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柏坡红色文化在打造河北文化强省中的优势和作用

点赞:10433 浏览:37673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27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红色文化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不断地选择、融化、重组、整合中外优秀文化思想的基础上所形成的特定文化精神和文化形态.西柏坡文化是红色文化的典型代表,对推进河北省文化建设,增强文化软实力,打造河北文化强省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西柏坡红色文化的基本内涵及其特征

西柏坡红色文化其实是在这个特殊的革命时期、特殊的革命圣地产生的以红色革命道路、红色革命文化和红色革命精神为主线的集物态、事件、人物和精神为一体的内容体系.这个体系里面包括了那个革命年代的“人、物、事、魂”, 其中的“人”是在革命时期对革命有着一定影响的革命志士和为革命事业而牺牲的革命烈士;“物”是革命志士或烈士所用之物,也包括他们生活或战斗过的革命旧址和遗址;“事”是有着重大影响的革命活动或历史事件;“魂”则体现为革命精神即红色精神.

二、西柏坡红色文化在打造河北文化强省中的优势和作用

党的十七大以来,河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推进文化建设,河北文化体制改革走在全国前列,文化事业产业取得了长足发展.省委七届六次全会和省以高度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紧密结合河北实际,围绕建设文化强省,审议通过了《关于深入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成为指导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省文化建设的纲领性文件.《意见》提出,“紧紧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进一步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升河北文化软实力,加快科学发展、富民强省进程.”

1、西柏坡红色革命精神构筑了英雄河北“红色太行”的文化血脉,是中华民族永久的精神财富.

在特殊的时间、特殊的地点产生的以“两个务必”为核心的西柏坡精神是我党领导革命以来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的继承和发展,也是建国以后雷锋精神、铁人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抗洪精神的源头,具有一脉相承、承上启下的地位和作用.

实事求是、用于探索的创新进取精神为河北文化建设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拼搏精神成为河北文化建设的动力源泉.依靠群众、立党为公的工作作风是河北文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发扬、团结统一的政治制度是河北文化大发展发繁荣的根本保证.以“谦虚谨慎、艰苦奋斗”为主题的自律精神是建设河北文化的核心内容.

总之,西柏坡红色革命精神涵盖了我党我国人民更是河北人民应有的理想目标、价值取向、道德准则,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本质要求是完全一致的.它构筑了英雄河北“红色太行”的文化血脉,完全而且应该成为河北文化建设中的核心思想和根本.

2.以西柏坡旧址为核心的一系列红色资源形成了红色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支撑.

在中国波澜壮阔的革命斗争中形成的革命遗址与遗存,再现了我们党波澜壮阔的革命史、奋斗史和英雄史,蕴涵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民族精神及捍卫民族独立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纪念馆和旧址、以及众多革命遗址、遗迹,成为新中国成立之前最珍贵的红色文化的见证者.河北省平山县立足得天独厚的红色文化资源,紧紧抓住河北省委、省政府“大西柏坡”建设重大机遇,将廉政文化建设与红色历史文化资源紧密融合,倾力打造以“两个务必”为主要内容的“大西柏坡廉政文化”品牌,寓教于游,倡廉导廉,充分发挥了红色廉政文化在党风廉政建设中的基础性作用.

3、特色旅游、城市建设和生态保护有机融合的红色文化产业的发展推动了“红色太行”品牌魅力的彰显.

坚持文化与旅游相结合,在文物、规划和旅游部门共同规划下,对西柏坡及周边共240多出红色革命遗址进行整理和修复,积极开发红色文化旅游精品线路.坚持多元发展,围绕食、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努力做大产业规模,着力做长产业链条,重点发展休闲度检测产业,加快各类怎么写作业发展,促进产业结构升级.通过各种资源的整合和产业的推动来增强红色文化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同时,加大宣传力度,用影视、动漫制作一批旅游宣传文化精品,并适时建立专业文化聚集区,提升西柏坡的文化品位,带动旅游业发展.除了红色品牌外,还要整合其他历史文化特色.比如特色民俗、温泉汤治等.所以,他们提出了文化搭台,旅游唱戏,着力构建以红色旅游为引领,以生态旅游为主体,以特色旅游为点缀的格局.同时,注重加大对外宣传的力度,运用各种宣传媒体深入宣传石家庄文化资源;深化红色文化理论研究,促进红色文化保护和利用向纵深和品牌发展;组织专家编撰一批有影响力的、以西柏坡“红色文化遗产”为题材的文艺作品,进一步扩大红色文化资源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另外,西柏坡市的创建也一直在酝酿之中.西柏坡是河北红色文化品牌的核心.使用西柏坡市这个红色文化品牌,对于提升未来中等城市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具有深远的意义,有助于利用红色西柏坡这个品牌,进一步弘扬红色文化.

4.由红色文化演绎出的各种艺术形式丰富了河北文化的种类和内涵.

