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方言看东北文化

点赞:25012 浏览:117128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16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 :随着东北小品、二人转在全国的火热播出,东北方言作为这种娱乐形式的载体也越来越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每一种语言都承载着每个族群的不同的地域文化,本文将从东北方言的语音和词汇方面探寻其中体现的东北地域移民文化、乡土文化和传播文化特征.

关 键 词 :东北方言;移民文化;乡土文化;传播文化

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文化对语言有制约作用.语言学家们发现人们在语言交际过程中不仅涉及语言系统,而且涉及同语言系统紧密关联并赖以生存的文化系统.而方言更是承载着多元地域文化,民间文化中许多精妙之处往往只有通过方言这种形式才能得到充分的表达.俗语道“五里不同俗,十里不同音;宁卖祖宗田,不忘祖宗言.”方言是生活语言,也是维系情感的纽带.缘起广州政协常委会逐步取消粤语节目提案的“普粤之争”,人民网专题报道指出,“腔调各异的方言,仍保留着古语音韵和文化遗存.它们已经不仅仅是地理表征和情感纽带,更凝聚为一种民族记忆.”①因此,方言反映一个地域族群特征,它不仅包含着该族群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而且蕴藏着该族群的人生观、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方言又与地域文化互相影响,互相作用;理解方言必须了解地域文化,理解地域文化也必须了解方言.

一、东北方言概况

东北方言,简洁、生动、形象,富于节奏感;直白、幽默,极具表现力.与普通话相比,语音上的特点表现为:东北方言大部分地区平、翘舌音声母(即z、c、s组和zh、ch、sh组)区分不清②.很多发音调值也有差异(音高不同),体现在:阴平调在东北地区发音调值约为33或44③;发儿化音词较多.在词汇上,东北方言有很多独特的词,这与长期而广泛的民族融合不无关系.在语法上,东北方言常用许多拟声词做修饰语,如“关系钢钢的”(关系好或“铁”,“钢钢”是敲铁的声音)、“疼得嗷嗷的”(疼得直叫)、“冻得嘶哈的”(嘶哈是哈气的声音,表示很冷)、“嘎嘎乐”(笑的声音)等.总体听觉效果上,东北方言发音重而强,略带拉长的语调也是它的特点.

东北方言看东北文化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方言的论文范文文献 大学生适用: 学士学位论文、大学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87 写作解决问题: 本科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任务书、论文题目 职称论文适用: 职称评定、中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本科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最新题目

除了整体特点之外,东北方言内部还存在不同差异.这在东北三省,内蒙古东部呼伦贝尔、兴安、通辽、赤峰和锡林郭勒“东五盟市”的东北方言区内都有所体现.如:哈尔滨话、“东五盟市”的话与普通话接近度很高;吉林话发音较重;辽宁话则有更加丰富而明显的音调转折变化.大致而言,从北部到南部,发音朝音调转折多变,语音高亢、抑扬顿挫、铿锵有力的方向发展.但与中国其他地区相比,在这一广大区域生活的东北人们之间在方言词汇、语法方面基本相同,几乎不存在语言交流的困难.

二、东北方言体现东北地域文化

方言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还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多数方言的形成都是由于环境闭塞、隔离、交流不畅、语言发展不同步等原因造成的.作为北方方言之一的东北方言,具有生动、形象、幽默、富于节奏感等特点,这与东北人豪放、直率、幽默的性格有重要关系.萨丕尔(Edward Sapir)曾说:“语言有一个底座.说一种语言的人是属于一个种族(或几个种族)的,也就是说,属于身体上具有某些特征而不同于别的群的一个群.语言也不能脱离文化而存在,就是说,不脱离社会流传下来的、决定我们生活面貌的风俗和信仰的总体.”④帕默尔(L.R.Palmer)也说:“语言史和文化史是联系在一起的,互相提供证据和互相说明.”⑤而东北方言也正是在方方面面体现着具有深厚历史积淀的东北文化,主要表现在:

(一)移民文化

东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聚居地区之一,其历史可以追溯到有文字可考的燕国.在东北地区发展的历史进程中,现在我国蒙古、满、赫哲、鄂温克、鄂伦春、达斡尔、锡伯、朝鲜等民族的祖先均在此生活过.待到清代,大量汉人涌入,民族间的互相交流和融合,逐渐形成了富有特色的东北方言.

