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北羊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点赞:6170 浏览:21248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12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 ]羊在陕北人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地位.陕北羊文化可以说是陕北民俗文化中的奇葩,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着陕北文化重要的审美特质和精神内涵.从民俗学的视角,对植根于陕北人农副业生产、饮食习俗、民间祭祀、人际交往和陕北民歌中的羊文化的表现与内涵进行考察和阐释,有助于进一步了解陕北人的“羊情结”,以及把握与羊文化相关的非遗保护向度.

[关 键 词 ]羊;领牲;陕北民歌;放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中图分类号]G1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0139(2011)03-0043-5

在陕北,羊与百姓的日常生活关系密切,渗透--到吃、住、穿以及民间信仰之中,人们养羊子、吃羊肉、穿羊皮、铺毛毡、打平伙、送羊礼、唱羊歌,还把羊作为祭祀品等羊是财源,是美食,更是一种文化符号和文化意象,深深扎根于陕北大地.对陕北羊文化进行民俗学考察,有助于进一步了解陕北人的日常生活以及他们浓厚的“羊情结”.

一、拦羊站羊一一农民的生财之道

陕北一地,地上贫瘠,地下矿藏丰富,习惯上人们把陕北的资源概括为“羊、煤、土、气”,尽管在现代社会里煤炭、高岭土、天然气是发展工业的重要能源与矿物,可是陕北人还是把羊子这一农业经济的产品放在第一位,一方面说明陕北羊子存栏量较大,另一面则表明羊子在百姓心目中的地位.

曾经流传这样一个故事,有人在陕北见到一个放羊娃,问放羊是为了什么放羊娃回答是为了挣钱.挣钱干什么找老婆.找老婆为什么回答是生娃娃.那么生娃娃又是为了什么答,放羊.尽管不乏嘲弄的意味,但是在过去,这在一定程度上是陕北人生活的某种写照.有人以养羊来贴补家用,还有人则专门以养羊为生.

陕北养羊有两种形式,一是栈羊,也叫“站羊”.“栈羊”的意思是用围栏把羊圈起来,而“站羊”则是让羊站在圈里来养.母羊下羔后,要是“母子”(母羊)就留着直接养,等长大了,就是羊下羊,一代一代地繁殖可以扩大养殖规模.要是母羊下羔,羊羔是公的,大多数是要骟了,骟了后的羊羔被称为“羯子”.若是圈养,主要依靠夏秋的青草、树梢.没有青草的时候,谷草、玉米秸秆、豆荚之类都是喂养的好饲料,必要的时候还可以喂点“颗子”(粮食),可以迅速增肥.由于栈羊无需到山里放出去吃草,所以一般来讲,这样的羊育肥快,饲养的时间短,所以肉质嫩而鲜美,尤其是“站山羊羯子”,那是羊肉里的顶级品之一.

第二种养羊的方式是放养,如果一户人家养的羊较多,就独立成群,其他人家的母羊寄养在羊群中,称之为“捎羊”,目的是利用羊群里的公羊进行交配.放羊在陕北叫做“拦羊”或者“荡羊”,放羊在过去被认为农事活动中比较悠闲的职业,俗话讲“二八月拦羊顶做官哩”.当然这“官”做得好不好要看放羊者的能力,长期以来,人们总结出许多丰富的放羊“秘诀与心得”:

四季放牧法:

春季早放早回,拦头羊、等后羊,多在背呱放干草;夏季迟放迟回,流动放、争三饱,晌午注意晒卧好;秋季迟放早回,免吃露水霜冰草,保证坐好羊底膘;冬季早放早回,走沟湾、避风寒,出入圈舍防挤压.

四季放牧法总结的是四季之中放羊的时间安排和地点选择.此外还有其它的放牧法,着重强调的是技巧.

一条鞭放牧法:

牧人在前,拦头羊,让羊群排起横队,形如“一条鞭”.这种放牧法,状羊不能抢先,乏羊不至于掉队.

满天星放牧法:

羊群进入比较宽阔的草地以后,为了防止羊群受蚊蝇侵扰而不吃草,拦羊者将羊群驱散,任由自由觅食,状似满天星.

一张弓放牧法:

在起伏不平的牧地,为了更好地驾驭羊群,牧人在前,放两边,拦中间,羊群形似弯弓.

