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的消亡者

点赞:27203 浏览:128611 近期更新时间:2023-12-29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 《阿Q正传》作为一部世界文学经典,自诞生之日起,备受世人关注.多年来对此文的解读也是众说纷纭.本文试图从社会意识形态领域对主人公进行角色定位(边缘人物),并分析其双重性人格(即边缘人格),就其人格形成及悲惨结局作深入探讨,最终归结于民族传统文化作用的结果.

关 键 词 :边缘人物边缘人格酱缸文化

中图分类号:I206.6文献标识码:A

《阿Q正传》被誉为是“现代中国小说中唯一享有国际盛誉的作品”(夏志清).它成功地塑造了集国民劣根性于一体的人物形象――阿Q.随着研究的进一步深入,阿Q也逐渐成为一种超越阶级、国界、时代,侧重反映人类精神现象的普泛性的艺术典型.

任何艺术典型的构建,必有其特定的社会意识形态和文化背景.阿Q所处的时代,正是社会意识形态的转型时期,文化转型与多元文化的冲突造就了他边缘人的地位.

边缘人物

阿Q是中国传统农村社会中的一个雇农,在他身上更多的体现出传统的人格特征.阿Q迷信权威,依顺他人,对赵太爷卑躬屈膝,奴性十足,阿Q安于现状,满足于雇农生活,阿Q拥护“男女之大防”,是封建礼教的维护者.阿Q虽处于传统向现代转型过渡时期,他的“形状”却仍然是按照传统形态的人的方式存在.

然而传统的阿Q毕竟生活在急剧的社会体制变革之中.在这个社会里,旧的失去了过去的形态,新的又没有建立起基础来,一切都陷于混乱之中.“据我的意思,中国倘不革命,阿Q便不做,既然革命,就会做的.”鲁迅先生的推论是基于阿Q盲从趋时性格而言,也道出了时代历史发展的必然.阿Q的革命、阿Q对检测洋鬼子的极端厌恶与排斥以及最后惨死于新一轮刑罚(毙)之下,这些都是传统意识形态农民在特殊社会历史时期灰色人生的表征.

阿Q就是站在“传统――现代”连接体上的人.由于转型期社会是一个新与旧的混合物,在这里,新旧两种价值体系同一存在.所以,阿Q又生活在一个“双重价值系统”中.中国传统价值体系长期孕育的,是互相关怀而又互相利用的工具意识.阿Q向吴妈求爱,是基于传宗接代的动机.在现代化过程中,人作为社会发展主体和目的已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承认.阿Q身上传统工具意识、奴性人格大量存在,但他为尊严与闲人大打出手,为生存铤而走险的行为虽近乎滑稽,却也不失为一种作为人的主体意识的萌芽.阿Q一只脚踩在新的价值世界中,另一只脚却还未从旧的理念世界中拔出来,处于双重意识形态与价值体系边缘的阿Q,在人生之路上步履维艰直到死亡.

阿Q处于这一社会意识形态转型的大动乱时期,是主流意识形态混乱中的一代人的代表,二元文化的矛盾和冲突导致了他认知上的困惑与迷惘,这种边缘人情结的发展必然导致边缘人格的产生.

传统文化的消亡者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人格的论文范文数据库 大学生适用: 函授毕业论文、学校学生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64 写作解决问题: 学术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任务书、论文摘要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发表、职称评中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学术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

边缘人格

社会转型是社会成员两个文明的转型与重构,在各色人群中则表现为从观念到行为的分化和组合.社会转型带来环境的变动,而社会环境的急剧变动必然导致人物心理要素的矛盾与冲突.这种矛盾与冲突经过协调后呈现出多元交织的身心结构,使人格具有变异性和边缘性,边缘人格由此形成.

在现代化过程中,传统的文化体系开始衰落和解体,不再成为社会的主流文化或主导文化.在这种情况下,人们感到他们的生活背景遭到破坏,他们所依据的价值规范受到冲击,原来的角色期待也不再是普遍有效的,他们感到一种“意义的失落”,这种失落是人格的内在状态与外在状态的不一致的结果,主要表现为双重人格的产生.

阿Q长期处于宗法制度和专制文化的氛围之下.在这种氛围中,追求精神的绝对自由与外在言行的宗法礼数的束缚的矛盾,就沉淀为社会成员分裂的人格结构.阿Q的性格充满着矛盾,这种相互矛盾的性格对立统一联系在一起,构成复杂的性格系统.这个性格系统的突出特征是双重性,即双重人格.自我幻想中的阿Q与实际存在的阿Q似乎是两个人,是不相同的两种人格,但它们却奇妙地统一起来.本文着重分析阿Q自尊自大与自轻自贱这一组双重人格.

