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校园安全文化

点赞:3962 浏览:14452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04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一高校校园安全文化的内涵

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文化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文化指社会意识形态(政治、法律、知识、信仰、艺术、道德)及与之相适应的各种社会制度和组织结构(政党、军队、政府、社团、学校等).

安全是人类防范生产、生活风险的状态与能力.风险包括来自人为、自然或者人为自然组合的事故、灾害、突发事件等因素.实现人类生产、生活的安全状态和提高安全保障的能力,可以预防、避免和降低事故或灾害对人民生命财产的危害,控制和减少事故灾难或者突发事件对社会安定和社会经济的影响.安全文化是人类为防范(预防、控制、降低或减轻)生产、生活风险,实现生命与健康保障、社会和谐与企业持续发展所创造的安全精神价值和物质价值的总和.是安全价值观、信念、最高目标、道德理想、传统、风气、行为准则的复合体.

高校校园安全文化是社会安全文化和校园文化的子系统,是高等学校在长期办学、育人、发展实践中,为保障师生员工的安全,建立完善和谐的安全环境,并使全体师生员工形成良好的安全价值观、态度和素质,从而积累的具有高校特色的安全物质财富和安全精神财富的总和.

高校校园安全文化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校园的论文范文文献 大学生适用: 高校毕业论文、学院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66 写作解决问题: 如何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提纲、论文小结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发表、中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如何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最新题目

二高校校园安全文化的类别

1高校校园安全观念文化

安全观念文化是校园安全文化的核心,再好的设施,再完善的制度,如果没有全校师生的自觉安全意识和安全行为,都将是空壳和摆设.安全观念文化重在安全知识教育和安全自救、安全预防知识的普及,使安全意识变为全校师生的自觉行动,成为各项工作中优先考虑的要素,成为工作安排布署的必有内容.

2高校校园安全行为文化

是指在安全观念文化指导下,学校人员在生活和生产过程中的安全行为准则、思维方式、行为模式的表现.行为文化既是观念文化的反映,同时又作用和改变观念文化.现代高校需要发展的安全行为文化是进行科学的安全思维,强化高质量的安全学习,执行严格的安全规范,进行科学的安全领导,掌握必需的应急自救技能,进行合理的安全操作等.

3高校校园安全管理(制度)文化

管理文化是指对学校组织(或企业)和组织人员的行为产生规范性、约束性影响和作用的文化,它集中体现观念文化和物质文化对领导和员工的要求.校园安全管理文化的建设包括从建立法制观念、强化法制意识、端正法制态度,到科学地制定法规、标准和规章,严格地执法程序和自觉地守法行为等.

4高校校园安全物态文化

高校校园安全物态文化是高校校园安全文化的表层部分,它是形成观念文化和行为文化的条件.从安全物质文化中往往能体现出组织或学校领导的安全认识和态度,反映出校园安全管理的理念和哲学,折射出安全行为文化的成效.所以说物质是文化的体现,又是文化发展的基础.校园生产过程中的安全物态文化体现在:(1)人类技术和生活方式与生产工艺的本质安全性;(2)生产和生活中所使用的技术和工具等人造物及与自然相适应的安全装置、仪器、工具等物态本身的安全条件和安全可靠性.

三高校校园安全文化的特征

文化性.校园安全文化能确保安全的价值观、精神风貌、思维方式、行为规范,利用文化的功能提高安全思想观念.

规范性.高校校园安全文化能对错误的安全意识进行纠正,并对师生错误的安全行为起排斥作用.

系统性.一是目的性:保护学校师生在从事任何活动时的身心健康.二是全局性:需要全局、全方位、各层次以及学校各种资源的参与.三是层次性:它需要决策、管理、执行三个层次的协调、配合.

包容性.高校校园安全文化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诸多领域价值观、思想意识等各方面的集中体现.

渗透性.高校校园安全文化深入师生的心里需要广泛地宣传,不懈地教育以及传播.

四高校校园安全文化的功能

影响功能.通过高校校园安全观念文化的建设,影响决策者、管理者和执行者对安全的态度和认识,强化大学每一个成员的安全意识.

导向功能.高校校园安全文化影响校园师生的道德、、观念、情感等深层次的人文因素,使校园每一位成员逐步提高对安全的理解和认识,不断提高其安全修养,改善其安全意识和行为,使其明白什么是正确的安全态度和安全信念.