1920 年至1930 年间的“闯关东”使得大量来自东北以南(河北、北京、天津、山东等)各地的人涌入东北地区,他们的方言词汇也对东北方言产生了影响⑥.如:撒丫子(放开脚步跑)、开瓢儿(指人或动物的头部受到重创)、背兴(倒霉、背时)、地窖子(一种半地下的简陋房屋)、哈巴狗(一种狗的名字)原为北京方言.客(qiě,“客人”),老一辈有把“吃饭”说成“逮饭”的,“zhōu”意思是揭、掀,把覆盖在某物上的东西移开,原为山东方言.

满族是东北地区人口数量最多、分布区域最广的少数民族,世代居住在东北地区,现在的东北方言中有很多满语词汇的遗留.如:在东北有种用羊或猪的骨关节来玩的游戏,叫“抓嘎拉哈”.“嘎拉哈”本系猪、羊等动物膑骨之满语称呼.读chua的“抓”在东北话里是把拾起来四散的东西,像猪吃食的动作,也可以叫“chua食”.东北人最常说的应允声“嗯哪”,据考证来源于女真语“一那”(发生了元音高化)⑦.“勒勒”在满语中是说的意思,东北人形容别人胡说的时候常说“你别跟我瞎勒勒”.东北人形容人邋遢时,喜欢说成“特勒”,同样源于满语,为邋遢、衣衫不整.东北话的“磨唧(磨蹭)”也来自满语,指做事不紧不慢.“咋呼”在满语中是泼妇的意思,到了东北话逐渐演变成了瞎喊、不稳重的意思.捉迷藏东北话叫“藏猫儿”,“猫”也是满语词,意思是树丛.东北人形容人家穷时,说“穷得叮当响”, “叮当”来自满语,也是穷的意思,响则是汉义误解后后加的.东北方言中还有个很常用的词:“埋汰”.其中 “埋汰”一词就是是从满语来的, 是脏的意思,在东北使用比较普遍.另外,如牡丹江、吉林、呼兰河、图们江等众多东北地名也都来自满语.

除了满语,东北方言中还有许多词汇来自其他少数民族语言.如: “那达慕”是一种集娱乐、体育、集市于一体的蒙古运动会.“老嘎达”中的“嘎达”是“排行最小的”的意思,也源于蒙古语.“把势”指专门精通某种技术的人,来自蒙古语,而最初本源自汉语的“博士”,属于“回流外来词”⑧.

罗常培先生说过:“被征服民族的文化借字残余在征服者的语言里的,大部分是地名.”⑨东北有很多地名来自外族语言.“齐齐哈尔”来源于达斡尔语,是“落雁”的意思;“卡伦”湖来自锡伯语,“卡伦”为“边防哨卡”之义;“昌图”县源于蒙古语“常突额尔克”,意为“绿色的草原”;“浩特”指城寨、村寨,来自蒙古语,现在东北的不少地名中含有该词,如“查干浩特”(吉林省)、“乌兰浩特”(兴安盟)、“二连浩特”(锡林郭勒盟)等.

东北方言词汇不仅能体现本国各民族语言的交流融合,还夹杂着许多异国文化痕迹.如:“笆篱子”意为监狱,“拔嚼子”就是走,“黑列巴”是大面包,“骚达子”为小兵,“壁里砌”是俄式壁炉,它们都源于俄语.⑩“金达莱”是一种花的名字,“唧个啷”表示争吵,“积米琪”是一种朝鲜泡菜,“梅云汤”是加入小鱼、蔬菜等制成的辣汤,“道拉吉”是桔梗,源于朝鲜语.还有一些只借用字形而没有借用其发音的“准外来词”(也称作“准汉语固有词”),{11}来自日语.如“博役”通常指勤杂工.

