不同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在近现代时期受外来文化的影响,武术文化发生了深刻的变革,武术的技击性发生“断裂”,强身健体、文化交流的作用更加凸显.

关 键 词 :文化哲学;武术文化;文化变革

一、文化哲学视域下的“文化”和“武术文化”的内涵

文化哲学视域下武术文化的变革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文化的论文范文文献 大学生适用: 自考毕业论文、自考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63 写作解决问题: 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提纲、论文题目 职称论文适用: 技师论文、高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质选题

一般而论,文化包括四个层次:一是物态文化层,由物化的知识力量构成,是人的物质生产活动及其产品的总和,是可感知的、具有物质实体的文化事物.二是制度文化层,由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建立的各种社会规范构成.包括政治制度、社会制度、经济制度、法律制度、婚姻制度、家族制度、宗教社团、教育、科技、艺术组织等.三是行为文化层,以民风民俗形态出现,见之于人们日常起居动作之中,具有鲜明的民族、地域特色.四是心态文化层,由人类社会实践和意识活动中经过长期蕴育而形成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等构成,是文化的核心部分.心态文化层可细分为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态两个层次.社会心理是人们日常的精神状态和思想面貌,是尚未经过理论加工和艺术升华的流行的大众心态,诸如人们的要求、愿望、情绪等.

作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子系统,中华武术“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和广泛的群众基础,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生活与斗争实践中逐步积累和丰富起来的一项宝贵的文化遗产”.[2]武术以其广博的内涵、多元的功能以及强大的生命力和独立性,缔造了武术文化.历史承载文化,文化彰显历史.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人类社会持续发展的动力和源泉.中华民族的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纽带和中华儿女的精神家园,是中国先进文化的根基.


二、武术文化自身发展内在逻辑的变革

新文化是从旧文化中发展而来的,自然存在变革.从文化哲学的角度剖析文化变革的形式,既有自身发展内在逻辑的变革,也有外来文化影响下的变革.文化在发展,武术文化亦在发展.武术文化是随着历史发展而传承下来的,在传承的过程中,不同的历史时期表现出不同的时代特征,所呈现的是不同时代所具有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

就武术文化中物质文化的变革来说,物质文化中划时代的变革,当是在战斗和战争中的使用.以的使用为界,分为冷兵器时代和与冷兵器并用时代.冷兵器时代经历了武术的起源时原始人石器、骨器、木器的制造,使用这些器具用于军事战斗的古石器时代,青铜器兵器时代,铜制兵器时代的变革;到武术初兴时“剑崇拜”佩剑的盛行及兵器发展的变化;至秦汉南北朝时汉刀的盛行以及戟、茅的广泛使用;再到隋唐时期兵器长足发展与陌刀的出现;明清时期更是中国古代武术发展的鼎盛时期,百兵之首的刀、艺中之王的、百兵之本的棍日臻完善,各种杂形兵器相继面世,“十八般武艺”精彩纷呈,武术各大流派和传人散见江湖.这些无论是兵器的变革还是纸质文献的延存,都展示着物质文化发展和变革的内在逻辑:原始的战争促进了兵器的发展和军事战斗技能的产生.

武术文化中的制度文化的变革,历史上经历了南北朝府兵制度,唐代的武举制,明清的武科、宗教武术,以及现代的武术运动员等级制度、裁判员等级制度、教练员等级制度、武术之乡评比制度、武术协会会员制、武术段位制度等,也展现着武术文化中制度文化变革的内在逻辑.

武术的精神文化的变革,经历过周代的射礼、“六艺”教育,春秋战国时期对剑的崇拜、“私学”中武术的教育,隋唐尚武任侠之风盛行,宋代的重文抑武,元代的民间武禁,明清时期的文武并重、崇文尚武,等等.至近现代群众武术运动的蓬勃发展,武术内在的精神文化本体从斗争到止戈,从被动到主动,从本体论到认识论,发展到寻求人类共同的精神出路的文化哲学.同时,在中国传统文化圆融的儒、释、道三家思想的影响下,中国传统武术文化所展现的化干戈为玉帛、不争、不斗、尚武修德、习武修身的安宁、内敛的社会意识存在,更展示着精神文化发展和变异的内在逻辑.