中国人有自古有之的自大习惯.传统的中国人总是认为自己既在地球上处于世界之,又在经济政治文化上拥有无可争辩的优势和最光荣的地位,自我欣赏的民族心理更是趋于巩固.尤其在近代,这种民族优越感发展为一种盲目的封闭性的夜郎自大.不了解外面世界,不承认其他民族文化的优长,一味自我满足自我陶醉.阿Q作为传统意识形态中一员,他的自尊自大性格很大程度上来源于祖先的这种民族优越感.

阿Q虽是极卑微的人物,而未庄人全不放在眼里,甚至赵太爷儿子进了学,阿Q在精神上也不表示尊敬,以为“我的儿子将比他阔得多”,加之进了几回城更觉自负了.“但为了城里的油煎大头鱼的加葱法和条凳的称呼异于未庄,他又瞧不起城里人了.”这种基于民族自大狂基础上发展而成的自大性格,在阿Q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他“先前阔”、“见识高”而且“真能做”,就使他有一种超出一般人的优越感,形成了妄自尊大的思想性格,而且随时随地都要把自己想象得优于别人.

阿Q以自尊为本位,在现实生活中的强者面前表现为卑躬屈膝,充分体现他的奴隶性.他的精神胜利法只不过是妄自尊大的思想性格处于失败境地所引发的自欺的心理活动.这种心理活动其实是自轻自贱的体现,是自卑心理的补偿.奥地利心理学家A阿德勒认为:“我们每个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感,因为我们都发现我们自己所处的地位是我们希望加以改进的.”阿Q由于地位的低下与生活的困顿,他的自卑感是浓厚的.但阿Q却无法克服障碍,反倒用精神胜利法来陶醉、麻木自己.他的自卑感会愈积愈多,因为造成自卑的情境仍然存在,问题尚未解决.他所采取的行动都会逐渐地将他导入自欺之中,而他的各种问题也会以日渐增大的压力逼迫着他.

阿Q的自卑情结是基于行动的困顿.生活的困难和性的压抑,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积淀的结果.黑格尔曾在《历史哲学》中说过,中国人从来都“把自己看作是最卑贱的,自信生下来是专给皇帝拉车的”.几千年封建制度与文化奴役的结果,是奴隶性的最好表述.

阿Q的双重人格产生于人格主体的意识矛盾运动之中,并最终统一于人格主体的行为之中.因而双重人格成为其人格主体的行为模式.产生双重人格的社会原因是复杂的,既有现实生活的因素(边缘地位),也有民族传统文化沉淀的成分.

文化根源

鲁迅曾经说过:“中国大约太老了,社会上事无大小,都恶劣不堪,像一只黑色的染缸,无论加进什么新东西去,都变成漆黑.”鲁迅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长期探索中发现旧势力的顽固,看到文化有巨大的“同化力”能够“吞没”一切新思想文化.柏杨在鲁迅研究基础上,将“染缸”发挥为“酱缸”,用以比喻传统文化的惰性与腐蚀性.在酱缸文化中,“欲”被列为万恶之源,倡导的是一种中庸之道、无为之美.

在这样的环境中,市井小民要想生存只能弯着腰,或做出奴才相,或柔弱状,以博得赵太爷们的欢心,才能分得一些残羹冷炙.否则,谁要直起腰杆怒目以对,这就是“造反”,必将成为酱缸文化的祭品.阿Q没有成为祭品,却成为酱缸文化的牺牲品,这缘于英雄情结在现实生活中的挫败.

中国传统的中下层人民受墨家“赖力仗义”影响,崇拜与向往英雄由来已久.基于心理上的安全需要和超越需要,在想象和崇拜中分沾豪杰义士的光彩和热情,使那些生活和精神比较贫乏的人们多少有些新的生活和精神的意义.同时,上层社会流传下来的济世情结也深深影响了下层的民众.像阿Q这样的小民是没有英雄用武之地的.他日渐被排斥于未庄人群之外.除了当奴才,阿Q别无选择.阿Q身上的奴性是显而易见的.

奴性是一种无个性的工具型的人格特征.“这种人格在社会生活中崇尚权威、祖先,依赖服从他人,内心深处隐藏着自私、自卑、自制和自我陶醉.这种无个性的和奴性的特征是传统理想人格中利他取向、忠孝文化的变种.”这种奴隶主义人格观,把现实中的人从社会主体异化为被动的物,扼杀人类本性中的创造动机,减缓了社会的进步和变迁.阿Q双重人格其实就是这种奴隶主义人格观的外化.

封建等级制度是奴性的温床,封建统治阶级也着意在人民群众中灌输奴性的毒素.阿Q就是这种“缺乏自我意识和个性的自觉”的奴隶中的一员.阿Q盲目趋时,投机革命,以社会的意志作为自己的意志,最终为社会所吞没.


在酱缸文化的指引下,奴性十足的阿Q从中兴走向末路,从“英雄”走向死亡.阿Q的人生历程,充分显示了传统文化的巨大统摄力.从某种意义上说,阿Q的形象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格化,阿Q的消亡是传统文化发展的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