东北方言的外来词数量之可观,显示了它多元、包容、开放的移民文化,也正是这样多姿多彩的文化,才让东北这个从前大家称为蛮荒之地的地区,显示出与众不同的魅力和不可替代的地位.

(二)乡土文化

东北地域广阔,气候类型多样.有煤矿、石油、金刚石、金矿、森林、草原、淡水及海水鱼类等多种自然资源.广袤的黑土地和宜人的气候,使之成为中国的重要粮仓之一.一面临海,三面环山,造成与外部世界相对隔绝的状态.各个民族游牧、渔猎和农耕生活的自给自足,形成了东北人强烈的乡土情结.生活方式以及思维方式的乡土化,追求“三亩地, 一头牛, 老婆孩子热炕头”的生活理想,是东北区域文化的又一特点.这在东北方言中也多有体现.

首先,面对地域广阔、极度寒冷的自然环境,东北人都能将其一一克服并加以改造,这造就了东北人坚韧、豪爽的性格.东北方言也带有豪放、粗犷的特点.如“咋整”是东北人常说的一句话,表示“怎么办”,体现出东北人独有的豪爽.东北方言的富有感彩还体现在,常使用“贼”做程度副词,重音也在“贼”上.“贼拉好玩儿”、“贼像样”、“贼好吃”,都是东北方言标志性的短语{12}.在东北,上街叫“上gāi”(由于地域闭塞,“街”在东北方言中没有发生“腭化”,保留了古音);干什么叫“干(gà)哈”;怎么叫“咋的”;放下叫“撂那儿”;说话叫“白话(hu)”;没把握叫“够呛”;喜欢叫“稀(xiē)罕”;许多叫“老鼻子了”.

此外,在形容一种感受或一件事时,更喜欢用叠词、拟声词或者感知词来表现.如:“吧吧(bá)苦”(很苦)、“嗞(zí)儿嗞儿辣”(非常辣)、“喉喉咸”(特别咸)、“嘎嘎甜”(太甜了)、“佼佼酸”(很酸)、“呆呵地”(反应迟钝)、“撂秆子”(人跑了)等.这些引人发笑、土得掉渣的说法正是典型的东北方言,也是东北人热爱家乡、乡土气息的表现.

其次,旧时的东北以农耕、渔猎为主要生产手段;社会关系以家庭为核心,逐步向外辐射,形成了以家族、宗族为纽带的社会网络,具有注重血缘关系的社会心理.东北人的热情好客众所周知,他们喜欢把周围的人都以亲属称谓来称呼,这也是乡土文化的一种表现.如在校园中,到处可见东北男生把要好的女生朋友叫做“小妹儿”;赵本山小品里经常出现的“大妹子”;街边摆摊儿的生意人称顾客为“大哥、大姐”;不论你是谁,到了东北人的家里,你的称谓都变成了“大叔、大爷、老姑夫、咱哥们”,一句话热乎到心坎里.这种浓厚的亲情意识,也是东北乡土文化的重要表现.

(三)传播文化

随着东北小品、歌曲、电影、电视剧、二人转在全国大江南北的广泛传播,以及东北人外出打工、求学,与其他地区人民的更多交流,很多东北方言词汇成为一种流行语活跃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很多人有过感触,跟一个东北人在一起时间一久,也会不知不觉地习惯说上几句东北话.东北方言传播的速度快、范围广,以及对人的感染力强也构成东北区域文化一个重要特点.

语言文化得以传播的最基本条件就是能够“听得懂”.东北方言正因为有着广泛的地域基础和文化基础,更能为全国人民所接受.东北地区的主体民族是汉族.汉民族的语言、文字和文化自古就对东北地区的诸多民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如东晋时代高句丽的《好太王碑》即使用汉文;古代契丹(辽代)、女真(金代)、朝鲜等民族都经历了早期使用汉字,后来仿照汉字创制本民族文字的历史过程.至今在朝鲜民族传统服饰中仍保留有诸多古代汉族文化因素.