文化的发展变革有其内在逻辑性,物质文化的变革是如此,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变革也是如此,不仅各自有着相对独立的内在逻辑,而且这相对独立的内在逻辑之间也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物质文化的更新,促进了精神文化的更新.同时,精神文化成为制度文化更新的前导,反作用于整个社会的物质文化和生产力,从而形成了一个无穷尽的相互作用的网络.武术文化在此互为作用、互相制约的内在逻辑中,不断地发展和变革.

三、外来文化影响下武术文化的变革

外来文化的影响是导致文化变革的酵母和催化剂.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相互交流融合由来已久,广泛存在.比如,历史上中国的“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印度文化深刻影响到中国的宗教文化和艺术文化,在明清时期西方文化在宗教和科技领域渐次传播,清末以后,西方文化在政治、思想、文化、军事、教育等全方位大举入华,等等.中华本土文化不可避免地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由此而导致本民族文化的变革.

纵观历史长河,中国传统文化崇尚中庸、和谐与乐生,从儒学的出现至儒、释、道三家思域的融合交汇,奠定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神家园,也确立了民族历史生存的文化模式.中国传统文化在近几千年的历程中形成了一种“以夏变夷”模式,并伴随着中国封建社会长期延续.数千年受此思想的影响,现实精神与超稳定的社会文化形态导致了中华体育文化发展缓慢.

四、武术文化变革过程中的“断裂”

任何文化在出现变革的同时,必定会出现“断裂”.“断裂”本意是指岩层被断错或发生裂开,而在文化中的断裂则包括了社会形态的更替所引起的文化的时代性质变,和民族斗争、民族同化所引起的文化民族性质变两方面.从社会形态来说,新的生产力取代旧的生产力,是物质文化发展中的断裂;新的制度取代旧的制度,是制度文化发展中的断裂;新的社会意识形态取代旧的社会意识形态,是精神文化发展中的断裂.历史上古埃及文化、巴比伦文化为波斯文化所取代,而穆罕默德教的兴起和对外征服又使这一地区伊斯兰化了.所有这一切都说明,社会形态的更替、民族的斗争、民族同化都会引起了民族文化心理结构的断裂.武术文化情同此理,在发展与继承的过程中,社会形态的更替、民族斗争和同化都会引起了武术文化心理结构的“断裂”.断裂是客观存在的,这种文化发展渐进过程的中断,使文化发生质的变化.因而,武术文化技击性的断裂是文化发展中的正常现象,具有历史合理性.

五、小结

古代时期,人们利用石制、骨制、木制的武器攻击或抵抗野兽,维护部落的和平,展示着武术技击发展的前驱.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封建制度出现并在我国长期存在,以此确定了武术文化演变的环境.以武术的物质载体兵器而论,经历了从石制、骨制、木制武器,到青铜制、铜制、铁制兵器,直至火器的发展,兵器成为战争的利器,武术技击术也成为当时军队操练的重要手段之一,战争促进了兵器的发展和军事战斗技能的产生.近代时期,中国的社会形态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方式深刻影响并改变着中国.武术作为中国民族传统文化典型代表,也正是在这样背景下,进入了“以西变中”、“以体变武”、“以奥变武”的发展领域.进入现代,武术在体操等高、难、美、新的运动规格的影响下,体育属性不断增强,武术的攻防技击逐渐演变,成为竞技规则所要求的以攻防技击为主要技术内容,以套路演练和搏斗为运动形式,注重内外兼修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武术文化在社会环境的更替下,其自身的变革导致了技击性的断裂.武术文化在社会形态更替的环境下随着历史的发展、时代的变迁,自身文化内涵发生了质的改变,武术攻防技击性也随之淡出,强身健体、文化交流的作用更加凸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