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选举文化”

点赞:9848 浏览:43449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05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说不清是文化的升值,还是文化的掉价,现如今,许多东西、不少活动,都喜欢与文化联系起来,都热衷贴上文化的标签.比如,一些地方选举人大代表过程中的龌龊举动,就堂而皇之地称之为“选举文化”.


新近一期的《南方人物周刊》披露,2012年底,湖南省人大代表选举前夕,民营企业家黄玉彪,碰到了几名邵东籍的邵阳市人大代表.对方先是坦言:“黄总,你不懂选举文化”,继而暗示,上一届选省人大代表的行情是千元一票,这届要“涨”才选得上.而邵阳市人大主管联工委的领导,给黄玉彪布置的“作业”是,原则上要向每个团的人大主任送红包3000元(后有人说要送20,000元),每个的邵阳市人大代表送1000元.

如此“选举文化”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人大代表的论文范文素材 大学生适用: 专科论文、大学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58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参考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任务书、论文题目 职称论文适用: 核心期刊、职称评副高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参考 论文题目推荐度: 免费选题

在此次选举中,湖南省人大代表差额候选人、邵阳本地企业家闻山,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选举时他因有项目人在外地,经县政府的人介绍,他安排“手下”送给5个县市区代表团两百多个红包,共计人民币23.5万元,最终还是以数票之差而落选.“选举文化”的含金量之高,由此可见一斑.

细细品读,一头雾水、没有多少文化的我,这才恍然大悟,所谓“选举文化”,就是要不失时机慷慨解囊、因人而异发放红包.而“策划”此类“文化”的“高人”,既有人大主管领导,也有政府方面的人.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

据实名公开“贿选”的黄玉彪介绍,在那次选举期间,他听说了诸多“选举文化”.如,邵阳市某县人大代表曾当面向他介绍,为了当选,县镇村上下都要“打点”,候选人一般要向选区内十来个行政村书记、村长各送3000,村小组长送1000,而后小组长会挨家挨户找村民签字,一般都能“搞定”.

然而,如果说“选举文化”只在邵阳一地“发展繁荣”,那就错了.早在2008年,《瞭望东方周刊》就曾报道,2007年湖南某市人大选举中存在贿选,一些代表在选县人大代表时就花了钱,因此,他们在选市代表时也要收钱等

笔者虽然孤陋寡闻,但此前也曾听到、看到过一些关于“贿选”人大代表的报道,而把“贿选”美其名曰“选举文化”,并赋予其“丰厚干货”,则是第一次见闻.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都由选举产生,既要对人民负责,也要受人民监督.经过合法程序选举出来的人大代表,一方面代表着选民的意愿,一方面见证着的成长.遗憾的是,时下有些地方公然“贿选”不说,还要冠冕堂皇地披上“文化”的马甲,如此这般,是彻头彻尾、明目张胆对的糟践.

各类“贿选”现象,慷慨写选票的大多是私营企业主.他们为什么心甘情愿花大把大把的钞票参选各级人大代表?一个主要原因是,但凡选上人大代表,形式上戴上一顶“红帽子”不说,实质上还可以享受“大优惠”.据黄玉彪介绍,在他的老家,选上人大代表,不但容易贷到款,而且可以少缴税.多实惠、多划算啊.

诚然,人大代表应当受到一切组织和个人的尊重,社会各界应当支持代表履行代表职务.但是,人大代表不是不受任何约束的特殊公民,更不应该有多贷款、少缴税之类的特权.有道是,亏本写卖无人干,杀头生意有人做.不从源头上治理,不取消人大代表明里暗里享受的某些超越制度规定的特殊待遇,乃至某种特殊权利,就有人乐着“搞贿选”,就有人偷着“卖选票”,糟践的“选举文化”,非但不会销声匿迹,反而可能泛滥成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