除了放牧方法以外,放羊者还在每年正月初一或者初二第一次赶羊出行之前,先要选择一定的方位点香、祭奠、燃放鞭炮.行此仪式后方可自由放牧,以期大羊无病,小羔旺盛.

封山禁牧以来,农民这一传统的“拦羊”职业基本上趋于消逝了’不过农民大都以“栈羊”代替了“拦羊”,依然养羊发“羊财”.

二、生活与羊一―百姓的吃穿用度

羊是陕北人居家生活必不可少之物,除了吃羊肉之外,人们还穿羊皮、铺毛毡.

吃羊肉:

陕北人爱吃羊肉,最根本的原因是因为陕北养羊多,所谓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过去“有余之家,必先饮酒食羊肉”(乾隆《府谷县志》).而大多数陕北人“居则挖土为窑,衣则羊裘,食惟羊肉”(《陕西怀远县志》).在陕北鲜见将羊肉切成小块写卖的,要么是整羊,要么按照羊的四肢分为四大块,所以被称为陕北―大怪,“羊肉安件不零卖”.

陕北人嗜好吃羊肉还有第二个原因,那就是陕北的羊肉好吃.从原材料上讲,黄土高原沟壑之间成长的山羊,生陛好动,活动量大,又能吃到一种俗称“百里香”的地椒草.因此山羊肉肉质鲜美,脂肪含量少,食用时香而不膻,肥而不腻.从烹制手段上讲,大块熬炖,大盘盛装,断生即食,口味偏咸,具有蒙古风味特色,其实也是游牧民族遗风的一种体现.从加工来讲,一般是现宰、现烹、现熟.从调味品的使用方面主要是加入本地所产的地椒和红葱,“地椒,本名水杨,土人采之代花椒,用以煮羊肉,味甚佳.”(民国《米脂县志》)所以炖出来的羊肉无腥无膻,清香可口.除了常见的炖之外,烹制手法上还有焖、炒、烤、烧、烙、蒸、熬等.不过民间还是以炖为主,陕北从北到南、从西到东,食材依次呈现出大块、小块,带骨头、不带骨头这样一个趋势,也就是越是靠近内蒙一代羊肉块越大而且煮肉的时候是连骨头带肉,越往南越小,且骨肉分离着吃.不管哪种吃法,冬至晚间都要熬煮羊下水、羊头、羊蹄之类,俗称“敖冬”,推测此俗是因为冬至为“亚岁”之缘故.

穿羊皮:

陕北人“多服无布面皮裘,不甚饮茶,尚黄软米、羊肉”(乾隆《府谷县志》).羊皮袄极具实用性,放羊、赶集、修梯田、打坝等,几乎离不开老皮袄,有“白天穿,晚上盖,天阴下雨毛朝外,虱子咬起墙头晒”之说.过去,陕北人大都“穿衣靠皮子”,所以“有钱人穿呢子,没钱人穿皮子”.这也恰恰反映了羊皮袄在民间的普遍性和适用功能,冬天除了山羊皮袄外,用羊毛擀成的“毡胎子”做棉衣,民歌中有“山羊皮袄苫尻子,有什么心事唱曲子”之唱词.当然,为了省事还有用羊毛代替棉花缝制过冬御寒厚衣服的.

过冬还要厚实的鞋,人们因地制宜地制作出“毡窝子”.“毡窝子”是最为理想的过冬的鞋.毡匠用纯羊毛擀毡而成,筒状、半腰、底子上缝制上皮革一类的东西,耐磨防滑.看上去很笨重,整体没有缝制痕迹.讲究些的还以黑缎条沿边镶口,把皮子剪成云儿图案,镶于“毡窝子”头,此一为结实,二寓登云.此外,羊毛还可以手工捻线,然后织成毛袜子,也是过冬御寒的好东西.

铺毛毡:

道光《清涧县志》记载:“羊牡曰、曰羝,牝日脬、日,白曰,黑日等家家畜之,岁剪其 毛,以为毡物.”羊毛毡具有防潮、保暖的功能.铺在席子上面,一盘炕大致需要三条毡可以铺满.所以人们说一炕毡,其实指的就是三条毡,这种毡被称为三五毡,即长五尺,宽三尺.此外,根据炕的大小还有二五毡和四六毡等.

