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中的文化建设

点赞:22384 浏览:104443 近期更新时间:2023-12-22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城镇化中的文化建设不可忽视,既要传承传统的乡村文化,又要吸收外来文化,创新现代文化,形成多元开放的现代城市文化.

城镇化中的文化建设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文化的论文范文集 大学生适用: 函授论文、学术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21 写作解决问题: 毕业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提纲、论文总结 职称论文适用: 核心期刊、职称评初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毕业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秀选题

关 键 词 :城镇化 乡村文化 城市文化

1、随着新型城镇化建设步伐的加快,探讨文化在城镇化中的作用和城镇化中的文化建设尤为必要和紧迫.其实城市是在农村中建立起来的.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产生活需要聚集在一起,慢慢就形成了城市.城市不同于农村,有着不同于农村的生产生活方式,形成了有别于乡村的独具特色的城市文化.乡村文化是一种“植物性文化”,整个生产与生活既源于自然又回归自然,体现人与自然之间的亲密联系,“天人合一”是乡村文化的最高境界.城市文化是一种建构性文化,整个生产与生活根源于人的主体精神与创造,也体现人与自然的疏离,“永不满足”是城市文化的最高追求.

2、城镇化是乡村向城市的转化,是村民向市民的转化,但并不是乡村文化向城市文化的转化.城镇化从空间上来讲是乡村地区的扩展,从文化上讲,意味着城市文化对乡村文化的不断构建.在城镇化过程中,处于主体地位的始终是城市及城市文化.乡村及乡村文化作为构建的对象,一直位于从属的位置.乡村及乡村文化如同“建设材料”,城市建设者按照自己的需要、兴趣和意愿,选择后或使用或丢弃,但城市文化的建构性与城镇化所具有的建构性,在实现途径上有着很大的不同.城镇化所具有的建构性,往往是由建设者特别是“领导者”直接主导、统一规划快速实现的,其中参杂着许多政治的、经济的等现实功利考量,如追求政绩,土地财政,房地产商逐利等等.而城市文化的建构性是指城市文化在生成及历史发展过程中,往往是由不同质的文化不断累积和叠加的结果,是有多重文化混合生成的,是多元的.因此,城镇化后的城市文化既不对传统乡村文化“一次性拆除”,也不应单纯的追求现代性,而是能容纳新旧文化共存,体现文化演进脉络的.只有这样城市才拥有历史的完整性和当下的亲切感,才始终是标举城市自身文化特色与精神的.因此,城镇化应体现对城市文化和乡村文化精髓的双重传承.

3、乡村文化源于自然,出自本土,以情感为纽带,哺育了原住民,具有地缘性、独特性和亲切性,在熟人社会中获得永续传承,并逐渐形成一种文化“小传统”.这种文化“小传统”是长期形成的,表现为地区与族群的风俗习惯,往往由一种集体无意识来维系,是天然存在,无处不在,难以割舍,无法超越的.在过去的城镇化建设中,曾忽视了了乡村文化的保护,那些承载着原住民精神记忆和成长烙印的老屋、田野、树林、池塘、河流、山丘以及家乡风物等,一下子在推土机的轰鸣声中化为乌有,祖先留下的古村落已经到了消亡的边缘,“千城一面”“万镇一面”正向农村蔓延,甚至能变成“万村一面”.一些具有丰富文化传统的历史价值的古村落正遭到严重的侵蚀,特别是那些还没有列入文化保护范围的破坏更为严重.新型城镇化对文化绝不应采取简单粗暴,决绝的断裂方式,单纯追求大而全,而应统筹规,合理导向,而城镇开发建设的同时保护好所在地域的自然风貌,标志性或典型性建筑、风土人情、文化精神与传统,尽可能在原有村庄形态上改善居民生活条件,做到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和而不同.要根据人文地理自然环境、产业结构等特点来因地制宜搞建设,避免“千城一面”克服疏离自然的“城市病”.真正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城市不仅看上去要美,更要住起来舒服;不仅是修房铺路,也包括建设良好的居住环境和传统文化的传承.建设城镇化不是去乡村化,如果乡村文化消失了,那么城镇化将是单调的.推进城镇化建设绝不能够以瓦解农村文明,牺牲文化遗产为代价.农村文化与城市文化毕竟不一样.其中牵涉到很多农民的生活、生产及精神的问题.因此,既要保护农村文化,又要把现代文明,科技给人们带来的便捷输入到村落里,让老百姓能舒服地生活.

4、新型城镇化也要传承好城市文化.城市化精髓就在于体现以人为中心的创造.一方面,城市文化体现着人的理性精神.城市在建立之初和其后不停建构的过程中,首先需要实事求是地确立该城市的定位并进行科学的整体规划,稳健的分步实施.新型城镇化当然也不例外.另一方面,城市文化蕴含的“永不满足”的内在追求,也应该在新型城镇化中得以适当体现,新型城镇化要融入现代元素,具有一定的时代感,要不断改善城市管理水平让居民更舒适;要充分利用现代技术,让交往更便捷.城市文化的每一个方面和细节都要体现对人的关照.但近年来,在城镇化加快的背景下却出现了“逃离北上广”、“大城市伪幸福”,在大都市道路继续拓宽、新建筑层出不穷、人口大量增加的繁华背后,人们对其城市尤其是大都市的怀疑、失望、厌倦,甚至敌视等极端心态与行为也与日俱增,人们来到城市是为了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但实际情况却正在异化,人们在城市中不是感到幸福而是感到不幸和痛苦,不是找到了自由发展的空间而是处处受到钳制和约束,在城市中的一切奋斗不是实现自我,而是越来越磨损了最初的热情和理想.这种情绪的深层原因就在于我国的城市患上了“城市病”,城市的硬件、硬实力与软件、软实力出现了比较严重的不协调和不平衡,这也说明,尽管我国城市涵盖了巨量的区域文化资源和生活方式资产,但他们对城市的建设和发展的实际贡献还远远没有达到人们的期望.比如在长三角城市群,固有的江南文化传统,在当下对于城市间的联系和纽带作用已远不及明清时期,这在相当程度上,使长三角城市群在协调发展方面很难获得心理和精神层面的默契和支持,这也表明城市文化与生活方式的落后已成为我国城市发展的最大软肋之一.物质日趋丰足的城市在文化开发和提升上的空间还很大,建设与物质生活相适应的、符合人的意愿的、积极的、健康的城市文化仍任重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