东北方言是汉语的发展与延伸.东北地区是满族的发源地,而清初满人入关对后世北京方言的面貌形成起了重要作用.因此东北方言与北京话具有密切的渊源关系,从而在宏观上与汉语普通话十分接近,有着相近的语音、词汇和语法规范基础.但从微观上看,东北方言又具有不少明显的特色.除上文所述外,还体现在:在语音系统上,东北方言没有单元音韵母“o”,普通话中与唇音声母相拼的“o”在东北方言中发成“e”,如“摸”读为“me”.在这一点上,其实东北方言的声韵配合结构比普通话要整齐,更符合发展规律.在词汇上,如“今儿个”就是今天,“晌午(hu)”就是中午,“下晚儿”就是晚上,“外屋地”即厨房,“苞米”即玉米等.这些都体现出东北方言的“亲近感”,不难理解,易于引起反响、广泛传播.

此外东北方言还具有淳朴亲切、幽默生动、贴近生活等特点.东北小品、二人转、电视剧的大受欢迎,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其淳朴幽默的语言,富有感染力和吸引力.《卖拐》、《卖车》等一系列小品节目令大江南北都记住了那句“大兄弟,谢谢啊”;《刘老根》、《乡村爱情》的热播让大家都记住了“我们屯儿里的人儿”;具有200多年历史的二人转,更是以“不隔语、不隔音、更不隔心”的独特艺术技巧,被收入中国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中,和东北大秧歌一起被美国人类学教授肯尼·克里博士称为中国东北民间文化的两块美玉{13}.它取材于人民生活,用老百姓的话,说老百姓的事儿,抒老百姓的情.使东北人感到亲切,北方人能够看懂听懂,南方人感觉新鲜.东北文化虽然成长于田间地头,但却体现出东北人坚韧的品格,使苦中求乐的人生理念深入人心.它融东北人自由、洒脱、爽朗、豪放的性格于一体,汇集了东北人的机智幽默,展示出具有感染力的地域特色.

语言与文化相互依存、相互影响.东北方言不仅反映东北的移民文化的人文社会氛围,也从侧面反映出东北的自然地理特色.并且因其感染力得到广泛的传播与融合.深入了解一个地区的自然环境、社会风俗有助于我们对其方言的理解.我们在观察到某一方言特点时,要从这一表面现象充分联系自然地理、历史文化的背景加以理解,用普遍联系和发展的眼光去探究,这样才能得到全面而深刻的认识.

注释:

① 邓圩《广州激辩“粤语保卫战”》,人民网:文化,2010年7月19日,l.

② 张晨凤《东北方言中平仄音不分现象的调查分析》,《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第4期.

③ 王辅政《东北方言声调的方言特征》,《内蒙古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3月.

④ [美]爱德华·萨丕尔,陆卓元译《语言论》,商务印书馆,1985年,第186页.

⑤ [英]L.R.帕默尔,李荣等译《语言学概论》,商务印书馆,1983年,第122页.

⑥ 杨丽娜《从社会文化看东北方言的来源与发展》,《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5期.

⑦ 包婷婷《浅谈东北方言中的满语成分》,《甘肃高师学报》,2008年第3期.

⑧ 史有为《汉语外来词》,商务印书馆,2000年,第7页.

⑨ 罗常培《语言与文化》,北京出版社,2004年,第64页.

⑩ 苏春梅、胡明志《从哈尔滨方言中的俄语借词看俄语与汉语的相互影响》,《黑龙江社会科学》,2007年第1期.

{11}史有为《汉语外来词》,商务印书馆,2000年1月,第5页.


{12}盛丽春、韩梅《东北方言与地域文化的关系》,《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期.

{13}田子馥《东北二人转审美描述》,吉林文史出版社,2007年,第409-413页.

(作者简介:刘茵(1990.10-),女,吉林省白城市,本科,天津大学,在校学生.)