毡有沙毡、棉毡、灰毡之分,沙毡的原料是山羊毛,山羊毛较硬,所以沙毡看起来和用起来较为粗糙;棉毡的主要原料是绵羊毛,绵羊毛较山羊毛柔软,且一般颜色为白色,所以棉毡较为柔软、细腻.灰毡是杂毛毡.有的毡匠在毡面上用加红、绿、黑色制作的花样,常见的有“富贵不断头”、“勾连万字”、“单双宝葫芦”、“红双喜”等吉祥图案.

因为生活中需要羊毛毡,所以催生了与之相对应的另一个职业,那就是毡匠,也叫“毛毛匠”.据传,擀毡技艺是宋末及元朝时期由蒙古游牧部落传人,过去陕北是蒙、回、汉等多民族杂居区,当时蒙古族人居住毡堡,用毡作褥,一些居民就向蒙古族人学习了擀毡技艺.加之陕北本地多养羊,从此,擀毡技艺在陕北这块土地上生根发芽,遍地开花.擀毡费时、费工、费料,从梳毛到整形有十几道工序,一条毡需要五六斤羊毛,―二斤麻油.俗话说“毛毛匠的徒弟一一倒退了”,说的是擀毡过程中的一个工序,而现在,年龄大的毡匠力不从心,年龄小的改行做别的,在时怎么发表展的面前,毛毛匠真的“倒退了”.同时随着腈纶毯子的出现,毡所占有的“一席之地”也越来越少.

三、领牲用羊――祭祀的历史传承

陕北民歌里唱到,“听见干妹子唱一声,浑身打颤羊领牲.”领牲也叫“淋羊”,是陕北民间祭祀的一种仪式.在两种情况下进行领牲仪式,一是老百姓祭神时进行,陕北乡间多庙宇,每年大都有定期的庙会进行祈神活动,由于气候十年九旱,若不是在庙会会期当中,天旱无雨,村里的长者就发动大家向神献牲.于是,三五人或分工赶往村里的小庙,有人牵羊、有人挑水、有人背着锅.到庙里点香、烧纸、叩头之后,其中一个禀明神灵献牲的目的,但是祭时,用水倒在羊背上、耳朵里,被水一激灵羊就浑身发抖,表示神灵接受了祭者的请求,然后七手八脚宰羊,并将清洗的羊内脏、羊血等“下水”在庙前烩一锅羊杂碎,分而食之,羊肉则带回去按份均分给各家各户,按照羊的市值收钱.后来,村庄较大不易分配,就高价出售给愿意吃肉者.

陕北羊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羊肉的论文范文文献 大学生适用: 学位论文、学士学位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64 写作解决问题: 学术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提纲、论文前言 职称论文适用: 职称评定、职称评副高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学术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

第二种领牲的仪式与上述大同小异,但是前者是把羊献给神灵,后者是把羊献给死者,并把羊作为辞世之人灵魂的“寄托物”.所谓“斜阳徒步杨家庄,三五阴阳做道场.欲知亡者叮咛事,晚间领牲问羔羊”.一般来讲,五服之内的孝子、女婿、侄男女、娘舅家应献羊,选好的肥羊,在宰杀前先要让亡者领受恩,最主要的是通过羊来做死者的“代言人’.领牲的程序与庙上祭神一样,不同之处在于,洒上水的羊如果迅速全身抖动,被认为是死者对后代、丧事等没有任何遗憾,对献上的牲灵也比较满意.如果迟迟不抖动,负责丧事的“总管”就要根据自己掌握的情况和现场气氛来进行“阐释”,对着羊也是对着死者说,“顺心老人、在世男婚女嫁,去世儿孙满堂,入土为安,放心走吧!你(羊)就领(淋)了吧”.如果这只羊还是不抖,就会再说类似“隔山隔海,心如明镜,你是牵挂还没有回来的孙子吧!是这样你就领(淋)了吧”之类的话,直到羊浑身抖动为止.领完就可以宰杀,羊剥皮,直接扒放在灵堂里棺木两边,羊背上驮一个纸做的口袋,里面放置纸元宝,阴阳在纸口袋外面写上亡者名字等信息,这只羊就叫“驮钱马羊”.

显见,这种祭祀仪式,实际上就是古代祭祀的少牢在陕北这块土地上的遗存和延续.

