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时俱进保护村落文化

点赞:27925 浏览:131004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16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我是土生土长的黎平肇兴人,从小在村落之中、鼓楼之下、大歌声里长大,至今保持着侗家人的本色.正是这种本色,让我在从事村落文化保护工作时,始终存有一份敬畏与.

在我看来,保护村落文化,不仅要保留外在的物质形式,更要传承活态的民族文化、村落文化.只有留住文化的魂,村落才会永存于世,生生不息.

在黎平,全县分布着若干个少数民族村落.经过多年的变迁,很多村落仍然保留了具有民族特色的景观和原生态的民俗民风,部分村落还保留着整体的古村落面貌,建筑历史可以追溯到明清时期,具有很大的研究价值.

这一切,归功于黎平百姓的文化自觉和民族自信.在黎平人心中,凡是民族的、村落的、传统的,都是大家自觉要去保护的.这种自觉自愿,就是因为黎平人对文化遗产有情感上的亲近感、精神上的归属感和价值上的自豪感.

随着经济的发展、文化的变迁和交流渠道的扩大,村民们提升生活质量的需求与古村落文化保护的理念产生了一些冲突.例如在侗寨,传统民居均为木质结构,闷热易燃.村民们世世代代居住在这样的环境里,如今收入增加了,自然想将老屋,新建宽敞舒适的砖房.不仅如此,随着旅游开发的推进,很多传统的文化活动出现了商业化倾向,个别村寨不再重视文化内涵,在表演中敷衍塞责.

针对这些情况,我们在工作中坚持两个字:“新”和“细”.“新”,就是与时俱进,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问题,在全力保护村落文化、保存传统建筑风格的前提下,尽量满足村民的实际生活需求,划拨专项资金帮助村民修缮改建老屋,通过技术手段优化传统民居的居住功能.

在非物质文化方面,我们同样创新保护.文化的传承需要充分发挥村民的自觉性,在整个村落形成浓郁的文化氛围,让人们耳濡目染、陶冶其中.我们一方面扶持歌队、表演队以及传承人,给予一定的资金鼓励,通过组织比赛、表演等形式,调动村民参与传承活动的积极性;另一方面,逐步在各个少数民族村寨建立传承基地,根据各村的实际情况,通过新建、改建、共建等方式设立活动室.事实证明,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的支持,让村民们倍受鼓舞.

“细”,就是要把管理做细、规细、标准做细.村落文化保护工作,必须要注重细节、周全考虑、长远谋划,这就要求职能部门要全面了解村落传统、生活习俗、民族文化以及实际问题,制定合理的管理规定和扶持政策,让村民们有理可循、有据可查、有文可证.

在严格执行贵州省和黔东南州相关规定的同时,黎平县委县政府因地制宜,针对各个村落制定了管理细则.早在2009年,县政府就颁布了《肇兴侗寨古民居有偿保护实施意见(试行)》.得益于此,侗寨的古民居至今仍保存得相当完善,肇兴也成为兼顾旅游开发和村落保护的典范.

除此之外,我们还在细致管理上下功夫.例如在扶持表演队和传承人方面制定细致的考核标准,每年根据队伍人数、活动次数、演出频率等指标进行考核.还有,我们按照传统模式来组织比赛和表演,让村寨之间相互竞争、相互激励、相互促进,能够有效消除商业化带来的不良影响.

与时俱进保护村落文化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村落的论文范文文献 大学生适用: 专科论文、专升本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36 写作解决问题: 毕业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摘要 职称论文适用: 职称评定、中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毕业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

有人说,古村落正在消失,尤其是在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背景下,村落文化逐渐泯灭——我可不同意这样的观点!你来黎平,来看我们的侗寨苗寨,人们生活富裕了,文化交流扩大了,旅游开发完善了,但村落仍在、文化仍在、传统仍在.在我看来,只要坚持以“百姓为主体、政府为主导”,只要政府引导得好,保护村落与发展经济并没有冲突.(责任编辑/ 喻 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