激励功能.高校校园安全文化借助群众效应和从众心理,引导高校成员自律,产生安全行为的自觉性.通过发挥人的主动性、创造性,使其树立正确的安全学习和生活的思想以及观念和行为的准则,使其形成强烈的安全使命感,激励每一个人形成持久的驱动力,在校园和各组织内部建立强大的安全文化氛围.

约束功能.通过高校校园安全文化的建设,安全观念、安全道德在全校师生思想上的扎根,以及安全科技知识被他们所掌握,使其对安全在学习、生活中的作用和意义有更加深刻的认识,使其对安全的价值有正确的理解,他们就会自觉地按安全的要求去约束自己,去规范自己的行为,使安全意识成为一种自觉心理,树立正确的安全人生观和现代安全价值观,用新的安全意识和新的安全观念指导自身的活动,规范自己的安全行为.

五高校校园安全文化的发展

新世纪需要高安全素质的大学生,如何使大学生具有较高的安全素质,已引起教育界有关方面的重视.高校校园安全文化是近年在大学校园出现的一个崭新的现象和理念,它和大学生的安全素质教育密切相关.大学生四年是在校园中生活、成长,校园的安全人文环境因素将直接或间接影响大学生个体特征的形成和发展.“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校园安全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是广泛的、潜移默化的.建立完善、和谐的校园安全文化对大学生安全素质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

高校校园安全文化是“文化”范畴的一个方面,同时也是安全文化在大学校园中的一种特殊文化现象.它即具有“文化”的一般属性,如物化性与精神性,也具有其特殊性,如与安全相关的理念、行为规范、心理体验、语言交流等.

安全作为人类的基本需求,是和人类一切活动相关的.有关安全的观念、思想、情感、意志、心理、行为、自然物质(包括科学技术)等,都将以一种综合的“人化”了的精神体系出现在现实世界,它是一种有意义的现象世界,这就是所谓的“安全文化”.安全文化包含了人对自然世界规律性的认识和人的安全价值观念.

具有精神性特征的安全文化总是力求全面、正确地反映客观世界的真实本质,这样在人类的实践活动中才能保证达到自己的安全期望.另一方面,人的安全价值关系体现了对安全文化的需求与依赖.人类之所以要创造一个安全文化,就是人类在自身漫长的发展过程中认识到,依靠物质的手段,如安全设备、安全仪表、安全工程设施、安全技术等,大大提高人类活动的安全度,这些都是必要的、积极的.如果仅仅如此,将远远不能满足人类发展对安全的高级需求.人类创造安全文化就是要正确反映客观世界的规律性和实现人类本质安全的目的性,安全文化是人类身心安全和健康的基石.

高校校园安全文化是高校为维护广大师生的正当利益和保障学校的改革、发展、稳定,通过安全宣传教育、完善校园安全设施和安全监管制度,以预防和消除在教学、科研、生产、生活和各项活动中发生的安全事故,进而营造稳定、和谐、安全校园环境的一种文化现象.

校园是继承和传播人类文化知识的重要场所,是否保持良好的校园秩序和优美的校园环境,直接决定着一个校园的文明程度和发展潜力,而这,有赖于良好校园安全文化的建立.只有全校师生员工安全文化素质得到切实的提高,校园安全文化才会产生强大的作用和精神力量.要真正提高师生员工的安全意识和素质,那么首先就必须高度重视安全文化的重要作用,将它的建设纳入到学校重要的议事日程当中,做到从传统的管理模式向以推广安全系统工程为主要内容的科学管理转变.要以人为本,以文化为载体,通过文化的渗透提高人们的安全价值观,并进一步规范人们的行为.

此外,近年来与校园有关的重大恶性案件时有发生,大学生事件屡见报端,校内外导致学生伤亡的火灾事故有增无减,校园盗窃、诈骗等侵害师生生命财产安全的事件屡有所闻,交通伤亡事故也呈逐年上升趋势.其中,盗窃案件成为校内发案数量最多的一类案件,约占校园全部案件的80%以上.案件的发生,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原因,与高校现有安全管理体制和运行制度不够完善有关.我国迄今为止还没有一部完整的保障校园安全的法律,各高校在规章制度的完善和落实方面也存在着较大的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