四、交往用羊一―人际沟通的符号

送羊礼:

在陕北,羊肉在饮食领域中地位极为尊贵,在人们的食谱里,肉类以羊肉为最,平时家里来了亲朋好友,用羊肉待客就是最高规格和礼仪.逢年过节、走亲访友,还将其作为相互馈赠的礼品之一.董仲舒云:“羊,祥也.故吉礼用之.”民间虽并不完全知道这一层意思,但是他们知道要把最好的东西送给最爱的人,所以有“太阳落山黑沉沉,提上件羊肉看情人’的信天游.

吃鸽虎:

过去,秋天庄稼成熟,收割之前为防止偷盗,由全村人共同宰杀山羊羯子一只,按户均分吃肉,羊头则挂在村里边大路的十字路口显眼的地方,俗称“鸽虎”.随后收割的日子里,发现有人偷盗庄稼,写这只羊的钱就由该人支付,称之为“吃鸽虎”.“鸽虎”即是全村舆论的符号象征.

打平伙:

打平伙,其实是指大家平均摊钱聚餐.伙计、伙伴都与搭伙吃饭有关,明清以来,陕北蒙汉交界处出现大量的“伙场”和“伙盘地”,时至今日还有诸如“郭家伙场”之类的地名,其实就是搭伙吃饭,共同劳作的地方.陕北处于蒙汉交界之地.因此,这种大家摊钱,伙吃羊肉,就锅抓肉,不拘小节的吃法,不仅具有黄土高原的粗犷的风格,又类似与此地毗连的北方草原游牧民族的饮食特征,更是原始人狩猎归来聚火而餐的遗风,也是中国农耕时代的AA制.

阴雨天,或晚上闲暇之时,村民们走家串户,结伴拉伙,聚在一起,谈古论今,说东道西.有人提议打平伙,屋子里的人会立刻回应.这时,马上就会有一个嘴快腿勤的人说:“我去办.”他走到村里养羊的家户,迅速拍板成交,不大工夫就会拉来一只又肥又大的绵羊或山羊,大家七手八脚宰杀完毕,把羊肉切成大块,按照人头平均分配,每个人在自己的一块肉上做上记号,放在锅里“咕都咕都”煮起来,这种吃法叫“拉大件子”.还有一种叫“分份子”,就是事先将羊肉剁成较小的块,炖熟后安人均分.肉煮进去一会儿,肉香弥漫着整个屋子.这时,大家仍兴致勃勃地继续打牌、下棋、拉家常,争论些邻里家常的事情.若是再奢侈一点,还会有酒,待肉煮烂后,大家大块吃肉,大碗喝酒,谈笑风生,乐在其中.吃肉饮酒时或猜拳行令,或唱山歌酒曲.饭后,或继续谈天说地,或玩耍凑趣.打平伙的费用一般众人均摊,偶尔也有抓阄拈大头支付.


一般来说,打平伙并不是无目的地滥吃滥喝,在那种物质匮乏的年代,打平伙如同行星相撞一样地难得,正因为它的稀少,又由于它的不可预见性和不确定性,所以弥足珍贵.大伙儿一起打平伙,关键在一个“平”字上,公平,均摊,谁也不占谁的便宜,一起聚餐图的是个热闹,并满足口腹之欲.除此之外,打平伙还具有社会交往的功能:一是在一起打平伙增进相互之间的友谊,甚至于酒足饭饱之余,还会拈香拜“拜识”;二是借助打平伙,调节乡里乡亲之间的小矛盾,解开疙瘩;三是打平伙拉家常,容易商定一些事情.

五、民歌唱羊――文化的口耳相传

在陕北民歌中,羊肉不仅是一种美食,更是一种文化符号、文化意象.民歌中将羊肉这种美食与美好的爱情联系在一起,以羊肉起兴,表达心意.

手拿羊肉怀揣糕跟上哥哥走.

荞面圪羊腥汤,死死活活相跟上.

手提上羊肉怀揣上糕,我冒上性命往哥哥家里跑.

小米干饭羊肉丁丁汤,主意打在你身上. 大骨头羊肉没啃够,难难为为不想走.

一碗碗羊肉一疙瘩糕,我一辈子也忘不了妹妹的好.

羊腥汤挂面红碗里捞,你还嫌妹妹心不好.