河北曾涌现出的一大批很有影响、妇孺皆知的红色文学作品,如《红旗谱》、《野火春风斗古城》、《小兵张嘎》等;还有当今文坛上涌现的一系列以纪实或诗词形式表现西柏坡文化的文学作品,如张志平的《西柏坡之恋》.还创作了一批高水平的战争题材作品及影片,通过文艺作品和影片,提升西柏坡的文化内涵和品牌影响力.尤其是2011年由河北省委宣传部与河北省西柏坡影视制作中心、电影频道节目中心、上影集团上海美术制片厂联合摄制的红色动画电影《西柏坡》,用孩子们喜闻乐见的方式宣传西柏坡、传播西柏坡精神,被誉为“不一样的红色经典”.不仅仅将我省动漫产业和西柏坡品牌相嫁接,同时也丰富了河北文化的内涵.

人们还利用特定的纪念活动,开展的一系列的以西柏坡红色文化为主题的宣传活动,如组织“红色体验之旅新中国从这里走来”、红色公益讲坛―西柏坡精神大讲堂、大型情景历史剧,还有孩子们喜欢的动画片以及连环画等形式. 倾力打造了一台以三大战役为题材的实景演出剧目,拍摄了一部“新中国从这里走来”电视剧,同时,打造了一台在旧址前广场推出的历史情景剧,情景再现62年前的历史片段,使观众在欣赏节目中受到教育和启发.

这些丰富多彩的艺术形式,不仅仅展示了大西柏坡的文化品牌优势,更是丰富了河北文化的种类和内涵.

三、全力打造西柏坡红色文化优势

全力打造西柏坡红色文化优势,需要从经济社会的方方面面来入手,抓住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提高认识,倾力而为,精心打造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党建、生态、宣传七张亮丽名片,全面树立红色西柏坡的品牌形象.

1.以西柏坡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建设为龙头,打造政治名片.

西柏坡有着独有的红色文化资源,承载着特有的国史、党史教育内容,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和优势.平山不断完善基地建设,挖掘红色资源,丰富教育内容,创新教育手段,以教育基地为龙头,建设全国性教育培训中心,倾力打造以西柏坡精神为核心的政治品牌.

积极响应同志在西柏坡围绕“两个务必”作出了的一系列重要论述,和对弘扬西柏坡精神提出了明确要求.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有效反对“四风”、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作为“两个务必”和“进京赶考”命题的发源地,河北省广大党员干部更应以谦虚谨慎的科学态度和艰苦奋斗的精神状态,在燕赵大地这个“考场”上向人民群众交出一份优异的答卷.

西柏坡红色文化在打造河北文化强省中的优势和作用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文化的论文范文检索 大学生适用: 学院论文、学院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45 写作解决问题: 如何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设计 职称论文适用: 刊物发表、职称评初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如何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

2.以项目建设和产业升级为抓手,打造经济名片.

建立大西柏坡建设项目库.由县发改局牵头,组织旅游、交通、国土等部门对有关项目进行审定、规划,同时对照省、市要求,组织谋划新的项目,筛选整理出了涉及旅游怎么写作、交通基础建设、革命旧址恢复及西柏坡纪念馆项目四类,共含子项目90项,估算总投资320.74亿元.

西柏坡所属的平山县把旅游业作为调整产业结构、振兴县域经济、促进农民增收的龙头产业,从资金投入、奖励措施、从业优惠等多方面出台了一系列的保障措施.到2015年,旅游业增加值占全县GDP的比重提高到20%以上,每年新增旅游就业3000人次以上,成为全国旅游强县,确保实现“年千万游客、百亿收入”以及“两个最富”目标.大力发展以核桃为主的八大特色农业产业,绿色、有机种植模式的规模越来越大,不仅直接增加了农民收入,而且备受游客青睐,各色采摘果园越来越多.同时,为保护环境发展旅游,工业项目优先选择新科技、低污染、高附加值的项目,风力发电等项目将成为财政收入的新支撑.

3.以弘扬西柏坡精神为中心加强社会建设,打造社会名片.

硬环境的改善和软环境的提升必须同步进行,以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以政风、民风的改善提升为抓手,全力打造老区人崭新形象.通过“公民道德标兵”评选等活动,积极倡导爱商、亲商、尊老爱幼、宽容憨厚、守纪守法、见义勇为的新风尚.通过西柏坡精神教育,积极倡导敢于竞争、敢于胜利的时代精神,努力让西柏坡人民的精神风貌为外界所敬佩和铭记.通过积极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怎么写作型机关,减少行政审批项目和环节,全力塑造革命老区便商、护商,清正廉洁、便捷高效的政务环境.同时统筹解决好初级教育、医疗卫生、社会治安、社会保险、养老、失业救助等社会工作,营造了安定和谐的社会环境.

西柏坡红色文化建设是省委、省政府审时度势、适应发展要求,解放思想、深思熟虑而形成的战略性决策,是转变发展方式、落实科学发展的具体体现.西柏坡红色文化优势的全力打造对西柏坡当地、石家庄市、河北省乃至全国都有着极其重大的意义,对弘扬西柏坡精神、打造国内一流红色品牌、做大做强以红色旅游为龙头的旅游产业、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带动群众增收致富,尤其对于河北省从文化大省向文化强省的转变都将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