吃了一碗羊肉没喝汤,你有钱财我不想.

羊肉显然是一种意象,饮食男女吃则羊肉最好,情则爱情最美.而离别之情则是最苦,同样以羊肉来喻指,亦即抛妻别子、离家舍业是不得以的放弃,放弃最美好的东西.

初一走了十五来,一碗羊肉直放坏.

铁锅砂锅熬羊肉,赶上牲口走草路.

三根鞭子走南路,小砂锅子熬羊肉.

白面馍馍烩羊肉,我知道你这回没盛(呆、住的意思)够.

他坐在炕上吃羊肉,咱圪蹴在地里挽黑豆.

一锅锅羊肉半锅锅油,你哭成这么格我咋走.

这一句句信天游,一首首陕北民歌,将羊在陕北人心目中的地位口耳相传,羊不仅是生财之道、吃穿用度的必需品,还是陕北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种文化体悟,也正是在吟唱中进一步阐释了“羊大为美”.

六、作为非遗的陕北羊文化现状与传承

尽管陕北羊文化渗透在陕北人吃、穿、住等不同生活层面,涉及到表演艺术、社会风俗、传统手工艺技能等各个方面,且表现出形式多样化、内容通俗化、文化价值高、地域分布广等特征,但是随着农村经济形态的转型,文化生态的变化呈现出十分复杂多样的态势.由于地理、经济等原因,农民收入来源结构也发生了变化,在农村青年大量外流的情况下,传统文化已经呈现出整体性的传承危机.尤其是在经济全球化的形势下,由于陕北羊文化赖以生存的农耕文化及其相关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变迁,承载着丰富的民间口头文化和掌握民间艺术技艺的艺人日益减少乃至死亡,使“文化记忆”出现中断的概率增加,使与羊文化相关的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大面积地面临着被遗忘、遭损坏、遭破坏和消失的严重威胁.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原生土壤改变,参与者愈来愈少.农村环境的变迁,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生土壤发生改变.非物质文化遗产属大众文化,只有在大众参与的条件下才能更好地保护和发展.然而目前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存和发展空间受到严重的制约.随着人们生存环境、生活方式和理念的变化以及外来文化的冲击,旧的民风民俗已很少被年轻人接受并欣赏.作为独具陕北特色的羊文化,如擀毡、羊皮袄等特色工艺,掌握者寥寥无几,大都惨淡经营或者关门大吉.二是生活方式改变,原有手工技艺无用武之地.以擀毡为例,“一孔孔的窑洞哟,一张张的炕.一张张的炕上哟,一条条的毡.睡在铺毡的炕上哟,那是一个舒坦等”在陕北,过去人们大都喜欢住窑洞、睡土炕,窑洞人家大都在炕上铺有边齐色白、棱角分明的毡.人们将其铺在炕上更重要的是因它具有良好的隔热防潮的作用.因而毡就成了陕北人不可或缺的生活用品,毡匠也一度成为备受人们尊重和羡慕的职业.擀毡要用弹毛的弓,所以过去有“大弓一响,黄金万两”之说.但伴随着社会的发展,许多传统手工业都经不住工业产品的巨大冲击,擀毡这一行业也不能摆脱这样的厄运.“席梦思”床、工业“拉舍尔”毛毯的出现并被人们普遍接受,擀毡这一行业现在已经几乎绝迹.原来的工匠都不得不放弃曾经为之付出心血的手艺,加入到打工的行列之中.而拦羊这一职业由于封山禁牧等政策原因,以及社会价值观的作用,受到年轻人的拒斥等

对此,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角度出发,应该对陕北羊文化进行三方面的保护和发展:一是整合陕北民俗中的羊文化资源,并且对其文化价值进行认定.即充分挖掘、整合区域内羊文化资源,科学开发非物质文化产业,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新农村建设相得益彰.二是建立名录,突出特色,促进产业发展.充分调研,完善保护名录,给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一一老艺人、匠人、歌手、乐师、舞者应有的物质和精神鼓励,并沿着文化旅游融合的思路,强化特色,利用节庆,开展各种与羊文化相关的活动.三是开展职业教育,整理和挖掘陕北羊文化中积极向上和独具特色的表演艺术和传统手工艺技能,作为当地职业教育教学的内容之一,培养新人,代代沿袭.

(责任编辑 苏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